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小儿腹泻94例临床观察

2015-01-06 23:34:00吴柱中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小儿腹泻临床观察中医药

吴柱中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88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94例和对照组94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抗生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法治疗小儿腹泻见效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医药;辨证施治;小儿腹泻;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6.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3-0081-01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常引起小儿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和水电解质紊乱,严重影响小儿身体发育[1]。所以,找到治疗小儿腹泻的合适方法至关重要。鉴于此,笔者通过采用中医辨证法治疗小儿腹泻,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88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1例,女87例。年龄在0.1~7.5岁间,平均年龄(4.2±1.3)岁。随机分成观察组(94例)和对照组(94例)。观察组中男51例,女43例;年龄在0.1岁至7.3岁间,平均年龄(4.5±1.1)岁;病程0.4~3.5个月,平均病程(1.5±0.4)个月;其中伤食型22例、风寒型19例、湿热型17例、脾虚型20例、惊泻型16例。对照组中男50例,女44例;年龄在0.1岁至7.5岁间,平均年龄(4.3±0.9)岁。病程0.5~3.4个月,平均病程(1.5±0.3)个月;其中伤食型20例、风寒型21例、湿热型15例、脾虚型22例、惊泻型1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分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2]:①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黏脓便或脓血便。②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每天大于等于3次。中医诊断标准:大便次数增多,质稀薄或如水样,或完谷不化。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对腹泻患儿进行饮食调节,按照吃热莫吃冷,吃软莫吃硬,吃少莫吃多的方法预防。服用抗生素,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d静脉滴注,并给予思密达治疗,按常规量口服剂量,随年龄不同酌情调整,金双歧1片,3次/日,口服补液。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法治疗腹泻患儿。伤食型:患儿有腹胀、腹痛、腹泻前哭闹不安的表现,大便酸臭且有不消化奶块,食欲减退伴有口臭。这类小儿腹泻主要是因为食积中焦,气机不畅,运化失职。治疗方法是消食化积、运脾止泻,方用保和丸加减(神曲、山楂、茯苓、莱菔子等);治疗期间不用其他药物,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煎服。必要时对脱水及病情严重者给予静脉补液。风寒型:患儿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状、色淡、臭气少、肠鸣腹痛,或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这类腹泻原因为风寒外感,寒客胃肠,运化失司。治疗方法为疏风散寒、化湿和中,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苏叶、白芷、厚朴等)每日2次,每次服用 5~8ml,脱水严重者可配合口服补液盐或静脈补液。湿热型:患儿大便呈蛋花汤样,伴有少许黏液,发热伴舌苔厚腻等症状。这类腹泻原因为湿热蕴结、传化失司、下注大肠。治疗方法为清肠化湿、和中止泻,方用葛根苓连汤加味(葛根、黄芪、灸甘草等),每日3次,每次服用1/4丸。脾虚型:患儿腹泻一直不停,面色萎黄,食欲减少,大便稀薄伴不消化块物,病情轻重不定。这类腹泻原因为脾胃阳虚,清阳不升,运化失职。治疗方法为益气健脾、化湿止泻,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太子参、白术、山药、白扁豆等);惊泻型:患儿大便次数增加,呈青绿色,或黄绿相兼,睡眠不安,惊哭惊跳,常有受惊吓史。这类腹泻原因为患儿脾虚肝旺,恰遇惊恐的诱因所致。治疗方法为镇惊安神、补脾益气,方用益脾镇惊散加减(蝉衣、钩藤、茯苓、白芍等)。口服中药的同时,进行推拿按摩,补脾经、补大场、揉中脘、揉龟尾,推拿 每日 1 次。治疗疗程均为1周。

1.4 疗效判定标准[3]: 显效:三天内大便恢复正常,无复发,无并发症。有效:三天内大便次数及水份减少,其他症状好转。无效:三天内腹泻症状无改善,其他症状无好转或加重,或有并发症发生。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较多,但脾胃虚弱多见。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与脾相表里。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对于营养补充要求高,脾胃功能不足,不能满足小儿的需求,加上外界感染,则易造成腹泻[4]。因此,治疗小儿腹泻关键在于恢复脾胃功能。

造成小儿腹泻的原因不同,每个人的状况不同。西医抗生素治疗形式化,很难做到有针对性的治疗。而中医的辨证法则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小儿腹泻患者临床症状,对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分析与综合,以判别小儿腹泻,寻找该患儿的病因,确定病位,具有针对性[5]。笔者针对不同小儿腹泻分型有不同的治疗方法,疗效确切。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法治疗小儿腹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吕亚宁.中医辨证施治小儿腹泻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1,26(5):944-945.

[2]马冬玲,李杰.30例小儿秋季腹泻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5):111-112.

[3]冯守民,丁艳霞.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腹泻210例[J].中国新医学论坛,2008,8(10):93-94.

[4]何广吉.中药外敷辅助治疗小儿腹泻120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6):109-110.

[5] 张亚平,李虹.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2):264-265.

(收稿日期:2014.05.10)

猜你喜欢
小儿腹泻临床观察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联合平板电脑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致肛周皮肤损伤的预防
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泻60例临床观察
蒙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9例临床观察
中医内外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50:42
对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的临床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59:25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4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