傅晓东
提高海上军事行动法律运用能力和水平,既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针的内在要求,也是海军部队开展军事斗争准备、执行维护领土主权及海洋权益任务和落实“走出去”战略的现实需要。
近几年的海上军事行动实践,愈加显现敏感性、突发性、复杂性和涉法性特点。因此,迫切需要结合使命任务加强涉海、涉军行动法规制度研究和向执行任务官兵普及相关法律知识的力度。从研究的角度看,不仅要加强与海上军事行动相关的国际法规则的研究,还要加强相关国家和地区涉海法规制度的研究,以及我海上军事行动的立法研究。从教育的角度看,要注意把领导干部和机关参谋人员作为教育重点,要注意根据各部队所承担的使命任务确定教育内容,在教育中要把繁杂的国际法条文转化为官兵易于接受、方便记忆的知识点。
近年来,海军在探索建立法律运用与军事行动同步筹划同步实施运行机制上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如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行动中,海军指挥所政工组设有法律保障席位,护航编队各舰成立了处置海盗小组,负责取证和处置被抓获的海盗嫌疑人;各批护航行动中,海军、舰队始终配备1~2名政法干部随编队参与政工组工作并担任法律顾问,为指挥员提供实时法律保障。此外,在重大演习演训、联合军演、撤离海外公民等重大行动和事件中,海军、舰队均要求职能部门派员承担法律支持与保障工作。但是,受主客观因素影响,现有的运行机制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还不高,尚不能满足海上军事行动对法律工作的需要。建议按照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和有关建立军事法律顾问制度等方面的要求,在现行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联合训练体制以及相关保障体制等方面改革过程中,完善重大决策和军事行动法律咨询保障制度,进一步强化军事行动法律运用机制建设。
习主席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近年来法律工作实践表明,能否制定具有较强准确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海上军事行动方案预案,是确保依法行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方案预案的拟制过程中,一要注重军政结合。法律工作的方案预案如果脱离具体海(空)情况和军事行动方案,就会无的放矢,起不到对军事行动的服务保障作用;反之,军事行动方案预案草拟过程中,如不考虑涉法因素,也势必产生不利结果。二要尽可能把问题设想全。要综合考虑行动海(空)域法律环境、对手、第三方,以及我方人员和装备情况等多种要素,把困难估计足,把可能情况分析透,做到有备无患。三要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应对措施。也就是在方案预案中要解决“谁来做”“怎么做”和“用什么做”的问题。就取证工作而言,要根据取证对象、时机和我方人员素质、装备等因素,明确取证人员、职责、取证内容、证据审查分析、上报程序等内容。四要重视集智攻关。拟制方案预案时,既要有机关职能部门、法律专家,还要有任务部队代表参加,最大限度保证方案预案情节和措施能紧贴军事行动实际,切实发挥作用。五要不断检验更新。既要重视结合演习和重大军事行动检验方案预案,也要针对形势任务变化,不断更新完善方案预案。
海上军事行动法律运用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运用过程中稍有不慎或处置不到位,不但会影响军事行动顺利开展和目标的达成,还有可能影响国家政治外交大局。近几年,通过送学、办班、组织专项演练等多种方式方法对专业力量和任务部队法律骨干开展培训,虽然起到一定效果,较好地提升了参训人员的专业素养,但受体制编制等因素影响,现有力量的综合素质与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若不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差距很难大幅度缩小。笔者建议:一是按照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总要求,探索海上军事行动征召地方专业力量的方法路子。比如,临检拿捕已纳入训练大纲和考核内容,海军各级也多次组织临检拿捕演练,并制定了方案预案,还通过各类培训培养了一批临检拿捕骨干。但由于军舰现编制人员都有固定岗位,在实施临检拿捕中,至少需要抽调十几名人员组成掩护组、登临检查组和押送组,势必造成岗位空缺,影响执行任务舰船的正常运行;且登临检查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目前部队中缺乏具备熟练掌握外语、熟悉船舶文书和各类商船构造、能有效开展检查等技能的专门人才。因此,可以考虑在执行临检拿捕任务时,通过法定程序,临时抽调地方海上执法部门、海关人员或者商船船长,参与临检拿捕行动。二是参照外军成熟的经验做法,探索建立海上军事行动专业法律工作队。比如,美军派往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舰船上,就驻有海岸警卫队执法人员。这一做法既体现了专业性,也减轻了任务部队压力,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