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宝玉
【摘 要】 目的:探析膝关节软骨损伤应用微骨折术与玻璃酸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68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进行微骨折术与玻璃酸钠注射联合疗法,对照组仅予以微骨折手术,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2%、6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软骨损伤应用微骨折术与玻璃酸钠注射联合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膝关节软骨损伤;玻璃酸钠;微骨折术;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68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5-0086-01
膝关节软骨损伤因膝关节软骨无淋巴、神经、血管等组织,无法完全修复。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或不可逆性创伤容易损伤膝关节软骨。据最新统计学结果显示:30%~50%运动员出现膝关节软骨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质量。有研究表明,膝关节软骨损伤微骨折术与玻璃酸钠注射联合疗法,可促进膝关节软骨损伤迅速康复[1]。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进行微骨折术与玻璃酸钠注射联合疗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68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男33例,女35例,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31.9±5.2)岁。入选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制定的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标准[2];经MRI结合临床症状、病史确诊为膝关节软骨损伤。所有患者排除膝关节占位性病变、风湿性疾病、心肺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所有患者均符合微骨折术手术指征,签署知情同意书,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入两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关节软骨损伤程度等基线特征大体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进行微骨折术与玻璃酸钠注射联合疗法,局麻后,膝关节常规入路,于关节镜下将软骨壁修复为垂直于暴露缺损处的软骨,将缺损处软骨下骨表面的软骨残留组织、纤维结缔组织应用刮匙、射频刀等进行清除,在软骨缺损处应用微骨折锥进行垂直打孔,由外周到中央的顺序制作多条骨折线。微骨折约3~4mm,相邻孔间不穿透,尽量缩小微骨折孔的间距至2~3mm,逐渐放出关节灌洗液,微骨折孔溢出血液则为合格,关节腔进行多次冲洗,将残留关节内的碎屑进行清除,微骨折术完成后,玻璃酸钠注射液(批号:H10960136)注射至关节腔内,术后进行膝关节功能训练。对照组予以微骨折术疗法,两组均治疗6周,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1.3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疗效标准[3]。基本痊愈:关节肿胀、疼痛消失,活动正常;部分缓解:疼痛消失,肿胀好转,活动有所改善;稳定:关节肿胀、疼痛及日常活动无改变。总有效率为基本痊愈和部分缓解的总百分比。
1.4 统计学处理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临床效果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67.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微骨折手术常用于修复膝关节软骨病损,微骨折术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是治疗膝关节全层软骨损伤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不管是急性或慢性软骨损伤,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减轻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微骨折术的临床效果主要受软骨缺损面积、术后关节功能训练、年龄、是否合并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等因素密切相关。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为玻璃酸钠,也是软骨基质的成份之一。玻璃酸钠可润滑关节腔,降低组织间的摩擦,同时发挥弹性作用,对关节软骨的应力作用起到缓冲功能,发挥应有的生理功能。关节腔内注射高黏弹性、高浓度、高分子量的玻璃酸钠,滑膜组织的炎性反应得到明显改善,关节液的润滑及黏稠性增强,关节软骨得到有效再生及愈合,疼痛缓解,关节活动度增强。本研究对膝关节软骨损伤进行微骨折术与玻璃酸钠注射联合疗法,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2%、6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陈又年等[4]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说明膝关节软骨损伤应用微骨折术与玻璃酸钠注射联合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付昌马,钱春生,章有才,等.微骨折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3):173-174.
[2]李宇俊,俞广,张树志,等.微骨折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4):702.
[3]张之智,胡金明,赵鹏,等.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3(7):246.
[4]陈又年,刘莉.关节镜下微骨折重建膝关节软骨缺损[J].中国伤残医学,2011,16(6):153-156.
(收稿日期:201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