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伟 赵贵松
摘 要 2007年国家在大学六所部属师范大学恢复了以往的师范生免费受教育的政策,但部分高校免费师范生在职业理想方面还存在的很多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主要从高校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存在的问题、原因、对策进行了具体分析,加强对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坚定他们当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崇高理想。
关键词 免费师范生 职业理想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2007年国家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部属师范大学恢复了以往的师范生免费受教育的政策。这并非单纯的以往免费教育政策的恢复,也不是简单的对培养师范生收费方式的改变,而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这一次政策的出台可以看出,国家投入了大量的教育资金和资源去选拔那些真正热爱教师这一职业,甘愿为基层教育事业奉献自己一生的年轻学子,通过他们来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质量,推动农村等偏远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那么要想使以上目标得以实现,就必须要加强对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只有坚定了他们当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崇高理想,才会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树立起扎根基层,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坚定信念,才能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找到乐趣,在教师教育事业中释放出自己的全部热情和力量。
1 高校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部分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都能遵守国家制定的各种相关政策,都有服务农村基层教育事业的决心和信心。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存在很多问题,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1.1 存在违约的想法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课题组在2011年3月对部分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目标进行了调查,大部分学生的职业目标是正确的,但也有部分学生没有将当一名教师作为自己毕业后的理想目标,并存在违约的想法。据调查显示,有的免费师范生在大一时就开始做兼职,到大三时已经有了一定数额的存款,目的就是到毕业时支付违约金。国家对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部分学生却出现了想违约的想法,不得不说这跟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目标是有一定关系的。在这种情况下,也造成了我国教育资金的浪费,也不利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1.2 缺乏终身执教的职业信念
据调查显示,部分免费师范生在报考时就有把当老师当成一块跳板的想法,等到“十年服务期满就会跳槽”到待遇更好的地方发展。还有的同学不知道自己十年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缺少职业发展规划,并且偶尔也会向周围的同学抱怨自己以后要在农村从事10年的教育工作,还有的同学认为在基层工作实现不了自己的人数价值,自己的青春年华就这样浪费掉了等等,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以上种种错误导致了部分免费师范生职业意志不坚定,没有从内心深处甘愿为基层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更不用谈终身执教的职业信念了。
1.3 对教师这一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
免费师范生作为一名“准教师”,但他们对教师这一职业并没有达到深刻的认识。由于他们没有就业压力,这就造成了部分免费师范生学习动机不强,不知道自己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应该学些什么,认为当一名中小学老师没有什么难度,没有想过自己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专业和教师技能,缺少对自己职业理想的规划,他们只看到了自己没有就业压力,却没有想到自己就业后的压力。所以我们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师教育目标,使他们认识到当一名合格的教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能够自觉地去学习和锻炼能够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各种素质和技能,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己。
2 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报考动机不单纯
动机和职业理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动机都不对,最终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据调查显示,众多免费师范生中,有66.8%的学生并不是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当初的报考动机也是多种多样。大多数学生报考的原因是国家“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和有岗有编的就业岗位;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虽然优秀但不是最优秀的,但报考免师却能到“211”重点大学读书;还有的学生是因为老师职业稳定,每年还有暑假、寒假两个长假,除了以上说的几个主要动机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就不一一列举,但不难看出报考动机不单纯对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产生了严重不良影响。
2.2 农村基础教育条件太差
在这个物欲纵横的社会,很多人都在为能到更好的地方生存和发展而不断努力着。在很多方面城市要比农村略胜一筹。同样是一名老师,城乡老师之间的收入差距是比较大的,做同样的工作,但收入却不一样,难免会造成许多老师心理上的不平衡。收入少相应的生活质量也会相对较低,这也造成了农村教师生活、生存上的压力,所以在农村很难留住骨干老师,跳槽情况时有发生。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从农村来的,想借着考大学这个机会远离农村,以后到更好更广阔的地方去发展,但是现在要在接受四年大学教育要重新回到农村工作,这也间接性的拉远他们与农村之间的感情。同时,农村办学条件也比较艰苦,教育设施条件简陋,长期在大城市读书的大学生可能会不堪忍受工作条件的恶劣而选择离开。
2.3 学校职业理想教育欠缺
免费师范生是一个新生群体,没有先例可循,学校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也是在摸索中前进。很多学校在对部分学生职业理想出现问题时,没有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导致这些学生出现了焦虑、迷茫,担心政策会发生变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另外学校在对免费师范生进行培养的时候并没有针对他们制定一套独具特色的培养方案,跟其他师范生一样只是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师技能的掌握方面进行简单的培养和教育,很多学校忽视了对他们未来职业理想规划的引导和教育,导致了许多免费师范生不能将所学同未来的职业理想有效的结合起来。
2.4 自身心理发展不成熟而“误入师门”
许多高中生在毕业时还没有满18周岁,在对待一些主观问题的重大选择上可能还会向外界求助,比如说填报高考志愿可能会咨询家长的意见,报考免师时可能不完全处于自己的本意,而是听取了家长的意见。还有在认知能力方面也没有完全成熟。据调查,很多免费师范生在报考时,对免费师范生的相关政策、以后的工作环境等等没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只是简单的看到了国家出台的“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对自己喜欢什么,以后真正想要去做什么工作没有考虑清楚。
3 坚定免非师范生职业理想的主要对策
3.1 完善免费师范生录取—退出制度
免费师范生招生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在录取—退出制度方面还有很多缺陷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招生方面,需建立和完善两次录取机制。通过高考第一关在分数上的筛选后,还需要参加入学复试,进行第二次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进行淘汰。第二次考核主要考察免费师范生是否具备能够成为一名老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两次录取机制选拔出真正热爱教师教育事业的学生,这项机制在很多学校也已经开始实行。在退出方面,应该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有些免费师范生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确实不适合当老师,想申请退出有退不了;有些非免费师范生想进入这个群体又进不来等等,这些情况难免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免费师范生录取—退出机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选拔出真正热爱教师教育事业的青年,国家教育资源也可以达到充分利用。
3.2 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我们充分利用社会大舞台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加强对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宣传力度。在宣传时要注意将学生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结合起来,避免过多用“免费”字眼吸引人们的眼球。在国外,许多国家形成的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在德国、法国,教师一经聘用,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不会有失业的危险;在日本,师范生在穿着“教师服”乘坐公共汽车时,乘客们会主动给他们让座,以表示对未来老师的尊重;在韩国,教师可享受公务员待遇等等。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可使教师这一职业更加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增强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理想。
3.3 学校应加强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理想教育
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对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理想教育。可借助课堂、网络等加强学生对教师职业形式与政策的了解,比如了解教师职业的性质、特征、权利、义务、待遇;教师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还可以通过几个关键时间加强对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理想教育,比如开学典礼、第一次课、教师节等等。华中师范大学在开学典礼上,就曾让1000名免费师范生进行了庄严地入学宣誓。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加强,帮助免费师范生合理自我定位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理想。
3.4 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高教师待遇
改革开放至今,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善教学条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但农村相对城市来讲,差距还是很大。国家出台免费师范生政策也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但要想使免费师范生长久、安心的在农村教书育人,从长远来看还是要不断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农村教育环境,与城市教师地位、待遇等同。
3.5 加强自身的管理和约束
免费师范生作为一名准教师,奋斗目标相对于非费免费师范生来说是非常明确的,这种优势可以使他们有意识的去培养自己的师范技能,并且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四年内的职业发展规划,将最终奋斗目标划分成为一个个小的目标不断实现,这样不但可以增强自己的学习动机,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 王旭.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
[2] 王开富.免费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