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治疗对双相抑郁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2015-01-07 05:33张文蔚蒋廷云范洪峰
重庆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双相因子

张文蔚,刘 磊△,蒋廷云,薛 丽,范洪峰

(1.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中山 528451;2.中山大学医学院,广州 510080)

·经验交流·

认知行为治疗对双相抑郁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张文蔚1,刘 磊1△,蒋廷云1,薛 丽2,范洪峰1

(1.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中山 528451;2.中山大学医学院,广州 510080)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简称双相抑郁)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86例双相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以药物治疗联合心理疏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并在治疗前、治疗第8周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SQ)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研究组在第8周末的CSQ 的自责、逃避因子的得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求助因子显著提高(P<0.05);而对照组的自责因子分数有显著改变(P<0.05)。两组进行治疗后比较,研究组自责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求助因子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双相抑郁患者的应对方式。

认知行为治疗;双相;抑郁;应对方式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简称双相抑郁)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患病率高、复发率高,患者常常存在不良的认知结构和非理性的核心信念,对自身产生不正确的评价,以消极的思维对待生活事件,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1]。既往研究表明,应对方式在抑郁症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3]。目前,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抑郁症的初期疗效确切[4],但用于双相抑郁的治疗却鲜有报道。为探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双相抑郁症的应对方式的影响,作者进行了以下研究,现报道如下。

表1 基线与第8周两组CSQ评分比较

表2 两组在治疗前后CSQ评分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住院或门诊就诊的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中的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ICD-10);(2)年龄16~50岁;(3)HAMD总分大于17分;(4)初中以上文化程度;(5)病情稳定2周以上;(6)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的躯体疾病;(2)物质滥用者;(3)既往接受过系统的心理治疗;(4)有严重自杀意念者。共纳入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配到认知行为治疗组(研究组)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0例。至研究结束共脱落14例,完成评估及问卷有效者共86例(两组各4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HAMD17评分(18.78±1.69vs.19.03±1.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非同期病例对照研究,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入选相应的组别,分别予以氟西汀加情感稳定剂治疗(对照组)及氟西汀加情感稳定剂合并认知行为治疗(治疗组)。

1.2.2 药物治疗 两组均予以盐酸氟西汀分散片(礼来公司,每片20 mg),情感稳定剂以丙戊酸钠片、碳酸锂片为主,口服给药,疗程8周。治疗期间禁用电休克。必要时可短期给予苯二氮卓类药物改善睡眠。

1.2.3 认知行为治疗 研究组患者由两名中级心理治疗师给予认知行为治疗。内容包括焦虑水平监控、识别负性自动思维,改变错误应对方式、认知重建、家庭作业等内容,每次45 min,每周1次,共干预8次,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支持性心理疏导。

1.2.4 指标检测 应对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自陈式量表。共62 个条目,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回避、合理化6个因子。每个条目按“是”或“否”分别记为1 分和0 分[5]。

2 结 果

2.1 基线与第8周两组CSQ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CSQ基线评分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8周治疗后,研究组自责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求助因子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消极应对方式因子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在治疗前后CSQ 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研究组在第8周末CSQ 的自责、逃避因子的得分均有显著降低(P<0.01),求助因子显著提高(P<0.05);而对照组的自责因子分数有显著改变(P<0.05),其他因子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双相抑郁患者存在病态的认知结构,其发病与应激事件有因果联系,以及与适应不良的人格有关,并影响治疗的效果,而且双相抑郁会比单相抑郁患者更为明显[6]。在同等性质、强度的生活事件影响下,个体会产生不同的应激反应,在应激状况下所做出的认知行为的努力就是应对方式。而认知行为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心理治疗方法,是以改变患者适应不良认知为主要目标的心理治疗。有研究提示,认知行为干预就是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结合行为训练,使患者树立正确的认知行为,减轻或缓解抑郁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7-8]。

本研究中,运用认知行为治疗对双相抑郁达到较好的疗效,经过8周治疗后,研究组自责、逃避因子的得分均有显著降低,求助因子显著提高。双相抑郁患者容易产生自责的情绪,总是把全部责任归咎于他们自己,表现出一种认知上的不合逻辑性和不切实际性,因此,通过认知行为治疗后,双相抑郁患者增加了积极应对方式,减少消极应对方式,特别是自责和回避两种消极应对方式,而且既往的研究显示,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有一定的疗效[9-10]。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可见,对于积极应对方式,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要优于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而对于消极应对方式,两种心理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没有显著差异。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因为认知行为治疗的的治疗原理和治疗手段对改变应对方式更有针对性,而且对双相抑郁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双相抑郁患者通过认知行为治疗后摆脱了歪曲的错误的认知模式,形成积极的应对方式[11-12]。

因此,认知行为治疗能够帮助双相抑郁患者建立合理的认知行为模式,减少消极的应对方式,提高积极的应对方式,更合理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人或事件,保持身心健康。

[1]赵智娟,王从杰.社会支持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35):3260-3261.

[2]余建英,尹亚楠,罗珊霞,等.抑郁症患者疾病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西医学,2013,28(9):1438-1441.

[3]范飞燕.抑郁症患者自动思维和应付方式调查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12):1001-1002.

[4]董题,王继伟.认知疗法在治疗抑郁症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2007,19(5):215,217.

[5]肖计划.应对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64-168.

[6]Dewan MJ,Haldipur CV,Lane EE,et al.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J].Acta Psychiatr Scand,1988,77(6):670-676.

[7]江开达.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05.

[8]吕淑云,李新敏,陈建新.250例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患者临床特征的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66-68.

[9]Hides L,Carroll S,Catania L,et al.Outcomes of an integrated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CBT) treatment program for co-occurring depression and substance misuse in young people[J].J Affect Disord,2010,121(1/2):169-174.

[10]Papazacharias A,Nardini 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cognitive deficits[J].Psychiatr Danub,2012,24 Suppl 1:S179-182.

[11]Jarrett RB,Minhajuddin A,Gershenfeld H,et al.Preventing depressive relapse and recurrence in higher-risk cognitive therapy responders:a randomized trial of continuation phase cognitive therapy,fluoxetine,or matched pill placebo[J].JAMA Psychiatry,2013,70(11):1152-1160.

[12]刘林林,江源,王川,等.抑郁症患者的积极情绪状况及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J].四川精神卫生,2014,27(4):331-333.

10.3969/j.issn.1671-8348.2015.29.039

张文蔚(1972-),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精神分裂症及情感障碍的诊治研究。△

,Tel:15207615166;E-mail:llei217@126.com。

R749.4

B

1671-8348(2015)29-4146-03

2015-04-20

2015-07-13)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双相因子
一类具有奇异位势函数的双相问题
热轧双相钢HR450/780DP的开发与生产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初始能量双相电复律转复房颤进展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新型双相酶水解体系制备宝藿苷I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