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尼采的当下启示

2015-01-07 08:36:58邬海波
延安文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思索尼采上帝

邬海波

1、聪明、机器、强大与才智

尼采:越来越不需要体力了,凭着聪明,人们让机器劳动,人类变得更强大和更有才智了。

人类外化的手段越是先进,其自私贪婪的程度就越是厚实。人类不同国度、不同集团、不同意识形态,以及不同利益实体之间争夺生存发展空间的力与智的较量,彼此之间的核武器已经武装到了牙齿,自大又无知的人类,正沉沉昏睡在随时可能被毁于一旦的巨无霸核聚变能量妖娆至极的幻境,而自己并未有所省察,其互相残害的招数比起过去任何时代,都要险恶毒辣得多。

人类的聪明是懂得借助外物来达成自己的现世意愿,并在长期的摸索中不断总结出越来越先进的法术与招数,并依此制造出越来越精密、越来越神通广大的外化工具。然而事实上,人类的所谓强大,体现在日益膨胀的对外物的贪婪占有,无限扩大的才智已日渐演变成可以遥控一切工具的思维运作,小小的地球恐怕已承受不起人类如此机心严密的征服举措。

人欲横流的当今世界,智力强健者都开动了各种各样的国家机器,彼此勇猛精进地奔向物质财富高速增长的理想目标。国家与国家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都因一个“利”字而互相排挤打压着。

人类最大的愚妄行径,就在于自身毫无改天换地的体能与智力,却要在无限浩瀚的时空充当掌控并蔑视一切的英雄好汉。

眯缝双眼打量大都市繁华地带如潮的人流,仿佛是无数的虫类在忙忙碌碌地穿梭往来。这些叫人的虫子,正在合力吞噬着一只大苹果。这只大苹果虽外面光鲜得很,而内里已被腐蚀得惨不忍睹。

尼采对聪明的自信,是基于十九世纪末期西方工业化程度初级阶段形势的论说,那时的情景与当今的大不一样。那时的工业化尚未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太大的危害,还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许许多多美好的未来梦想。如果尼采灵魂有知,他对当今由工业化时代“进化”而来的核武器加信息化的人类生存现状,肯定会持悲观绝望的态度,也肯定会用他不凡的思想施以猛烈的批判。

西方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神权一统的局面,并以人本主义的崭新价值观引发后来的英国工业革命。人,作为自然万物的主宰,这样一个具有普世意义的伪哲学命题,大大地加快了人类自身突破自然限制,以寻求国民经济神速增长的步伐。黄金、钻石、煤炭、钢铁、石油、天然气、蒸汽机以及经贸规则,统统变成了人类外化自身能力的工具,由此形成了以大英帝国为典型的财富与殖民空间呈几何级数的递增态势。于是,人类一时间就可以自豪地拍着胸脯高呼“人定胜天”的口号。

人类第一波向大自然的进军,把西方推向了物质文明先进发达的战略高地,第二波的进军,则是世界各国的效仿。最近短短三百年时间,人类的物质财富比起过去上万年的总和还要多出若干倍。核能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升级换代,在可以导致地球瞬间毁灭的同时,知识信息的大爆炸已击毁了人类数千年的美梦。

于是有人高呼:“上帝原来也仅仅是个人啊!”随后又发现曾经想象中的仙女飘逸、质地玲珑剔透的月球,却是一个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满目荒凉的所在,接着就感慨道:“神佛菩萨跟妖魔鬼怪,也是人为捏造出来的!”人类的精神信仰,于是整体腾挪向不信因果报应的唯物质享受的可怕怪圈。

英国物理学家霍金面对人类目前的种种愚妄心行,感叹道:“人类已经步入越来越危险的时期,我们已经历了多次事关生死的事件。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人类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不能将赌注放在一个星球上。”

“‘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确确实实属于人类与生俱来的东西,《圣经·旧约》打头的上帝创世的故事,即是以人类始祖亚当与夏娃情欲的大发现,揭开了世代亲族自相残杀的历史序幕;古希腊神话传说潘多拉魔盒的被打开,自私与贪婪的习性,便是其核心的东西;东方最伟大的圣人释迦牟尼觉悟之时的大发现,即人类固有的自私、贪婪、妄想与执着所造成的人类种种生存困境;中国先秦时期性善与性恶本性争论的着力点,皆是围绕着人性的自私、贪婪习性的种种心行事实。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造成大量士兵的伤亡,随后的饥荒与瘟疫更使人口大幅度减少。虽然如此惨烈,可接着就出现了人类更为宽广的和平发展空间。两次世界大战,以机械化为主体的武装角力,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程度,肯定远远大于能够记得起的数千年所有战亂的总和,但也给人类带来了数十年政治、经济与科技蓬勃发展的机遇。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果爆发,核武库一旦动用,人类的整体毁灭,绝对不会是一个太长的过程。

牛痘疫苗、青链霉素的发明与大面积运用,人类的平均寿命得以大幅度提高。当今世界的基因技术现已达到了可以克隆任何物种的境界,人类的平均寿命再次大幅度地提高,也即将成为现实。动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大自然资源的掠夺,人类物质财富的一时富足,人口的大爆炸,就意味着对自然资源与生存空间的需求尺度,必定会远远大于过去以往的任何时期。

太空是浩瀚无边的,然而人类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在这么渺小的地球上,不同国度与不同团体的人类,都亮出了自身向外扩张的獠牙,都想要占据更多的生存空间。仇恨与嫉妒的种子,早已在暂时处于弱势的团体及具体个人的心灵生根发芽,超级大国打着各种冠冕堂皇旗号的武力入侵,又激起了新一波更为旺盛的怨怒浪潮。

江河湖海与高山峡谷,那些过去人迹罕至的地方,已被急功近利的人类刻画上一道道丑陋的疮疤。温室效应,冰川融化,气候反常,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霍金悲观色彩的预言,正好照见了尼采一百多年前的盲目自信。

2、上帝死了以后

尼采:上帝死了,重新评价一切。

尼采去世八十五年后,米兰·昆德拉却说:“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此话又将上帝的抽象存在挺立了起来,仿佛是在跟他的前辈哲人尼采唱着反调。米兰·昆德拉对此论断的解释是这样的:“为什么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呢?因为人们愈思索,真理离他愈远。人们愈思索,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距离就愈远。因为人从来就跟他想象中的自己不一样。”确实,上帝发笑的时候,我们没感觉到自己的愚蠢恶劣本性,上帝在这一阵笑里藏刀式的“笑”过后,只要稍微打一个喷嚏,或随便因某人某事不顺心动点小怒,人类肯定就会很难受。依佛家的说法,人是四大假合之身。若依道家的说法呢,则是“聚之成形,散之成气”的存在现象。二者都在证明人的思索跟那个“真我”是格格不入的。人所思索的论题指向,也许跟人存在于天地间的真实处境相距十万八千里。尼采宣布“上帝死了”,或许正是对人类存在本身荒诞性的一种照应。在此之间,还是需要某种“上帝”式的抽象理念或精神内核,来支撑着人类存在的事实。

其实,尼采“上帝死了,重新评价一切”的论调,跟米兰·昆德拉“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的感慨,只是着眼点不同,而在论断的归宿上应该是大同小异的。尼采思考着“上帝死了”的课题,也还是在用上帝这个抽象理念试图“重新评价一切”,也就证明在尼采的思索中,上帝的映像是真实不虚的。米兰·昆德拉以上帝的存在来反讽人们思索的荒诞情景,似乎又在证明上帝比人类更懂得思索,而不是一味地否定人们思索的存在意义——人类跟上帝交互着思索,让彼此更接近着存在的真相。因此,上帝并未死去,人们还需要继续深入对人与上帝共同存在现象的思索。

“重新评价一切”跟“上帝死了”,是互为因果的。尼采带有极其严重自虐性质的自我灵魂解剖,使他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理念世界,并要重新评价一切,于是就宣称着上帝已经死了的事实。反之,当他宣判上帝已经死了,也会顺理成章地想要重新评价一切。其结果,则是他无法寻求到真正的出路,从而得出圆满可行的解脱方案,却让自己深深陷入孤独无助的大恐惧跟大悲哀之中。从此,他再也找不到一位可以倾诉与交流的对象了——重新评价一切的基点究竟在哪里?是对基督教的反对么?恐怕不是。而现实物质可感可触的存在现象,也是难以解决这个形而上的人生困境问题的。

酒神精神是具有大境界的审美激情,也是具有诗性的灵魂绚丽多彩图像的有序脉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了,他像一位得道的圣徒那样随意自在地发挥着自己的玄想。灵魂的整个燃烧,像七彩的晚霞,这一道惊世骇俗的思想风景线,也许在随之而来的夜幕下,就被黑色的精灵贪婪吸食得遍体鳞伤。

我们孤独地思想的时候,总以为已将真理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然而,恰恰就在这样的一些假相面前,我们已不知不觉地丧失了真善美的原始情愫,也容易把外界某人某事影子式的浅薄庸俗当成了纯真的感召。性灵的美感一旦失去,接下来的思想扭曲变异,便恶魔般地撕扯着我们孤独可怜的灵魂。

思想盛开着酒神意境烘托点缀的鲜花,可是,我们体悟到的,却是血腥味浓郁的罪恶臆想,随之也就容易把那些本来毫无价值、毫无灵气的事相,当成了可以拯救自我的稻草。正如查拉斯图拉孤独落寞时分的如是说,得到的只是虚空无言无语但又遍满了整个宇宙时空的回应。虚空才是思想真理的真正化身,只有虚空才以其博大无边的胸怀容纳了所有的事相,同时将我们的灵魂加以无私无畏的拯救。

我们用罪恶的双手抓起石头向虚空掷去,虚空却无所损伤,结果,那石头又回到了原地,也许会直接砸在自己的头上或脚上。

人类的思想如果朝着突破自然法则的方向盲目迈进,这思想就有可能变成毒害人类自身灵魂的浮华臆想,这臆想的触须就有可能滋生出若干的罪恶欲念。

超人力量是超越了凡人的一种存在,这种存在,也并不是凡人能够想象得出个究竟的,更不是用凡人的语言文字能够界定出个具体的情形的。这种存在是不是道家所说的“先天地而生”的一种无所不在的能量呢?

天地之大道,萬物之灵性,皆源于这种先天地而生的能量的诱导。世界的成住坏灭,也皆受制于这种先天地而生的能量的操纵。

人类眼下日新月异的科技文明,本质上属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水到渠成的事件,这些都是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才得以完成的。远古之人靠悟性,今天的人们依靠的是外物的帮助,发展到今天,人类因科技的发达,已越来越偏离自然的本性。

如果将来的信息技术达到了能够复制人类所有知识记忆的程度,人类就不用学习了。与此同时,与真人身心不二的机器人,也有可能出现。到那个时候,人类的生存还有无对美好事物苦苦追求的激情,人类的心智还有无对美好爱情梦幻般的渴盼,确实是一个摆在人类面前难以解决的悖论。也许在上帝死了之后,还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再重新评价一切。相信到了那个时候,应该还有一位比之前更为灵明的上帝意外地复活在人类心智轮回的虚空。

3、尼采与鲁迅

尼采:真正说来,我周围或许得有一个圈子,由那些深邃而温柔的人们组成,他们会保护我,使我免受自己的伤害,而且也懂得逗我开心;因为,对一个思考此类事物的人来说——正如我必须思考它们的那样——把自己毁掉的危险总是近在眼前。

作为西方现代哲学开拓者的德意志思想家尼采,其影响是深远的,于前全盘总结审判了西方几千年的思想事件,并对以道德名义存在的宗教进行了大清理,其意是无情揭穿披着道德外衣的形形色色思想观念骨子里的自私自利。尼采的价值是巨大的,他宣称那个让人类顶礼膜拜的上帝其实是个虚构的现象,透视了一切假象之后,折射出来的无不是振聋发聩的预言图象。

尼采的思想是不成体系的,他没能在自己有限的生命路程中建构起完整的思想大厦,留给世人的论著,绝大多数是一些简短的格言警句。他的哲学思索富有诗意,句子之间运思的跳跃空间也很大。可以说,尼采以自己简约的文字与灵气饱满的诗性对西方思想的审判,无意间却建构成了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一切哲学与文化艺术的框架。

他是有病态的性格的思想者,在生命的最后十年处于疯癫的状态,所感所发与所示的思想符号也是残缺的,颇多怪异的念头,一会儿冒出一个观念给人以灵魂的震憾,却立即将思绪转向另外方向。在这个时候,不妨暂停阅读的脚步,进入尼采多端的思想空间,你会发现,其间能够激发自我再一次思想的线头随时盛开绚丽的花朵,或许你就真正走进了尼采的心灵世界。

1844年10月15日,尼采出生,1900年8月25日逝世。按照中国习俗的计数,他活了57岁。近百年中国唯一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鲁迅,出生于1881年9月25日,逝世于1936年10月19日,也只活了56岁。鲁迅跟尼采同属于暮秋时节降生人间的深刻的悲观的思想者。

鲁迅早年留学日本,精习过德文,阅读过尼采的原著,受其影响颇深。综观先生一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国民劣根性的剖析,那些震撼灵魂的铁屋子里的呐喊,那个不知来路亦不知去路的孤独的“过客”茫茫然行走于荒原的形象,亦具有尼采那种穿透历史时空的力度。

尼采、鲁迅都出生于文化氛围浓郁的世家,他们在很小的时候都失去了父亲成了孤儿。不同的是,尼采在五岁上失去父亲,不久还失去了唯一的弟弟。这样的人生之初,对于他们人格精神里面忧郁孤愤之气的滋养,是他们整个生命历程中挥之不去的影子,从而让他们不断地深刻着悲观的意向,不断地追问人生的真实意义,还不断地以自虐的方式无情地鞭挞思想文化与社会历史的种种恶习。

在家庭的亲情方面,尼采比鲁迅幸运得多,母亲、妹妹、祖母和两个姑姑同时围着他转,奉他若掌上明珠。终其一生受到五位女性亲人无微不至身心呵护的尼采,恰恰是个有些变态的歧视女性的人,在他的著作中多次出现对女性鄙夷的话语,这也是很值得探究的话题。尼采是被母性慈爱的光华娇惯成了一位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他的孩子气也许撒到了对女性的一系列的嘲讽话语上面。他自幼良好的文化宗教素养,使他很年轻就崭露出惊人的才思,并结识了大音乐家瓦格纳及其夫人。年轻的尼采受益于瓦格纳夫妇的关照,但孩子气的他却以其真纯的思想穿透了瓦格纳音乐的庸俗之气,他关于瓦格纳的若干文字也表露出二重态度,既有感恩,也有无情的批判。

尼采除了思想随笔散论,其诗作也达到了少有人企及的思想及艺术的高度。他的寥寥几句的诗歌,孩子式的发问里,恰恰透视出世界的丰富多彩的思想的审美图像,令人久久寻思琢磨玩味。

在这方面,鲁迅与之不同。母亲的慈爱却给了他包办的婚姻,因他谨严的孝行将这个背负了终生。少小年纪家族由盛而衰的变故,使得鲁迅老早就成熟了起来,而后来与兄弟周作人的反目成仇,他本有的孤独更让他悬立于无人能领会的忧愤思索的高峰。

尼采归纳出西方数千年道德说教的虚伪本质,并宣判那个由人类虚构的上帝已经死亡,随后就迎来了西方现代主义思想的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后来的思想者在他那些并不太完整也不太成熟精致的思想话语里,不断有所新发现。

怀疑一切,建构新的,树立富有血性的真正属于人的思想理念。或许过了头,全盘地否定宗教的价值,就容易让人性里面恶的因素疯狂滋长蔓延,人类整体的道德大败坏也就变成了血淋淋的现实。在这一点上,尼采是不可能在当时有所觉悟的——一位仅仅活了56岁的孩子气十足的思想者,留给后人的,应该是对现在人类思想与生存模式的全面重估其价值的精神啟示。

鲁迅从中国发黄古旧的史书的字里行间看到了“吃人”二字,孔子这位愚弱国民精神气节的所谓圣人,亦被他穿透力非凡的笔触解剖得体无完肤。于是呐喊着“救救孩子”,于是将国民丑陋的灵魂影像集中于阿Q一人之身。围观,瞎起哄,奴性,毫无创意,如此等等的国人的虚弱,今天依然照旧。只可叹如此这般的人士,已变成了当今中国社会成功的商人或政界要员了。

尼采的可贵与鲁迅的价值,在于他们都是站着思想的思想家,而不是五体投地奴性十足的替强权者歌功颂德的无耻文人。

当世人真能体味出尼采孩子式的思想的“珍”味,而不是将他晚年被纳粹篡改盗用的一些理念放大,就能够感悟出这样一个真理:西方现代文明给人类思想的大毒害,在法理上必定远远大于传统伪道德的作为。我们对待具有真性情、真思想、真血性的鲁迅,也应该排除特定社会政治背景下对其思想的篡改与盗用。在当前国人道德大沦丧的潮流中,若能树立起国人真正的骨气,重估传统文化思想的价值之后,必定能给当前社会又注入不少清新康健的思想空气。

诚如尼采所言:“对一个思考此类事物的人来说——正如我必须思考它们的那样——把自己毁掉的危险总是近在眼前。”如此深邃的思索,真是可以将自我跟整个世俗社会孤绝开来的,结果尼采发了疯,最后的十年在母性慈爱的呵护下度过。“我周围或许得有一个圈子,由那些深邃而温柔的人们组成,他们会保护我,便我免受自己的伤害,而且也懂得逗我开心。”人文素养不俗的母亲、妹妹、祖母以及两位姑姑,五位了不起的女性无微不至的亲情,正好弥补了尼采个人情感的不足,让其尽兴穿透在思想的天空,以其短暂的生命,给予我们这个世界丰厚的精神遗产。迟到的爱情无疑给孤军奋战的鲁迅注入了生命最后十年莫大的勇力。这位始终呐喊着,始终真率地解剖自我,始终朝向可鄙如孔圣人虚伪无耻者以最大化轻蔑,始终感叹国人外强中干一味虚浮愤青愚行的思想斗士,在人生最后留下遗嘱不让孩子作“空头文学家”,并嘱咐亲友快快将自己草草埋葬了不要张扬丧事,先生之言行可谓坦荡真率,并无丝毫的故作之伟人相,更无鄙薄底层民众之绅士派头。——鲁迅是伟大的,又是平凡的,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生前平易近人的真率鲁迅,跟他逝世后在特殊政治背景下被塑造的高高在上的近乎不食人间烟火的伟大,真是具有天壤之别啊!

责任编辑:魏建国  杨建

猜你喜欢
思索尼采上帝
虚无与轮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维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关于战“疫”专题的思索与展望
120秒的“上帝”
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请你为自己打开一扇窗
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请你自己打开一扇窗
一个作为音乐家的尼采——尼采音乐思想探析
人民音乐(2016年1期)2016-11-07 10:03:05
深沉的思索
散文诗世界(2016年5期)2016-06-18 10:03:10
是否气人
黄河之声(2016年24期)2016-04-22 02:39:45
课前一分钟演讲教学实践思索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
短篇小说(2014年11期)2014-02-27 08: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