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坤顺 翟华云
摘 要 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基于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也是高校内部治理评价的前提。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通过构建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构造比较判断矩阵,计算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综合权重等过程确定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权重,从而为高校内部治理评价奠定基础。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高校内部治理 评价指标 权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高校内部治理评价的有效进行,需要构建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权重、选择客观可行的评价方法。由此可见,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是高校内部治理评价的关键环节,也是高校内部治理评价的前提。而评价指标权重反映的是各指标对于评价目标的重要程度,是一种基于主观评价和客观反映的评价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综合度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否客观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性。因此,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必须寻求合适的方法,力求做到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从而得出客观合理的评价指标权重,为高校内部治理评价奠定良好的权重基础。
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很多,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这是一种由专家根据自己的经验主观确定权重的方法,就是让专家为每一项评价指标直接赋予权重系数,因为简单实用,德尔菲法也是目前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常用的方法。二是主观经验法,就是评价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直接给出指标权重系数,这种方法比德尔菲法更加节省时间,也更节约成本,方便易行。三是层次分析法(AHP),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特别适用于评价指标难以量化且结构复杂的评价问题,它把难以量化的评价指标通过两两比较加以量化,最后通过计算求出各指标权重。前面两种方法简单实用,方便易行,但是主观性强,不够精确。而层次分析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把复杂的指标体系化解为清晰明了的层次结构,同时把比较难量化的评价指标通过两两比较加以量化,降低主观性,提高精确度,从而让计算得出的权重更加科学合理地反映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在此,我们选择层次分析法来确定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权重。
2 层次分析法(AHP)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匹兹堡大学的运筹学家萨迪(T.L.Saaty)教授提出的,在很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具体运用步骤如下:(1)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在对所要评价的问题有明确认识后,将评价目标层次化,构建一个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2)构造比较判断矩阵。比较判断矩阵的构造是通过两两比较下层元素对于上层元素的相对重要性得出来的,这是层次分析法的关键步骤。萨迪教授采用1~9标度作为比较判断矩阵中元素的判断尺度(见表1)。此外,构造的比较判断矩阵具有如下性质:① = 1;② = 1/;③>0; ④ = 。
表1 判断矩阵中各元素确定的标度
(3)计算指标权重。采用特征向量法中的和积法对比较判断矩阵的列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接着对归一化矩阵的行向量相加,对得出的矩阵再进行归一化处理后便得到特征向量,所得特征向量即为下层元素对应于上层元素的指标权重。(4)一致性检验。由于前面的比较判断矩阵是通过估计构造的,所以难以保证每个要素都满足 = ,因此,必须对构造的比较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最大特征值,就可以得出一致性指标 = 的值,参照萨迪教授给出的随机性指标数值(见表2),可以得出一致性比率 = 的值,如果<0.10,则可以认为前面构造的比较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而计算得出的指标权重也是可以接受的。(5)计算综合权重。前面计算的是各层次要素对上一层次要素的相对权重,而要计算各层次要素对目标层要素的综合权重,则可通过计算各层次指标权重层层相乘后的加权权重得出。
表2 随机性指标数值
3 层次分析法在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中的应用
3.1 构造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表3 高校内部治理评价层次结构模型
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的构造是基于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在以相关政策文件为指导方向,以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为借鉴,以国外高校内部治理经验为参考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的实情,积极探索并构建了包括制度保障、党委常委会、管理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理事会、纪监委员会、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八个维度的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制度保障指标考评的是高校大学章程的制定情况和执行效果;党委常委会指标考评的是高校党委书记和常委会委员权责的明确性和权力行使情况,以及常委会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管理委员会指标考评的是高校校长的选聘方式、行政权的独立性、权责明确性以及权力行使的情况,其他校务委员权力行使情况,院(系)务委员会人员构成的合理性以及在教学、科研、人事、经费等方面拥有的自主性程度,管理委员会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教授委员会指标考评的是高校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师与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与聘任委员会的设置情况、委员会中普通教授的比率、外聘教授的比率、委员会权责的明确性以及权力行使的有效性,教授委员会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情况和执行情况;理事会指标考评的是高校理事权力和义务的明确性以及行使情况,理事会人数、理事会人员构成的合理性、理事会运行的有效性,理事会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纪检委员会指标考评的是高校纪监委员会人数以及人员构成的合理性,纪监委员会在执行监督权时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情况;信息披露指标考评的是高校财务信息披露的渠道、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以及审计师的独立性情况,高校的非财务信息披露内容、信息披露渠道、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情况;利益相关者指标考评的是高校教职工、学生以及其他社会群众团体参与高校事务的程度和表达意愿的程度。据此,在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构造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一共三个层次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见表3)。endprint
3.2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为了尽可能得出客观合理的指标权重,也为了减少误差,一次性通过一致性检验,在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前请专家对层次结构模型中各因素进行重要性单排序,再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各个层次不同因素的重要性标度。从目标层到准则层,将准则层各因素两两比较,得到比较判断矩阵,从准则层到指标层,将指标层相对应的因素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得到比较判断矩阵、、、、、、、,具体结果如下:
3.3 计算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构建了比较判断矩阵后,就可以分别计算每一个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对应于上面的比较判断矩阵,其特征向量分别用、、、、、、、、表示,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每一个比较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如下:
=
( = 8.2626, = 0.0375, = 0.0266<0.10);
= ( = 3.0095, = 0.0048, = 0.0082<0.10);
= ( = 3.0095,= 0.0048, = 0.0082<0.10);
= ( = 5.0001, = 0.000025, = 0.000022<0.10);
= ( = 3.0004, = 0.0002, = 0.0003<0.10);
= ;=;
=;=。
计算得出的特征向量即为相对应指标的权重。因为比较判断矩阵、、、都是二阶矩阵,满足一致性要求,所以不必进行一致性检验;而剩下的比较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可知一致性比率 <0.10,全部通过一致性检验。由此可见,比较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都是可以接受的,计算得出的权重向量也都是可以接受的。
3.4 计算综合权重
前面计算的各层次因素权重是对上一层次的重要性权重系数,为了清晰表示各层次指标对目标层的重要性程度,就需要对各层次指标权重进行综合加权,计算各层次指标对目标层的综合权重。因为准则层(层)的权重向量本身就是对应目标层(层)的,所以不需要再进行综合权重计算。这里需要进行综合权重计算的是指标层(层)对应目标层(层)的综合权重。
计算得出的第三层(层)的综合权重就是指标层22个指标分别对目标层的重要性权重,其权重系数总和为1。至此,通过层次分析法的运用,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权重得以确定。
4 结论
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指标的复合体系,在这个评价体系中,每个评价指标对评价目标的重要性度都不尽相同,如何客观合理地体现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就需要客观合理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而层次分析法把复杂的指标体系化解为清晰明了的层次结构,把难以量化的评价指标通过两两比较加以量化,特别适用于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评价这样结构复杂且评价指标难以量化的评价问题。事实证明,层次分析法为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途径。从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的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权重可以看出,高校内部治理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每个层次的每一个指标对高校内部治理水平和质量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作用。而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为高校内部治理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高校内部治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范道津,陈伟珂.风险管理理论与工具[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89-106.
[2] 杨周复,施建军等.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19-235.
[3] 周坤顺,翟华云.高校内部治理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财会通讯,2013.612(10上):19-22.
[4] 彭国甫,李树丞,盛明科.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6):136-139.
[5] 陆音.基于AHP法的高校财务预警指标权重确定的应用研究[J].企业经济,2010.353(1):119-121.
[6] 徐文学,杨绪强.AHP在财务预警指标权重设计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0(1上):20-21.endprint
3.2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为了尽可能得出客观合理的指标权重,也为了减少误差,一次性通过一致性检验,在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前请专家对层次结构模型中各因素进行重要性单排序,再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各个层次不同因素的重要性标度。从目标层到准则层,将准则层各因素两两比较,得到比较判断矩阵,从准则层到指标层,将指标层相对应的因素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得到比较判断矩阵、、、、、、、,具体结果如下:
3.3 计算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构建了比较判断矩阵后,就可以分别计算每一个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对应于上面的比较判断矩阵,其特征向量分别用、、、、、、、、表示,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每一个比较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如下:
=
( = 8.2626, = 0.0375, = 0.0266<0.10);
= ( = 3.0095, = 0.0048, = 0.0082<0.10);
= ( = 3.0095,= 0.0048, = 0.0082<0.10);
= ( = 5.0001, = 0.000025, = 0.000022<0.10);
= ( = 3.0004, = 0.0002, = 0.0003<0.10);
= ;=;
=;=。
计算得出的特征向量即为相对应指标的权重。因为比较判断矩阵、、、都是二阶矩阵,满足一致性要求,所以不必进行一致性检验;而剩下的比较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可知一致性比率 <0.10,全部通过一致性检验。由此可见,比较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都是可以接受的,计算得出的权重向量也都是可以接受的。
3.4 计算综合权重
前面计算的各层次因素权重是对上一层次的重要性权重系数,为了清晰表示各层次指标对目标层的重要性程度,就需要对各层次指标权重进行综合加权,计算各层次指标对目标层的综合权重。因为准则层(层)的权重向量本身就是对应目标层(层)的,所以不需要再进行综合权重计算。这里需要进行综合权重计算的是指标层(层)对应目标层(层)的综合权重。
计算得出的第三层(层)的综合权重就是指标层22个指标分别对目标层的重要性权重,其权重系数总和为1。至此,通过层次分析法的运用,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权重得以确定。
4 结论
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指标的复合体系,在这个评价体系中,每个评价指标对评价目标的重要性度都不尽相同,如何客观合理地体现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就需要客观合理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而层次分析法把复杂的指标体系化解为清晰明了的层次结构,把难以量化的评价指标通过两两比较加以量化,特别适用于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评价这样结构复杂且评价指标难以量化的评价问题。事实证明,层次分析法为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途径。从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的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权重可以看出,高校内部治理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每个层次的每一个指标对高校内部治理水平和质量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作用。而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为高校内部治理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高校内部治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范道津,陈伟珂.风险管理理论与工具[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89-106.
[2] 杨周复,施建军等.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19-235.
[3] 周坤顺,翟华云.高校内部治理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财会通讯,2013.612(10上):19-22.
[4] 彭国甫,李树丞,盛明科.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6):136-139.
[5] 陆音.基于AHP法的高校财务预警指标权重确定的应用研究[J].企业经济,2010.353(1):119-121.
[6] 徐文学,杨绪强.AHP在财务预警指标权重设计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0(1上):20-21.endprint
3.2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为了尽可能得出客观合理的指标权重,也为了减少误差,一次性通过一致性检验,在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前请专家对层次结构模型中各因素进行重要性单排序,再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各个层次不同因素的重要性标度。从目标层到准则层,将准则层各因素两两比较,得到比较判断矩阵,从准则层到指标层,将指标层相对应的因素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得到比较判断矩阵、、、、、、、,具体结果如下:
3.3 计算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构建了比较判断矩阵后,就可以分别计算每一个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对应于上面的比较判断矩阵,其特征向量分别用、、、、、、、、表示,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每一个比较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如下:
=
( = 8.2626, = 0.0375, = 0.0266<0.10);
= ( = 3.0095, = 0.0048, = 0.0082<0.10);
= ( = 3.0095,= 0.0048, = 0.0082<0.10);
= ( = 5.0001, = 0.000025, = 0.000022<0.10);
= ( = 3.0004, = 0.0002, = 0.0003<0.10);
= ;=;
=;=。
计算得出的特征向量即为相对应指标的权重。因为比较判断矩阵、、、都是二阶矩阵,满足一致性要求,所以不必进行一致性检验;而剩下的比较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可知一致性比率 <0.10,全部通过一致性检验。由此可见,比较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都是可以接受的,计算得出的权重向量也都是可以接受的。
3.4 计算综合权重
前面计算的各层次因素权重是对上一层次的重要性权重系数,为了清晰表示各层次指标对目标层的重要性程度,就需要对各层次指标权重进行综合加权,计算各层次指标对目标层的综合权重。因为准则层(层)的权重向量本身就是对应目标层(层)的,所以不需要再进行综合权重计算。这里需要进行综合权重计算的是指标层(层)对应目标层(层)的综合权重。
计算得出的第三层(层)的综合权重就是指标层22个指标分别对目标层的重要性权重,其权重系数总和为1。至此,通过层次分析法的运用,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权重得以确定。
4 结论
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指标的复合体系,在这个评价体系中,每个评价指标对评价目标的重要性度都不尽相同,如何客观合理地体现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就需要客观合理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而层次分析法把复杂的指标体系化解为清晰明了的层次结构,把难以量化的评价指标通过两两比较加以量化,特别适用于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评价这样结构复杂且评价指标难以量化的评价问题。事实证明,层次分析法为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途径。从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的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权重可以看出,高校内部治理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每个层次的每一个指标对高校内部治理水平和质量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作用。而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高校内部治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为高校内部治理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高校内部治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范道津,陈伟珂.风险管理理论与工具[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89-106.
[2] 杨周复,施建军等.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19-235.
[3] 周坤顺,翟华云.高校内部治理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财会通讯,2013.612(10上):19-22.
[4] 彭国甫,李树丞,盛明科.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6):136-139.
[5] 陆音.基于AHP法的高校财务预警指标权重确定的应用研究[J].企业经济,2010.353(1):119-121.
[6] 徐文学,杨绪强.AHP在财务预警指标权重设计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0(1上):20-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