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平
一、画面唯美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的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雪后天地一色的景象:空中飞舞着一片片精灵,繁忙又寂静;雪静静地落在地上,填平了沟壑,消失了小径,寂静了鸟鸣。天地间万籁俱寂。
来了一群小动物,打破了大地的静。它们活泼可爱,欢呼雀跃,与飘扬的雪花一静一动,似乎是一首交响乐的前奏。来看看这几个小动物。小鸡和小鸭属于个子小巧玲珑型;小狗中型;小马呢,在小鸡和小鸭看来是庞然大物了,与小狗比起来个子也高大威猛。这四个平时不搭界的动物此时因了雪会合在一处,高低错落,大小有致。
再来看看他们画得画。竹叶、梅花、枫叶和月牙,造型都很优美,都被文人墨客吟咏过,赞美过。竹叶的挺直和枫叶有些相似,可以归为一组。梅花与月牙都有圆弧线,可以归为另一组。其实,不从诗歌意象的角度来看,说小鸡画出来的是手掌也未尝不可,其他诸如梅花、枫叶和月牙其实都能用其他意象来代替,但这就缺乏美感了。
小动物们出动的时候,雪应该已经停止了。要不,纷扬的雪花会瞬间覆盖小动物们精心作的画。雪后的大地起伏柔和,曲线优美,平滑如镜。这几个小动物把平滑的雪地弄皱了,如同一池春水被一阵微风吹皱了一般让人猝不及防。
此时,构成这样一种状况:大地的静止与沉稳,动物们的活泼与雀跃。平滑的大地上留下了小动物们精巧的、相对广袤大地来说却微不足道的脚印。脚印之于大地,如同生命之于宇宙,渺小却唯一。整个画面极唯美,不含一丝杂质。
二、声响清美
作者用旁观者的眼光,用全息的角度看待眼前发生的一切。面对无垠的银白天地,诗人最原始的感动被激活,发出“下雪了,下雪了”的欢呼。那么,小动物们恰逢大雪,不也一样发出这样的惊呼吗?
雪后万籁俱寂。小动物们的欢呼打破了这沉寂,但大地过于广袤和深邃,他们的声音很快被雪吸收了。这安静让小动物们不太适应,他们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最能掀起热闹的朋友——青蛙。大雪后,万籁俱寂的时刻想起青蛙,似乎有些没有道理,但细想之下,却处处在理。
首先,青蛙擅长跳跃。小小青蛙披着绿装,用强劲的后腿一蹬,跃出很远,让完全依赖直立的关节行走的动物们十分羡慕。这样松软的、无垠的雪地,不正适合跳跃吗?青蛙的到来,他们的跳跃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一定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乐趣吧!
其次,青蛙身着绿装,与苍茫的冬日大地相较而言,颜色十分显眼。在这单调的纯白中,大家想起有着鲜艳颜色的青蛙,贴切而自然。
第三,青蛙很爱热闹,喜欢群居,它们还以不停地聒噪而闻名。在这样欢乐的时刻,少了青蛙的确让人觉得单调。小鸡的唧唧、小狗的汪汪、小鸭的嘎嘎和小马的嘶嘶都传不远。咦,用与以前一样的力度叫,声音应该很大,此时怎么突然变弱了呢?寂静让小动物们发慌。缺少足够的声响,无法表达全部的喜悦,小动物们不由地想到了青蛙。如果青蛙在场,那“呱呱”的大叫声一定能打破寂静,一定能尽情地表达喜悦。
此时,大地上形成了运动与静止、热闹与寂静的对比。浅白的文字中,没有小动物声响的只言片语,细细品味,却是一曲声响清美的乐曲。
三、韵律和美
诗歌的语言蕴含着丰富的音韵学知识。诗人开篇连用两个“下雪啦”,简单的重复,一咏三叹,具有强烈的乐感。
第三行和第四行诗是这样的:“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说押着ɑ韵,就说小鸡画……小狗画……小鸭画……小马画……四个“小”和“画”,反复重复,如同幼儿说话喜欢重复一般,当真是充满童趣了。去掉“小”字,顿觉兴味索然。为了押韵,作者把小狗和小马安排在第二和第四的位置,匠心独运;“叶”与“花”,一平一仄,“叶”与“牙”,也一平一仄,读来琅琅上口,起伏有致;四处停顿,都是五个字,与古体中的五言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来看第五行和第六行诗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两个“不用”又是重复。如果改成“不用笔不用颜料”,内容一样,但平庸之极。为什么?因为前四字后三字,符合古体七言诗的音韵和节奏。“一幅画”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读来特别上口。
最后两行,作者自问自答。其实,想成是小动物们的交流,一问一答也未尝不可。
整首诗由“下雪了”三个字的重复,到五个字一顿的重复,再到七个字,最后到八个字,呈宝塔式增加。其间讲究节奏和押韵,极尽抑扬顿挫、曲折变化之妙,尽展韵律之美。
四、情感恬美
整首诗一脉相承,情感非常明显——对雪天的热爱,对小动物的热爱。
先看第一行。初见千里白雪封万里大地,作者不由自主地欢呼,“下雪啦,下雪啦!”惊喜之态跃然纸上。
作者没有把这种惊喜的情感体验止于自身,而是延伸到了其他小生物。透过“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我们可以想象到,因为对雪的共同喜爱,小动物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了雪地上,比赛似的欢呼雀跃。这几个小动物分明就是几个调皮可爱的孩子,分明是作者的童心萌动。
古人说,“虚无恬淡,乃合天德”。人只有内心真正达到虚无恬淡,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丰富,达到一种恬美的状态。
责任编辑 姜楚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