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湘萍
基于必修教材话题优化高中英语选修阅读
段湘萍
本文主要探讨基于必修内容的阅读话题,在选修课中进行阅读的有效拓展。教师通过整合话题拓宽阅读学材,通过深入研读话题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通过延伸话题优化学生学习方式,让选修课的阅读成为必修阅读教学的有效拓展和延伸。
阅读;话题;必修;选修
2011年《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课程改革方案》)出台,要求加快选修课程建设,转变育人模式,将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将课程开发权交给老师,并提出2012年秋在全省普通高中全面铺开选修课程。一时间内,各种选修课程如雨后春笋,登录学生选课平台。英语学科的选修课程也是门类繁多,其中影视、歌曲欣赏、口语、实用英语等较多,与阅读相关的课程较少,主要原因在于很多老师担心阅读课程趣味性不够。然纵观高中英语教学,学生阅读量少,词汇量不够,初中到高一的过渡期难以适应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教师们,想拓展阅读但又承担着完成必修课程的艰难任务。笔者认为:选修课在某种程度上可提供一种契机,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基于必修内容的阅读话题,在选修课中进行阅读的有效拓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共10个学分,按模块1~5(即英语1—英语5)顺序开设。每个模块2个学分,学生在修习必修课程的同时或之后,可以自主选修高中阶段其他的选修课程。结合必修模块的学习,利用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某一个或几个话题的语言特色,更全面地掌握某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对语言的综合运用。
(一)整合话题,拓宽阅读学材
现代图式理论(Scheme Theory)认为,人的一生要学习和掌握大量知识,这些知识并非杂乱无章地贮存在大脑,而是围绕某一主题相互联系,形成一定的图式,图式使信息有条不紊地储存在长期记忆中,是认知的构架(王蔷2002)。笔者按照话题整合必修教材中的内容(见表1),在选修课设置时根据话题拓宽阅读素材,让相同或相似的话题在选修教材中再次出现并纵深发展,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表1:人教版教材必修1—5话题整合
从整合后的教材内容来看,必修教材中有关人物和科技两类话题的材料相对较多,而其他话题的内容不是很丰富,仅通过一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很难深入了解某一话题。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如果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大量接触适合自己水平的“i+1”形式的语言输入,便会在不知不觉中习得新的语言知识点,不断取得进步(Krashen 1982)。因此,基于学生熟悉的话题,教师可以根据话题寻找适合学生语言水平的阅读材料,补充阅读学材,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表1:人教版教材必修1—5话题整合
(二)深入话题,培养阅读思维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思维能力,阅读是思维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训练、发展思维的过程。阅读中的思维能力能使阅读由现象进入本质,从而达到一定的深度。学生的阅读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多读、读深、读透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学生在必修课程的学习中对某一话题已经有所了解,通过选修课中的更多语言的刺激,更深入地研读,主动去发现相同话题、不同文本之间的语言特色,不同情境中的不同人物性格,不同作者的不同风格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发现、探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他们思维创新的过程。
如必修课中两篇同为介绍国家的文章(M3 U5 Canada—“The True North”和M5 U2 The United Kingdom),内容和语言特色截然不同,究其原因,作者的身份赋予了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在选修课程中,教师可提供给学生更多形式的介绍国家的阅读文章,如网络推广、解说、历史学家的经历等等,学生的思维也将随着不同作者的不同视角被积极调动。另外,教师还可以提供更多有关这两个国家的介绍,帮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这两个国家,从原本的地理知识到人文渗透,从教材中的历史简述到风俗介绍,用剥洋葱的方式层层向学生展示这两个国家,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三)延伸话题,优化学习方式
选修课倡导教学方法的改变,变“初步了解”为“深入探究”;变“整体把握”为“具体研讨”;变“纵向联系”为“横向整合”。这也意味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必修教材内容有限的输入下,将同一话题不同体裁的阅读文章或是同一话题同一体裁的文章延伸开去,适时适度地示范、引导、组织,创设积极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熟悉的话题中,主动、积极地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让学生成为英语阅读活动的主体。
如必修教材中M5U3 Life in the future中Reading部分提到了有关未来的交通、居住等内容,课堂上学生对未来的空中交通充满好奇,却因为课堂条件的种种限制,好奇心被抑制。事实上,目前关于教材提到的未来交通工具介绍的文章相当多,而且已经成为现实,不需要等到书中描述的3008年。教师不妨利用选修课时间,提供网络平台指导学生搜索、阅读更多与未来交通方式相关的文章,在课堂上交流、分享、质疑、辩论,甚至设计自己的作品。学生在类似的阅读选修课中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从而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
笔者在2013级高一新生中开设了一门题为《游历类经典小说阅读与赏析(节选)》的知识拓展类选修课。旅游是当下的热门话题,是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同时也是必修教材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从M1U3的旅行日记到M3U5的加拿大之旅再到M4U5的主题公园,贴近生活,实用性强。在了解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笔者选取了三部风格迥异,适合学生语言水平的小说供学生拓展阅读,深化话题。
(一)教材的选取与整合
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理论提出:语言输入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可理解性、趣味性和大量性。笔者从书虫系列小说中选取了适合高一学生水平的三部不同主题、不同风格、不同语言特色的小说:Three Men in a Boat,Mountain Desert Sea,Gulliver’s Travel,并从中截取一些有代表性的章节,稍作删减。
Three Men in a Boat描述了三个非常幽默,但性格不同的朋友组织的一次旅行,笔者截取的内容是如何为旅行做准备,一共四个章节,文章中的语言幽默,每章中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有的是作者的幻想,有的是旅途趣闻,这是对必修教材中的旅行日记的深入与拓展,在阅读后学生可进行模仿创作。
Mountain Desert Sea一书介绍了三次极限之旅。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极限探险,这一旅行话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节选书中的Climbing Annapurna部分,Annapurna地区位于尼泊尔北部,喜马拉雅山中段,是众多极限挑战者们向往攀登的地方,文章介绍了一支女子登山队从组队到扎营到登顶,最后部分遇难的故事,五个章节的内容呈现给学生一种征服自我、不畏艰难、勇于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学生们在阅读中将跟随登山队员们体验一次次精神之旅。
节选后的Gulliver’s Travel由四个章节组成,主要讲述了Gulliver在小人国的奇幻旅行,文章中作者的语言非常幽默,且极具讽刺意味,在小人国发生的故事常使学生发笑,但同时也能引发学生对社会的思考。
将节选的十三个章节进行整合与删减,学生在这门选修课中的阅读量接近一万字,如何处理教材,优化学生学习方式,体现选修课程的特色成为重中之重。
(二)课堂教学实践
选修课程,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有着不同于必修课程鲜明的特征。作为对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延伸,同类话题,相似文本,选修课的教学应该高于必修课的要求,对文本的研读更为深入;应该有更多、更丰富的活动式学习,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更充分地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1.深入研读评判阅读
阅读是通过读者的原有知识、篇章信息及文本语境的动态互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学生通过必修课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但由于受到课堂、同伴、文本、评价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阅读难以深入,评判思维能力缺乏系统训练。在选修阅读中,学生基础相对较好,小说文本也提供给学生更多预测、分析、质疑、推断、评判的空间,这些评判性思维方式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复杂多变的世界里,积极地选择自己该接受什么或拒绝什么,提升现代社会生活的人文精神(潘云梅2012)。
Gulliver’s Travel中Chapter 2 Life in Lilliput一节讲述了Gulliver在小人国Lilliput的所见所闻,其中介绍了一种常见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他们选择官员的方式:One day the King invited me to watch the regular entertainments,which are greatly enjoyed by him,his family,and his lords and ladies. A very thin rope is fixed thirty centimetres above the groun D.People who want to become the King’s most important officials jump and dance on this rope,and whoever jumps highest without falling gets the best jo B.This sport is,of course,rather dangerous,and there are occasional deaths as a result.It seems a strange way of choosing officials.针对这段看似简单的文字,笔者从以下问题着手:
分析:What do the King and his family think of the entertainments?How about Gulliver?Which words give you such impressions?(关键词:greatly enjoyed;dangerous;strange)
质疑:Since there are occasional deaths in the entertainment,why is it still held regularly?(关键词:regular entertainments;occasional deaths)
评判:Is it a proper way to choose officials? Compared with our ways to choose officials,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way?Why does the author introduce such a strange way to us?
随着问题的深入,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产生了兴趣。通过简单文字的深入研读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社会背景、作者经历,与作者和时代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
2.活动探究体验角色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透过文本,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去“探究”“理解”“发现”他对这个世界某个方面的观察、感悟与思考,并在自己的话语体系内建构起自己对文本的认识与体验。
Gulliver’s Travel的Chapter 3 Lilliput at war中Gulliver帮助Lilliput战胜了敌国后,国王在海岸边迎接勇士归来时,与Gulliver之间有一段对话(“Everyone in Lilliput is grateful to you!”he crie D.“For your bravery,you will be one of my lords from now on.”“Thank you,sir,”I replie D.“And now,”he continued,“go back and steal all the enemy’s ships,so that we can defeat Blefuscu forever!We’ll destroy the Big-Endians,and I’ll become King of the whole world!”But I would not agree to this plan.“Sir,”I replied,“I will never help to take a brave nation’s freedom away.Lilliput and Blefuscu should live in peace now.”),学生在课堂中对这一段话分组进行了排演,在自主的对话与评价中,学生对这一角色性格的理解更为深刻。
学生互评对话:
A:表达感谢时,国王应该更大声些,因为他的重点要表达的是you will be one of my lords from now on。
B:后半部分国王应该是命令的语气,这才与他想称王的野心对应。
C:Gulliver的话语要平淡些,他还在国王的控制中。
D:Gulliver的语气是很坚决的,实际上他完全不害怕这个小国王。
E:国王要请小个子同学来演……
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对话,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国王的角色,分析人物性格,形成自己的认识。从一部分的短对话到后来课堂中的章节朗读,角色表演,都在学生们的自主评价中渐入佳境,人物体验与社会背景的融合做到合情合理。
3.合理取舍自主学习
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绝不只是简单的老师少讲,学生多讲,学生乐学、愿学、会学、善学,才是真正帮助学生从接受到自主的学习。通过必修课程教授给学生某种文章的学习模式,在选修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改变固有接受式学习方式。
Three Men in a Boat的前三章分别为We decide to go on holiday;We start to make plans;We decide what to take。这与必修课本中的M1U3 Travel journey Reading Journey down the Mekong有相似之处,在选修课上,笔者先引导学生从这三方面梳理已学文本,然后以表格形式对比文本,最后布置学生设计自己的旅行计划并为旅行做准备。(见表2)
表2
通过表格的引导,学生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形式阅读文本并完成表格内容,在更加开放的课堂中,提供给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梳理、总结、归纳、对比能力。
学生在完成表格时体会因为人物角色性格不同,两个文本不同的语言特色,小说中的语言更幽默、开放、自由。如在Journey down the Mekong中,作者写道:Wang Wei can be really stubborn.Although she didn’t know the best way of getting to places,she insisted that we find the source of the river and begin our journey there.相似的人物性格,Three Men in a Boat的作者则表达为:Harris said,“Now get me a piece of paper,J.,and write everything down.George,you get a pencil,and I’ll make the list.”That’s Harris—he tells everybody what to do,and they do all the work.
在这门有144位同学选择的选修课开设的过程中,笔者有以下一些启示:
第一,选修课的选择应更灵活些。“共同基础,多样选择”是新课标设计选修课程的基本理念。笔者所组编的选修教材,容量超过了本身预设的学分所规定的教学时间。由于选课的学生较多,学生层次也高低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仍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做到选中有选,即在所选择的课程中对学习内容进行进一步地选择。
第二,阅读选修中学生自主应再多些。一般来说,选择某门课程的同学对所选择的内容都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条件,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然而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即使是基于必修话题的阅读也很难走到更深处,如果有词典、网络、视频课程等信息辅助手段的随时引入课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更进一步加强。
第三,选修课的评价方式应再明确些。一门选修课通常是一周一课时,部分教师和学生对选修课的课程地位均缺少正确的认识,教学随意草率,课程没有明确目标,对具体内容没有深入把握,教学形式过于自由,学生不重视,认为这只不过是一般意义上的课外活动,多了一些玩乐的时间而已,随便混混,2个学分就到手了。因此,选修课程的评价方式是需要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引用文献
黄厚江.2007.黄厚江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
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连爱平.2011.谈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教育教学论坛,(01):218.
潘云梅.2012.基于高中英语文本解读,培养学生评判性阅读能力[J].云南教育.
王蔷.2002.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Krashen,S. D.1982.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New York:Longman.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