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中心城市须协同发展

2015-01-04 00:59蒋李
支点 2015年12期
关键词:城市群长江京津冀

蒋李

核心提示:从区域协同角度看,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成员要进一步合理分工。

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正在推进,它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长江中游城市群何时才能跻身世界一流城市群?相对于其他已成型的城市群而言,长江中游城市群优势和定位是什么,又该如何选择发展路径?

在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南昌大学主办的2015年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年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黄亚平,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教授郝寿义,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曾刚,泛华集团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于小波,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城市之间联系亟待加强

孙久文:严格意义上讲,长江中游城市群并非学术上的城市群,它应该是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三个城市群的组合。

一般认为城市群是在特定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集合体”。如果在政策制定上将长江中游城市叫作“城市群”无可非议,但在学术上我们需要认清它与真正城市群的差距。

曾刚:通过数据分析和调研,我们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还处于规划阶段。要经过体制机制和治理模式创新之后,彼此之间的联系才会越来越紧密,才能一步步成为标准化的城市群。

还需加快工业化进程

孙久文: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同为国内三大区域战略。将长江中游城市群与京津冀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我们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

从行政归属来看,京津冀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长江中游城市群则包括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双方地域面积、人口差距均不大。

虽然都是三个行政区,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合作心态更好。长江中游城市群由三个省份构成,彼此地位更加平等,心态也更加平和。

从具体运作来看,双方产业发展路径有所不同。京津冀整体处于经济发展第一台阶之中,未来主要发展方向是高端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而处于第二经济台阶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未来主要发展方向则是现代制造业。

未来发展战略也有所不同。目前京津冀倾向于做减法,进行经济的转型升级。而长江中游城市群还需加快工业化进程,在注重环保的前提下聚集产业、人口。

基础设施互通至关重要

郝寿义:与京津冀相比,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交通建设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城市群规划的重要一点,就是加强城市间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建设。不少发达国家城市之间距离也十分分散,但依靠紧密的交通系统仍能形成城市群。而国内城市,往往喜欢把大部分资金用于工业园区建设,未来应在交通方面投入更多。

不久前,我在美国有个不错的乘车体会:美国地铁跟公交系统连接非常紧密,每个地铁站下来后就是乘坐便捷、四通八达的公交系统,等待时间很短。如此一来,不但乘客更加便捷,城市也可以用更少的车来覆盖更广泛的面积。

反观国内交通体系,在硬件方面,道路、基础设施相比美国差距已不远。乘客去临近城市,乘坐高铁可能仅需20分钟,但下车后换乘公交车可能又得等很久,换乘成本甚至会高于乘坐高铁成本,使便捷程度大大下降。

同质化竞争转为协同发展

于小波:从整个长江中游城市群看,中游与上下游之间应该加强联系,促进互动与开放。这种联系可以体现在三个维度。

第一,从全局发展来看,长江下游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而上游因过去多年的西部大开发,发展速度也已超过中部地区。这种形势下,中游应加强跟上下游的联动,促进产业升级转移。

第二,从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来看,长沙、武汉、南昌三个中心城市也要加强联动。并不是要大家“把好的东西让给别人”,而是去避免同质化和重复建设。

第三,从对外开放角度看,长江中游城市群要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一同抱团去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

曾刚:从区域协同角度看,长江中游城市群还缺乏一个核心城市。未来,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成员要进一步进行合理分工和角色构想。

这一过程中要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通过协会、商会这种超行政的组织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将中部地区同质化竞争转化为协同发展。

另外,长江中游城市高校机构综合实力在国内排在前列,但这些高校与产业发展间还未形成合作链,“产学研”联动需要加强。

武汉具备“老大哥”潜力

黄亚平:武汉地理区位决定在长三角地区具有交通枢纽地位,具备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老大哥”的潜力。未来武汉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地位建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制造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创新中心。

目前,武汉大量高校资源也为区域经济创新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使其创新能力方面在长江中游城市中排在首位。(支点杂志2015年12月刊)

猜你喜欢
城市群长江京津冀
长江之头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