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凉凉
很喜欢去故乡的渔村蚶江看灯谜,尤其在元宵之夜、中秋佳节,既追思古人“明灯悬谜于通衢,农夫、渔民、商人学界都是爱好,争先猜射”的盛况,又可以领悟谜海悠悠的神韵。不论贫富贵贱,一齐益智斗趣,周旋于语言文字的游戏中,是为广大村民渔民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现象。
素称“中国灯谜之乡”的蚶江,其灯谜活动历史悠久。早于清初,乾隆四十九年(1184年),蚶江与台湾鹿港对渡开辟后,村民移居宝岛,灯谜随之传至台湾。光绪八年(1882年),蚶江迷家成立“谈虎楼”谜社,写了《锦江林画中隐语》、《集艳图》等灯谜专著,被誉为“灯谜银行”,远播四方,传承于今,是故乡人对谜界的一大贡献。
到了现代,蚶江的“侨乡迷社”举办多样化的灯谜活动,如普法迷会、计生谜会、新婚谜会、寿星谜会、敬老谜会、思亲谜会、学雷锋树新风谜会和谜慰忠魂谜会,富有时代气息,极具生命力。如在1983年国庆节,全国16省(市)的48支代表队,集166名虎将“背弓探虎穴”,参加“蚶江侨乡谜会全国灯谜竞猜”,带动海内外138个灯谜组织,746名灯谜爱好者携带836幅谜条前来加盟外,加蚶江本地14个单位选送的谜条,其势源源而来,汇成了谜语的海洋,被盛赞为“中华谜史上空前未有的创举”,“中国谜界的里程碑”,“全国最佳谜会”。那海一样的涛动,岂是游戏?那是怎样一起威震谜坛、风播海内外,色泽飘异的壮阔风景啊!我娇小的身影在谜海中穿梭着,抬头看见竞猜者一个个灵巧的手指头在谜条上指点着,俏脸展露着猜中时欣然的微笑,用银铃般的嗓音欢快地交谈着。那景致,定格成我记忆里深刻的一幕。
今天,灯谜成为联系海峡两岸同胞“心相连,情相印”的感情纽带。如1985年,蚶江灯谜组为台属薛祖评举行“金婚谜会”,同日,他收到漂泊台湾四十多年署名“天涯老二”的弟弟辗转寄来的信件,提及逢年张贴的对联“客地临新春,紫气东来,云海千里怀梓里;他乡辞旧岁,翘首两望,心旌一片念家山”。薛老感慨万千,怀亲谜语脱口而出:“一水隔开通行路,两地相思共一心(字)——愆。”此后,海峡两地常以灯谜联怀相思。其中有“岁岁中秋夜,清辉洒海天,一湾遥阳隔,两岸本相连;游子恋乡井,高堂闾里牵;何时回故土,畅饮团圆筵”的诗谜,每句影射一种中药,如:桂心、千里光、川断、一条根、怀生地、相思子、当归、合欢。本谜联结构精巧,立意清新,从正面会意分扣谜底,再从面到底凸显深刻的意蕴,即思亲心切,盼望团圆。
故乡谜家的深刻谜想,如掠过发梢的清风,不时唤起我对谜语的爱慕之情,那么平淡却又无比殷切!手捧一本谜书,要上一壶玫瑰花茶,静静品味,任那思绪从心底溢出,我悟出一个道理:谜的猜射,也是人生的一所大学。
责任编辑 林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