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甘肃省保安语积石山方言中辅音[s]、[?]的分析

2015-01-07 09:50马丽
卷宗 2015年12期
关键词:年龄

马丽

摘 要:文章以两个主要的保安族聚居村---甘肃省积石山县高李村和甘河滩村作为取样点,从性别、年龄及教育程度等维度分析保安语积石山方言中的辅音[s]和[?]的使用情况,以及各维度对这两个辅音发音的影响。作者以一名保安语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刘照雄《保安语简志》中关于辅音[?]的描述提出质疑。本研究表明:保安语积石山方言使用者能准确发出辅音[s],但对于辅音[?]的发音,约90%的保安语使用者将其发成[s],而性别对于辅音[?]的发音准确率没有影响,但年龄及教育程度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补充和发展了前人关于保安语中辅音[s]和辅音[?]的描述。

关键词:保安语;积石山方言;性别;年龄;教育程度

1 引言

(一)保安族及保安语概况

保安族人口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保安族人口总共20074人。保安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有自己的语言——保安语。(马世仁,2008)

保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其主要包括iǐ U ǔ Y o e E a ǎ ?11个元音音位,以及b p m f w d t n l r dz ts s dz ? ? t? ? ? j g k ? h ? χ26个辅音音位(刘照雄,1982)。保安语因无文字,所以其生存发展受人瞩目,国内外很多学者从宏观、微观角度进行了研究,加深了人们对保安语的认识。使用保安语的除了保安族人以外还有一部分青海省的土族人,因而主要有保安语积石山方言和同仁方言(陈乃雄,1995)。虽然同为保安语,但由于生活环境以及信仰不一样,甘肃省的保安语与青海省的保安语差异甚大。笔者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积石山县保安族人,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保安语积石山方言。

(二)保安语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保安语在国外的研究,首先应追溯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俄罗斯籍教授托达耶娃的著作《保安语》(莫斯科,1964)应该是关于保安语的第一部专著。日本广岛大学北京研究院佐藤畅治博士,从 1997 年以来,对保安语的不同方言特点和特殊语法现象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在国内,提及对于保安语的研究及语言保护具有不可估量的学术意义的研究成果,首先应属刘照雄与1982年出版的《保安语简志》一书。该书主要从从保安语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保安语的语言特征。其次就是莫超、张建军与2009年出版的《保安语常用词汉英词典》。

对于保安语中的辅音[s]和[?]的描述,刘照雄在《保安语简志》、莫超在《保安语常用词汉英词典》中提到辅音[s]可出现在音节首或音节末,辅音[?]只出现在汉语借词的音节首,除此以外并未做更详细的描述,笔者从一名保安语使用者的视角出发,发现在日常交流中,保安语使用者在发舌尖送气清塞擦音[?]的时候都会发成舌尖清擦音[s],因此对刘照雄《保安语简志》中关于辅音[?]的描述提出质疑,本文将主要研究积石山方言保安语中辅音[s]和[?]的使用情况,并分析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对使用两个辅音是否存有影响。

2 研究方法

為了掌握积石山方言中辅音[s]和[?]的使用情况,笔者从2014年四月份开始,针对具体任务和目标人群,采取了入户调查、问卷调查和访谈录音等调查方式,对积石山县刘集乡高李村和大河家镇甘河滩村保安族人群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调查点的选取及基本情况

积石山县辖13个乡(包括刘集乡)、4个镇(包括大河家镇),总人口为258000人。积石山县保安语使用者主要分布在刘集乡和大河家镇,因此根据全县保安族的分布特点,我们以刘集乡高李村和大河家镇甘河滩村作为积石山县取样点。

(二)样本的选取

高李村和甘河滩这两个调查点保安族人口共计约3857人,笔者从会说保安语的村民中随机抽取150名调查对象作为统计样本,当面完成录音和问卷调查,整个调查过程用保安语交流。本次调查实际收回150份调查问卷,录音记录200个,其中有效问卷130份,有效录音150个。

调查采集的有效样本中, 被调查者都是土生土长的积石山县保安族居民,10 岁之前没有在本地以外的地方连续住过三年以上,且在日常生活中用保安语交流。

(三)语音调查步骤

语音调查的具体步骤分为以下两步:第一步:诱导性话题的阐述。第二步,被试验人读字表。

1.诱导性话题

即在被试验人处于“无知之幕”的前提下,由笔者诱导谈论包含部分调查内容的话题。这部分主要有两点要求:其一,语言调查注重朴实、自然,最好是日常用语;其二,事先不告知研究内容。笔者在调查时发现最容易的诱导方式是让被试验人描述自家菜园,说蔬菜名称,因为包含“菜”(cai)这一读音,比如菜园、青菜、白菜、洋芋菜(炒土豆片)、花菜等。保安语词汇中有很多汉语借词,此处这些蔬菜名称都从汉语借入。刘照雄和莫超也指出“[?]为舌尖送气清塞擦音,只出现在汉语借词的音节首”每位被试验人所谈论的内容具有显著差别,因此笔者对每一个人的录音进行整理,记录出发音人发出带有“?”音的词语,并对其分析、计算读音准确率。

2.读词表

调查项目第二步是让被试验人诵读摘自刘照雄书中关于辅音[s]和[?]的词表(摘自原文)。

? 舌尖送气清塞擦音,只出现在汉语借词的音节首。如:

?aigE- 裁剪 ?iu?ai 韭菜

?a?ku 仓库 ?in?ai 芹菜

s 舌尖清擦音。可以出现在音节首或音节末。如:

sarE 月、月亮 bas 虎

si?ia? 思想 sona 唢呐

在这一调查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约80%的被试验人在读?aigE-(裁剪)这一词时,并没有读成?aigE-,而是读成χ?i?i?l-,在刘照雄的《保安语简志》词汇附录的第82页中也提到该词有以上两个不同读音,因为χ?i?i?l-不包含辅音[?],所以在统计数据时凡是念成χ?i?i?l-的,视为无效读音;第二,关于“仓库”这一词的读法,一半左右的被试验人都理解成“面柜“而读成sa? ?i,而非?a?ku。所以凡念成sa? ?i,视为无效读音;第三,笔者发现对于“老虎”-bas这一词,95%的被试验人都认为“老虎”在保安语中的读法依旧是“老虎”,而非bas,同样,凡读成“老虎”,都被视为无效读音。

3 调查分析:甘肃省保安语积石山方言中的辅音[s]和[?]的使用

(一)保安语积石山方言中辅音[s]和[?]的使用情况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的保安语积石山方言使用者能准确发出辅音[s],但对于辅音[?]的发音,约90%的保安语使用者将其发成[s]音,此结论为本文第一个重要结论。分析如下表显示:

在150名被试验人中,能准确发出辅音[?]的人数总共有16人,占总人数的10%,可见绝大多数保安语使用者都将辅音[?]发成辅音[s]。因此,针对能准确发出辅音[?]的这10%的人数,本文将从性别、年龄及教育程度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确定以上因素是否影响其发音,研究结果如下。

(二)分析语音调查项目

1. 不同性别使用者关于辅音[?]的发音对比

此次研究共收集男性被试验人录音76份,女性被试验人录音74份,首先通过录音统计出每位被试验人在项目第一步中说出含有[?]音的词语次数,以“准确”字样记载发音正确的次数,以“不准确”字样记载发音不正确的次数,然后使用spass软件对数据进行频率统计分析,分别计算出男性被试验人和女性被试验人发音准确率的平均数,最后用统计学对比显著性差异的方法将两个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1诱导性话题

录音数据显示在76位男性被试验人中,只有一名被试验人发[?]音准确率为百分之百,其他75名准确率全部为0,即将[?]全发成[s],相对而言,在74名女性被试验人中,总共有四名女性以不同程度发对[?]音,其余剩余70名女性准确率全部为0。由总结的数据计算出男性被试验人平均准确率为0.026,女性为0.025,统计结果显示男性与女性在[?]的发音准确率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因而我们得出结论:性别对于保安族人发[?]音没有影响。

1.2读词表

调查结果显示,在读词表这一步,首先不论性别,辅音[s]的发音不受性别影响;其次通过表4可以看出保安族男性与女性在[?]的发音准确率上没有显著差异,因此性别对于保安族人发[?]音方面没有影响。

综上所述,不论是诱导性话题还是读词表,性别对于保安语使用者发辅音[?]没有影响。

2. 不同年龄使用者关于辅音[?]的发音对比

该项目样本构成为:少年组(5-19 岁)32人、青年组(20-35 岁)56人、中年组(36-50 岁)28人、老年组(51-89 岁)34人。发音准确率计算方法同上。

2.1诱导性话题

由录音数据得出,少年组平均准确率为0.011;青年组中被试验平均准确率为0.062;然而,中年组和老年组准确率全部为0。根据统计所得数据显示,少年组跟青年组在[?]的发音准确率上没有显著差异。但中年组跟老年组准确率都为零,因此得出年龄确实对辅音[?]的发音有一定的影响。

笔者在调查年龄对辅音[?]的发音准确率的问题上,同时也考虑了教育程度这一因素,由此可进一步得出这样的结论:未受过教育的中年组以及老年组均不能准确发出辅音[?],教育程度具体有何影响见如下分析。

2.2读词表

第二步读词表结果显示,辅音[s]的发音不受年龄影响。相对而言,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年组和老年组对含[?]词的读音准确率为零,然而少年组跟青年组两个分组中能明显看到只有一部分被试验人能读准确这类词语,且通过统计学方法计算出这两组数据并无显著性差异。但由表可知年龄对结果有影响能得出的结论是:未受过教育的中年组以及老年组保安语使用者均不能准确发出辅音[?]。

由此得出年龄对其发音有影响。

3. 不同教育程度使用者关于辅音[?]的准确率

3.1诱导性话题

数据显示,若将组别分成未受教育和非未受教育两组,将发现受过教育的保安族人发辅音[?]的准确率明显高于未受教育,但仅由本研究数据并不能得出保安族人中随着教育程度的增高,被试验人辅音[?]的发音准确率也随之增高的结论。

3.2读词表

这一过程中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因未受过教育的被试验人不识汉字,词表中的词都是由笔者口头提出,让被试验人说出保安语读法,以此考证教育程度是否对发音有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在[s]、[?]这两个辅音的发音准确率上辅音[s]的发音不受教育程度影响。同样,在词表中不能推断出读音准确率随着教育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结论,但若将组别分成未受教育和受过教育两组,将发现受过教育的保安族人发辅音[?]的准确率高于未受教育的准确率。对照之前第一步诱导性话题的数据结果,我们看到以下数据:

表7显示,在受过教育的初中组、大中专组、本科及以上这三组中,第二步读词表这一栏,被试验人读音准确率明显有所提高。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被试验人进行诱导性话题的交流过程中,被试验人语言表达自然流畅。然而在读词表时,有一很明显的问题:受过教育的被试验人容易将词语刻意读成普通话。因此在调查第二步的结果显示出受过教育的被试验人在读带有辅音[?]的词语准确率明显比在调查第一步诱导性话题过程的准确率高,由此可以看出教育程度对保安人发辅音[?]有影响。

综上所述,性别对于辅音[s]和[?]的发音没有影响。结果显示可结合考虑年龄跟教育程度两个因素。因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安族人民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未受教育青年比重大的现状得到彻底改观,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很难将二者分离开来,就如本调查数据显示,小于32岁的保安语使用者都受过教育,所以可以得出受过教育的保安语使用者辅音[?]的发音准确率比未受过教育的高。

4 结语

总的說来,笔者从保安语使用者角度出发,经过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不能笼统的说在保安语中,因为辅音[?]出现在汉语借词的音节首,所有的保安语使用者都能准确读出辅音[?]。因为研究发现:第一,在日常生活中,保安语积石山方言使用者能准确发出辅音[s],然而90%的保安语使用者都将舌尖送气清塞擦音[?]发成舌尖清擦音[s];第二,辅音[?]的发音不受性别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年龄以及教育程度的影响。这应是保安语一大明显语言特征。

参考文献:

[1]马世仁,2008,《在“田野”中发现历史》[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马少青,2006,《保安族研究文集》[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3]莫超,张建军,2008,《保安语常用词汉英词典》[M]. 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4]布和,刘照雄,1982,《保安语简志》[M]. 北京:民族出版社。

[5]董克义,2006,《积石山史话》[M].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猜你喜欢
年龄
忘记年龄
1分钟告诉你最佳怀孕年龄
年龄差不变
猜年龄
猜年龄
我们都在年龄里生死
TOO YOUNG TO LOCK UP?
算年龄
刑事责任年龄是否该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