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5-01-07 23:30王晓颖
卷宗 2015年12期
关键词:习惯物理实验

王晓颖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有效学习策略的培养和指导,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去自主学习。

关键词:自主学习;兴趣培养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应该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有效学习策略的培养和指导,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去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把传统的“以师为主”的教学转变为“以生为主”的教学,把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转变为学生的 “要学、想学、能学、会学”!结合自己近些年来在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本人认为培养初中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它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主观努力去获取新知识和增强自己学习能力的一种过程。物理学科的“自主学习”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物理学科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所以教师应在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变教学为导学,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培养,只注重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做法,确立一种全新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

2 发挥实验教学功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实验中产生的现象能引起学生强烈兴趣,能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探索欲望。准确把握“以实验为基础”这一基本特点,做好各种实验,以生动新奇,鲜明的实验现象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思维等都能产生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改进一些实验常规教法,改编某些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改编某些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主动探索物理中的奥秘,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适当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

我们还可以使用“创设情景,设置疑问”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例如我在讲“惯性”的概念时,第一项内容就是组织学生进行抽纸条比赛,具体过程是让学生用钢笔帽压住一个食指长和宽的小纸条,用食指迅速击打纸条,看谁能将纸条最快抽出且钢笔帽不倒。此时同学们互相比赛,找窍门,热情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们自觉、主动的提出了问题。为下面的教学作了铺垫。

(2)在进行抽象的物理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构建学生操作实验的活动情景,并以学生操作获得的结论为感性材料展开教学,形成猜想——验证的教学活动模式。如教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时比较抽象。因为是重点,也是难点内容。做好加俐略斜面实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教学时此实验都是演示给学生看的,但是完全可以改作学生实验。通过接触面的不同,分别是粗糙毛巾——较光滑,木板——光滑玻璃——更光滑。从实验的操作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中理解此知识的实质。构建手脑并用的活动情景。事实表明效果较好。

(3)采用电教手段,构建多媒体的活动情景。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丰富教学活动的形式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优化组合多种媒体,不但能够展示活动内容的某些细节和动态变化过程,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协调活动,而且可以节省活动的时间和拓宽活动的空间。

总之,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3 着力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增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学会”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外,尤其要十分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1)指导学生课外学习技巧,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A、指导读书方法,要求学生通读与精读相结合;阅读与实验相结合;并经常抽出课外阅读材料中的某些章节段落,对如何阅读进行示范指导。B、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由开始带“强制”性的规定内容、时间、要求逐步过渡到养成学生自己学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学能力。C、在学生中开展写物理小论文活动,提倡学生在课堂学习与课外实验的过程中,把自己感兴趣、有所钻研、有所体会的课题写成小论文,或进行某个专题性的探讨,以增强他们的总结、归纳能力。

(2)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民主,与学生平等相处,善于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促使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提升。比如上习题课时,我会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到讲台上来讲解,这些到台上来的学生每人必须力争寻求多种解题方法及最佳讲解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有效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3)、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感知、注意、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以一个平等研究者、促进者身份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尊重每个学生的见解,让学生想到老师是他的朋友,使他们的心理活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处于在一个积极主动状态。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俗话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未来”,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学习习惯:

1、观察的习惯

伟大的物理学家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观察是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更是学好物理课的关键!因此,在当前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学生刚接触实验课时,可以给学生介绍:①从苹果落地的启示中,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②从水壶中的水蒸气不停地冲击水壶盖的观察中,瓦特发明了蒸汽机;③阿基米德观察研究了人的洗澡现象,发现了浮力理论;④伽利略通过观察教堂里吊灯的来回摆动,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科学家们正是从这些最简单最微不足道的物理现象的观察中,作出了震撼世界的发明和创造的,由此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使学生更加明确观察的重要性,乐于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2、动手探究的习惯

美国一位著名学者说过,“你教我学,我学不会;你做我看,我能知道;你让我做,我能记住”。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设计并完成实验,这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定能得到培养与提高。

3、充分利用小组的合作学习

小组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以达到培养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

例如:以村为单位,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这样有利于学生课外的讨论、交流与学习以及村与村之间的评比与竞争;按成绩好坏和学生的自由选择搭配小组成员,这样有利于学生以好带差,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以邻近座位为单位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这样更方便学生课堂上的合作质疑、释疑、讨论与交流……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营造物理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着力进行学法指导,并充分发挥学生小组之间的互帮互助,我想,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能得到很好地培养与提高!

猜你喜欢
习惯物理实验
只因是物理
做个怪怪长实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