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德林
一、“种子选手”稀缺:农村初中“种子工程”建设的现实动因
当前,初中教育的薄弱,集中表现为农村初中的薄弱;农村初中的薄弱,集中表现为师资队伍的薄弱;师资队伍的薄弱,集中表现为优秀教育人才的稀缺,即缺少必要的、一定数量的省级特级教师、市县(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拔尖人才、领军人物式的“种子选手”。这种判断与认定,先前主要依靠个人初步印象与估计,而今可以以下几组统计数据作为说明。
第一,某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在中小学的分布情况。该区2011年和2013年两次共评出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55人,其中高中118人,占比33.23%;初中84人,占比23.67%;小学153人,占比43.1%。2012年和2014年两次共评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13人,其中高中109人,占比51.17%;初中47人,占比22.07%;小学57人,占比26.76%。现有在职特级教师共20人,其中高中11人,占比55%;初中3人,占比15%;小学6人,占比30%。
第二,江苏省第九到十二批特级教师在中小学的分布情况。第九批特级教师有314人,其中高中164人,占比52.23%;初中29人,占比9.24%;小学86人,占比27.39%,其他35人,占比11.14%。第十批共382人,其中高中182人,占比47.64%;初中62人,占比16.23%;小学113人,占比29.58%;其他25人,占比6.55%。第十一批共312人,其中高中147人,占比47.12%;初中62人,占比19.87%;小学84人,占比26.92%;其他19人,占比6.09%。第十二批共328人,其中高中130人,占比39.63%;初中70人,占比21.34%;小学91人,占比27.75%;其他37人,占比11.28%。
第三,江苏省第一、二、三批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在中小学的分布情况。第一批为50人,其中高中30人,占比60%;初中3人,占比6%;小学(幼儿园)17人,占比34%;第二批为50人,其中高中(中专)28人,占比56%;初中5人,占比10%;小学(幼儿园)17人,占比34%;第三批有50人,其中高中(中专)24人,占比48%;初中7人,占比14%;小学(幼儿园)19人,占比38%。
第四,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初中占比情况。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共评出特等奖40项,其中初中3项,占比7.5%;一等奖119项,其中初中2项,占比1.68%;二等奖228项,其中初中18项,占比7.89%。
第五,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初中占比情况。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共评出特等奖2项,其中初中0项;一等奖48项,其中初中全国3项,占比6.25%,江苏1项,占比2.08%;二等奖367项,其中初中全国22项,占比5.99%,江苏3项,占比0.82%。
透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对初中师资现状有“窥一斑而知全豹”式的了解。从不同层次优秀教育人才分布到不同级别教学成果获奖情况看,无论在哪一层次和级别上,初中的占比都是最低的。而且随着优秀教育人才层次和教学成果获奖级别的提高,初中的占比会越来越低。不仅如此,在现有优秀教育人才极低的初中占比中,农村初中又远远低于城镇初中,更是“捉襟见肘”。仍以上文提到的某区为例,根据该区《2014年普通教育事业统计资料》显示,全区初中专任教师2028人,其中城区学校578人,农村学校1450人。全区初中教师中,2011年和2013年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84人,其中城区初中29人,占城区初中教师总数的5.02%;农村初中55人,占农村初中教师总数的3.79%。2012年和2014年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47人,其中城区初中14人,占城区初中教师总数的2.42%;农村初中33人,占农村初中教师总数的2.28%。该区现有在职省特级教师3人,全部在城区。
对上述数据进一步统计和分析,还会发现,该区初中(含完中初中部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部)27所,其中城区初中3所,农村初中24所。农村初中的区(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主要集中在镇区完中初中或由完全中学改为初中的8所学校中,地处农村的其余16所初中占比极小,不少初中占比为0。由此可见,农村初中师资的薄弱,特别是优秀教育人才的稀缺,已经使农村初中教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这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上述现象与问题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没有优秀的教师,留不住优秀的学生,教师与学生在低水平、低层次上恶性循环,教师群体很难走出“低质与劣质同化”的沼泽地。这是农村初中难以摆脱现实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其实,这种状况的持续存在不难理解。在一个人人都“差不多”的教师群体中,没有人想“冒尖”,没有人能“冒尖”,最后也真的没有人“冒尖”,师资队伍建设失去活力而毫无生气。在这样的教师群体中,没有优秀教师的榜样引领,没有名特教师的辐射效应,“低质与劣质”的彼此同化与相互影响,必然导致正能量的消减与负能量的增长。长此以往,人们会慢慢失去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失去对优秀教师的崇敬,失去对自身人生境界的攀升,进而逐渐模糊教育、教师和个人在价值取向上的是非界限。
二、“先富带动后富”:农村初中“种子工程”建设的必然选择
全面提高全体农村初中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是振兴初中特别是农村初中的当务之急。但要做到这一点,短期内不太可能。这不仅因为农村初中面广量大,更重要的是农村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借鉴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实践经验。
改革开放初期所实行的“先富带动后富”政策,以及“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操作路径,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农村初中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可以借鉴其中的若干做法。虽然不能让全体教师一下子都“富”(这里面的“富”特指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持续发展)起来,但完全可以让一部分教师先“富”起来,进而由“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富”。即通过多种途径和有效措施,让一部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持续发展更快、更好,进而影响和带动更多教师的发展,最终实现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持续发展。这也是破解农村初中师资建设困境,引领农村初中师资队伍质量提升“种子工程”建设的本质内涵。
简单地说,农村初中师资队伍“种子工程”建设,即指根据农村初中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从中选择一部分具有专业成长潜能和持续发展优势的相对优秀的教师,通过适切路径和恰当方法的培训和养育,使他们能在较短的周期内成为县(区)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乃至省特级教师等“拔尖人才”“领军人物”式的“种子选手”,进而发挥“种子选手”的榜样示范作用和“鲶鱼互动”效应,以此来带动和影响整个初中特别是农村初中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升的一种策略与路径。
众多的成功实践已经证明以思路和途径的有效、合理。2001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了“通州‘名师之路’教育科研沙龙”。这是一个由全区具有较高教育科研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参加的,进行教育教学研讨并接受名师指点的学习型、研究型组织,旨在通过教育科研来打造通州名师,通过通州名师来提升通州教育科研品位。沙龙坚持教育科研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提高教师素质服务的方向,遵循优秀教师、名特教师的成长规律,按照21世纪专家型、科研型教师所必备的综合素质结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同时接受知名教授和特级教师的指点,重视发挥沙龙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更好地实现推动和促进全区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科研水平特别是全体教师整体素质不断跃上新台阶的功能。通过“阅读经典、名师讲坛、对话大师、话题研讨、集体会课、专题演讲、考察名校、区域交流、在岗研修、课题研究和月报制度、学期测评、年度考核”等活动与措施,初步实现打造通州名师和提升科研品位的良性互动,先后从中走出19名江苏省特级教师和一大批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并由此引领了整个通州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向,加快整个通州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立体多维推进:农村初中“种子工程”建设的实施策略
实施和推进农村初中师资队伍“种子工程”建设,如何让一部分教师先“富”起来,即怎样使一部分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与发展,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总体而言,从行动主体来说,需要教育行政、学校自身、教师本人各尽其责;从建设策略来说,需要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各展其长;从活动形式来说,需要不同渠道与多个层次各显神通。
1.全面落实教育行政的约束力和统合性
农村初中“种子选手”的形成和产生,教育行政部门可以而且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当前而言,至少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合理的流动机制
第一,积极鼓励农村初中优秀教师留守农村。要制定并落实相应的激励政策,让农村初中教师真正得到城区学校教师不一定能得到的实惠。比如,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再适当上浮一定的经济补助。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更要先试一步,以弥补交通不便等带来的额外的开支。在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的评选中,以及优课竞赛、论文评比等各类选拔中,给予农村初中教师适当的优先与照顾,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降低标准,以保证农村初中教师在其中都能够占有一定的比例。第二,严格控制农村初中优秀教师流向城区。要对农村初中优秀教师向优质学校、城区学校集聚的态势加以动态监测与把关。一般情况下,必要和特殊情况,应该阻止这种“逆向”流动的发生。第三,努力尝试城区初中优秀教师流向农村。在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刚性要求中,明文规定“必须有一定年限的农村工作经历”,以“逼迫”城区教师不得不走向农村初中;逐步建立城区初中帮扶农村初中的制度,选拔优秀教师到农村初中支教,时间以一至两年为宜;选拔优质学校、城区学校的副校长、中层领导和优秀教师到农村初中任职,让他们直接担任学校领导职务,或主持一个学校的工作,或分管某一方面的事务,或指导一个层次的活动,这对改变农村初中师资队伍的结构,特别是推动和促使“种子选手”的形成与产生必将大有裨益。
(2)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
第一,为农村初中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实行“计划单列”。不管哪一级的培训,都要给农村初中教师留有指标。第二,让农村初中教师在初中“教育教学共同体”(协作区),以及相关的“同研共进”活动中逐渐发挥主体作用,而不是扮演陪衬与倾听的角色。要让农村初中及其教师在上述的活动中,有自己的话语权、主导权,进而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获得更多更大的收益。第三,吸收农村初中教师参加县(市、区)优秀教师发展沙龙活动。要让农村初中教师参加“名师工作室”“优秀教师发展沙龙”等组织和活动,使他们更好认清自己,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更加用心学习,逐步成长为“种子选手”。
(3)构筑科学的优化系统
第一,着眼把好初中新教师的“入口关”。除要尽量避免将不合格高中教师淘汰到初中任教外,重点是加大吸收优秀师范毕业生,以及具有教师资格的非师范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到初中任教的力度。第二,着手营造名特优教师的“伊甸园”。教育行政部门不仅要为学校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撑,更要让学校在“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事业留人”上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调控力,从而让优秀教师在农村初中这个“伊甸园”里,能够学习惬意、工作愉快、生活舒心。第三,着力疏通不称职教师的“出口流”。不称职教师不能顺利流出,不仅对整个教师队伍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而且对不称职教师本人也是一种极不负责的态度与做法。不称职教师的“出口流”一旦畅通,初中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必然会有较大的提升,“种子选手”的能力与水平也就有可能水涨船高。
2.不断放大学校自身的吸引力和共融性
学校是 “种子选手”形成和产生的土壤。这块土壤,是肥沃还是贫瘠,是适切还是排异,是促进还是阻碍,将直接关系到“种子选手”能否形成和产生,以及形成和产生的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对学校来说,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选准苗。这实际上涉及“种子选手”培育对象的选择与确定的问题。下列三点需要在选择与确定时予以重点关注:第一,要有强烈欲望。选择和确定的培育对象,一定是教育的“志愿者”,不仅仅是“靠教育生存”,更重要的是“为教育而生与以教育为乐”;应有远大的教育抱负、人生抱负,对自己的未来有着较高的期待和仰望;不满足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式的常规应对,而会致力创新在教育奉献的过程中获得最好的自我价值实现。第二,要有良好基础。这里的基础有两个方面不可偏废:一是思想道德基础。要有教育之爱,要有教育之情,要有教育之道,要有教育之德;二是业务水平基础。要有对教育的独特认识与理解,要有课堂教学的基本技巧与能力,要有教育科研的创新思维与敏感,要有成长与发展的内生潜质与必要素养。第三,要有年龄优势。一般控制在30~45岁为宜,年纪太轻会缺乏经验的积累,年纪太大会削弱奋斗的激情,都不利于“种子选手”的形成与产生。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人因校制宜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送出去。根据培育对象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和采取相应的路径和方式。对那些缺少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科研方法的,要让他们到高等院校系统进修教育学与心理学等教育理论课程,参加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组织的教育科研专题培训,从而使他们能够拥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以指导各自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够掌握系统的科研思维、科研方法,用以研究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做一个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探索者。对那些缺乏教育实践经验和操作技术的,要安排他们到优秀初中特别是办得富有成效且特色鲜明的城区优秀初中跟岗实习,要根据他们的工作内容(管理岗位或任教学科)配以相应的优秀指导老师,要让他们在面对面零距离的接触中,深刻感悟和体会优秀领导和教师高尚的教师道德和精湛的教学技艺,进而更好地明晰和规划自己的奋斗目标。跟岗实习时离校的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一个学期的时间比较恰当。当然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在一个学期的基础上,继续跟岗实习,但宜采用不离校的方式进行,具体时间可以由跟岗学校的指导老师和培育对象共同协商确定。
再次,压重担。“种子选手”的培育,固然离不开理论进修和跟岗实习,但是更为重要的还是培育对象自身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实践。要让“种子选手”更快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学校领导就要敢于和舍得把教育教学乃至管理的重担交到他们手里,压到他们肩上,比如让他们走上领导岗位,分管或主持某一方面的学校事务;让他们承担更多的教学工作任务,持续在毕业班上磨练等,从而使他们在深感压力的同时,萌生责任感与自豪感。人都有一定的惰性,在“被迫、无奈”的坚守中,必然会多一份历练,同时也增加他们成长与发展的躬行机会和实践基础。
最后,重奖励。奖励不仅是对正能量的肯定,更是让正能量不断放大。“种子选手”应当成为学校生存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正能量”。如何使这种“正能量”更好更大地发挥作用与效益,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要给予那些已经成为并且发挥作用与效益的 “种子选手”重奖。要奖得当事人激动,要让“种子选手”切实体验和享受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愉悦和快乐,从而促使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次与目标努力和迈进。要奖得其他人震动,要让那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人的心情难以平静,从而逐步改变贪图安逸、着眼享受的习惯与风气。要奖得上进者心动,要让那些本来基础不错只是努力不够的人觉得错失了机遇,从而暗下决心、奋起直追。要奖得后来者行动,要让全体教职工认识到自己与“种子选手”的差距主要是努力不够,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习与工作。在奖励的内容与方式上,要切实把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有机结合起来。一味的物质刺激只会带来物欲的恶性膨胀,长期的“以纸鼓励”必然会使空头支票失效,都不能发挥奖励的最大效能。因此,把握好两者的度就显得十分重要,该物质的绝不吝啬金钱,该精神的绝不使用金钱,使物质与精神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3.充分激发教师本人的内驱力和主动性
农村初中 “种子选手”的产生与形成,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教师自己。为此,就有必要在全体教师特,别是在“种子选手”培育对象中进一步确立以下三种意识。
第一,目标意识。作为一名初中教师,当有自己的教育梦、人生梦。既然选择了当教师,就要做一名合格教师、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知名教师。这应当成为每一位教师,特别是有所追求的教师的理想与目标。当然,有自己的理想与目标,不一定能实现和做到,但是没有理想与目标,一定实现不了做不到。在追求教育梦、人生梦的过程中,当然不能没有生理、安全等低层次需求的满足,但是更值得我们为之魂牵梦绕和努力奋斗的更应当是自我实现(自我超越)需求的满足。如此,教师们的教育梦、人生梦更加亮丽、更加辉煌,也更有时代意义与个体价值。
第二,拼搏意识。当前农村初中教师队伍出不了“种子选手”,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相当一部分教师缺少拼搏意识和进取精神,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那些本来基础就不怎么好,且上了一定年龄的教师,总觉得“廉颇老矣”,再努力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因而也就放弃努力,成为等工资、等假日、等退休的“三等”教师,每天所做的就是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其结果当然也就只能“涛声依旧”。而那些80后、90后的新教师,由于独生子女居多,整天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其中不乏所谓“看破红尘”一族,对什么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什么也不要,什么也不争,不思教育教学技艺的长进与改善,不想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仅仅满足于书教了,课上了,渐渐被那些“三等”教师所同化,当然也就真的不可能进入先进、优秀的行列。
第三,责任意识。所谓责任意识,实际上就是主体能够清楚地知道并从内心意识到,自己作为特定的社会角色,分内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也就是承担应该承担的任务,完成应该完成的使命,做好应该做好的工作,履行应该履行的责任,并自觉、认真地承担、完成、做好和履行,进而把这种责任转化为实际行动的一种社会心理特征。作为教师,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什么?“传道、授业、解惑”,当然责无旁贷。问题是我们凭什么去“传道、授业、解惑”,以其昏昏,何以使人昭昭?这就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与持续发展有关。由此生发开去,作为一名农村初中教师,首先要负起对自己的责任。这种责任,最重要的就是自我专业成长与持续发展的责任。其实,这既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追求;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手段。不为碌碌无为、无所事事找借口,只给奋力前行、向上向善创新路,进而以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带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其次要负起对学生的责任。教育之爱,最集中的表现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无私之爱。这种爱应该公正、公开、公平地洒向每一个学生,这不仅是教育均衡的规约与要求,也是为师的责任与义务。以自身的专业成长与持续发展带动和影响其他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持续发展,这是优秀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唯有全体教师素质的普遍提高,教育的公正、公平,教育的均衡才能实现。就这一点而言,每一位初中教师特别是有志成为“种子选手”的教师,任重而道远。最后要负起对学校、对教育、对社会的责任。每一位教师不仅是学校人,更是教育人、社会人,因此必须从学校、教育、社会的视角和高度,思考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以及其在学校、教育、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并自觉将自身的成长与发展纳入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之中,进而在双赢多赢中同生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