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伟,韩知峡,雷章恒,马卫中,张青碧*
(1.四川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2.泸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青少年生殖健康、性行为及避孕教育一直是各国政府、各类机关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青少年婚前低龄性行为与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问题都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未婚先孕及人工流产成为严重危害未婚女性生殖健康的重大问题[1]。我国未婚女性性成熟年龄提前,而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远落后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大多数未婚女性对生殖健康知识一知半解,甚至存在认识误区[2]。这一方面对未婚女性的性观念、态度和性行为选择造成了不利影响,产生了诸多的生殖健康问题;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未婚女性在面临生殖健康问题时的正确应对,不仅会损害女性的身心健康,也会对家庭和社会的长远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3]。高尔生等[4]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的性和生殖健康知识贫乏,对婚前性行为、人工流产的后果及危害认识极其不足,因而导致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因此,对未婚青年女性开展性生理和性心理、避孕知识、性伦理道德、性传播疾病、紧急避孕和人工流产等相关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知识的教育十分必要[6]。随着泸州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数量增加,未婚女性婚前性行为与健康关系研究成为健康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本研究于2013年10—12月在泸州市抽取≥16岁未婚常住女性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婚前性行为态度及影响因素。
采取多级抽样方法,在泸州市各区县中随机抽取3个区县,在每个区县随机抽取2个乡镇(或社区),在每个乡镇(或社区)随机抽取2个村(或街道),将每个村(或街道)的所有常住(居住满6个月)16岁及16岁以上未婚女性(指从未领过结婚证,不包括离异或寡居者)作为调查对象。充分动员已纳入的调查对象,积极解释本次调查的目的并承诺保护隐私,以提高调查对象的依从性。
1)问卷设计。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设计本调查问卷,通过聘请相关专家论证、预调查的方法发现问题并调整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生理周期等)、生殖健康知识、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婚前性行为状况、避孕状况、接受性生殖健康教育状况(从未接受;偶尔接受:接受≤1次/年,经常接受;接受≥2次/年)等。
2)调查员培训。调查前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包括自我介绍及项目说明、说服方式等统一标准;规范在调查对象拒访时的应对方法。
3)调查方法。在充分动员的基础上,根据自愿原则,由调查对象自行匿名填写问卷并当场回收问卷。要求调查对象留下联系电话以便核实信息。
1)问卷核实。对收回的问卷进行审核,对存在逻辑错误、信息不完整的问卷,及时联系调查对象进行核实和补充。
2)数据录入。采用双人录入,由2人分别在不同计算机上将调查问卷资料录入EpdiData 3.0数据库,录入后进行一致性检查,发现错误立即核查原始调查表并修改录入数据,直至2个数据库一致。
3)数据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统计描述采用率、构成比等指标,统计分析采用卡方(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
共发放问卷2 119份,收回有效问卷1 989份,回收率为93.87%。调查对象年龄为16~36岁,平均(23.72±4.68)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43人,占12.22%;高中及中专828人,占41.63%;大专576人,占28.96%;本科及以上342人,占17.19%。
2.1.1 避孕相关知识
仅621人清楚性生活安全期的时间,占45.39%;1 167人知道女性怀孕后最早出现的表现特征,占58.67%;1 114人清楚紧急避孕药可以避免怀孕,占56.01%。
2.1.2 性疾病知识
有1 903人认为性传播疾病对健康有害,占95.68%。如表1所示,对生殖系统感染的常见症状的知晓率由高到低依次是:选择“外部瘙痒、疼痛、糜烂”1 654人,占83.16%;选择“阴道分泌物增多、有异味”1 442人,占70.50%;选择“阴部出现皮肤破损或疱疹”1 242人,占62.44%;选择“性交痛或性交后出血”966人,占48.57%;选择“小便尿急、尿痛、尿频”586人,占29.46%;选择“腹痛、腰痛”314人,占15.79%。
表1 泸州市未婚女性对生殖道感染症状的知晓情况(n=1 989)
如表2所示,对性传播疾病的传播方式的知晓率由高到低依次是:选择“经性行为传播”1 851人,占93.06%;选择“经血液传播”1 287人,占64.71%;选择“经母婴传播”1 036人,占52.09%。
表2 泸州市未婚女性对性病传播途径的知晓情况(n=1 989)
如表3所示,有1 790人反对多性伴,占89.99%;1 763人反对卖淫嫖娼,占88.64%;1 749人反对婚外性行为,占87.93%;1 562人反对未婚同居,占78.53%;1 199人反对手淫/自慰,占60.28%;974人反对未婚同居,占48.97%;799人反对婚前性行为,占40.17%。
表3 泸州市未婚女性对性相关行为的态度(n=1 989)
有492人承认有过性行为,占24.73%;387人采取过避孕措施,占78.66%。如表4所示,其中:采用避孕套315人,占64.02%,使用避孕药39人,占7.93%,体外排精22人,占4.47%,安全期避孕11人,占2.24%。
表4 泸州市有性行为的未婚女性避孕情况(n=492)
从未避孕105人,占21.34%。如表5所示,其中:存侥幸心理40人,占38.10%;不好意思购买避孕用品29人,占27.62%;认为没有必要11人,占10.48%;没来得及准备11人,占10.48%;对方不同意7人,占6.67%;不知如何获得避孕药具7人,占6.67%。
表5 泸州市有性行为的未婚女性未采取避孕措施原因(n=105)
当前婚前性行为、未婚同居、未婚先孕等现象已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它不仅折射出性开放思潮对社会性道德、性观念的冲击,也给女性身心健康以及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产生了负面影响。
泸州市未婚女性性生殖健康知识缺乏。无论是对性生活安全期、怀孕后的表现以及紧急避孕措施等避孕相关知识,还是对性传播疾病的常见表现、传播途径,仍有许多未婚女性不清楚或者一知半解。生殖健康知识的缺乏和谬误会影响未婚女性性相关态度和行为,因此迫切需要在未婚女性中开展性教育,普及相关知识。
对性相关行为的态度较为开放。未婚女性对于婚前性行为和未婚同居的反对率均较低,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达到了 24.73%,与陈余金[6]、蔡波等[7]、吴杨等[8]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这与当前性观念日益开放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性发育的成熟,女性对性的生理需求也在增加,对不应发生婚前性行为的传统观念坚守越来越弱。陈余金[6]发现尤其是当未婚女性有了较为稳定的男伴时,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倡导禁止婚前性行为已不现实,应该在帮助未婚女性树立正确性道德性观念的同时,让她们获得安全性行为的知识和能力。
安全措施采用率低。在发生过婚前性行为的调查对象中,35.98%的调查对象从未采取过避孕措施,未采取避孕措施的主要原因是存在侥幸心理或不好意思购买避孕药具,也有“认为没必要”“没想到会发生性行为”“对方不同意采用”“不知如何获得避孕药具”等原因。这些均与性生殖健康和安全性行为知识的匮乏有关。黄江涛等[9]的研究也证实,相对年龄、经济、文化程度等因素,生殖和避孕知识对避孕行为采取率的影响最大(OR=13.305)。不采取避孕措施或避孕措施不当容易导致非意愿妊娠及随之而来的人工流产,不仅影响女性健康,也会影响生育能力,对今后的家庭幸福也可能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宣传普及避孕和安全性行为知识、技能,提供方便的避孕服务和改善避孕工具的获得途径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生殖系统逐渐发育成熟,性冲动、性意识变得越来越明显和强烈,在性心理、性观念和态度尚未正确树立,以及抗拒外界诱惑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婚前性行为极有可能发生。婚前性行为,尤其是过早的婚前性行为和无保护的婚前性行为,对女性的健康、生育能力甚至今后的家庭幸福均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让未婚女性树立健康的性观念、性道德、婚前性行为态度,培养安全性行为的意识至关重要。地方政府、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学校和家庭应多方合作,统一协调,通过电视节目、公益广告、社区宣传栏、专题讲座、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多种途径,从多个层面和环节积极开展性教育[10]。学校是性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应在小学高年级、中学、大学各阶段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程,切实做好性教育工作。
[1]WHO.The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of younger adolescents[R].WHO,2011.
[2]黄江涛,陈越美,俞小英,等.妇女生殖、避孕知识及行为的影响因素[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6):3007-3009.
[3]王萍,尹平.国内外青少年生殖健康现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5(1):33-34.
[4]高尔生,涂晓雯,楼超华.中国未婚青年的生殖健康状况,青少年及未婚青年生殖健康状况、展望及对策(1)[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16-26.
[5]张玉寒,孟玉翠,甘亢,等.中国流动人口未婚女性性健康综述[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17(8):506-508.
[6]陈余金.深圳市宝安区未婚女工婚前性行为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4):73-74.
[7]蔡波,商美丽,蔡泳.上海市外来未婚女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婚前性行为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12):1643-1647.
[8]吴扬,凌莉.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态度及与性行为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9):1025-1027.
[9]黄江涛,陈越美,俞小英,等.流动人口妇女生殖、避孕知识及行为的影响因素[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6):3007-3009.
[10]熊伟,刘艳,叶运莉,等.泸州市大学生性生殖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S):10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