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个性差异,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2015-01-06 18:14白延刚
中国教师 2014年24期
关键词:分层差异习惯

白延刚

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和成为最好的自己。差异发展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规范+选择”,实现“合格+特长”的目标,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实现发展的前提下,关注差异,张扬个性,释放潜能,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发展。

一、明确目标,办适合学生差异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让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为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性是非常必要的。学校要以学生为本,尊重个性,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价值,树立自信。

我国要想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就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应确立多样化人才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要想实现新突破、培养创新性人才,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长期以来,中小学标准化的办学模式无视学生的差异,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是一种教育理想。教育不是培养适应学校的学生,而是要办适应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要实现教育充满生机的“百花盛开”的局面,就应从构建适合学生差异发展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和文化体系入手,探索学生差异发展的新路径,从而创建适合学生差异发展的特色教育。

二、实现三个转变,促成学生主动发展

教学若要做到为学生提供适合差异发展的空间,就必须从备课、上课和课堂评价的转变做起。

1.备课:由“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转变为“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

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从目的而言,是为了教师“好教”而备课还是为了学生“好学”而备课;二是从方法而言,是研究“教”的方法还是研究“学”的方法;三是从效果而言,是关注“教完了”还是关注“学会了”。笔者认为,备课要从学生出发,教师不要过多预设,更不要把课堂设计成严密的流程图,应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动手、动脑、体验和感悟的机会。因此,备课要围绕以下“五变”展开:

(1)把兴趣变成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备课时要将培养学生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只有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学在其中。

(2)把方法变成学生的方法。教师的方法不是学生的方法,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方法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应以启发、引导为主,让学生尽可能地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3)把能力变成学生的能力。要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生成能力,而不是理论灌输。

(4)把活动变成学生的活动。教师在备课中可设计多种活动,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合作能力。

(5)把成功变成学生的成功。学生的成功才是教师的成功,教师应充分认识并理解成功的内涵,将学生引向成功。

2.上课:由“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依靠学生的学”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发展”。“参与”就是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发展”指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的兴趣、激情、方法、习惯和能力等都有所提升,且能体验成功和快乐。需要指出的是,课堂的精彩源于学生的精彩,因此,教师要相信学生,放手、放权给学生,具体应做到“五给”:给学生一个研究的任务,让学生养成先做的习惯;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养成参与的习惯;给学生一个补充的机会,让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给学生一个质疑的氛围,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给学生一个点评的权利,让学生养成总结的习惯。

3.评价:由关注教学指标的完成转变为关注学生的成长

教师深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但因为缺少以人为本的实践致使制约个性发展的锁链仍很牢固。教育期待深度变革,更盼望“一个鼓励个性发展的时代”的到来。问题的根本在于评价,教师在评价时,应以“让每个学生做最好的自己”为标准,具体评价原则如下:

一是尊重差异。学生的成长有快有慢,快与慢只是节奏不同,不是优劣之别。尊重差异就要尊重每一个个体,帮助每个学生找到“最好的自己”。

二是关注过程。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每个细节做起,在学习中得到收获,在不断自我超越中成为最好的自己。

三是多元评价。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教学中就是要从回答问题、完成作业、参加活动和展示特长等方面出发,发现学生的优势和长处并适时鼓励,帮助学生增加自信。学生不断增强自信的过程就是实现最好自我的过程。

三、构建“四个”体系,探索适合学生差异发展的路径

1.规范必修、开发选修,构建适合学生差异发展的课程体系

第一,国家课程的校本化。逐步完善和扩大“走班制”分层教学,通过“一本教材,三个目标”,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第二,校本课程的个性化。一是开设精品必修课程,二是构建选修课程超市,三是与校本课程结合起来,办好学生社团。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2.以学定教、分层施教,构建适合学生差异发展的教学体系

教学载体:小班化、分层次、走班制。

教学原则:以学定教、分层施教。

教学策略:A层次(自主成功班),B层次(尝试成功班),C层次(激励成功班)。

教学要求:“一统五分”,即在统一教材进度的前提下,实现分层授课、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考查、分层评价。

教学方法:采用“学讲练成功教学法”。“学”即自主学习,“讲”即精讲点拨,“练”即巧练迁移,“成功”即超越自我。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在教学过程中践行“成功教育”的理念,实现学讲练的有机结合,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快乐成长。

3.面向全体、关注过程,构建适合学生差异发展的评价体系

教育理念:习惯奠基,主动发展,做最好的自己。

教育策略:既注重学生成才,又注重学生成人;既追求学生分数,又注重学生特长;既关注学生习惯,又关注学生发展。

教育载体:“511”工程,即五个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诚信习惯,良好的礼仪习惯,良好的体育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一个体育特长;一个艺术特长。

评价体系:“3310”体系,一是建立每月一次的常规性评价、每学期一次的主题性评价、每学年一次的标志性成果评价三个评价层次。二是建立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三个评价体系。三是设立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运动与健康、科技素养、艺术素养10个评价纬度;同时,设立10个方面的“新兴之星”(品德、文明、合作、学习、写作、科技、体育、才艺、演讲、自强),每学期(年)进行表彰。

4.自强不息、自我超越,构建适合学生差异发展的文化体系

确立“一个目标”,即“做最好的自己”。这要求每个学生学会选择、学会负责、体验成功、充分发展;教师做最好的自己,要求每个教师实现专业发展,让学生的成长因教师而精彩;员工做最好的自己,要求每个员工关注细节,在追求高质量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

完善“两个机制”,即学生自主合作、教师团队参与。

实现“三个到位”,即角色到位、谋划到位、落实到位。

践行“四个新观念”,即新教育观:尊重人的成长规律,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新学生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潜能,都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走向成功;新教学观:由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依靠学生的“学”,追求“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新质量观:关注过程,静待花开,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角度寻求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发展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差异资源,创办适合学生的教育,给所有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促使学生自信自强、主动学习、克服困难、积极进取,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做最好的自己,从而达到教学质量高效的目标。

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适合初中学生差异发展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13041802。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新兴中学)

(责任编辑:徐晓卿)

猜你喜欢
分层差异习惯
相似与差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习惯
上课好习惯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好习惯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