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军
摘 要 会计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职业,如何提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会计人才是会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高职会计教育为社会培养大量专业知识扎实,操作能力强的会计人员,但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和要求,其关键能力欠缺,职业生涯发展受到较大制约。高职会计教育必须寻求基于市场需求的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策略,采取“整体策略”、“渗透策略”和“体验策略”,在教学与非教学活动中通过“多维度、立体化”的途径培养学生关键能力。
关键词 市场需求 会计 关键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目前浙江省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给企业财务活动带来了新变化,内部控制、债务重组、风险管理等逐渐成为企业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信息技术的普及使企业日常核算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低层次的会计人员被电脑取代,市场需求越来越少,企业普遍对会计人员素质提高了要求,高素质会计人才成为市场抢手货。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职场的激烈竞争,高职会计毕业生往往处于劣势,缺乏创新性思维和对复合型知识的运用,职业迁移能力较差等,绝大部分学生就业质量偏低,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影响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这其中关键能力缺失是重要原因。市场的悄然变化尚未引起高职会计教育界的足够重视,仍然侧重于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忽视学生关键能力培养,造成学生低层次重复就业,市场“供需错位”矛盾逐渐显现。
2 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职会计学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
2.1 关键能力与专业能力之辨
职业教育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一般由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构成,它是劳动者从事某种工作的必备能力。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态度组成,包括会计基本原理、会计业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电算化技能以及会计职业道德等。它是会计人员能否完成某项会计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具备专业能力说明能够完成某项工作任务,但是,当工作环境、任务不断变化和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要想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该项任务,仅凭专业能力还不够,还需要具备职业关键能力。当前会计人才市场上,学业成绩并非第一要求,学生的人品、持续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人际沟通、会计职业判断等素质成为用人单位重点考察方面。市场需求的变化反映了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劳动者的关键能力。
根据关键能力理论的阐述,关键能力是专业实际技能和知识之外的能力,是超越职业领域的能力,它是任何职业的劳动者都应具备的能力,具有普遍适应型和可迁移性特征。虽然理论界对关键能力的定义并未完全统一,但在各自的表述中,对于关键能力包含的内容大致相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品质与心理素质等。2003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结合世界经验和实际情况,将劳动者应具备的关键能力细化为8项能力。
2.2 市场需求导向下学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虽然是超越职业领域的能力,与具体的职业技能、知识不相关,但关键能力的培养是在具体的职业环境下进行的,是与职业相关的,关键能力在不同的职业环境下是如何体现的,其具体要求是什么,这是培养关键能力所必须明确的。在会计职业领域中,会计人员的关键能力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它为高职会计教育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指明了具体指向。按照关键能力理论结合当前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状况,参考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协会(ACCA)、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和我国会计理论界关于会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的表述,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研。
问卷中针对会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关键能力三个方面设置了共25个观测点,其中关键能力设置了信息获取与处理、系统性思维、新知识获取、交流与表达、组织与控制、调节与适应、个人意志品质、职业判断能力8个观测点,每个观测点采用5个选项,分为“很重要”、“重要”“比较重要”“不重要”“不需要”,受访者只能选其一。最后,在问卷中要求对会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关键能力按重要性排序,给出简单理由,并就获取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有效途径给出建议。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各项能力取决于用人单位要求,因此,问卷调查的对象全部为企业一线会计人员和财务负责人。发出问卷55份,收回52份,其中8项关键能力定位在“重要”及以上水平的48份,占比92.31%;在排序中,有45份将关键能力排在首位,占比86.54%,表述理由多数认为关键能力是目前会计人员最欠缺的,它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对会计职业生涯起关键性作用。
3 高职会计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策略及实施途径
会计专业知识、技能可以通过具体的课程知识和训练既可以获得,以会计凭证的填制为例,会计凭证有哪几种,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这是知识,教师可以示范学生动手填制,通过一堂课完全可以解决,学生学到知识并掌握了技能。关键能力远非一两次课堂教学、一两门课程学习便可获得。关键能力的培养带有持续性、整体性,因此必须探究“多维度、立体化”的关键能力培养策略,采取合理的实施途径才能取得效果。结合高职会计教育的实践与国内外关键能力培养的研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关键能力培养策略及其实施途径如下:
3.1 整体策略
整体策略强调对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整体改革,在课程中增加关键能力的内容,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突出关键能力目标。
实施整体策略的最好载体是人才培养方案,它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起统领作用,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学生关键能力培养进行整体考虑、科学设计必将有利于提高关键能力培养效果。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与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需要在以下几个进行改革:
(1)人才培养目标。大多数院校将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定位重点强调了“技能型”,还具体列示学生应掌握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办税、财务分析等技能,对于关键能力目标没有体现。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正确认识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关系,忽视关键能力培养。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是劳动者都不可或缺的能力,专业能力是基础,是进入职场的“敲门砖”,而关键能力则是成功职业生涯的“提升器”。一味强调专业能力,固然可以强化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和水平,较之传统的“只学不做”的培养模式有重大进步,但缺少关键能力的学生最终会成为专业的“操作机器”,不利于其职业发展。因此,应对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突出关键能力目标。endprint
(2)改革课程体系。侧重关键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应该是“宽基础”、“活模块”的体系。关键能力培养需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作为基础,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重视基础课和公共课的功能,要求“宽基础”,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根据学情的不同,考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多样化的选择,设置多方向的模块课程,以适应不同工作岗位和合环境所需的多学科知识交叉的需要,要求“活模块”。
3.2 渗透策略
关键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也不可能像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那样可以通过“手把手”的“授受”模式可以获得,需要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渗透,在教学与非教学活动中持续、全面培养,这就是渗透策略。落实渗透策略的主要途径有:
(1)课堂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意志发展的主要途径在于课堂教学,知识、技能等可以直接传授,而关键能力等则需要通过课堂有效教学予以渗透。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渗透关键能力培养效果显然不理想,因此,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课堂教学的各环节进行系统改革。
在教学目标上应该包含关键能力目标,把系统性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应有的意志品质予以具体列示,并对其进行有效评价;在教学资源开发最好采用任务驱动,选择过程完整具有典型性的工作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在教学模式上选择“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模式,重新审视师生在课堂上的关系,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教师掌控课堂教学进程,传授学习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分岗演练”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最佳方法,提升其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评价中改变现有以考察知识、技能掌握的结果为目的的评价方式,教学评价应该是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评价,应该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道德品质等全部纳入评价范畴。
(2)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和有效补充,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高职会计教育的课外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社团活动、技能竞赛、论坛讲座、文体活动等。由于课外活动的形式灵活,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价值认同、目标等自愿选择和自主组合,形成学习共同体,在这个环境下学生能够充分地进行沟通交流协作、自由表达、自主探索、自我学习。教师虽然不直接参与,但可以在活动目标和内容上引导,指出活动所需关键能力,在内容上可以为其设计一些探究性、创新性的活动,鼓励学生通过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关键能力,并将其纳入纳入考核范畴。
(3)综合实践和毕业设计。由于综合实践和毕业设计能够较为全面地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从现有院校的会计综合实践和毕业设计的内容看,业务内容较为陈旧简单不全面、交叉学科知识复合程度不高、问题导向不明确,不利于关键能力的锻炼。综合实践和毕业实践最好能从企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设计,如应收帐款回收方案、融资方案等贴近企业实际的问题,使学生对财务工作有更深的认识并可以提出解决建议,锻炼其思维能力。
(4)学生管理。在学生管理中通过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新型师生关系是一种师生平等交流的“以人为本”的关系,通过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渗透,并最终影响学生的情感、意志和品质。同时,在学生管理中要充分吸收学生参与,师生共同探讨面对的新问题、寻求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在此过程中将会得到极大锻炼,甚至可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3.3 体验策略
体验策略是指将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将学生置于真实的岗位上,交给其真实的工作任务,要求其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将会体验完成工作所需的各种知识、技能和能力。由于体验策略要求有真实的工作环、岗位和任务,所以实施这项策略的主要途径是定岗实习和社会实践。
(1)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模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顶岗实习是具体形式,目前高职院校均安排了半年、一年不等的顶岗实习时间。顶岗实习不仅能检验并提高专业能力,还可以使学生看到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步入社会,加深了对社会的认知,体验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利用顶岗实习的机会,学生在岗位上可以切身体验职业指导、职场感受,及时获取与会计职业相关的最新信息,扩大视野;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提升责任心和自信心,在体验中变得成熟。在顶岗实习环节,学生的自主学习、沟通交流、获取信息、系统性思维、组织控制、个人意志品质等关键能力均会有提升。在会计专业的顶岗实习环节中,还需要在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实习管理和实习考评方面对关键能力做出明确要求,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利用相关资源寻求最佳方法有效解决问题。(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认知社会并融入社会的有效途径,与专业实践并无直接关系。主要形式有学校组织的参观、生产劳动与社会调查以及学生自主开展的诸如兼职等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学生跳出了自己的小圈子,交往对象和外部环境与学校差异很大,学生需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下体验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等,甚至体验失败、挫折。这些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实现,但却是培养关键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职业教育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并为其提供正确指导。
基金项目:2014年度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2014SCG369)
参考文献
[1] 胡昌,卢晓春,李明惠.关键能力培养策略的发展研究[J].职教论坛,2011(6).
[2] 王茜.侧重胜任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教育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7).
[3] 刘志忠.高职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培养[J].山东社会科学,2011(5).
[4] 滕晓焕.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生关键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索[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5] 丁佟倩.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会计专业课程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8(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