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莉萍
摘 要:目前我国与国际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须繁,社会经济又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国际交流能力中听说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然而,许多应用型本科公共英语课程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缺乏职业性、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本文从不同角度来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定位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基于就业能力导向的应用型本科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学;就业导向;教学改革
1 引言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是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它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中,几乎在所有的行业进行人才招聘时,除了要求高校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还要求其具有相应的外语交流的能力。从相关的资料数据可以看出,薪资水平与外语水平熟练的程度高低成正比,一些能够达到中高收入者最为直接的优势之一,其中之一就是英语水平较高。因此,这就需要高校尤其是应用型大学进行英语教学的相应改革,促进毕业生就业。
2 应用型本科公共英语教学现状与问题
英语教学中,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依然延续了高中英语的教学方法,其实质还是多以语言基础为中心,未能与学生以及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到一起;教材的设置也完全脱离了社会的应用实际,使其没有针对性;而且很多大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他们普遍认为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就是为了让其通过英语四级的考试,考试通过就意味着大学英语的完成,社会对大学生英语水平也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来评价。这必然会使学生失去继续学习大学英语的动力,缺乏日后进续相关专业的学习或是从事专业的工作所具备的英语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既缺少就业竞争力又不符合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3 构建以就业导向的应用型本科英语课程体系
就业导向就是高校以就业为其教育发展的核心,根据市场及社会的需求,根据就业的方向来对专业进行设置,乃至对其课程进行设置,总之就是其学校的教学活动要根据就业的需要来进行组织。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旨在从理念上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内容上要與就业需求相对接,构建模块化教学体系,从方法上既要符合专业教育的需要,又与英语教育本身固有规律相适应,从评价上采用教师、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进而形成旨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应用型本科英语教学改革体系。
3.1 以就业为导向,更新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理念
应用型本科公共英语教学与一般本科英语定位不同,不仅要注重基础训练,而且要特别注重“实用性”和“职业性”的特点,以就业为核心,强化应用能力培养,立足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走“职业化”的发展道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效果决定了英语教学的成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地改革教学策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着重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使学生的实用语言基础打扎实,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基本语言技能方面的训练,使其可以拥有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能够获取有用的信息;同时还要让学生能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在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的对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与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在交际中自如的运用英语,进而为其职业生涯的长足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3.2 以就业为导向,更新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内容
应用型院校英语教育者更新教学内容就是在职业岗位的需求基础之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学过程中将其教育的岗位需求与培养目标做为其依据,以学习有效且可以运用为其基础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同时教材的选择也要和就业联系起来,选择与将来工作相关的内容。大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两个目的:一、出国深造和考研究生继续深造;二、将来找到一份对英语要求高的工作。高校英语教学的目标必然要重视英语的实用和实践这两方面的内容,不断的培养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能够拥有用语言来解决问题的学以致用的能力,进而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所以,在外语教材的编写上,教师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实用性强的文体,如应用文、商务函电、合同、广告等,提高英语的应用性。
3.3 以就业为导向,更新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方法
高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出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学生,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关注对学生英语运用技能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以就业为导向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和重点,使学生能够获得一定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应大班授课结合分组讨论的英语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采用大班授课的教学模式就是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大对英语基本知识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加大英语阅读训练,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英语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并告知学生要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得英语知识、增加词汇量不断地促进自身运用英语的能力。
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教学者不仅要在课堂上更新教学方法,还要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平台,不断地组织学生课外参加各种和英语有关的活动,不断地促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4 以就业为导向,更新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和其他本科院校一样检验模式过分依赖等级考试,导致教师在进行英语教育时高度关注学生的应试能力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使得很多高校英语毕业生很难在就业竞争中取得较好的职业。要想真正的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人才,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育者就要以就业为导向,更新课程评价体系。
在进行英语评价体系的建设时,我们要加大对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的考核,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改变传统的终结式评价模式,实施多元化评价。英语课程的多元化评价,应该按照就业对英语运用能力的要求,把学生在学习过程表现的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听说交流能力的程度、读写和翻译水平、工作中所需的学习态度、知识的更新能力等各方面都纳入考查范围,用分数或等级的方式予以记录,结合期中和期末试卷考试成绩,再综合评价。课程评价标准的多样化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为培养其英语应用能力奠定基础,使课程评价能够向实效性与职业导向性等方向发展。
4 结论
应用培养型人才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英语是具有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的课程,加强大学英语的教学与研究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和适度性原则,重视英语基础学习,增强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并且要不断加大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力度,做到学有所用,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使学生具有一个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英语教育者还应引导学生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提高学生英语的应变能力,达到可持续化学习的效果,还要对学生的职业规划以及英语学习计划进行实时监控,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红霞.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高职教育模式的改革田职成教育研究[J],2005, (10).
[2]蔡敬民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M]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3]胡忠冲,舒海英.高等应用型本科教育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6); 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