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性模式研究

2015-01-07 13:51廖松涛
卷宗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研究

廖松涛

摘 要:体育是一门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提高心理素质的学科。但是教育改革的今天,体育教学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教学模式落后、教学内容与实际不符等等,这些问题不仅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给中职体育教学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本文以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根本,深入研究体育学科的创新性教学模式,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创新性模式;研究

近几年,在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下,素质教育模式开始大力发展,在这种形式下,中职体育教学模式的问题开始日益凸显,体育教学的创新性模式研究也已经成为各界讨论的热点。在体育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只有结合院校的实际教学情况,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 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

要想改变中职体育学科的教学模式,就要以中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为根本,进一步研究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

1.1 中职学生的生理特点

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以15-18岁年龄为主,这一时期的学生也是长身体、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生观念和世界观念已基本形成,身体中各个器官的机能也逐渐接近成人水平。

1.2 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职院校学生所处的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都逐渐向成熟方向蔓延。有许多心理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之为“断乳期”,中职学生在这一时期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开始独立自主的生活,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的时期。另外,中职学生在校期间还面临着未来就业的问题,这些种种现象都会给他们的内心带来困惑,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在中职院校的教育阶段,学生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和交往越来越频繁,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同样会影响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导致他们出现心理障碍。经实践研究表明,近几年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厌学弃学、适应能力较弱等方面。

2 中職体育教学的现状

2.1 教学思想落后

目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许多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师仍然沿用以往的教学观念,对全体学生进行体育训练,而忽视了体育教学的实际理念。在安排中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时,并没有将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进去,仅是一味地强调体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从而阻碍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忽略了体育教育本身的实用性,既无法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无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另外,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无法掌控教学的尺度,与实际教学思想相偏离,极大的制约了体育教学的发展,同时也加大了体育教学创新性改革的难度。

2.2 教学目的模糊

现阶段,中职院校中绝大多数的体育教学都是以职业体育的技能培养为目标,单纯的向学生传授相关的体育技能,体育教学的目标不明确。有很多体育教师并不了解体育教学的实际理念,常常把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作为教学目标,认为学生只要达到健身的目的即可;还有一些体育教师将培养学生较难的动作作为教学主旨,这两种教学目的都不符合实际,既忽略了运动技能的应用,又没有达到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2.3 体育教学脱离现实需求

对体育教学来说,中职院校一直遵循终身体育这一思想原则,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学科却常常受到忽视,被安排在其他学科之后,从而制约了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热情,久而久之,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体育教学的发展思想,从而使体育教学脱离了现实的社会需求。因此,中职院校在设置课程过程中,要重视体育课程的教学研究。

2.4 缺乏体育教学设施

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与运动场地的健身器材息息相关。但是目前仍然有一些学校因缺乏相应的体育教学器材,而影响了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正常体育户外运动的开展。中职院校的学生每年都处于增加的状态,传统的体育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需要,体育教学质量也随之受到影响。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动作,也希望借助不同模式的教学器材进行演示和讲解,从而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当前,运用多媒体技术,完善教学设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所有中职院校在体育发展中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3 中职体育教学的创新性路径

根据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现状,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种创新性路径:

3.1 修改并创新体育教学的内容

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该根据未来职业的发展需求设定,并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及文化素质等各个方面。比如说,对未来从事文案、电脑等方向的学生学校可以加强他们乒乓球及篮球项目的锻炼,目的是为了增强他们手指与眼睛的协调能力,另外,由于他们未来的工作性质比较固定,绝大多数的时间都会在电脑前办公,很有可能引发颈椎问题的出现,所以,体育教师应加强这些学生工间操及眼保健操等运动的训练。这种结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进行体育教学的模式,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可以为他们日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因此,体育教师要将职业特点融入到实际教学中,既可以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收益终身。

不过,体育教师在编写体育教材过程中,除了要结合学生未来的职业特点外,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及发展情况。作为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师,首先要以健康第一为原则,运用创新的模式改变以往的教学内容,将休闲与健身融为一体。同时,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3.2 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对于体育教学来说,教学方法也同样影响学生的兴趣,在以往的体育教学模式中,绝大多数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组织的活动,学生只需要配合教师即可,既缺乏创新性,又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热情。因此,体育教师要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不仅要创新课程内容,还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独创性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运动的积极性,即使日后进入社会,也可以保持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因此,体育教师在设计方案时要大胆创新,通过不同形式的创新理念,加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理解。授课的目的主要就是让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改革和创新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体育技巧,还可以让学生达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的。

3.3 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中职体育教学在创新性改革的同时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体育教育的改革。教师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是主要角色,决定着体育教学的质量,因此,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熟练的理论教学知识,还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体育技能,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并富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才可以带领学生全面发展。另外,体育教师在提高自己素质的同时,还要学习新的体育技能,了解最新的体育信息,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带动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和发展。中职体育教学的目标除了要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外,还要为社会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

4 结语

中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要严格遵照素质教育的标准,结合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体育教师在创新教学模式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突出中职院校的特点,做好相应的课程设置,这样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林月红.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研究的反思[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

[2] 辛利,刘娟.对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3(5):117-119.

[3] 姚健.学校体育在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工程建设中的路径选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5(1):54-57.

猜你喜欢
中职体育教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中职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的影响因素及其解决策略
新课程下中职体育教学开展的困境及优化策略研究
对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策略分析
关于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团体意识的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