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认知投入,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2015-01-04 12:52江秀叶
科教导刊 2014年35期
关键词:质量教学

江秀叶

摘 要 学生认知投入不仅是学习的重要变量和条件,还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素质、学习产物和学业素质。加强学生认知投入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对教育理论和实践有重要现实意义。在论述认知投入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加强学生认知投入的三个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认知投入;采用现代化的认知工具;建立外部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认知投入 教学 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的转变不可避免地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了冲击。为提高教学质量,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学校硬件资源的建设、增加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却令人担忧,尤其表现在学生无心向学、为应付考试而被动学习,表面上通过考试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课程目标。这种局面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无形中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要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就要重视加强学生的认知投入。

1 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凸显对学生认知投入的重视

高等教育的产品之一是体现在学生身上的教学质量。人们在增加外部资源投入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认知投入,它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内在关键因素。所谓认知投入就是学生学习时运用认知策略、进行思维活动的投入水平。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是对所学知识实现意义建构的“内因”。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创设有利于学生提高内因的动机和途径,促进学生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的提高。

美国当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使学习具有意义,就要让整个人(包括情感、认知学等)投入学习活动,而不能让学习活动成为只是“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

现代认知心理学从广义的范畴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是如何学习、记忆或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包括应用策略进行自我监控的方法,即一套如何学习的程序和规则。策略性知识的学习是认知投入的重要内容。这一分类开创了知识研究的新视野,对教学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凸显了对学生的认知投入的培养和重视。

2 认知投入的性质和特点

(1)认知投入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素质。所谓学习素质,是一个人独立获取知识的心理特征和能力。林毓錡把学习素质看成现代人才五大基本素质的第一要素,是一种元素质。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素质,既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高素质人才在学习阶段内在素质的具体体现。高水平的认知投入,使得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学习,学习效率和质量会大大提高。是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的关键,也是现代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认知投入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

(2)认知投入是一种重要的学习产物。人们一般将学生的认知投入作为学习的输入条件,高水平的认知投入是产生预期的学习结果和教学目标的原因和条件。认知投入本身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变量,但它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产物。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认知投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终身教育时代的到来,终身学习观念的提出,需要我们有较好的认知投入储备,以为将来的学习做准备。只有如此,个体的学习活动才能一直延续下去,也才能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认知投入是一种隐性的学业素质。从对学生产生的长远的影响来看,认知投入和学习结果之间不仅是条件和结果的简单的因果关系。对于具有相同的成绩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投入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例如,两个在考试中有同样成绩的学生,他们的认知投入则可能是完全不相同。可能其中一个学生是通过深层次的认知策略真正掌握了知识。而另一个可能以考前突击的方式,通过死记硬背和机械的认知等浅层次的认知策略暂时记住了考试的内容。这两种认知投入表现出来的短期学习结果是相同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其效果则是截然不同的。因此认知投入作为一种长期有益的学业素质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了认知投入的形式和特点后,就可以试图探索加强学生认知投入的途径。

3 加强学生认知投入的途径

3.1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认知投入

首先,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中心,是能动的认知体和生命体,教师应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向导和顾问,利用多种教学策略开发学生的潜能。要遵循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寻找适应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同时教师在重视学生内在动机与需要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其次,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合作者和朋友,正确指导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经验的有效途径。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

最后,要注意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认知和情感是一个统一体,情感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感受,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和认知动力,决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除此之外,还要培养情感化的师生关系。教学中,师生的情感交流总是贯穿其中。情感作为一种非认知的心理因素,可以提高学习本身的质量,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3.2 应用现代认知工具,提高学生的认知投入水平

认知投入是一种隐性的学习产物,它存在于个体心理内部,反映了人类自身认识活动的规律。所以,不能像陈述性知识那样通过直观演示的方法教给学生。

首先,学习者可以利用它来进行信息与资源的获取、处理、编辑、制作等,并可用其来表征自己的思想,替代部分思维,与他人通信协作等。同时,认知工具在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综合思维中起着重要作用。endprint

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作为辅助的教学工具,还能提供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也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第三,认知工具可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表述问题(如视频工具),更好地表述学习者所知道的知识以及正在学习的客体(如图表工具)。最终,认知工具帮助学习者搜集并处理解决问题所必需的重要信息。“认知工具是支持、指引、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Derry,1990)。

3.3 建立评价体系保障学生的认知投入

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一个环节。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认知投入成功与否,最有说服力的手段就是评价,利用评价检测学生的投入是否是高水平的投入,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以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改进。

评价学生的认知投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评价的主要内容是策略性知识的学习。策略性知识,实质是一套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和程序,它控制着人的学习、记忆和思维活动。它教给学生学习、记忆或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包括学习的方法、技能、自我教育的策略、对记忆进行自我反省、认知、监控的元认知等。通过策略性知识学习的评价,可以发现认知投入的程度水平。因此,评价中要把策略性知识的评价纳入知识评价的体系中,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2)评价的核心是认知策略的有效使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不同认知策略,会引起学生不同程度的认知投入。学生在学习中运用的策略包括:浅层次的策略、深层次的策略和依赖教师(或家长)的策略,实际上表现了三种不同认知水平。例如,学生如果在学习中能主动发现并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就是深层次的认知策略,而调动大脑进行积极思维,这就是一种高水平的认知投入,结果是学生真正理解了所学的知识。反之,如果为了记忆所学的知识而学习是浅层次的认知策略,这种学习只是在背书,这是两种差异极大的认知策略。

(3)评价的主体是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更有资格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评估和判断。对于认知投入,是学习者自身的认知活动和体验,它潜藏于人的内部。正如建构主义理论所说,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可以对自己的认知投入的水平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

同时,通过自我评价可以提高元认知水平。元认知,又叫反省认知或反审认知,是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和结果的认知。它是学习者对自己的思维或学习活动的认知和控制。它的掌握决定了个体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高低。通过元认知的评价,使学生成为“反思的实践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反省,这是重要的元认知体验,对以后的学习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评价的主要形式是过程性评价和质性评价。认知投入不能脱离具体的知识学习,它要通过具体的知识学习过程反映。学生是否真正进行了认知投入,不是单纯从最终的成绩判断出来的。要从他们的学习过程考察,只有找出真正用利用大脑并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运用高效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证据,才能客观地证明学生真正进行了认知投入的学习。

4 小结

认知投入是教育实践中最直接和持续的问题之一。学生认知投入的程度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对我国目前的教育改革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素质,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学习产物和学业素质。加强学生认知投入,可以有效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要加强学生的认知投入。

参考文献

[1] 高志晟.浅谈“学生投入”的引导策略[J].教学教法,2001(3):26-28.

[2] 孙卫国,唐淑敏.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4):248-251.

[3] 蒋泽标.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评述[OL].现代教育技术,2004.3. http://www.etc.edu.cn/blog/jiangzebiao/archives/001832.html.

[4] 两个案例[OL].教育研究,2006-04-13. http://www.chinaedu.org/html/jspt/jxll/jyky/jyyj/373.php.endprint

猜你喜欢
质量教学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质量的快速Q&A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质量投诉超六成
石器时代与质量的最初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