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与责任:“摆渡教师”的坚守

2015-01-05 21:50唐亚男邱化民
中国教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木船恩师教学点

唐亚男 邱化民

翻过几座山,踏过道道坎,终于遇见美丽的大龙湖,遇见“最美乡村教师”石兰松。1985年,石老师铭记恩师遗志,拿起粉笔与教本,做起清贫育花人,如今已有三十载。他把满腔热血奉献给乡村的教育事业,把满怀关爱倾注给孩子们,把汗水洒在大龙湖的角角落落,躬身从教,勤勤恳恳。爱岗敬业,他从未忘记自己的责任,扎根乡村,他把信念常放心中。

一、难忘师恩担重任,一只木舟送学来

1985年,高中毕业没能考上大学的石兰松准备复读再战一年。然而一次探望病重恩师的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由于当时庄里教学点的恩师陈老师病重,无法继续教学,村民又眼看着小孩无处上学,很是着急。当时在庄里,就数他的学历相对较高。“山里的孩子不能没有老师!”面对恩师的嘱托,在复读与代课教师两者中,石老师选择了后者,接过了恩师手中的粉笔与教本,回到上林县西燕镇大龙洞小学刁望教学点,当起了月薪仅36元的代课教师,做起了清贫育花人。

1994年,石老师的三哥在广东打工每月能有1000多块的收入时,还是代课老师的石老师工资也只有200块左右,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大儿子也因为家贫,初中毕业不得不放弃学习,出去打工赚钱。家里第二个小孩出生后,孩子的营养跟不上,妻子为此常跟他闹矛盾,劝他出去打工多赚点钱养家,甚至回到娘家相逼。石老师苦口婆心地劝说:“如果我出去,那些小孩怎么办?都没有人进来给他们教书,出门都是撑着小木船,走山路,孩子们也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他的苦口婆心终于换来了妻子的谅解与支持,他一心一意做起学生的“摆渡人”。

刁望教学点背靠大山,前绕库区大龙湖,远离县区,交通极为匮乏,部分孩子上学必须走水路。孩子的家长常年外出打工,在家的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为了安全起见,老辈人无奈放弃了让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为此,石老师挨家挨户向群众劝说不能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去种玉米、打鱼,他向家长承诺“只要我石老师在,你的孩子就能安全回来”。他看着门前的大椿树,寻思着怎样履行这个承诺,最终砍下了准备建房的大椿树,并自己出钱请人造了一艘木船。从此,石老师每天在大龙湖上来回摆渡孩子上下学,俨然大龙湖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木船的空间有限,每次最多能容下7名孩子,孩子多的时候,石老师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多次往返教学点。接送孩子上下学时,碰上刮风下雨,石老师赶紧就近靠岸等雨过去再把孩子送回家;寒冷的冬天,经年使用的木船往往会有水漏进去,石老师冬天里也直接穿着拖鞋冻在水里。尽管这样,石老师也没有让一个孩子在上下学路上掉下水,实现了水上行船“零事故”。30年来,石老师用坏了8条木船,第9条木船也要坏的时候,北京的好心人捐赠了一条铁皮船,石老师掂量了很久把它命名为“希望之船”,不仅承载了孩子们的安全,也承载了家乡与孩子的希望。

二、躬身从教授知识,教学有方钻技能

2005年石老师正式转为公办教师,结束了20年的代课生涯,即便工资微薄、家人不解、风吹浪打,石老师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实践了当初对家长的承诺,如其名像石像兰又像松,默默扎根深山,传播知识文化。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作为一名教师,石老师积极进取,勤练技能,不断提高自己师德修养和教学技能水平。石老师的课堂不仅注重课堂质量,又时刻注意与孩子的互动。一行人到达课堂时,石老师正在上《乌鸦喝水》,课堂上的石老师挥斥方遒,处处彰显自己的用武之地。石老师借助自制教具,用装了半瓶水的矿泉水瓶再现乌鸦口渴遇到的喝水难题,启发孩子遇到问题要想办法。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石老师通过制作简易卡片,依次向孩子们展示“喝”“渴”两个字,从生字的结构、意思等多个角度既讲了生字,同时又巩固了原有的知识。另一方面,石老师又强调孩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鼓励他们主动回答问题,由于当地的孩子以少数民族为主,石老师虽响应普通话教学的要求,但孩子们不懂时,石老师用手指着书上的字,轮换用普通话和壮语领着孩子读书。班上跟读的孩子年纪小,写字时连笔都拿不稳,石老师便握住孩子的手,一笔一画地教着写。

作为教学点的唯一教师,石老师负责3个年级的复式班教学,有着丰富的复式班教学经验。课程开始前,先给孩子们介绍不同年级的任务,一个年级上课时其他年级就写生字,任务提前完成的学生就可以继续听石老师上课,一年级的学生能够提前预习二年级的课程,一年级的课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也是一种复习。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跟读的孩子都已经能熟练地计算九九乘法了。在镇、县举办的教研活动中,石老师积极进行课题研究,探寻适合教学点的教学方法,撰写的论文已有多篇发表并获奖他教学成绩年年名列全镇前茅。所教的班级班风良好,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多次被评为村、镇优秀班级。

三、责任信念立于心,爱岗敬业树风尚

默默扎根乡村,躬身从教30年。石老师认为“乡村老师必须有个信念”“还要有责任感”。如果一位教师没有责任,那么他就教不好学生,如果没有信念,也不能坚持这么久。正是怀着对孩子的关怀以及对家乡的热爱,石老师年复一年地往返于教学点接送孩子上下学,既教书又育花,成为“摆渡人生”的导师,呵护孩子们的成长。石老师所带的孩子大部分为留守儿童,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往往很差,家庭也不宽裕。除了教书,石老师处处留意他们的需要,嘘寒问暖,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看待,心甘情愿照顾起他们的生活起居。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乏沟通,每年都会有孩子从这里毕业去上高小,石老师实时更新父母的电话等信息,父母也打来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石老师成为连接孩子与家长的沟通热线。

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重要内容,石老师所在的刁望教学点也已成为了爱岗敬业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对此,他认为,“爱心成就教育,既然选择做教师,我就会用心去教学生,用心去爱学生;我曾经向家长承诺,只要我石老师在,我就会让孩子们平安回来,这是责任;我把‘学生爱戴,家长信任’当成理想,把做一个好老师当成人生目标,有了理想,有了目标,就有了坚定。我最欣慰的事情是,看到孩子们学有所成后踏上新的旅途。”对石老师来讲,每天早上六点要准时出门到湖边迎接上学的孩子,逐一接到内泽庄、刁望、北乐、岜那、石盘5个自然屯的孩子到学校,八点钟正式上课,十一点钟开始做饭,看护孩子用餐、午睡,下午两点继续上课,五点放学将学生一一送回家,然后自己回家之后要备课、买菜,为第二天的教学和午餐做准备。三尺讲台上石老师教好书,三尺讲台下用心去演绎父爱,做好船长,做好老师,做好厨师。

石老师不但是教书育人的爱岗好老师,同时也是勇于救人的英雄。1997年5月25日,上林县镇圩乡某中学17名学生自发组织到大龙湖游玩,由于人多船小,在湖中央不慎翻船落水,大喊“救命”。石老师当时划船载着5岁的儿子外出路过。他忙把儿子放到岸边,拼命划船来到事发处,跳进湖里救人。在其他村民的帮助下,17名落水学生被成功救起。在这30年中,石老师在大龙湖救起了20多人,成了远近闻名的“救人英雄”。

当年启蒙恩师的一句话“山里的孩子不能没有老师!”改变了石老师人生发展的轨迹。一个人,一叶舟,为了一群孩子,石老师在教学点坚守了30年,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从大山走了出来,进入高中、大学,石老师的心血结出了累累硕果。而他,怀着心中的信念与老师的责任,始终坚守着最初的诺言。

猜你喜欢
木船恩师教学点
木船
友谊的小木船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没有难度哪有高度
漫话“戴高帽”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教学质量
黄济恩师,您听我说
小木船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
木船友情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