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婷+代钦
一、生平简介——学贯中西,文理兼通
金国宝(1894—1963),字侣琴,江苏省吴江县同里镇人。早年跟随其堂兄金松岑①学习古诗文,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功底,之后在同里中学读书。1910年在江苏两级师范学堂(江苏苏州)学习。1911年,两级师范学堂改名为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今江苏中学),金国宝继续在这里学习,并且担任校内学生组织的负责人,由于多次组织学生运动,被当局以学校缺课过多而开除。
1914年2月金国宝考入复旦公学(于1917年改为复旦大学),在大学期间与后来成为著名新闻工作者的俞颂华②(1893—1947)成为挚交,大学四年毕业后,在吴江中学当英语教员。俞颂华留学日本回国之后于1919年担任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主编,并参与《解放与改革》杂志编辑工作。应俞颂华的邀请,金国宝经常为《时事新报》撰稿。1919年9月1日,他以金侣琴这个署名在《解放与改造》半月刊创刊号上发表了列宁的《鲍尔雪维克之所要求与排斥》③一文的中译版。在文章开篇金国宝写了这样的序:“余以鲍尔雪维克之主张具见于是,凡研究鲍尔雪维克及俄国国情者均不可不读也。”他还在该刊第2卷第6期上发表过《建设中的苏维埃》(列宁《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的节译)。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最早把列宁思想著作翻译成中文的人是戴季陶和郑振铎④,其实金国宝比这两人翻译列宁著作都早,只是不知道金侣琴是金国宝的笔名。
1921年上海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登报资助赴美留学生一年,经复旦大学极力推荐,金国宝获得了资助资格,遂与潘序伦等一起赴美留学。金国宝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统计学,师从英国统计学大师卡尔·皮尔逊⑤、美国欧文·费暄,并于1923年获得硕士学位,由于家道中落并没有继续攻读博士,之后回国发展。1924年金国宝在上海中国公学任教,并先后在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商科大学、上海政治大学、上海财政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等校担任统计学及经济学教授,1927年担任复旦校董。他于1924年起着手编写统计学教材,在1925年,根据多所大学的执教经验编写了《统计新论》一书。1928年,金国宝应蔡元培之邀,前往欧美学习人口统计学,考察统计事业,历时一年。回国后,一方面,他将所得应用于经济研究,从事于财政事务(具体情况见表1),另一方面,将考察所得应用在上海商学院执教时的讲义中,并且于1934年完成了他的成名之作《统计学大纲》。这本书作为“大学丛书”之一,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1930年,金国宝与朱祖晦、陈其鹿、刘大钧等9人创办中国统计学社⑥,并担任副主席(此次会议推举刘大钧担任主席)。1947年与朱君毅以正、副代表参加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25届世界统计大会,在会上宣读论文《四川省九县户口普查经过及其结果》,受到与会者的好评,并于1950年成为国际统计学会会员。1994年11月上海社科院经济所统计组举行“纪念金国宝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经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统计学会等多方发言,借此缅怀金国宝以及肯定其对中国统计事业的贡献,一致认同金国宝是中国近代统计学界的权威者,正式称他为“中国统计学之父”。
二、著书立说——理论与实践结合
金国宝一生中,多数时间从事统计教育和财政金融工作。在其花甲之年,还亲自带领学生调查、实习,进行指导,受到学生的爱戴。他精通英语,还自学了俄语,对于译文,均反复推敲,并与友人商榷,如四分位差(利用四分位数⑧以表示离中趋势之大小者,是曰四分位差)、机务、权数、加权平均数、移动平均数、环比、锁比等译名,均是首先由他提出和使用的。
1.发表文章情况
金国宝用本名或金侣琴发表论文,根据统计共有132篇,涉及面广泛,可文可理,有理论有应用。可以从文章内容和所在期刊两方面分析其发表文章情况,以下对这两点进行详细叙述。
以金侣琴署名从1919年到1938年发表的文章有37篇,其中诗词19篇,包括缅怀好友、各地游记、战争见闻等;研究社会现状8篇,包括路况建设、船业政策、海关税收、学潮问题和工厂制度等;经济建设8篇,包括货币问题、对外贸易与我国经济的关系等;统计应用1篇,旨在商业上的应用;英文翻译1篇,即翻译列宁文献。所在期刊情况:《海光》5篇,《交行通信》13篇,《东方杂志》7篇,《银行周报》3篇,《吴江》3篇,其他6篇。
以金国宝署名从1916年到1948年发表文章95篇,其中诗词31篇,包括生活趣事、感怀好友、战争见闻、各地游记、抒发己志等;经济财政38篇,包括货币问题、银行制度、银行理论评价、金融问题、我国经济建设、日本经济建设等;社会现状11篇,包括国企现状、国防与军需、节约资源(石油)、粮食征收、日本现状等;教育改革7篇,包括小学教育、儿童教育机关、竞技运动对教育的影响等;统计应用6篇,包括统计学的应用、研究方法、对经济的作用和经济统计的去向等;英文文章2篇。所在期刊情况:《银行周报》18篇,《绸缪周刊》10篇,《经济学季刊》9篇,《复旦》7篇,《社会经济月刊》7篇,《嘉定教育》4篇,《商学期刊》4篇,《社友》3篇,《出版周刊》3篇,《交行通信》3篇,《东方杂志》2篇,《吴江》1篇,其他24篇。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以下两个结论:(1)从文章内容看,其文章主要集中在经济财政、诗词和社会现状方面,统计应用与教育方面只占少部分。然而金国宝是以统计学教育成名,对于这种偏差可以从发表文章时间与出书时间上解释,经济研究在其早期发表的文章中比比皆是,而其通过质与量的积累,结合生产实践中的经济,从而建立自己的统计理论,并用诸于实践应用之中。通过考察欧美与日本等各国经济现状并对比我国,提出一套有利于当时社会发展的理论。由此可见,金国宝是一位以实践为基础,以应用为发展的学者,并没有将统计学拘泥于教条思想,而是活学活用。(2)从文章所在期刊情况看,主要在《银行周报》和《交行通信》上发表,可以跟金国宝的工作相联系,因为其当时在多所银行任职,所以在这一方面发表的文章占主要部分。在《东方杂志》《绸缪周刊》《复旦》《经济学季刊》和《社会经济月刊》发表文章超过5篇以上。其中《东方杂志》是历史上历时最长的一份大型综合性学术期刊,所录文章多元,在当时极具盛名;《社会经济月刊》是近代中国发行最早和历时最长的金融专业刊物,对同业信息交流的业务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经济学季刊》是民国经济学界的权威期刊,是国内经济学刊物的代表,反映的经济思想体现出民国时期经济思想的主流及特点。由此可见,金国宝的文章都发表在当时经济前沿的期刊上,体现了金国宝经济统计研究水平。endprint
2.著书情况
金国宝编著的书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经济统计学类和教育统计学类(如表2所示)。自1923年从美国留学归来后,金国宝开始一边工作一边著书,最早的著作是192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英国所得税论》,书中着重介绍英国租税思想的变迁、能力的标准及所得的意义⑨、英国战前中后三个阶段所得税的比较以及各国税收制度的比较。同年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伦敦货币市场概要》,作为经济丛书社丛书。192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物价指数浅说》,着重介绍欧文·费暄的指数理论和方法,是我国最早论述有关指数编制理论、方法的著作之一。之后又相继出版多本经济学丛书,对当时经济发展有一定指导作用。1925年,总结其执教经验,第一本统计教育书《统计新论》作为新文化丛书由中华书局出版,书中指出“统计之学,精微博大,非有数学素养与科学头脑者,不足以此语。然其为用又甚广而繁:自日常应用以至科学研究,靡不用之。故不学之士一见图表曲线,即已头晕欲绝;更遑论高深之数学原理与细密之推敲分析乎哉”[1]。因此迫切需要一本这方面的著作,并且提出统计学最主要根本问题有三:平均数问题、差异问题和相关问题。之后相继出版了《统计学》与《统计学大纲》,确立了其在统计学界的学术地位。
3.个案分析——《统计学大纲》
1934年,金国宝运用在欧美考察时所得的大量统计资料,同时结合他在各所学校的教学经验与讲义,写成专著《统计学大纲》,经过褚凤义⑩先生修改,由商务印书馆以大学丛书出版。由于该书问世较早,内容新颖,理论联系实际,体系严谨,立刻成为各高校统计学教材,并一直流传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复旦大学出版的《中国学术名著提要·经济卷》中记载:“本书是中国最早也是较完整的大学统计学教材。以后的统计学原理基本上沿袭该书系统及定义编写。该书的出版对中国开展统计史研究,进行统计教学,指导统计业务,了解欧美统计学家的学说起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2]截至1950年,前后再版达13次。由于该书发行量和影响都很大,1989年,上海书店将此书列入成书较早的“民国丛书·经济卷”[3]重印发行,2014年3月上海三联书店又将此书以复制版民国沪上初版书重新刊印发行。
《统计学大纲》精装版一册,简装上下两册,不仅沿袭中国传统统计思想,而且又具备欧美现代统计理论。全书20章,由开篇的统计学之定义与应用,统计表、统计图之分类到统计资料之收集等宏观研究,与平均数、离中趋势、机率、偏态与转矩、指数、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直线系联、非直线系联、偏系联等微观研究组成。并形成了与之前统计学著作不同的特点:(1)确定和统一部分统计学名词术语的译名,重要的有:frequency译为频数,correlation译为关联。(2)根据前任对统计学的研究,统一了相关的数学符号。之前统计学教材中数学符号使用不一样(算术平均数有以M表示,也有以A表示),初学者容易混淆。(3)学习者根据所学专业及学习时间,可以在其中选择章节学习,作者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这样有助于普及学习。书上这样描述:“本书凡二十章,如用为学校教本,可分一年半读完(144h)[4]。如其只读一年者,除前列十三章外,须加读第二十章。如其用为经济统计或商业统计教本,则可选择读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及第十九等七章,半年读完[5]。”(4)最后附录甲是“各公式之数理研究”,可根据学习水平来加以研读。
与《统计学大纲》同一时期出版的统计学著作还有193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艾伟著《高级统计学》,1934年大东书局出版的陈炳权著《统计方法》这两本书。现从各书内容与各书取材及编制特点上比较它们的异同。
从内容看:金著《统计学大纲》较其余两本内容更丰富,叙述清晰,书中所用到统计数据的例子虽然大都属于经济现象的资料,然而所讨论的原理与方法皆可以用为研究一般统计方法的基础。艾著《高级统计学》在教育统计方面,当不失为最新最完备的著作,而且叙述也清晰。陈著《统计方法》中所讨论的原理与方法,都以经济方面的应用为限,并且说理浅显,对于各行政机关公务人员,可专用于造表报告,但是对于专门研究统计学术者就过于单一。从各书取材及编制特点看,在此之前统计学著作可以总结出两大缺点:方法过于简单;理论不完善。金著《统计学大纲》对以上两点都已解决,其论数理原理详细,且另列附录甲乙丙丁戊己六部分,分设为数学原理、统计习题、英华对照统计名词表、参考书目、计算应用表,独立成一部分,可作为统计学研究的工具书。书中特列“转矩”一章,为别的书所不具备,虽然记述的都是简单的知识,然已开了数理统计开端。书中各章之编制,也适合于当时各种教学取舍之用。艾著《高级统计学》属于教育统计学,因此对“百分等级”以专章详细论述。该书在“相关”部分,特列“品质相关”一章,这是之前所出著作所不具备的特点。并且在原理讨论之后,附有实地试验,然而每一项试验,大都是偶然的,并不具备一般性。陈著《统计方法》,全书易懂,唯有“比率及系数”一章,对统计资料的初步整理和统计表的编制方面启示颇多。而金与艾所著中都有习题的设置,不同之处是金在附录中列入所有习题,艾则在每章结尾附之,这些在教学上帮助实属不少。总之这三本书虽各有其长短,但皆不失为自成系统之书籍。
三、陶冶情操——侣琴诗存,以诗言志
作为金松岑的弟子,金国宝对文学也有一定造诣。他的诗作有喻情于山水,喻义于人情,且大多记录抗战期间的离别情思,1993年由其侄子金本中自印,共三卷,自署《侣琴诗存》。这些诗作也是了解他生平的重要资料之一。
金国宝无论失意得意都坚信“脚踏实地,知人善任”这八字。“脚踏实地”亦科学方法之秘诀;“知人善任”乃事业领袖不可或缺之要件。有此八字,无论治军从政,办学经商,无往而不可。
四、小结
可用16个字形容金国宝:喜好读书,手不释卷,治学严谨,讲课认真。通过对金国宝生平简介以及著书立作情况的介绍,充分说明其在民国时期对统计学教育的影响和为统计学之后的发展的奠基作用。从其编书体系了解当时统计学教材的内容及特点,从其执教情况窥探清末民国时期的统计学教育,从其《侣琴诗存》了解出抗日时期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endprint
项目基金:2012年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联合资助课题“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整理研究(1902—1949)”(20121502110001)。
注释:
①金松岑(1873-1947),原名懋基,江苏省吴江县同里镇人。清末民初国学大师,著述主要有《天放楼诗集》《天放楼文言》等。
②俞颂华(1893-1947),名垚,又名庆尧,笔名澹庐,江苏太仓人。1915年赴日留学,毕业于东京政法大学。民国8年(1919)任《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主编,宣传新思潮和新文化运动,曾全文转载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的重要政论《民众的大联合》。
③此文原题为N.Lenine Tells what Bolsheviki want and what they oppose,原文作者为列宁,由Crozier Long翻译成英文,流传至我国。
④戴季陶于1919年9月21日在《星期评论》第16期上发表的《李宁的谈话》中翻译列宁与挪威政治家的谈话;郑振铎翻译的尼古拉斯·列宁著的《俄罗斯之政党》,并于1919年12月发表在《新中国》第1卷第8期上。
⑤卡尔·皮尔逊(Karl Pearson,1857—1936),英国著名的统计学家、生物统计学家、应用数学家,现代统计学理论的创立者,主要著作有《科学入门》《关于相关变异体系、离差体系与随机抽样》等。
⑥中国统计学社成立于1930年,是由任职于南京国民政府的统计工作者组成,并吸纳政、学、商界人士组成的第一个全国性的统计学社团组织。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消亡,中国统计学社维持了近20年之久。
⑦中中交农: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⑧四分位数:中位数分数列为前后二部,此前后二部又各有其中位数,故一种数列亦可分成相等四部分,此四部分之分界点称为四分位数。
⑨能力的标准:即负担能力的5条标准,私有财产、财产、费用、生产品和所得;所得的意义指总所得、净所得、资本增加、金钱所得和心理所得的区别与联系。
⑩褚凤义(1898—1975),浙江人。1921年留学于法国南锡大学数学系,1924年入德国柏林大学经济学系。著有《理财算术》《投资数学》等。
参考文献:
[1]金国宝.统计新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2]叶世昌.中国学术名著提要·经济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3]《民国丛书》编辑委员会.民国丛书[M].上海:上海书店,1989.
[4]当时统计学课程每周3小时,两年应为192小时。转自朱祖晦.金国宝著统计学大纲[J].国立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季刊,1935(5):234-237.
[5]金国宝.统计学大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序.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责任编辑:任媛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