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办高校课程改革

2015-01-06 05:47张好徽王芳
文教资料 2014年26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课程改革民办高校

张好徽 王芳

摘 要: 民办高校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是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民办高校课程设计应该以学情为基础,以社情为依据,以教师为核心,从而实现民办高校的课程改革。

关键词: 民办高校 课程改革 课程设计

临近大学毕业,大学生又到了躁动不安的时节。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727万,比2013年增加28万,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严峻,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更是如此。这种“大学生过剩”与“技工严重缺乏”冰火两重天的反差格局,如何才能扭转,只有改革。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3月底表示,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是技术技能型的。民办高校要想站稳,就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课程改革是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

一、课程的涵义

(一)课程的定义。关于课程的定义,众说纷纭,仁智各见。以夸美纽斯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课程即教材,课程内容就是上课所用的教材,向学生传递知识;以杜威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课程即活动,是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注意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泰勒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课程即经验,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课程概括归纳是:课程就是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进程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有学者把各种定义加以归类,大致分出以下六种类型:(1)课程即教学科目;(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4)课程即学习经验;(5)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6)课程即社会改造。

结合以上及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办学理念,笔者认为课程是以社情为依据、学情为基础的“生态系统”和完整的学校文化,具有动态性、对话性、情境性、生长性的特征。学校设计的全部固态和动态的活动,都可以称为课程。

(二)课程的分类。课程从形式上分,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课程从性质上分,可以分为理论课、实践课和实训课。理论课具有验证性,验证原理的规律,具有迁徙能力,让学生在听中学。实训课具有规范性,规范仿真下的动作训练。实践课包括实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做中学。实习是在真实环境下的体认,实践具有职业性,要在真强实干中承担责任。课程从层次上分,可分为学校课程,即学校培养的目标;专业课程,即专业教育目标;分科课程,即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就是要实现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学会做,学做合一,手脑并用。

二、民办高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必须适应大众化的价值观念。在大众化背景下,民办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必须从“精英主义”的圣坛走下来,课程的价值必须回归到人本的位置上。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大学生逐年增多,毕业生随之而来,“毕业生多,就业难与扩招有关系,但绝不是扩招‘惹的祸,还涉及很多原因”。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郑惠强如是说。他认为,自“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一些学生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跟市场有脱节。企业出现“技工荒”现象,一些大学生求职面临一定困难,而很多需要人才的地方和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二)自身发展的需要。无论是公办的还是民办的,生源竞争激烈。特别是民办高校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受到社会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歧视,在一定程度上不占优势。民办高校发展要闯出新路子、凸显办学特色,核心是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这是民办高校今后转型与发展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三)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民办高校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符合大众时期的人才质量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民众的高等教育需要发生了重要变化,正在从“机会需求”向“质量需求”转变,由竞争高等教育机会转变为竞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民众需求量大的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这种“质量需求”给民办高校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带来挑战,可能会压缩民办高校的发展空间。民办高校只有办出特色,才能在大市场中持续发展下去,打出品牌,让每个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二、民办高校课程改革——完善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以学情为基础。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指出,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是知学情。民办高校不仅要知道自己招生对象的层次和特点,而且要知道今后从事岗位的类别。异质性的升学群体,决定了教育的差异性、课程的多样性。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民办高校的生源有其自身的特点,理论功底不是很好,但是,他们的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这样,民办高校设置的课程就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公办学校课程设置的模式,必须依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设置课程。课程设置中不但要有理论课,而且必须有实践课。例如,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依据学生的特点,理论课设置的课时数以学生够用为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体验,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近两年,新生报到后设置的第一门课程就是“职业前瞻教育”,让学生刚进校门就了解今后从事工作要面对的环境。

(二)课程设置以社情为依据。当今,社会技能技术型人才急缺,研究型人才毕竟是少数。因此,课程设置必须以社会需求、市场为导向。课程设置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认为,大学生工作不好找,并不代表社会已不需要人才,培训技能型人才是社会的急需。部分高校过多重视学历教育,课程设置与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需求脱节相关。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袁汉民认为,针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现状,首先高校应积极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性。比如,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办学方向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办学原则以市场为中心,始终围绕着市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才从原来的招生小规模走到今天学生上万人的本科院校。

(三)课程完成以教师为核心。民办高校要实现人才培养,进行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正像梅贻琦所说,大学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课程设计遵循“两化原则”,即“工程任务课程化”或“教学任务工程化”,以实际的或虚拟的工程任务为载体,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课上必须有学生的参与,教师起“导”的作用,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快乐性学习、娱乐性考核。其次,教师必须有过硬的真实本领,实践能力要强。“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理论水平,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就是需要“双师型”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课程的改革,实现社会需要的技能技术型人才培养。

在大学教育中,课程虽然属于一个比较微观的层面,但它发挥着基本单位的功能,影响到大学宏观层面的发展,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1]。民办高校应该走自己该走的路,与公办学校形成异轨竞争,办出自己的品牌,走出自己的特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徐绪卿,周朝成.课程改革是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1).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课程改革民办高校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