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亚男 薛亚奎
(中北大学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一直以来,传染病的流行就是人类生存的大敌,其中媒介传染病是很常见的一种。由于传染病不能采取实验形式进行研究,通过建立传染病动力学模型进行理论性定量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得到了许多显著成果并对传染病的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2]。本文建立了一类宿主具有垂直传染的媒介传染病模型,给出了决定疾病是否爆发的阈值—基本再生数,并对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Matlab进行了数值模拟,以图形的形式给出平衡点稳定性的说明。
考虑宿主为具有垂直传染和预防接种的SIR模型,假设染病媒介叮咬易感人群使人患病,而易感媒介通过叮咬染病人群而被感染。将人口分为易感类、染病者类和康复类,用SH(t),IH(t),RH(t)分别表示t时刻的易感,染病,康复类的人群数量,NH(t)=SH(t)+IH(t)+RH(t)。假设不考虑因病死亡,用b和b′分别表示非染病者(S+R)和染病者I的出生率系数;d和d′是相应的死亡率系数,γ表示染病者的康复率,q是垂直传染率(p+q=1),m是对易感者和康复者的新生儿进行预防接种的比例。对于媒介,分为易感,感染两类,用SV(t),IV(t)分别表示t时刻的易感、染病媒介的数量,NV(t)=SV(t)+IV(t)。μ是媒介的出生和死亡率系数。β1表示染病媒介对易感人群的感染率系数,βV表示染病人群对易感媒介的感染率。假设康复者终身免疫该疾病,令b=b′,d=d′,根据仓室模型思想可以得到如下传染病动力学模型:
易知{SH,IH,IV∈∶0≤SH,IH,IV≤1}是式(2)的一个正向不变集。
系统(2)总存在无病平衡点E0=(1-m,0,0)。由传染病动力学知识,令基本再生数 R0=。基本再生数表示在发病初期,当所有人均为易感者时,一个病人在患病期间内所传染的人数[3-4]。关于无病平衡点的稳定性我们有以下的结论:
定理一 对于系统(2),当R0<1时,无病平衡点E0是局部渐近稳定的。
证明 该系统在无病平衡点E0的雅可比矩阵为
其对应的特征方程(λ+b)[λ2+(μ+pb′+γ)λ+μ(pb′+γ)-β1β2]=0
令 f(λ)=λ2+a1λ+a2,a1=μ+pb′+γ,a2=μ(pb′+γ)-β1β2,当 R0<1 时,a1>0,a2>0。根据Hurwitz判据[5],特征方程的根均有负实部,则无病平衡点E0是局部渐近稳定的。
定理二 对于系统(2),当R0>1时,存在唯一的地方病平衡点E*。
证明 求模型(2)的地方病平衡点E*。 将代入模型(2)中得
当 R0>1 时,>0,即系统(2)存在唯一的地方病平衡点。
定理三 对于系统(2),当R0>1时,地方病平衡点E*是局部渐近稳定的。
证明 该系统在地方病平衡点E*的雅可比矩阵为对应的特征方程为
令 p(λ)=λ3+a1λ2+a2λ+a3,其中+μ+b,a2=(pb′+γ)bβ1β2S+μ)[b(1-m)+γ]。 显然 a1>0,也容易证明 Hk>0,k=
2,3。 根据 Hurwitz判据[2],p(λ)=0 的根均具有负实部。 从而系统(2)在地方病平衡点处是局部渐近稳定的。
从数值角度出发,以图形的形式给出平衡点稳定性的说明。图1中仿真所用参数的对应数值为 b=0.08,b′=0.02,μ=0.6,β1=0.034,β2=0.065,γ=0.045,m=0.7,p=0.3,则 R0=0.1472<1。图 2 中仿真所用参数的对应数值为 b=0.08,b′=0.02,μ=0.6,β1=0.36,β2=0.28, γ=0.08,m=0.6,p=0.28,则 R0=0.8860<1,疾病消亡。
图 3 中仿真所用参数的对应数 b=0.08,b′=0.02,μ=0.6,β1=0.36,β2=0.28,γ=0.045,m=0.6,p=0.08,则 R0=1.2009>1。 图 4 中仿真所用参数的对应数值为 b=0.08,b′=0.02,μ=0.6,β1=0.76,β2=0.55,γ=0.0032,m=0.0008,p=0.0004,则 R0=14.7864>1,疾病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