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生态视角下图书馆期刊室的创新服务模式

2015-01-07 19:37韩星
卷宗 2015年12期

韩星

摘 要:期刊室是图书馆的主要服务窗口之一,知识生态视角下期刊室服务模式需要进行全面性创新,只有从服务专业轨道模式、核心外围服务模式和集成协作服务模式中选择适合的模式推进,才可以促进期刊室的服务创新。

关键词:知识生态;期刊室;创新服务模式

期刊阅览室是图书馆进行积极服务的主要窗口之一,在知识化和信息化时代期刊室管理和服务要求也得到了全面性提升。目前期刊室也不仅仅是对书籍登记、上架和管理,还需要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咨询,以及向读者提供全面性的知识服务,促进在管理面和服务过程中能够完成时代所赋予期刊室的任务。知识生态是一种在知识管理上从知识多样性,创造和更新性的角度,以及服务方面产生的行为和结果基础上的知识管理理念和方法。

1 知识服务特点和对期刊室影响

1.1 期刊室知识服务特点

图书馆期刊室知识服务是贯穿于用户信息服务的全过程,在对用户问题进行积极了解的基础上依靠期刊,以及图书馆各领域的专家,能够动态和针对性的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期刊室可以对传统信息服务功能进行全面创新,期刊室知识服务能够进行积极变革,促进知识信息形成全面性管理传播和利用,实现在期刊室管理过程中形成显性和隐性知识传播,促进对知识进行积极组织,重组和向用户进行信息传递。在期刊室服务的过程中可以创新服务流程,能够建立一种在资源基础上的高阶性信息服务。期刊室可以成为一种战略资源,形成知识交流,促进对传统服务方式创新。

在进行知识服务过程中为用户解决问题,促进期刊室管理者能力、技巧和经验等隐性知识能够转变为显性展示,促进更多读者学习和理解,实现知识共享,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深层次发展,促进实现展示创新的目的。

1.2 知识生态视角服务对图书馆期刊室的影响

期刊室生态化管理是未来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结局。在对人才要求不断变革的情況下期刊室本身具有成长性,从生态化组织角度看,期刊室的生态化管理过程能够实现一种可持续化和开放性运行。

知识生态理论对知识群体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室工作人员可以将无形的知识理论转变为服务产品,并进行建构形成具有调节力和程度较高的知识生态体系,为读者群体提供信息和思想交流平台。在建构知识生态系统的情况下可以对读者掌握生态系统知识和生态性的学习方法提供便利,可以促进读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知识生态理论可以建立一种共享机制,期刊室管理人员可以对纸媒书籍和数字化资源进行整理,促进形成在管理方面的规范化,以及能够进行各种知识的交流和协商,实现知识发现、整合和进行知识创新等。知识生态系统和期刊阅读工作能够形成有机集合,促进期刊室能够建构全面性的共享平台。

2 期刊室知识服务的创新

2.1 资源创新

期刊室服务创新首要是基本资源创新,因为期刊室资源是进行各种服务的基本前提,根据期刊室的定位情况可以促进在服务过程中功能和优势的强化,在用户具有信息需求的情况下,选择期刊室重点和特色性资源,形成对侧重点期刊的保障,将图书馆期刊室的实体和虚拟的数字化资源进行整合,促进形成具有侧重性的虚拟馆藏资源,形成图书馆知识体系的全面性创新发展。

2.2 网络创新

在服务过程中主要是构建创新网络,提升图书馆期刊室的创新服务效果,以及能够动态性和开放性的进行服务,根本目的是能够实现动态和活跃性服务。服务的推进过程应该是一种面向各层次的服务,能够体现知识的动态流动,以及能够对服务范围进行积极的拓展,促进充分利用知识经济的情况形成时代特征展示,促进提升服务网络,推进在期刊室服务过程中的创新性发展。

2.3 管理创新

因为从服务创新的角度来说管理创新是其中的一个核心性内容,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才可以实现在期刊室运行过程中更大的成就性实现,管理创新在期刊室服务创新中是具有重要作用的。管理创新是多方面发展的情况,在管理思路、方法、体制、决策和手段方面需要形成期刊管理中的改革和创新。在期刊室管理中需要领导者能够具有善于应变的决策能力,以及能够实现在图书馆期刊室管理中的全面性前瞻管理,促进改变被动管理的情况,形成适应性的全面主动管理。

2.4 技术创新

图书馆知识创新的核心是能够形成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能够推动期刊服务的快速发展,以及能够实现信息对经济发展的全面性推动过程,可以构建数字化期刊室,推进网络性的全面创新,实现在更大范围内的阅读。技术创新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种集成化的信息检索界面,能够显著性提高用户的便捷性,主要是能够确保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对期刊室的信息系统管理,实现阅读的全球化,数字化和虚拟化。在服务模式上进行突破,利用丰富的资源实现快速反应,高效协调,能够进行数字化的网络服务,以及构建形成信息资源平台,确保图书馆期刊室知识服务能够得到全面性提升。

3 期刊室的创新服务模式构建

3.1 服务专业轨道模式

期刊室可以进行专业服务。一般情况下是针对一定的行业服务,主要是进行商业的知识密集型服务,在服务中体现个性因素。服务专业轨道、内部专业人员和外部行为顾客是服务专业轨道模式的三个因素。服务的专业轨道是存在于期刊室不同专业的服务,基本的方法和行为准则中的,创新过程必须是具有共同专业标准和方法的。服务专业模式中不存在专业模式,而是所有专业人才参与进去,每个专业人员形成创新源泉,创新重点是发生交互作用,顾客可以顺利实施,以及最终实现对结果的影响。服务专业轨道还包括对信息进行规范化管理,利用科学测评体系等明确用户的信息反馈渠道,提供给用户知识接口和平台,对服务策略进行针对性调整,将期刊室的系统功能进行最大限度发挥,促进在服务环节方面改进,以及扩充服务类型,完成服务项目的全面性优化。

3.2 核心外围服务模式

核心和外围服务模式具有的特点是核心活动和外围活动,核心是针对性的核心服务,外围服务是差异化的产品,可以形成竞争优势的构建。核心和外围服务可以根据期刊室客户的特定要求进行服务扩展,促进针对性服务,以及增值性附加服务。核心外围服务可以促进服务从标准化向定制化转变,促进期刊室各个服务要素组成多个服务模块,能够针对客户的特殊需求等进行组合形成多种服务拓展。核心服务模块和针对不同用户的自由增减扩展模块,可以实现期刊室核心服务标准化和扩展服务定制化。期刊室目前的服务可以采取推进核心性知识信息服务,优化多功能模块,以及针对知识信息需求情况进行特定功能模块的推进服务。

3.3 集成协作服务模式

基于期刊室知识服务的高智能和创新性个性,主要是对用户所需求的信息等进行分析和重组等,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信息和信息环境塑造,提供知识应用,在知识创新方面形成层次性。集成协作模式是采用集成模式将人、机和信息等进行全面性结合,充分实现人的经验、知识和各种信息理论的融合,促进在管理过程中能够发挥出整体性解决用户需求的优势。另外也需要各部门协作,能够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基础上解决用户的获得、储存和交流的需求,从不同领域获得信息知识,形成充分性的合作等。

4 结论

期刊室的知识服务是一种知识密集性服务,也就是期刊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用户提供中间产品和知识创新服务。期刊室的知识服务围绕期刊知识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需求所提供的知识应用和知识服务的情况。在期刊室服务模式创新中可以采用服务专业轨道模式、核心外围服务模式和集成协作服务模式。创新服务模式可以为期刊室生产和传播知识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杨铄.论高校图书馆期刊室的读者服务工作 [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

[2]余雨,王会丽.图书馆阅览室服务模式变革 [J].档案管理,2012(6)

[3]李琼.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模式创新 [J].黄山学院学报,2010(4)

[4]蒋浩宁.高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的发展现状与应对策略探究 [J].改革与开放,2013(8)

[5]罗智蒨.高职院校图书馆期刊管理服务的创新 [J].图书馆学刊,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