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热点事件科普的一点思考——以湘潭产妇死亡事件为例

2015-01-05 17:08
科技传播 2014年23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羊水热点

王 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科学技术在我们当代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是技术产物,还是科学观念都早已经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在这个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和信息呈爆炸式增长,科学知识和信息也不例外,如乱花一样,早已让公众眼花缭乱。如何选取公众感兴趣的题材,抓住公众眼球,进行高效的科普是当今科普工作者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热点事件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往往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进而形成一个舆论场,使公众参与其中,如果此时能从社会热点事件中掘取科普题材,将成为一个很好的科普契机。本文将从最近发生的湘潭产妇死亡事件期间的相关报道及文章中分析如何从热点事件中挖掘科普信息以及笔者对热点事件科普的一点思考。

1 案例事件介绍

2014 年8 月12 日,华声在线发布的一篇报道《湖南一产妇死在手术台,主治医生护士全体失踪》在网上流传。文章称,8 月10 日,湘潭一产妇产子后出现产后大出血死亡,但医院没有及时通知家属,直到家属强行闯入手术室后发现,产妇躺在床上已经死亡,而医护人员全部失踪。这则报道经多个门户网站转载并在微博上迅速传播,瞬间引爆网络舆论,矛头直指医院。

但是很快,有诸多医务专业人士在网络上表示质疑,并介绍了羊水栓塞的危险性和高死亡率,从而解释了当时救治医生采取的措施。8 月13 日,湘潭当地卫生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产妇羊水栓塞,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全力抢救无效死亡,医护人员为避免与有冲击行为的家属发生正面冲突,完成尸体护理后便撤离手术台。”随后,更多的事实被报道出来,网民逐渐趋于理性,舆论的风向发生反转,医护失踪的行为得到理解。15 日,涉事双方同意走法律程序,等待尸检结果,明确事故责任。此后,相关的文章报道的角度也转向就此事件发生的理性评论和深层反思。

2 挖掘事件中的科普题材

在此事件中,对羊水栓塞等相关医学知识的及时普及,是使舆论方向发生转变的重要原因。可见,在事件进展中,公众需要及时了解相关科学知识,以帮助他们参与到事件的讨论与评判当中。Burns 等人在2003 年提出的科学传播定义中认为,“兴趣是科学传播中的题中之义”[1]。此时公众是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其效果要远好于被动传播。学者朱效民在论述科普的定位时,指出“今天科普的重点应放在如何方便和有效地协助公众找到需要的知识。”[2]因此,从事件中挖掘科普资源进行科普是一种高效的科普方式,科普工作者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那么该如何从事件中找准科普资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中挖掘。

2.1 科学概念及科学原理阐释

科学知识是科普的重要内容,热点事件中的科学概念或科学原理可能成为理解事件的关键性因素,及时地阐明科学概念或科学原理可以帮助公众及媒体作出理性的判断。在产妇死亡这个事件中,羊水栓塞正是事件中的核心科学概念。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由于羊水中含有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质和促凝成分,既可以直接阻塞血管,又可以作为强凝物质引起急性肺栓塞和严重休克。并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产妇发生不可控制的大出血;而其他污染物质进入血液,则会引发全身大面积急性感染、导致肾衰竭。羊水栓塞的发生率只有约两万分之一,被称之为“恶魔的抽签”,虽然发生率极低,但一旦被抽中则是九死一生,死亡时间快到几分钟至数小时,并且目前没有可靠的预防和预测手段提前预知产妇是否会发生羊水栓塞。

事件中产妇产子后,怎么就几个小时之内迅速死亡了呢?这是首先会让公众困惑的。再加上对现场的描述,医护人员失踪,这就会使人联想到是医生救治不力导致产妇死亡,继而逃避撤离,这也是使事件一开始舆论矛头指向医院的原因。最初的报道中虽然提到了产妇死于羊水栓塞,但没有过多的解释,包括文章中反应的家属的一些质疑,“妻子产前检查一切正常,为什么死亡以后就说是羊水栓塞?先前怎么没有检查出来?”也是由于不了解羊水栓塞的凶险而产生的。医院方面没做过多的解释,媒体的最初报道没有能解释这些质疑,以及众多媒体缺乏专业知识及深入调查就盲目跟风转载,这都是引发这场舆论风暴的原因。

除了了解事实真相,作出公正判断的需要之外,让公众了解羊水栓塞的常识也很重要。怀孕生产跟每一个家庭都息息相关,羊水栓塞的发生过程怎样,发生后医生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作为即将面临生产的产妇及家属都应充分了解这些孕产风险的常识,对孕产保健提高重视。尽管风险发生的概率很低,但由于产妇基数大,发病人数并不少,一旦发生,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

2.2 相关科学知识的延伸

打铁需趁热,在公众对该事件关注的热情还没下降之前,围绕事件关键词挖掘相关科普资源不失为一个良好策略。比如该事件以产妇死亡为关键词,那么可以就最直接相关的怀孕生产的一些知识进行普及。就笔者看到的相关科普文章有对生孩子风险的普及,介绍除羊水栓塞还有哪些是孕产致死的原因;还有一些文章介绍如何看待剖腹产,剖腹产有哪些风险以及什么时候该剖腹产。但这方面的文章少之又少,可见还没有引起科普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此外,笔者在“中国科普博览”的微信公众号上发现一篇题为《湘潭产妇事件背后的“认知融合”》的文章,该文章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了家属、医生、记者的行为,可谓是一篇独辟蹊径的心理学科普文章。

2.3 科学情感的引导与启发

广义的科普内容除了包含科学知识,还应包含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普的目的除了使人们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还应使人们理解科学及科学活动,运用科学思维理性地认识世界,更好地生活。从这个事件中的相关科普知识我们可以得知,虽然现代医学已极大的降低了孕产死亡风险,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风险,像此次事件中的羊水栓塞,在现有的医疗水平下,不能提前检测出来,同时,一旦发生,医生的能力也十分有限。我们在看到现代医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医疗技术的有限性。还有,孕产有这样的风险存在,就因此而恐惧怀孕,这也不对的。此外,最重要的是,在面对医患之间(放大来说,是有专业科学知识的群体和缺乏专业科学知识的群体)的隔阂时,加强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医生应及时向家属解释病情,患者也应对专业人士给予尊重和理解。对科学知识的解释是为了使人们更好的沟通和相互理解,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是为了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其最终目的都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科普的这一深层次意义不应被科普工作者所忽视。

3 网络对热点事件科普的影响

热点事件的增多和网络媒体的发达有着密切关系。BBS、博客、QQ、微博、微信的出现,使得原本地区性的、专业性的、小众的新闻话题在网络舆论的聚集下,迅速发酵,升级成为跨地区、跨专业、跨群体的社会热点事件。网络媒体对热点事件的形成推波助澜,同时也给科普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3.1 网络使热点事件科普可能成为常态

网络是热点事件形成的有力推手,热点事件的增多,给热点事件科普也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中国科协下属的大众科技报从2002 年起,每年评选出十大科普事件,包括很多我们熟悉的,如华南虎事件、张悟本事件、抢盐风波、转基因食品的争议、神七发射、嫦娥上天等一系列备受关注的事件,这些事件都引起了公众对相关科学知识的兴趣,并引发了科普热潮。网络也是公众了解热点事件的重要渠道,有调查显示,“平时了解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渠道主要有新闻网站(占81.8%)、微博和网络社区(占63.6%)以及报纸刊物(占36.4%)。由此可见,网络已逐渐超越传统媒介成为了解社会热点的最主要渠道。”[3]此次湘潭孕妇死亡事件也是通过网络上一篇新闻报道的广泛流传而引起的,网民的关注促使事件发酵,成为讨论话题,最后在理性的追问中逼近真相。网络使制造和传播热点事件的重要场所,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热点事件早已成为常态,热点事件科普也将纳入科普常态议题。

3.2 网络为热点事件科普提供快捷的传播渠道和丰富的传播形式

现代传媒的发达得力于传播手段的发展,现代科普也借助于网络——这个现代最便捷的信息传播平台,得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网络为热点事件的传播提供了快捷的传播渠道,同样也为热点事件的科普提供了快捷的传播渠道。各大门户网站、视频网站、微博、微信等这些客户量巨大的网络平台上第一时间传播着时下最热门的新闻资讯,也在第一时间传播着与事件相关的、公众急需了解的科学知识。网络可以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将科学知识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如雅安地震发生后,一个名为“飞碟说”的网络制作团队及时推出的地震科普动画微视频系列《雅安地震特辑》,取得了不错的宣传效果。“视频内容紧密结合雅安地震,采用生动的动画呈现内容,向受众普及地震知识,既有尖锐质疑,也有人文关怀。《雅安地震特辑》的5 个视频推出后,短短十几天后仅在优酷的播放总量达到673 万多次”[4]。从热点事件中挖掘科普题材,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多种形式的科普创作,可以将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结合在一起,获得很好的科普效果。

3.3 网络给热点事件科普的受众参与和反馈提供方便的平台

网络时代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日益模糊。人人都可以站到台前,人人都通过网络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尤其在热点事件科普中,受众不但自主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还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参与到舆论形成过程中去。在传统的科普中,受众是单向的、线性的、被动的接受和理解科学知识,但在现代的科普中,受众需求和期待被表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科普的形式和内容,并且通过受众在平台中的反馈,我们可以评估科普的效果。因此,这也要求了科普工作者,在热点事件科普中要加强受众意识,从受众的需求为切入点,选择符合受众心理和兴趣的科普内容和形式,此外,注重受众的反馈,做到有的放矢,才更容易取得预期的效果。

[1]T.W.Burns .Science Communication:A Contemporary Definition[J].Pubic Under standing of Science,2003,12(2):183.

[2]朱效民.30年来的中国科普政策与科普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2):9-13.

[3]李蔚然,丁振国.关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及其科普需求的调研报告[J].科普研究,2013(1):18-24.

[4]李雅筝,郭璐.基于时事热点创作的科普微视频的实践应用研究[J].科普研究,2014(3):75-79.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羊水热点
热点
蜗牛看牙医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热点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结合热点做演讲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46 例羊水过少的临床分析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临床分析
可怕的羊水栓塞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