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2015-01-07 07:33贾茹
市场周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存款货币政策影子

贾茹

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贾茹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不断发展,“影子银行”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当局的货币政策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文章阐述了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试分析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影子银行;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

一、影子银行体系的定义

“影子银行”系统的概念最早诞生于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首次提出并被广泛采用,又称为平行银行系统,它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SIV)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影子银行”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所出现的一个重要的金融学概念。它是通过银行贷款证券化进行信用无限扩张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核心是把传统的银行信贷关系演变为隐藏在证券化中的信贷关系。这种信贷关系看上去像传统银行但仅是行使传统银行的功能而没有传统银行的组织机构,即类似一个“影子银行”体系存在。

在中国,“影子银行”的概念至今尚无明确定义。但将各方的研究成果综合来看,我们仍可以较清晰地勾勒出影子银行概念的内涵:一是能够行使商业银行的部分功能,如信用融通、金融中介、提供流动性便利等;二是游离于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之外,也难以从中央银行获得流动性支持;三是尽管不能吸收公众存款,但与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紧密关联,因此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四是不单指相关金融机构,还包括相关的市场、业务部门、结构性产品或金融工具,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性的概念。这些内涵在本质上构成了影子银行体系与传统商业银行体系之间的边界。

二、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影子银行的主要类型

基于上述内涵可以初步确定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包括的范围:一是商业银行体系内部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业务部门,如信贷资产证券化、银行理财、委托贷款、承兑汇票等具有相似信用创造功能,但不在资产负债表内核算且面临较少监管的表外业务;二是有较强证券化特征,能够融通资金、提供流动性便利,但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及其相关业务,如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的集合理财计划、私墓股权投资基金等;三是较少受到金融监管,处于传统金融体系“边缘”,往往为特定目的而创设的准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民间借贷、地下钱庄等。其中,最为普遍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银信合作。主要是指银信理财合作,银行将销售理财产品所获取的资金交付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担任受托人并按照约定进行管理、运用和处置。2007年底,央行出台了较为严厉的信贷紧缩政策,商业银行通过与信托公司开展合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贷压力。

2.委托贷款。委托贷款是指一些具有闲散资金的企业,或者能较容易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将其闲余的资金以信托贷款形式发放出去,从而获取中间利差。在资金的放出与借入过程中,需要银行作为两家企业的中间人,银行不承担信贷违约风险,但是需要履行一定的责任与义务,并收取一定数额的手续费。

3.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银行贷款规模管理较为严格,民间借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式也不断丰富起来,新兴的各类网络借贷平台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明确的规范引导以及有效的监管,民间借贷处于社会融资领域的灰色地带,融资规模也难以统计。

(二)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

由于我国“影子银行”发展速度较快,相关的监管措施还未跟上,给调查统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到底有多大,迄今难有定论。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人民银行、发改委、证监会、保监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部门统计的数据在官网上发布了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报告。根据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加了16.41万亿元,其中本外币贷款合计增加了10.14万亿元,占比61.79%,意味着有将近40%的新增贷款规模来自影子银行。而在十年前,即2005年时,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为3.00万亿元,其中本外币贷款规模为2.50万亿元,占比为83.33%,影子银行规模尚不足20%。

表1 社会融资总量结构表单位:亿元人民币

三、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

1.对中间目标的影响

我国从1994年三季度起由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监测指标。参照国际通用原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将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M4:M4=M3+其它短期流动资产。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2004年以来,我国理财产品的发售规模迅速增长,2014年,我国各家商业银行针对个人客户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就达到65248款,同比增长46.65%;发行规模更是逼近40万亿元人民币。随着理财产品的不断发展,各类理财产品对金融资产的替代性也逐渐增强,货币型理财产品代替货币市场存款账户,信贷类理财产品代替信贷资产支持票据等,使得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界限变得模糊,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作为央行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将受到“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的影响,导致M2可能被大幅低估,从而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2.对最终目标的影响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促进经济增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内经济也经历了相对萧条的时期。央行为了刺激实体经济的发展,于2009年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现象严重,CPI指数居高不下,这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保持币值稳定出现背离。2010年以来,国家为抑制通货膨胀,通过采取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市场上过多的流动性,但由于“影子银行”的作用,央行对市场流动性的调控效果大打折扣,降低了当局的调控效率。

(二)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1.利率

一直以来,利率是货币当局进行政策调控的有效工具之一。一般来说,通过提高利率可以抑制贷款需求,防止经济过热;降低利率有利于扩大投资,刺激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民间利率与金融机构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出现严重偏离,近年来央行所制定的基准利率一直保持在5%—7%之间,而民间利率基本在30%—40%之间,更有甚者超过60%,接近基准利率的10倍。很多中小企业作为资金需求方,只能以高息向影子银行借得贷款,而大型企业,国企由于自身条件的优势可以以低息想商业银行借得贷款,往往变身“影子银行”发放委托贷款。除此之外,各类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地下钱庄等“影子银行”也会通过提高利率向资金需求方提供高息贷款,基准利率对市场的指导作用大幅降低,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2.存款准备金

中国人民银行直接调控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存款收取存款准备金以达到政策调控目标。而“影子银行”的存在和发展使得商业银行的大量存款能够规避存款准备金的约束。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数据显示,为抑制通货膨胀,央行于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连续12次上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但效果仍然不乐观。银行不断进行理财产品的创新,民间借贷,各类基金公司,信托公司,投资银行等通过各类理财产品吸收了大量存款,使得央行使用存款准备金工具出现力不从心。

(三)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国际上货币当局的政策传导机制通常分为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由于我国尚未实现利率市场化,所以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还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控制信贷供给,从而达到调控宏观经济的效果。我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影子银行”通过信用创造增加了信贷供给,实际上就是扩大了社会上总的货币供应量。在不存在“影子银行”的情况下,企业融资主要依赖银行贷款。央行通过各种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量,从而控制了市场上的信贷供给,在经济萧条时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而在经济过热时严控贷款规模,保持正常的发展速度。但是,由于“影子银行”的存在,很多企业即使不通过正规银行也可以支付高息向“影子银行”获得贷款。“影子银行”就相当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的一支分叉,加大了货币政策顺利传导的难度。

(四)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不可否认,“影子银行”大大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影子银行”机构和产品的不断涌现和迅速扩散,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各方参与主体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改变了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投融资行为,很多拥有闲置资金的机构和个人为了追求高额收益转移银行存款投入“影子银行”的借贷关系中,使得当局的调控范围缩小。由于处于银行监管范围之外,“影子银行”的放款灵活性较高。当央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防止资金过热而提高借贷基准利率时,在高利润的驱动下,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等规模就会迅速扩张,减少信贷供给的目的就无法达到。

如图2所示,货币当局通过调控货币供给从而使市场均衡利率达到预期水平。但在实际中,由于“影子银行”体系提供了大量的额外货币供给,使得LM曲线右移至LM’。而如果此时不实施配套的财政政策,继续维持IS曲线不变,那么在市场作用下,均衡点便会上扬,由E点移动至E’点,导致市场利率和CPI提高。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效果将无法按预期实现。

四、政策建议

“影子银行”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其存在可以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它又会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所以,对待“影子银行”应当进行疏导而非一味地打压。

(一)密切部门合作,加大监管力度

“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营牵涉到银行、证券、保险、小贷公司等多种机构,仅仅依靠央行调控实在是力不从心。因此,央行应当与财政、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加大沟通与合作,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监管,将“影子银行”引入宏观审慎式监管体系,避免由于“影子银行”的不当操作引发的区域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二)完善中间目标,注重社会融资总量

“影子银行”的存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产生了直接冲击,因此必须加以调整改善,以适应新的金融体系要求。央行于2010年提出“社会融资总量”这一指标,并于2012年起在网站公布统计报告。虽然这一指标统计体系尚未成熟,但它扩大了过往单一的新增贷款统计口径,更注重对全社会总体流动性的监控,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采取货币政策措施。当局应注重社会融资总量指标的完善,更全面地监测社会资金量的变化。

(三)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扶持力度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由于商业银行的贷款门槛较高,很多中小企业由于缺少抵押物或刚刚起步经营状况不明而难以获得贷款,只能转向“影子银行”。监管当局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并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同时,也可充分利用委托贷款、民间借贷等“影子银行”体系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引导其阳光化、规范化运营,为中小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贾茹,女,江苏南京人,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溧水支行,研究方向:经济金融。

F832.1

A

1008-4428(2015)05-76-03

猜你喜欢
存款货币政策影子
存钱意愿不减,前5月居民存款累计增加7.86万亿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What a Nice Friend
和影子玩耍
不可思议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