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雷口坡组古风化壳喀斯特气藏成藏条件

2015-01-04 10:15孟昱璋徐国盛袁海锋梁家驹
关键词:风化壳马鞍川西

孟昱璋,徐国盛,刘 勇,杨 成,袁海锋,梁家驹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

川西地区(图1)海相地层油气勘探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1],虽然早期发现了一些气藏和含气构造,但其规模一般较小,一直都没有取得重大突破。随后川西浅层陆相地层油气勘探获得突破使得海相地层油气勘探处于停滞阶段。直到近期,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针对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顶部古风化壳喀斯特地层的油气勘探才在川西拗陷中段的印支期古隆起构造带获得了重大突破,其中XS1井、CK1井天然气测试日产量>0.8×106m3,PZ1井天然气测试日产量更是超过1×106m3。这预示着川西地区雷口坡组顶部古风化壳喀斯特地层拥有巨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鉴于前人对川西地区雷口坡组顶部古风化壳喀斯特储层油气成藏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借助岩石薄片观察、有机地化分析、同位素分析等技术手段,结合沉积、构造背景研究,综合分析川西地区雷口坡组顶部古风化壳喀斯特地层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及相互配置关系,并恢复其油气成藏过程,旨在为川西地区雷口坡组顶部古风化壳喀斯特气藏的进一步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图1 川西拗陷区域概况Fig.1 The regional overview of West Sichuan Depression

1 沉积地质背景

川西地区雷口坡组主要岩性是白云岩,其次是灰岩、泥岩、膏岩。地层在纵向上由下而上分为5段:雷一段、雷二段、雷三段、雷四段、雷五段(天井山组)。白云岩在4个层段均有分布,而灰岩仅局部出现在雷一、雷三、雷五段,雷口坡组内幕膏岩主要发育在雷二、雷四段。雷口坡组下伏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且常以灰绿色绿豆岩为界;上覆以平行不整合接触的上三叠统马鞍塘组—小塘子组(图2)[2]。

图2 川西拗陷区域概况与研究区位置及地层柱状图Fig.2 The stratigraphic section histogram of West Sichuan Depression

印支期是四川盆地西部沉积格局演化过程中重要的时间节点,印支期前,四川盆地主要是海相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印支期后,四川盆地进入了陆相前陆盆地沉积时期。由于受到中三叠世末的印支运动早幕影响,四川盆地内形成了核部在泸州—开江地区的泸州—开江北东向古隆起。沉积相带变化以城口—梁平—涪陵一线为界,该界以东为砂泥岩组成的巴东组碎屑岩沉积,该界以西主要以碳酸盐岩台地相为主的雷口坡组沉积[3]。此次区域抬升运动,在川西地区形成了马鞍塘组与雷口坡组之间的不整合面。

四川盆地马鞍塘组是一套海陆过渡相地层。马鞍塘组沉积早期,随着海水由松潘地区注入川西,川西地区属于开阔浅海环境并发育浅水碳酸盐岩沉积体系,发育有鲕粒滩和海绵形成的生物礁;随着海侵继续,海水加深,带来的碎屑物质增多,生物礁沉积终止,开始发育浅海碎屑岩沉积体系。该时期沉积的马鞍塘组岩性主要为暗色泥页岩,夹杂少量灰岩。随着海水继续加深,碎屑物质搬运而来,龙门山受构造运动影响抬升高出海平面,川西地区形成海湾环境,该时期沉积了以三角洲障壁沙坝和海湾泥坪为主的小塘子组[4]。马鞍塘组-小塘子组沉积体系内发育的泥质岩,是雷口坡组重要的烃源供给区(图3)。

图3 四川盆地西北部马鞍塘组沉积(卡尼期)构造示意图Fig.3 The sedimentary structure sketch of Maantang Formation in the northwest of Sichuan Basin(据杨荣军,2009)

据邓康龄等研究,从川西拗陷到川中地区,中三叠统的厚度不断变薄并部分缺失。川西拗陷大部分地区的中三叠统是连续沉积的,例如江油西侧马鞍塘车站剖面雷五段(天井山组)发育粉晶灰岩、藻灰岩等灰岩层段,与上覆马鞍塘组灰泥岩呈整合接触。而川中地区马鞍塘组和小塘子组尖灭。

2 油气成藏基本地质条件

2.1 烃源条件

2.1.1 烃源岩厚度与分布区域

据前人研究表明,川西拗陷上三叠统发育多套烃源岩,其中又以马鞍塘组、小塘子组、须三段和须五段为主力烃源岩。川西拗陷马鞍塘组-小塘子组烃源岩厚度与展布不均,在川西拗陷北部江油-安县一带厚度较大,最厚处达400m左右;另一厚度较大地区在都江堰至大邑一带,平均厚度在325m左右;这两个区域的周边烃源岩厚度变薄。孝泉—新场—合兴场一带厚度为80~100m,相较于中心位置的厚度要薄,但是厚度不是影响生烃能力的决定性因素[5-8]。

2.1.2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有机质类型是评价烃源岩的重要内容之一,有机质类型不同,其产烃类型、生烃潜力、门限深度(温度)都有一定差异。根据干酪根的H、C、O原子比将其分为Ⅰ、Ⅱ、Ⅲ、Ⅳ型[9]。

据前人研究,川西拗陷马鞍塘组-小塘子组泥质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多样,包含有Ⅰ、Ⅱ、Ⅲ型干酪根,但主要以Ⅰ型腐泥型干酪根和Ⅱ型混合型干酪根为主。

Ⅰ型干酪根具备较高的H/C原子比和较低的O/C原子比,主要成分以类脂化合物为主。它的来源可能是藻类沉积物,也可能是经过细菌改造的各种有机物质,其生油潜力大。

Ⅱ型干酪根的H/C原子比和O/C原子比介于Ⅰ型干酪根与Ⅲ型干酪根之间,相对来说具备较高的氢含量,但比Ⅰ型干酪根略低。它的原子结构和成分为高度饱和的多环碳骨架,具备较多的环烷烃和直链烷烃。它的来源可能是微生物或者海洋浮游生物,其生烃能力中等,属于较为有利的干酪根类型。

Ⅲ型干酪根氢含量低,氧含量高,饱和烃很少,多来自于高等植物,其生烃能力不佳,多以生气为主。

2.1.3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与成熟度

作为定性、定量评价烃源岩质量的三要素之一,有机质丰度指标颇为重要。原地矿部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1980)曾据中国陆相泥质生油岩生油条件与有机碳含量的关系,将有机碳质量分数(wTOC)>1.0%的以黑色泥页岩为主的生油条件定义为最好条件。据有限钻井资料与野外露头资料显示,川西拗陷马鞍塘组-小塘子组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较高,测出有机碳质量分数平均>1.0%,最高达6.0%左右。

川西拗陷马鞍塘组-小塘子组泥质烃源岩有机质的成熟度在纵向上和不同区域有差别,总体上有机质演化程度由东向西降低,纵向上深层拗陷演化程度较高。例如龙门山前缘地带中12井Ro为1.06%,处于深成作用早中期,即“生油窗”;拗陷东翼丰谷构造和罗江构造马鞍塘组-小塘子组烃源岩演化程度较高,Ro普遍大于2.0%,进入干气阶段。

综上,川西拗陷马鞍塘组-小塘子组泥质烃源岩的厚度展布不均,最厚处达400m,最薄处100m左右;有机质丰度较高,残余有机碳质量分数多在1.0%以上;有机质成熟度各区差异大,龙门山前缘镜质体反射率处于生油窗,而拗陷东翼或深部地层有机质演化程度较高,已经处于干气阶段;有机质类型属于生油能力较好的Ⅰ型腐泥型干酪根、Ⅱ型混合型干酪根。如何找到储集层和烃源岩良好配置的含油气系统是勘探开发中需解决的难题[10],但是总体来看,川西拗陷马鞍塘组-小塘子组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烃能力,能够为雷口坡组顶部气藏提供充足的油气源。

2.2 储集条件

四川盆地在印支早期构造运动影响下发生整体性的隆升[11],并导致海平面下降,雷口坡组开始出露地表。雷口坡组顶部在大气淡水的溶蚀作用以及风化剥蚀作用的共同影响下,其顶部形成了古喀斯特风化壳。由于盆地内不同地区的隆升幅度不一,致使雷口坡组第四段风化壳主要在川西地区分布(图4),这也就决定了该地区是盆地内雷口坡组古风化壳喀斯特型气藏的重点勘探区域。通过目前在川西地区针对雷四顶部古风化壳喀斯特储层勘探钻井的取心资料,研究川西地区雷四储层发育层段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以及储层段孔隙的形成机制。

图4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第四段分布图Fig.4 The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of Member 4of Leikoupo Formation

2.2.1 储层岩石学特征

雷口坡期,川西地区以局限台地相沉积环境为主,局部为开阔台地与蒸发台地相沉积环境,雷口坡组发育的岩性以白云岩为主,是一套白云岩、灰岩、膏盐岩和泥岩的组合。通过对川西地区的DS1井、PZ1井以及TS1井的钻井岩心和磨制的岩石薄片的观察,发现川西地区雷四段中、上亚段古风化壳喀斯特型储层的岩性主要是以微-细晶白云岩为主,其次还有泥-微晶灰岩、微晶云灰岩、细-微晶灰质云岩、藻白云岩等。另外,在纵向上雷四段储层岩性从上到下具有白云质增加的特征,其岩性也按照灰岩→云质灰岩→灰质云岩→白云岩的顺序向下逐渐过渡,白云石结晶程度也趋于变好,雷四段下亚段岩性基本上为云质膏盐岩、含膏质白云岩及泥-微晶白云岩等。

由于雷口坡组第四段顶部在印支期早期曾经历了风化剥蚀,因此从川西地区钻井岩心上可以直接观察到雷四段的中、上亚段存在较为明显的古喀斯特特征。在PZ1井的岩石薄片中还可观察到钙结壳断块、悬垂胶结、溶洞垮塌的砂砾屑等明显的古喀斯特作用的标志(图5)。

2.2.2 储层储集空间类型

雷四段古风化壳喀斯特型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岩石薄片观察表明储层发育的孔隙类型主要有溶蚀孔洞、白云石晶间(溶)孔以及裂缝等。

a.溶蚀孔洞。雷四段储层钻井岩心和岩石薄片上普遍可见溶蚀作用形成的孔隙,溶蚀孔洞在储层内的多种岩性中均有发育,其中主要发育于灰岩和白云质灰岩中,并且可见部分溶蚀孔隙被后期方解石充填的现象(图6)。就DS1井的岩石薄片观察结果来看,灰岩和白云质灰岩中发育的溶蚀孔洞数量较少,整体面孔率不高(3%~6%)。

b.白云石晶间(溶)孔。雷四段储层的晶间(溶)孔发育的岩性主要是灰质云岩和白云岩,其发育程度随着岩石中的白云质含量及结晶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在PZ1井储层岩石薄片的观察中发现(图6),部分白云石化程度很高的白云岩面孔率最高可达13%,而来自DS1井白云石化较低的灰岩由于缺乏晶间(溶)孔,仅在含灰质部分发育有少量的溶蚀孔,面孔率往往不高(3%~6%)。

c.裂缝。雷四段储层中溶蚀缝和构造缝普遍较为发育(图6),溶蚀缝的宽度约为0.05~0.5 mm,构造缝长度为50~150mm、缝宽0.1~1 mm,裂缝发育密度约为10~25条/m,部分裂缝被方解石充填。由于裂缝对于储层渗透性的改善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储层测试的物性资料显示,裂缝相对发育的储层段的平均渗透率一般在7.000×10-3μm2左右,明显高于整个储层段的平均渗透率(0.308×10-3μm2)[12]。

2.2.3 储层物性特征

图5 川西雷口坡组顶储层古喀斯特标志Fig.5 Paleokarst signs of the top reservoir of Leikoupo Formatiomn,West Sichuan(据西南油气分公司)

图6 川西地区雷口坡组顶部古风化壳喀斯特储层主要储集空间类型Fig.6 The primary pores types of the Leikoupo Formation paleokarst reservoir,West Sichuan

通过对PZ1井雷四段顶部古风化壳喀斯特储层的物性分析表明,储层孔隙度一般为0.82%~14.16%,渗透率一般为(0.087~7.681)×10-3μm2。PZ1井以东的CK1井雷四段储层测井孔隙度 为 2.6% ~10.5%,渗透率为(0.010~0.950)×10-3μm2。另外,XCS1井雷四段产气层的平均孔隙度为10.1%,平均渗透率为3.656×10-3μm2,XQS1井雷四段储层平均孔隙度5.17%,平均渗透率为0.308×10-3μm2(据西南油气分公司)。从以上钻井岩心物性分析可知,川西地区雷顶储层物性由于溶蚀孔洞和裂缝较为发育,天然气储集物性较好,整体属于Ⅱ、Ⅲ类碳酸盐岩储层。

2.2.4 储层孔隙形成机制

碳酸盐岩地层在沉积后发生的溶蚀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对于形成优质碳酸盐岩储层至关重要。川西地区雷四段碳酸盐岩地层在沉积后经历了印支早期运动,该期构造运动使得盆地发生整体性的隆升,海平面随之下降,雷四段出露地表遭受风化剥蚀和大气淡水的淋滤溶蚀并在其顶部形成古喀斯特风化壳。盆地内其他地区由于隆升幅度较大,雷四段大多被完全剥蚀,仅在隆升幅度相对较小的川西地区和川东北局部地区有保留。从川西地区钻遇雷四段的钻井岩心上可以普遍观察到溶蚀作用形成的孔、洞、缝以及风化作用形成的风化黏土层等。显然,就钻井岩心上的观察结果来看,暴露溶蚀作用和风化作用是形成雷四段储层孔隙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通过储层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分析和岩石薄片鉴定来看,雷四段储层孔隙的形成机制并非只有大气淡水淋滤溶蚀、风化作用;此外,埋藏白云石化和埋藏溶蚀作用也是另一种重要的孔隙形成机制。δ13C和δ18O值是指示碳酸盐岩成岩环境较为敏感的地球化学指标之一[13-15],因此碳、氧测试值对于判断碳酸盐岩的成岩环境和孔隙形成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据前人研究表明,大气淡水成岩环境中形成碳酸盐岩的δ13C值普遍具有低正值到高负值特征,而δ18O一般变化幅度很小,都是高负值。如果大气淡水的主要来自于早期灰岩的溶解,那么在这种大气淡水参与下的喀斯特成岩环境中形成的碳酸盐岩将具有δ13C低正值、δ18O高负值特征。

DS1井雷四段储层围岩的碳、氧同位素测试数据显示,δ13C具有低正值特征主要分布在2.0‰~2.6‰,δ18O主要分布在-5.3‰ ~-6.4‰;PZ1井样品的δ13C也是具有低正值特征,主要分布在0.9‰~2.5‰,δ18O 主要分布在-6.0‰~-7.5‰。而三叠纪全球海水的δ13C值在2.8‰~3.1‰,δ18O值在-0.8‰~-0.5‰范围内变化[16]。δ18O值存在明显的差异,表明雷口坡组储层的碳酸盐岩在海相环境中沉积后发生了一定的成岩后生变化。

PZ1井和DS1井的同位素分析结果反映典型的大气淡水成岩环境特征,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进一步印证了雷四段顶部喀斯特风化作用的存在。通过对PZ1井和DS1井测试的δ13C值和δ18O值进行正交投点,结果发现所投点全部都落入第Ⅱ象限。根据Hudson(1976)的碳酸盐岩的成岩环境图版来看(图7),并不是所有样品都属于大气淡水成岩环境产物,还有相当一部分样品落在大气淡水胶结物与埋藏胶结物范围之间。通过对这些样品对应的岩石薄片的镜下观察,发现样品中白云石结晶程度较好并发育白云石晶间孔和晶间溶蚀孔,部分样品的镜下面孔率最高可达13%;并且该类样品的埋深一般比属于大气淡水产物的样品要深。不言而喻,埋藏白云石化和埋藏溶蚀作用对于雷四段古喀斯特风化壳储层下部埋藏较深层段的孔隙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生储盖组合及保存条件

据CK1井天然气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川西地区雷四段顶部古风化壳喀斯特型气藏的天然气来源于马鞍塘组与小塘子组海相地层[10]。因此,作者认为其生储盖组合为:马鞍塘组与小塘子组海相烃源岩+雷四段顶部古风化壳喀斯特型储层+上三叠统泥岩盖层。

图7 川西雷口坡组顶部储层碳、氧同位素特征与成岩环境Fig.7 The relationship of Carbon-oxygen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and diagenetic environment of the Leikoupo Formation top reservoir,West Sichuan作图方法据Hudson(1976)

川西地区,覆盖于雷口坡组顶部之上的是厚度为30~350m的马鞍塘组和小塘子组泥岩[10],同时,这两套泥岩也是雷口坡组四段顶部古风化壳喀斯特型储层的直接盖层。而上方累计1 000多米厚须家河组和侏罗系泥岩则是雷四段顶古风化壳喀斯特气藏的区域盖层。综合来看,川西地区雷四段顶古风化壳喀斯特气藏的保存条件良好,足以封盖雷四段气藏。

2.4 构造特征及圈闭条件

川西地区雷口坡组顶部古风化壳喀斯特型气藏圈闭具备显著的地层圈闭特征,地层圈闭体的形成主要受沉积微相和喀斯特体系的控制。四川盆地中三叠世末,印支运动早幕,雷口坡组广泛抬升,进入表生成岩阶段,其顶部地层接受剥蚀和风化喀斯特作用,由于溶蚀作用有很强的继承性,可以在先成孔缝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叠加溶蚀扩大或形成新的溶蚀孔缝。川南和川东北地区受泸州古隆起和开江古隆起的影响较大,雷四地层多数被剥蚀殆尽,使得四川盆地雷四段地层圈闭主要在川西地区发育。

与此同时,雷口坡组顶部古风化壳喀斯特型气藏圈闭也明显受控于构造,属于典型的构造-地层复合型圈闭。特别是川西地区印支期发育的古隆起构造带与雷口坡组油气成藏密切相关。印支期,川西地区从北到南依次发育:江油-九龙山古隆起构造带、孝泉-丰谷古隆起构造带、邛崃-新津古隆起构造带[17]。这些印支期古隆起构造带由于发育时间早于上三叠统烃源岩生烃期,因而成为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有利指向区,其中川西中段的孝泉-丰谷古隆起构造带以圈闭条件和储集物性相对最好而成为最优的天然气勘探目标。

3 油气成藏过程

川西地区雷口坡组顶部古风化壳喀斯特型气藏主要经历了以下4个重要演化阶段。

3.1 第一阶段(中三叠世末表生成岩孔隙建造期)

中三叠世末期,雷口坡组由于受到印支期构造运动的抬升而出露地表遭受剥蚀。由于大气淡水的淋滤溶蚀作用,在雷口坡组顶部的剥蚀面附近形成了大量的次生溶蚀孔洞。加之印支期川西各地区的构造抬升幅度不一,造成了川西地区雷口坡组古风化壳喀斯特型储层主要分布在构造抬升幅度相对较大的地区,也即是印支期古隆起构造带。这一时期为储层的表生成岩孔隙建造期[18]。

3.2 第二阶段(晚三叠世中晚期有利油气聚集的古隆起构造带形成期)

晚三叠世中晚期,印支运动晚幕使得龙门山发生褶皱隆升并在川西拗陷区域形成了多个古隆起构造带雏形,从南到北依次为邛崃-新津古隆起带、孝泉-丰谷古隆起带、江油-九龙山隆起带[17]。而此时,马鞍塘组和小塘子组海相烃源岩尚未进入生油高峰期。因此,印支期开始发育的古隆起构造带是油气运移、聚集的有利指向区,能够为后期雷口坡组顶部古风化壳喀斯特型气藏的油气运移、聚集提供必要的构造圈闭条件。

3.3 第三阶段(燕山期古隆起构造带继承发育-油气大规模聚集期)

燕山运动中幕持续构造抬升和挤压,使得川西地区分布的印支期古隆起雏形在构造幅度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此时古隆起带的整体面貌基本形成。由于该期存在较为强烈的挤压应力,使得古隆起带普遍发育断裂和裂缝。这些断裂和裂缝与雷顶喀斯特风化不整合面共同组成了有利于油气运移的输导体系。中晚侏罗世,川西马鞍塘组和小塘子组海相烃源岩进入了生排烃高峰期[19],大量生成的油气沿着已经形成的断裂、裂缝、不整合面组成的运移输导系统向构造相对高部位(古隆起带)运移并进入雷顶构造-地层圈闭内聚集成藏(图8)。

3.4 第四阶段(喜马拉雅期气藏最终定型期)

喜马拉雅期,构造挤压形成了龙门山推覆构造,川西地区再次发生地层抬升并伴随较为强烈的褶皱作用,雷口坡组储层也随之产生了大量的构造裂缝并形成一系列的有利于油气运聚的缝洞系统。与此同时,燕山期有利于油气聚集的古构造也在新的地质背景下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从而致使原有的古油气藏发生调整,油气再次向新形成的圈闭运移、聚集调整并最终成藏定型。

图8 川西地区雷口坡组顶部气藏成藏示意图Fig.8 The sketch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of Leikoupo Formation,West Sichuan

4 结论

a.川西拗陷马鞍塘组—小塘子组烃源岩沉积于浅海海湾环境,岩性为暗色泥页岩夹杂少量灰岩,有机质丰度与成熟度均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Ⅰ、Ⅱ型为主,具备较好的生烃能力,是该地区雷口坡组顶部风化壳古喀斯特气藏的重要油气来源。

b.川西地区雷口坡组顶部古风化壳喀斯特型储层主要发育在雷四段中、上亚段,储集空间类型为白云石晶间(溶)孔和溶蚀孔缝。据储层岩心、岩石薄片观察与碳、氧同位素分析表明,储层存在两种孔隙形成机制: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埋藏白云石化与埋藏溶蚀作用。

c.川西地区雷顶古风化壳喀斯特气藏的生储盖组合为:上三叠统马鞍塘组与小塘子组海相烃源岩+雷四段顶部古风化壳喀斯特型储层+上三叠统泥质盖层,匹配关系好保存条件佳。

d.川西地区雷口坡组顶部古风化壳喀斯特型气藏圈闭具备显著的地层圈闭特征,但是四川盆地各区域构造强度不一,使得雷四段构造-地层圈闭主要在川西地区发育。川西地区分布的印支期古隆起带由于形成时间早,而成为该地区中、上三叠统油气运聚有利指向区,其中孝泉-丰谷古隆起构造带是雷口坡组顶部古风化壳喀斯特型气藏勘探的重点目标区。

e.川西地区雷口坡组顶部古风化壳喀斯特型气藏主要经历了4个重要阶段:中三叠世末表生成岩孔隙建造期、晚三叠世中晚期有利油气聚集的古隆起构造带形成期、燕山期古隆起构造带继承发育-油气大规模聚集期、喜马拉雅期气藏最终定型期。

[1]宋晓波,刘诗荣,王琼仙,等.川西拗陷西缘中下三叠统油气成藏主控因素[J].岩性油气藏,2011,23(1):67-73.Song X B,Liiu S R,Wang Q X,etal.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of Middle-Lower Triassic in western margin of western Sichuan Depression[J].Lithologic Reservoirs,2011,23(1):67-73.(In Chinese)

[2]李凌,谭秀成,周素彦,等.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层序岩相古地理[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4(4):13-22.Li L,Tan X C,Zhou S Y,etal.Sequence lithofacies paleography of Leikoupo Formation,Sichuan Basin[J].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Science &Technology Edition),2012,34(4):13-22.(In Chinese)

[3]郭正吾,邓康龄,韩永辉,等.四川盆地形成与演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Guo Z W,Deng K L,Han Yonghui,etal.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Sichuan Basin[M].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1996.(In Chinese)

[4]杨荣军,刘树根,吴熙纯,等.川西上三叠统海绵生物礁的分布及其控制因素[J].地球学报,2009,30(2):227-234.Yang R J,Liu S G,Wu X C,etal.Distribution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siliceous sponge reefs in western Sichuan Province[J].Acta Geoscientia Sinica,2009,30(2):227-234.(In Chinese)

[5]秦胜飞,陶士振,涂涛,等.川西拗陷天然气地球化学及成藏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34(1):34-38.Qin S F,Tao S Z,Tu T,etal.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gas geochemistry and accumulation in Western Sichuan Depression[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7,34(1):34-38.(In Chinese)

[6]叶军.川西拗陷马鞍塘组—须二段天然气成矿系统烃源岩评价[J].天然气工业,2003,23(1):21-25.Ye J.Assessment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in Xu-2 Memeber,Maantang Formation gas system in West Sichuan Depression[J].Natural Gas Geoscience,2003,23(1):21-25.(In Chinese)

[7]姬惠敏,罗啸泉,徐世琦.川西三叠系含气系统特征及勘探目标分析[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2,25(2):13-20.Ji H M,Luo X Q,Xu S Q.Petroleum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ation target analysis of Triassic in Western Sichuan[J].Natural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2,25(2):13-20.(In Chinese)

[8]王兰生,陈盛吉,杜敏,等.四川盆地三叠系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8,19(2):222-228.Wang L S,Chen S J,Du M,etal.Organic geochemistry characteristics and resources potential of Triassic natural gas in Sichuan Basin,China[J].Natural Gas Geoscience,2008,19(2):222-228.(In Chinese)

[9]蒂索B P,威尔特D H.石油形成和分布[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2.Tissot B P,Wilt D H.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Petroleum[M].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1982.(In Chinese)

[10]许国明,宋晓波,王琼仙.川西拗陷中段三叠系雷口坡组—马鞍塘组油气地质条件及有利勘探目标分析[J].海相油气地质,2012,17(2):14-19.Xu G M Song X B,Wang Q X.Analysis of petroleum geologic conditions and favorable prospecting targets of Triassic Leikoupo-Ma'antang formations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Chuanxi depression,Western Sichuan Basin[J].Marine Origin Petroleum Geology,2012,17(2):14-19.(In Chinese)

[11]罗小龙,汤良杰,谢大庆,等.塔里木盆地雅克拉断凸中生界底界不整合及其油气勘探意义[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2,33(1):30-36.Luo X L,Tang L J,Xie D Q,etal.Mesozoic bottom boundary unconformity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in the Yakela faulted uplift,Tarim Basin[J].Oil & Gas Geology,2012,33(1):30-36.(In Chinese)

[12]宋晓波,王琼仙,隆轲,等.川西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古喀斯特储层特征及发育丰控因素[J].海相油气地质,2013,18(2):8-14.Song X B,Wang Q X,Long K,etal.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Middle Triassic Leikoupo paleokarst reservoirs in western Sichuan Basin[J].Marine Origin Petroleum Geology,2013,18(2):8-14.(In Chinese)

[13]郑荣才,陈洪德,张哨楠,等.川东黄龙组古喀斯特储层的稳定同位素和流体性质[J].地球科学,1997,22(4):88-92.Zheng R C,Chen H D,Zhang S N,etal.Stable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f karst-reservoirs in Huanglong Formation from eastern Sichuan[J].Journal of Earth Science,1997,22(4):88-92.(In Chinese)

[14]秦永霞,黄思静,武文慧,等.济阳拗陷桩海地区下古生界潜山储层成因机制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5,27(2):141-146.Qin Y X,Huang S J,Wu W H,etal.The reservoir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arbonate buried-hills of Lower Paleozoic in Jiyang Sag,Zhuangxichengdao Zone[J].Computing Techniques for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2005,27(5):141-146.(In Chinese)

[15]许效松,杜佰伟.碳酸盐岩地区古风化壳喀斯特储层[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5,25(3):1-7.Xu X S,Du B W.The palaeoweathering crust-type karst reservoir rocks in carbonate rocks[J].Sedimentary Geology and Tethyan Geology,2005,25(3):1-7.(In Chinese)

[16]Allan J R,Wiggins W D.Dolomite Reservoirs,Geochemical Techniques for Evaluating Origin and Distribution[M].AAPG,Continuing Education Course,Note Series#36,1993.

[17]李林涛,朱光辉,熊亮.川西拗陷中部古隆起形成演化过程及其控油气作用[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2,35(3):5-8.Li L T,Zhu G H,Xiong L.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palaeohighs in central West Sichuan Depression and their controls on oil and gas[J].Natural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12,35(3):5-8.(In Chinese)

[18]汪华.四川盆地中西部中三叠统天然气藏特征及成藏机理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档案馆,2009.Wang H.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Middle-Triassic Natural Gas Pools in the West-Central Sichuan Basin[D].Chengdu:The Archive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9.(In Chinese)

[19]陈冬霞,黄小惠,李林涛,等.川西拗陷上三叠统烃源岩排烃特征与排烃史[J].天然气工业,2010,30(5):41-45.Chen D X,Huang X H,Li L T,etal.Characteristics and history of hydrocarbon expulsion of the Upper Tertiary source rocks in the western Sichuan Depression[J].Natural Gas Industry,2010,30(5):41-45.(In Chinese)

猜你喜欢
风化壳马鞍川西
美丽的川西小环线
岁月尽川西
马镫与马鞍
雕花马鞍
川西,那一抹如梦的秋色
缅甸莱比塘铜矿堆浸场地层的渗透性特征分析
浅析油气成藏过程中不整合的作用
红马鞍
云南勐满红土风化壳特征及其意义
川西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