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郭树宾
张平:新能源革命践行者
本刊记者 郭树宾
张平认为,习总书记提出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观点,给建设生态文明、掀起新能源产业革命指明了方向。创建战略联盟就要担负起领军行业标兵的职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使命
好酒要温,抿一抿,唇齿留香;
老醋要陈,闻一闻,荡气回肠。
或许是对新能源行业广阔前景的憧憬、兴趣与探索欲,记者再次拜访了中能天道(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能天道”)董事长、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理事长张平。
他立志于新能源产业发展,唤醒人们的低碳意识;一直坚持传播低碳理念,做对人类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他说,习总书记提出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观点,给建设生态文明、掀起新能源产业革命指明了方向。他认为,创建战略联盟就要担负起领军行业标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使命。
在聆听他对新能源行业的深度阐释与全面理解,感触他睿智的思维与前瞻的理念,领会他与团队寄予联盟的深厚情感,融入他的豁达奔放与激情四射时,从他风趣幽默又不失哲理的话语之间,感觉张平不仅仅是一位凝力传播低碳理念、胸怀新能源甘于两肋插刀、合纵连横推进新能源革命、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使者,更发现—
张平像一瓶老酒,温润醇厚,回味悠长;
张平似一坛陈醋,醍醐灌顶,历久弥香。
3个多月前,记者曾与北京传树建材科技集团董事长刘培仁一起拜访过张平,当时就对他的睿智风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张平:整合资源突破瓶颈 实现可持续发展》(详见本刊第64期)建立了友谊。可惜当时来去匆匆,更无从神交了,而缘分使然,再次促膝而谈时,平添了几多兴奋与激动,张平以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幽了记者一默……
张平,出生于1955年,江苏省大丰市人。1972年,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因执着于农业科技钻研,备受当时三合村大队长李凤保的赏识,被推荐为村农业技术员。也就是从那时起,勤奋好学的他因工作兢兢业业屡被嘉奖。
“机会永远属于有所准备的人。”1975年,已是万盈镇农技员的张平,因业务精湛工作勤恳,得益于时任镇党委书记的董聿云推荐,作为“工农兵大学生”踏入盐城“五七”农业大学,再次改写了人生历史。1982年,27岁的张平已是金墩乡的党委副书记(正科级)、经管会主任,1984年29岁的张平就担任了共青团盐城市委书记。后来,他担任过大丰市开发区主任、发改委副主任,江苏小康与现代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投资研究所所长,江苏省信息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江苏省公共关系协会副秘书长,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风电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生物柴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进而创建了中能天道(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科技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构建了“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旨在整合全国可再生能源优质资源,在服务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等可再生能源应用园区的基础上,总结成功经验,在全国各地复制推广,进而推动全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创建战略联盟就要担负起领军行业标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使命
另外,张平还兼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北京爱尼基咨询中心董事长、世界低碳环保联盟副主席等职。
近10年来,张平从事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研究与资源整合工作,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同,尤其是成立联盟,将致力于打造可再生能源各细分行业之间的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合作平台;打造张家口等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基地,引领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将通过股权众筹、资源整合、做大做强中能天道,增强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张平的工作得到了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委员会副主任徐锭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产业所执行所长、智库基金秘书长刘峰,国家科技部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培育)联盟秘书长孙小林等领导和业界专家、企业家的关怀、鼓励与支持,徐锭明参事对联盟赋予重望,并嘱咐张平“勿忘初心,坚持努力。”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传统的化石能源越来越短缺,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21世纪以来的10年,我国的能源消耗年平均增长8%,比世界平均水平高3.2倍。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达到了56%,煤炭的进口已经连续两年超过1亿吨。能源安全已经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安全。
这些化石能源大量消耗后,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严重地污染了我们的环境,导致了二氧化碳浓度的快速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导致了温室效应。100年之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280个PPM,最近一百年就增加了100个PPM。这100年的增加量相当于过去1万年增加的量。由于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近100年平均气温增加了0.76度,海平面上升了17厘米。
张平说,地球上几亿年生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我们的祖先没有开发它,被我们用的差不多了,我们不能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路。
《礼记·中庸》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能源供求矛盾越来越尖锐,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张平认为立志发展新能源与低碳经济势在必行;而且,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
他说,低碳经济是指以“三低”、“三高”(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益、高效率)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人类社会由“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它涉及到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如能源、居住、出行等各个方面,也涉及工业、建筑业、交通等各个领域。
但是,目前人们对低碳的意识还不够,对发展新能源的重大意义认识还不足。张平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全社会的低碳意识。
首先要从政府官员开始,政府官员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要向低碳倾斜,要向新能源倾斜,要向节能减排倾斜,要通过政府政策的引导来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新能源产业。
第二,要培养企业家的低碳意识,企业要实行低碳转型。因为我们大多数的碳都是企业排放的,企业老板如果说没有低碳的意识,这个低碳转型就做不到。
第三,就是全社会,哪怕包括学生都要养成一个低碳的习惯,尽量用一些手帕,少用餐巾纸;多用公共交通,少开汽车;随时关灯;不到特别冷或者特别热的时候不要开空调等等。
张平不仅是低碳理念传播者、低碳经济研究者,还是低碳文化倡导者、教育者和践行者,《中国人物》曾以“张平:低碳理念传播者”为题进行了独家专访;《中国经济英才》杂志也以“张平:选择超越的智慧”为题报道了他“敢为低碳资源整合第一人”和“从实践走来的低碳演说家”的低碳事迹。
在长达15年的传播低碳理念过程中,张平深感要将低碳理念深入人心,让人们真正做到环保、节能,还需要走漫长的路。为使人们将理念转变为行动,张平从2005年开始走进企业,帮助100多家企业研究制定了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及实施方案,指导800多家企业进行新能源资源整合,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目前人们对低碳的意识还不够,对发展新能源的重大意义认识还不足。张平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全社会的低碳意识
30多年来,张平专注于企业经营智慧研究,以资本运营与国家财政专项资金申报策略为核心,研究企业的商业模式、创富系统、资源整合、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策略,努力为成长中的中国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张平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1992主编出版的《股份公司与证券投资》是中国最早研究资本运营的著作之一。他发表各类文章680多篇。他是《新能源革命》思想体系奠基人,是著名的品牌营销专家,也是可再生能源企业战略策划大师。
张平通过举办智慧创富总裁班、资本运营与专项资金申报策略方案班、新能源革命研修班等活动,积极传播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及时解读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等部委的专项资金政策,指导870多家单位编写申报资料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帮助企业申请专项资金5亿多元(其中南京银茂铅锌矿业有限公司“浮选尾矿有价金属综合回收利用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申请到专项资金960万元;江苏火电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应用于风力发电的MW级双凸极无刷直流发电机及配套设备的开发及其产业化”申请到专项资金1320万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大规模非并网风电系统的基础研究”申请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资金3760万元),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赞誉。
古人说:“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张平认为,放松和忽视学习,思想上就会缺少灵气,工作上就会缺少锐气。加强学习是张平成长进步的重要途径。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张平深感不抓紧学习就很难完成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所以,张平以改革开放的思想、海纳百川的胸怀、锐意进取的勇气、百折不饶的意志,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实践,不断超越。
两肋插刀干事张平的“价值体现”。他认为,干事是立身之本,脚踏实地才能创造成功。张平以强烈的责任意识,以加快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为己任。他始终以勤勉的精神,勤于创业、创新、创优,勤于苦干、实干、巧干;他始终以务实的作风,专注于每一个细节,从最细微处入手,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他说,两肋插刀干就是在实干苦干上下工夫,既脚踏实地搞好当前的新能源发展,又要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要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张平说,为推动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促进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进程,而成立的中能天道以对环境和社会负责的方式满足能源需求,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将成为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资源的整合公司。
谈起中能天道,做农业农产品起步,而后涉足生物质能源与光伏农业等新能源领域的总经理易可女士感触颇多。她说,董事长张平认为“一人亦人,众人为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而中能天道就是根据张平的理念进行顶层设计的。这就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思想核心,以价值共生理念为运营核心,以五行架构为管理核心,打造可再生能源产业设计与核心技术研发平台、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平台、品牌运营全球通路平台、多元化资本运营平台、文化传播平台等五大创新系统平台,推动中国乃至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张平认为,民营企业应当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包容精神,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大家更应该合拢抱团,“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实现“价值共生、利益共享”。关于“中能天道”这四个字,字字玑珠,内涵丰富。易可解释说:守中正、中庸之理念,倡难能之品质,聚贤能之奇才,天长地久,智慧照亮能源未来,携手共创财富奇迹之道。
张平说,中能天道整合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以及横向相关配套环节,将所有的组成单位置于最合适的位置,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与长处,开发一个全新的产业模型,创造一套全新的“价值共生五行聚合”的运营模式。
张平认为,很多企业家的习惯性思维不能转变,就很难实现顺应新能源大势之道,如果不能开拓思路,合纵连横,仅靠一己之力实现当前新能源的有效利用与有机结合相当艰辛,所以中能天道愿意给广大企业家提供开放的思想平台,嫁接行业尖端大咖以及专家智库的思想,给大家启迪,彻底改变他们陈旧的习惯性思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可再生能源是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能源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在过去的10多年间,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培育形成了可再生能源市场和产业体系,可再生能源技术快速进步,产业实力明显提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可再生能源巳步入全面、快速、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阶段。然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在技术和经济性上,尚未达到与常规能源可竞争的水平;在管理体系和市场机制上,还不适应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需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张平说,目前中能天道有以下主要任务:
一、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目标和技术创新需要,组织行业骨干企业和创新企业,研究型高校和高水平科研机构,共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逐步降低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逐步使风电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使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的提高,提高储能配套能力,促进弃风、弃水、弃光问题的解决。
二、整合国内外可再生能源的资源,促进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区建设。在协助张家口市建设好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的基础上,协助相关地区建设可再生能源示范区。
三、通过大规模开发应用可再生能源,带动示范区内外信息产业、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
四、构建区域统一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实现绿色能源跨区域联动,形成产业、生态、资源融合发展新模式;破解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探索可再生能源市场化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机制。
五、通过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建设低碳、绿色、宜居示范城市,为推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实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持续下降做出积极贡献。
张平补充说,中能天道将领军新能源企业,组建行业团队,通过建立示范园区的形式逐步攻破风能创新、太阳能创新、生物质能创新、地热能创新技术壁垒。
早在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以及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的一年前,中能天道就开始谋划组建联盟,希望在整合全国可再生能源优质资源,服务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的基础上,总结成功经验,在全国各地复制推广,进而推动全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张平说,国务院正式批复《河北省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规划》,同意设立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标志着我国首个经国务院批准的综合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项目正式落地。根据科技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08]770号)、《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暂行规定》(国科发计[2008]338号),以及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培育)联盟(国盟字[2015]028号)《关于由中能天道(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构建“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培育)联盟”的相关意见,将探索新模式,发展新能源,助力张家口,服务冬奥会。
张平认为,2015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能源多元化和能源技术创新与融合成为重要趋势。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转向“创新驱动”,而可再生能源产业是代表了“新常态”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活动的各种游戏规则及组织模式、商业模式都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在行业改革与产业重构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领域各行业间的互动磋商、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必需,构建联盟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新世纪以来,以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能源革命快速演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
张平说,进军张家口,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大家强强联手,要有组织、有计划、有部署地进行。为此,联盟提出全新战略定位:组织集成创新,不断降低成本;促进行业交流,推动跨界融合;助力产业园区,发挥示范作用;创新商业模式,发展产业集群;配合金融改革,发展产业基金;整合优质资源,发展低碳经济。旨在为全面服务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为冬奥会提供有力保障和服务。
张平提出联盟目前有“互联网+新能源+金融+技术创新+奥运”五位一体商业模式;张北县安固里淖十万亩盐土农业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区;风光廊道;生物质燃料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供暖项目;可再生能源交通(新能源汽车)工程;地热能应用工程;垃圾资源化工程;绿色建筑与被动房工程以及可再生能源智能运营监测大数据平台等十大工程引发广大新能源企业家们广泛关注。他说,联盟的战略目标是:产业大联盟,服务张家口。干好十件事,实现五十五。探索新模式,闯出新路子。推广新经验,打开新局面。双创新突破,建好示范区。添彩冬奥会,共圆中国梦。
联盟组织在安固里淖调研考查
张平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但单靠某个人或某一家企业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成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联盟,国家、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以合力的方式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建立公共技术平台,最终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和合理链接,知识产权得以共享,加速科技成果的运用,联合培养人才,从而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为产业的升级换代提供源源不绝的创新动力。
联盟副理事长、炭宝科技董事长崔宝玲说,像“炭宝”一样,多数民营企业家具有独到的品牌意识,坚持精益生产,诚信经营,朝着“树百年品牌,建百年老店,打造中国综合性制造业集团”的目标不断前进,给中国民族可再生能源增添了新的元素。联盟率先高举“向国际品牌亮剑,为国家争光”的旗帜,率先以创造中国民族品牌为目标,开启行业的领跑者。企业紧紧围绕“搭建一个台子,创建一个牌子,成就一群孩子”的发展理念和“讲诚信,做精品,创品牌,有正心,走正道,聚正魂”的经营理念,“做专做精”可再生能源,“做深做细”商业模式。“做优做强”产业化。
联盟副理事长、均衡管理学创始人蒋泓峰题写了《论再生能源与环保及社会发展的均衡管理》针对新能源“望、闻、问、切”(见本期“名家论道”栏目)。他还提出,应注重创新和技术升级,竞争取胜的唯一出路在于创新和技术升级。要站在企业命运和发展高度去重视创新和技术升级工作,发挥地区可再生能源集群多年来积累和沉淀的优势资源,通过渠道创新实现实体经济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转型。通过行业之间的企业联盟,抱团取暖,实现产业升级和淘汰落后产能。依靠先进技术,发挥集群优势,打造行业舰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调结构、促转型”的产业升级之路。
国家科技部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培育)联盟秘书长孙小林曾指出,通过联盟既可以打破过去“三不两没有”被动局面,又能实现从“企业强则国家强”到“产业强则国家强”质的转变,改变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提高完善新兴产业迅速壮大。国家已经对可再生能源战略联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制订了优越的发展政策,并提出了“高效、热情、专心、创新、持续”十字服务方针,指出实现跨界融合的大联盟时代是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
8月14日,联盟理事长张平应邀在国务院参事室能源管理体制座谈会上作了战略联盟发展思路的发言,得到了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国务院参事,徐锭明同志国务院参事室唐华东副司长,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吴唅等领导以及所有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徐锭明参事明确提出了“进军张家口,服务冬奥会”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提高了对“设立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的重大现实和历史意义”的认识,进而激发“乘冬奥会东风推动能源革命”“团结起来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的决心。
易可倡议,新能源领域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与举步维艰的中小微企业应当在联盟的平台上,组成矩阵,形成合力,共享优势,共享利益。
“巧借东风好行船。”拥有了2022年冬奥会的联合举办权,张家口市的新能源产业便被推上了发展的极速车道上,也为联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
《河北省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规划》提出,在张家口市崇礼县建设国际领先的“低碳奥运专区”,并提出了指标和时限,即到2020年,张家口示范区55%的电力消费来自可再生能源,全部城市公共交通、40%的城镇居民生活用能、50%的商业及公共建筑用能来自可再生能源,40%的工业企业实现零碳排放。在奥运场馆电力和热能供应方面,奥林匹克中心和其他赛场用电100%采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奥运场馆所有建筑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热。
事实上,2014年张家口市风电并网装机660万千瓦,光伏发电并网装机40万千瓦,秸秆生物质发电装机2.5万千瓦,全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51亿千瓦时,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27%。由此可见,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比例从27%提高到55%,给张家口举办“低碳奥运”带来了无尽动力与巨大压力。张平认为,张家口本地风能、光能资源充足,投资密度还没有完全饱和,新旧发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还有很大空间。
新能源领域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与举步维艰的中微小企业应当在联盟的平台上,组成矩阵,形成合力,共享优势,共享利益
中能天道作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园区规划设计机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已经整合运用全国可再生能源行业的优势资源,比如联盟常务理事单位—辛普森新能源科技公司的热泵新能源技术,热源塔低温热泵技术、双冷却(水冷宽带)热泵技术、浴室节能热水系统以及地源热泵热回收技术,中能天道股东陈永胜拥有的光伏隧道发电技术和张殿春拥有的光伏照明、光伏发电产品集研发技术,还有联盟理事单位拥有的生物质能技术,垃圾发电技术、风光储技术、被动房技术、微电网技术等高新技术项目将对接张家口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区,从而引领全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张平说,发展新能源是一场革命,需要行业领导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新能源政策,当好宣传员;深入实际、了解实情,积极提出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建议和对策,当好调研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服务意识,当好服务员;积极参与利益纠纷等问题的协调,当好调解员。
目前,中能天道以及联盟成员正在积极探索生态城镇的“数字化”模式,努力体现“以人为本,方便居民生活”的宗旨和原则,做好“四大员”,带动相关服务性行业发展,并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开拓思路,大胆创新,为进军张家口,服务冬奥会,领军新能源革命,建设生态文明,践行中国梦而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