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霞 廖四花
【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喷雾剂和麻黄碱在经鼻插管洗胃术中联合应用的效果,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为病人提供安全、及时、有效的护理操作技术。方法:随机选择60例农药中毒的病人进行研究,把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插管方法实施插胃管术,观察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论:经鼻插管洗胃术前联合应用利多卡因喷雾剂和麻黄碱,可大大地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及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利多卡因喷雾剂;麻黄碱;联合应用;插胃管术
【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7-0115-02
Abstract:
Keywords:
在急诊科急救护理工作中,常常遇到各种原因所致农药中毒病人,这些病人病情危急,需要迅速為病人洗胃,插洗胃管术需要护理人员技术娴熟、准确到位,避免因操作不熟练,反复插管耽误抢救的时机。因此,如何在保证病人的安全,减轻病人的插管痛苦的前提下,迅速而准确的置入洗胃管,成功进行洗胃术,是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的体现。笔者通过对本院农药中毒病人实施插洗胃管术前先采用麻黄碱滴鼻和利多卡因喷雾剂的治疗后插管,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急诊科农药中毒病人60例,均为清醒病人且无过敏体质。其中男性21例,女性39例,年龄均在20~60岁,平均年龄40岁。随机分为试验组30人,常规组30人,两组病人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农药中毒病人插管洗胃前均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说明目的和配合方法。所选择的洗胃管均为同一厂家生产的一次性硅胶洗胃管(26#),由急诊科工作5年以上的操作熟练、经验丰富的护师进行插洗胃管。常规组:将病人安置左侧卧位后,测量所需长度,石蜡油润滑胃管后按《护理学基础》[1]中所述方法置入胃管。试验组:插洗胃管前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尽量配合,病人取半坐卧位,头后仰,将1%~2%麻黄碱(2~3滴)滴入病人要置管的鼻腔,保持2~3分钟后,嘱病人张嘴发“啊”声,充分暴露咽喉部,选用利多卡因喷雾剂对病人咽喉部喷雾1次,间隔1~2min后再次喷雾,然后将喷雾剂对准要置管的鼻孔喷射1~2次,3min后进行鼻插管术。两组病人均在插洗胃管前后2min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血压、心率的变化,观察病人的恶心,呕吐,鼻部出血情况,询问病人有无咽喉刺激感。
2结果
统计学方法:检测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和表2。
表1两组病人插管效果观察
组别例数
一次成功率
(例(%))时间
(min)咽喉刺激征
[例(%)]鼻部出血
(人)常规组3018(60)29±0730(100)15试验组3028(933)*19±07*5(167)*5*注:与常规组比较,*P<005。
表2两组病人插管前后血压、心率比较(x±s)
组别例数插管前插管后收缩压(kpa)舒张压(kpa)心率(次/分)收缩压(kpa)舒张压(kpa)心率(次/分)试验组30148±3102±1481±9158±310±16883±9常规组30142±210±13286±11174±211±18115±18
3讨论
人对吞入的非食物(如胃管)有排异心理,在自然感官上难以接受吞下,再加上咽喉部粘膜神经丰富,对插胃管刺激易产生恶心呕吐等反应。而农药中毒病人常常因为心理调节不适当或各种原因导致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再加上洗胃管内径较大,动作粗暴或病人不配合极易引起粘膜损伤,采用常规方法用石蜡油润滑胃管后插管,病人往往会因为咽喉部刺激感,鼻腔疼痛和异物置入等各种原因出现恶心、呕吐、呛咳、流泪等不适,不能很好的配合导致插管不顺利,鼻出血或误入气管致呛咳、呼吸困难、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及其它并发症,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较低,给病人心理和生理上带来极大的痛苦,耽误抢救时机而延误病情的治疗。
利多卡因是通过抑制产生和传导兴奋波所需要的离子流,以稳定神经膜从而产生局部麻醉作用,在皮肤和粘膜上对周围神经作用快,弥散广,对局部组织无刺激性,对局部血管扩张不明显[2],而以喷雾剂的形式作用于口腔和鼻部粘膜上,用药可定量、安全、使用便捷,可降低病人对胃管刺激的程度,减轻各种应激反应,提高插管成功率。
麻黄素为a受体激动药,使鼻腔粘膜血管收缩,消除鼻部充血和肿胀,故与利多卡因同用,在达到理想的局部麻醉的同时呈现鼻腔扩大作用[3],使较粗的洗胃管能够顺利插入,减少鼻部粘膜受损甚至出血现象,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在提倡优质护理的今天,护理人员应本着“以人为本”的责任心,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护理。而在经鼻插管洗胃术中利多卡因和麻黄碱的联合应用,正是真正以病人为中心,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9.
[2]刘怡文,陈美娟. 利舒卡临床应用观察报告[J].上海医药,2006,27(6):264-265.
[3]杨宝峰,娄建石.药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82-115.
(收稿日期:2014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