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他们相比,我这点问题算得了什么?”
“像我们这种级别的人物,谁没有几个‘红颜知己?”
“问题比我严重者大有人在,我有什么好怕的?”
…………
近年来,此类话语在一些党员干部中颇为流行。《人民日报》将这归结为“比坏”心态——一事当前,不是分清好坏曲直,也不是比着看谁比谁更好,而是争着比谁更坏。
对党员干部来说,这种心理有何危害?如何才能避免?
本刊特邀铜梁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鹏斌为广大党员干部指点迷津。
病症一:以坏抗坏——
“好人变得比坏人更坏,才能战胜坏人”
“对付坏人,就该以坏治坏。”
——李某,某县委部门新进科员
镜头回放
2014年春天,李某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家乡当了公务员。
和他一起参加工作的,还有一个应届本科生。
因为都是年轻人,李某把那位同事视为知己。
很快,李某因为学历高、专业能力突出,迅速获得部门领导赏识。
却不想,一些“言语”开始风传——
“他学历高,认为部门领导的决策不专业。”
“他看不起部门前辈,认为他们应该给自己腾位子。”
“他说,如果让他来做领导,部门会比现在好十倍。”
…………
李某心中委屈,到处探听谣传出处——竟然是“知己”嫉妒他倍受赏识,于是把两人平时聊天内容“放大化”散布出来。
李某倍感受伤,随即又心生怨恨。
“对付坏人,就要以坏治坏!”李某也开始无中生有、添油加醋地散播那位同事的“坏话”。
一个月后,因为“污蔑同事”,李某被部门领导叫去“接受教育”。
“你受了委屈,可以给组织汇报——以坏治坏,只会让你走上邪路!”领导很不客气。
支招
勇给自己“修枝打杈”
在捍卫“正当利益”幌子下,李某开始“以坏治坏”。
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会让双方陷入“你整我,我整你”的恶性循环,最终双双“受伤”。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呢?
唐代诗人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时,带了两块天竺山石回乡做纪念。一天,他摆弄石块时幡然醒悟:如果游玩者都带几块天竺石走,那天竺山的秀美岂不要消失殆尽?于是他写下自责诗:“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蘖。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白居易在杭州任上,兴湖筑堤,引水灌田,造福百姓。带两块石头做纪念,实在不足挂齿。然而,他却用放大镜看这件小事,其自律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如同树木生长,总有些时候会旁逸斜出一些枝杈来,影响树木的茁壮与伟岸。树木不能自我修剪,人却可以——勇于自我“修枝打杈”,人生之树才能长得健康而伟岸。
所以,一遇到“坏情况”,不要马上就把问题归罪于外界或他人,寻找借口来为自己开脱,而是要勇于自我“修枝打杈”,从知耻开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然后再通过合理方式进行沟通,消除误会、达成谅解,避免矛盾激化。
如果通过沟通不能消解矛盾,可以向组织和上级汇报,请求第三方调解。
通过以上方式,应该就能跳出“比坏”循环了。
病症二:消极从众——“又不是我一个人在这么做”
“他们做得,我为何做不得?”
——张某,某职能部门业务科长
镜头回放
“焦裕禄就是我的榜样。”2005年,张某参加工作之初,给自己定下目标。
参加工作后,张某一直洁身自好——他不拿辖区企业给的“误餐费”,也不收下属单位的“路费”;亲戚朋友想“开后门”,他也一概推拒。
三年下来,领导同事都夸张某是“好公仆”,也有人说他是“铁公鸡”。
2008年9月,张某的侄子大学毕业,一时没有找到好工作。
一天,张某下班回家,侄子递上一壶热茶。
“叔,你管着上百家企业——能不能帮我说一声,让我去上班?”侄子央求。
“你说一声,他们敢说个‘不字?”妻子吹风。
那天夜里,张某失眠了。
第二天,张某对妻子说:“还是让侄子凭本事找工作吧。”
闻言,妻子大怒——
“隔壁老程的儿子,找熟人进了一家国企!”
“你们局小王的女儿,走关系进了一家‘民企500强!”
“现在找工作,哪个不找关系?”
…………
妻子一番“痛骂”后,张某想妥协了:“别人走后门、收‘信封,也没出什么大问题——他们做得,为何我就不能做了?”
支招
算好“人生损益账”
张某一直以焦裕禄为榜样,是一个具有“比好”心态的干部。
然而,面对家人的不解,他的“比好”心态动摇了。
这种动摇非常危险,要及时悬崖勒马。
为什么这么说?
近年来落马的干部,几乎都经历了一个“比坏”定式——
第一步:工作之初,立志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做一名好干部。
第二步:年增日久,“比好”心态动摇,转而开始向往金钱、女色等“现实”利益。
第三步:在“他们做得,我也做得”的“比坏”心理诱导下,开始踏上邪路。
第四步,在“问题比我严重者大有人在”的心理诱导下继续腐化。
第五步,腐化劣迹被查,身败名裂。
如此“定式”,怎样破解?
我认为,要算好“人生损益账”——“张某们”可以看看《人生核算——一名囚徒的感言》这本书。
书中援引了一位因职务犯罪而锒铛入狱的女贪官在狱中为自己算的“七笔账”:算政治账——自毁前程;算经济账——倾家荡产;算名誉账——身败名裂;算家庭账——夫离子散;算亲情账——众叛亲离;算自由账——身陷囹圄;算健康账——身心憔悴。读后发人深省,令人深思。
有些“聪明人”之所以栽跟头,就是因为没有算清人生“得失”这笔大账。
所以,在面对利益诱惑时,一定不要消极从众——在互相“比坏”中,你会陷入“比坏”定式,一步一步滑向犯罪的深渊。
爱惜自己、爱惜家人,从算好人生“七笔账”开始。
病症三:“次好”心态——“矮子里面充高子,比下一个是一个”
“我是能力不足,但总比他好些。”
——程某,某部门中层干部
镜头回放
2014年9月,组织部门公布消息——“即将提拔一位副职领导干部”。
程某立即激动起来。
“论资历,全体中干里我数第一;论能力,我也还凑合。”他说。
很快,竞评开始,程某第一个报了名。
笔试、测评、演说……程某信心满满,奋勇向前。
三个月后,竞聘结果公示——程某落选,一名年轻干部被提拔。
看到公示,程某心里“咯噔”一下。
随后三个月,他工作消极,斗志全无。
部门领导感觉到了问题,主动找他谈话——
“有什么想不通,聊聊。”
“为什么不提拔我?”
“你的业务能力还是差了一点。”
“我资历、职称都比他高,虽然业务能力差了一点,但总比他好一些噻,凭什么选他不选我?”程某大声质问,情绪激动。
“就凭你这心态,就比人家差了不少。”部门领导怒了。
支招
树立“比好”标杆
程某的困惑,可能不少“一把手”都遇到过。
对干部而言,晋升、评优等事项关乎仕途前程,是“大事”。因此,每逢“大事”来临,“程某们”就会冒出“比坏”心理——“矮子里面充高子,比下一个是一个”。
这类行为,负面影响位居“比坏”心态之首——它会极大削弱团队凝聚力,还可能蔓延到日常工作中,导致整个团队陷入“比坏”困境,在彼此拆台和不信任中走向解体。
如此境地,如何避免?
日本管理学大师松下幸之助已给出回答。
二战后,松下幸之助创办的松下电器公司发展迅猛,员工数量也开始“爆发”。
松下开始面临一个挑战——如何让日益庞大的团队持续“向好”,而不是在“比坏”循环中分崩离析?
针对这个问题,松下幸之助提出了“制度向导法”——通过建立考核激励制度体系,以利益为导向,树立团队“比好”风气。
此后60年,松下团队日益庞大,凝聚力却与日俱增。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让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比好”,仅靠一己之力远远不够——必须借助“指挥棒”,通过制度体系善加引导。
●建立职业精神学习制度,引导全体干部树立对政治品质、个人道德和业务能力的“三崇”心理。
●打造各级沟通交流平台,及时疏导干部情绪,消除误会、纠正偏激行为。
●借助组织生活会、民主测评等活动平台,宣传部门优秀干部事迹,进行合理激励,树立“比好”标杆。
●将以上举措运用结果量化,纳入干部考核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