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英语逻辑思维能力——以科技说明文阅读教学为例

2015-01-04 14:14黄科
英语教师 2015年9期
关键词:例句因果关系说明文

黄科

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英语逻辑思维能力
——以科技说明文阅读教学为例

黄科

理解文本中的逻辑关系是一项基本阅读技能,而因果关系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当今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因果”逻辑思维及其相关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不够深入和系统。本文探讨了以高中英语科技说明文为载体,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因果”逻辑思维能力与相关线索词运用能力的方法。

因果关系;因素;显性线索词;隐性线索词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堂标准(实验稿)》指出,英语阅读技能的教学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文本中的逻辑关系是一项基本阅读技能,而因果关系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然而,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因果”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也缺乏有效的方法。一般而言,教师对文中因果关系的处理存在着两种误区:一是不够深入,常常停留在语言理解的层面,只关注显而易见的因果关系。如只教会学生有哪些词汇可以表示因果关系,展示一些例句,最多再让学生用这些词汇造几个句子。二是不够系统,如处理文章时零散地提几个因果问题,或是模仿高考题出几道因果关系的选择题。这样零敲碎打,随意性很强,不利于学生“因果”逻辑思维的培养和真正掌握与因果关系有关的语言知识与技能。笔者认为,结合文本,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因果”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并培养因果关系线索词的运用能力是一个有效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方法。

二、科技说明文的特征

说明文是对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特征、性质、状态、功能等进行解释、介绍、阐述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的目的和性质是客观地介绍、解释事物,使读者获得知识和信息(吕浙 2010)。英语说明文(Exposition)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客观事物的特点和性质,阐明事物发生和发展过程等为主要表达内容给读者以知识的一种文体。说明文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特征、结构、功能、成因、结果或发生发展过程的解释说明,使读者对事物的本质获得完整而清晰、客观、准确的认识和了解(李新民 2005)。从这些定义中不难发现,因和果是说明文中极其重要的一种逻辑关系。

科技说明文是说明文的一种,主要介绍前沿科技、科学动态、发明创造、科研方法、事物的发展规律、对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等,从而使读者获得与说明对象有关的知识、信息,并获得某些方面的启示。高中人教版教材中包含多篇科技说明文,科技说明文强调知识性。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所得,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为了要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所以通常科技说明文中含有较多的因果关系,以这种文体作为培养学生因果逻辑思维能力的载体就比较适合。

三、因果关系的定义及其对阅读理解的作用

什么是因果关系?《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的解释是the idea or factof one thing directly causing another。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中的“因”是一个大的概念,既包括原因cause,也包括因素contributing factor,因素在《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中的解释是oneof several things thatinfluenceor causea situation,在《现代汉语辞典双语版》中的解释是reasons or situations thatdeterm ine success or failureofa thing。因素包括了促使结果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在阅读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可以帮助我们理清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更好地理解读物(Diane Lapp、James Flood 2002)。文章中含有大量的信息元素,元素间存在着各种各样内在逻辑联系,其中因果关系(cause and effect)是最常见的一种。对于阅读而言,理清其中的因果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猜测词义,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抓住主题,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感知有关因果关系的语言知识的使用,也为实际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理清因果关系对于阅读科技说明文更显重要,这和科技说明文力求叙述的逻辑性、严谨性和完整性是分不开的。科技说明文中有大量隐含在上下文中的因果关系,从表面上看,“有些句子间是独立的,结构上互不相关,但从意义上讲是紧密联系的,逻辑上体现着因果关系,即上下文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种逻辑关系”(朱俊松 2002)。

四、阅读教学中有关“因果”的逻辑思维与相关线索词运用能力的培养

(一)深入解读,寻找分析,感知语言

因果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段落发展模式和句际关系,一篇阅读文章常常含有很多因果关系,一些是明显的因果关系,由表示因果关系的线索词连接,还有一些是含蓄的因果关系,没有线索词;有些是一因多果,有些是多因一果;有些因果紧密相连,容易查找,有些则分散在文中,不易发觉;有些是导致结果的直接原因,有些则是间接的促成结果的因素之一。教师应指导学生多问: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结果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寻找挖掘这些因果关系,感知有关的不同表达方式。

(二)头脑风暴,扩展操练,加深理解

英语的因果关系有多种语言表现形式,要学生熟练掌握这些表达方式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不妨在理解文章内容以及感知与因果有关的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扩充更多的相关表达方式,以学过的为主,适当加入新的,然后利用复述、替换等方法操练相关语言知识,为形成真正的运用能力做好准备。

(三)创设情景,运用知识,培养能力

创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语境,让学生在实际使用中促进所学知识的迁移内化,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有关因果表达的语言运用能力。

五、课例设计及说明

本文以NSEFC第3模块第4单元Reading部分的教学为例,探讨高中英语科技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因果”逻辑思维与相关线索词运用能力的培养。本文的标题是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介绍地球上的生命起源问题。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物种的发展为主线。一般的处理可能就是让学生关注文本中的一些体现时间顺序的表达方式,然后用图表形式注明生命起源的情况,归纳不同自然段或者说不同时期的段落大意,给不同发展阶段排序等。这样的处理比较常规,不够深入,没有关注到本文作为一篇说明文,其中含有大量的因果关系,是值得发掘和推敲的。理清这些因果关系,不仅有助于深入地解读文本,也有利于丰富因果表达的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锻炼逻辑思维。因此,笔者认为本文的处理可以双线齐下,将对因果关系的处理和时间顺序结合起来。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对本节阅读课做了如下设计:

(一)预测内容,思考因果,验证预测

活动一:学生根据标题、插图、注释等文本特征预测文章内容。再给学生看一段笔者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简短视频,回答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并在教师问题引领下思考文中包含的主要因果关系。然后学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大意,验证预测。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利用文本特征预测文章内容,然后用视频使学生对即将接触到的内容有更清晰的了解,进一步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描述刚才所看到的画面时将一些文本中的重要词汇引出,如Big Bang,atom,atmosphere,oxygen,amphibian,reptile,dinosaur等。教师将这些词汇写在黑板上,再提出问题:Why could life appear on the earth?Why did life develop in this particular order shown in the picture?学生带着问题快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同时也验证了刚才的预测是否正确,为仔细阅读文章,分析因果关系做好了准备。

(二)仔细阅读,重构文本,理清脉络

活动二: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结构主线。

[设计说明]教参将本文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至四段为第二部分,介绍生命的起源和发展;最后一段为结语。但笔者根据教学需要,兼顾时间顺序与因果联系,重构了文本。第一部分为生命的开始及其原因;第二部分为生命的发展及其条件;第三部分讲了人类主宰地球而又带来的危害。

(三)深入解读,寻找分析,感知语言

活动三:学生细读文章,寻找因果,并感知相关线索词的使用。笔者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以下三类因果关系及其线索词的使用:

1.有显性线索词的因果关系

例句1:文章第一段第一句:Nooneknowsexactly how theearth began,asithappened so long ago.

例句2:第四段最后一句:These animalswere different from all life forms in the past,because they gave birth to young baby animals and producedmilk to feed them.

例句3:文章第五段第一、二句:Finally...appeared and spread allover theearth.Thus they have,in their turn,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animals on the planet.

例句4:第五段倒数第三句:Why they suddenly disappeared still remainsamystery.

例句5:第五段倒数第二句:Asa resultof this,many scientists believe the earthmay become too hot to live on.

例句6:第五段最后一句So whether life w ill continue on the earth...will depend on whether this problem can be solved.

这些因果关系比较明显,可以让学生直接从文中找出。

2.有隐性线索词的因果关系

例句1:第三段第二句:Itwas not immediately obvious that water was to be fundamental to the developmentof life.

例句2:第三段倒数第二句:Whatmany scientists believe is that the continued presence of water allowed the earth to dissolve harm fulgases and acids into theoceansand seas.

例句3:第三段最后一句:Thisproduced a chain reaction,whichmade itpossible for life to develop.

例句4:第四段第二句:Theymultiplied and filled the oceans...which encouraged the later development of early shellfish...

例句5:第四段倒数第二句:Thisdisappearance made possible the rise ofmammalson theearth。

这几句中的fundamental,allow,encourage以及make possible本不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词汇,但在此语境中却隐含了因果关系。这就要求学生“能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教育部 2003)。教师可以先把这几句利用多媒体显示在屏幕上,通过一个例子让学生把握其中的因和果,并感受隐性因果线索词的使用,再让学生自己分析出其他几句中的因果关系和线索词的使用。

3.没有线索词的因果关系

如文中第一、二段所提到的Big Bang和地球的产生就是一对因果。再比如生命在地球上出现除了水的因素之外,还有地球转变为固态、大气层产生等因素,这些因素文章中并未出现任何线索词,需要学生根据常识经验和文中信息进行推断。这类因果很不明显,教师可以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What’s the result of the Big Bang?Why could life develop on the earth?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找出答案。

(四)整理归纳,提炼重点,完成表格

教师在上一步骤的基础上,依托文章本身的

Part1(见表1):结构特点,选择主要的因果关系设计表格,在表格中选取部分内容让学生填写,同时列出重要的表示因果的表达方式,为后面的步骤做好准备。此步骤的具体操作、详略程度要依据文本的实际情况而定。下面三个表格罗列了本文中各部分的主要因果关系:causesorcontributing factors。

表1

〔设计说明〕第二栏的内容是前一栏的结果又是引起后一栏生命出现的原因。太阳的出现文中没有提及,但根据常识知道太阳也是生命出现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可以予以补充。这个表格正体现了生命起源过程中环环相扣、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

Part2(见表2):

表2

〔设计说明〕表格中间两行的因果没有线索词,因果关系也不明显,文中只用了表示时间先后的词来衔接,但其实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教师可以借此机会问学生:为什么植物比

Part3(见表3):动物先登陆呢?为什么当植物长成了森林时爬行动物才出现呢?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做进一步探究。当然,这里也可以选择不深究,一带而过。

表3

〔设计说明〕教师提醒学生先找到线索词,然后通过线索词来寻找因果关系。如前文所述,此处可以让学生思考:Why do people put somuch carbon dioxide into the atmosphere?引发学生对追求经济利益与保护环境二者关系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头脑风暴,扩展操练,加深理解

活动四:在文中出现的as,because,thus,as a resultof等因果线索词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提出更多的显性的因果关系表达方式,如because of,as a result of,result in,result from,cause,account for,due to,ow ing to,thanks to,contribute to等,然后让学生使用合适的因果表达方式,结合表格对文章进行复述。

[设计说明]学生头脑风暴提出文本外的因果关系表达方式主要是显性的,因为隐性的因果表达方式较难把握,可以暂时不扩展,了解文章中出现的几个就可以了。与因果关系有关的表达方式在英语中非常丰富且用法容易混淆,学生不可能短时间内全部掌握,教师应适时地提供机会多次呈现,并适当讲解其用法,让学生反复操练,达到熟练运用的目标。语言学习不是一个线形的发展过程,今天学习一点,明天就会使用,而往往是螺旋式的。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让学生复述一段或几段内容,并鼓励学生在复述过程中一方面使用因果表达方式,另一方面也融入本课中所学的各种不同的表示时间先后关系的线索词。

(六)创设情景,运用知识,培养能力

活动五:学生利用简化过的表格(表格中只出现关键词,而不是完整的句子),为本课开始时播放的视频配音。

〔设计说明〕再次利用本课开始时播放的视频,首尾呼应。学生对配音既熟悉,又好奇,有利于激发运用语言的兴趣。前面的步骤已经为学生搭好了脚手架,学生经过了对语言知识的体验、感悟、参与,再将知识用于实践,在实际使用中促进所学知识的迁移内化,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有关因果表达的语言运用能力。

六、小结与反思

反思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因果”逻辑思维与相关语言运用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高中英语科技说明文科学性强、逻辑严密、因果关系较多的特点渗透相关的教学。但并不是每一篇科技说明文都适合向本文中所涉及的例文那样处理,如有些文章中的因果关系少而松散,可以不处理或点到即止。总之,教师自己对文本应有深入的理解,再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

反思二:教师应在自己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大胆突破教材中既定的教学安排,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正如《普通高中英语课堂标准(实验稿)》在教材的使用中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教育部 2003)笔者在本课reading部分的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重构了文本框架,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不仅仅关注发生了什么,更关注为什么发生,发挥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较好地挖掘和使用了文本。

反思三:另外,教师可以抓住文本中的一些信息进行拓展,促进情感体验,多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或会导致什么结果,即便文中并未说明原因和结果。比如在第五自然段,就可以让学生思考,人类为什么排放如此多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进一步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反思。

引用文献

教育部.2003.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新民.2005.英语说明文写作特点及结构要求[J].英语知识,(10):25-27.

吕浙.2010.英语书面表达的文体与结构之说明文[J].新高考(高一语数外),(9):62-63.

马宏伟.1991.特殊因果句的理解与翻译[J].上课科技翻译,(4):18-20.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3(必修模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现代汉语辞典(汉英双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朱俊松.2002.科技英语中隐含因果关系句的表达及其翻译[J].华东船舶工业学员学报(社会科学版),(2):60-62.

Diane Lapp&James Flood.2002.成功英语阅读策略[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信息:310000浙江杭州,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

samhuangke@163.com

猜你喜欢
例句因果关系说明文
来来来,一起装修数据库——说明文也能很生动
说明文阅读专练
因果关系句中的时间顺序与“时体”体系
阐释现象 揭示事理——说明文写作六步曲
玩忽职守型渎职罪中严重不负责任与重大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
做完形填空题,需考虑的逻辑关系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