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赫
2月13日,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的汽车租赁平台服务商Uber,宣布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并启用中文名“优步”。近期,其业务已出现在上海、深圳等地,未来还会拓展到北京。
Uber最早提供豪华私家车的租赁服务,以解决用户各类的用车问题。而它最终的理想,则是打造一整套便捷的交通信息网络。
用户只需安装一个APP,就可以订车或租车。与出租车不同的是,Uber的司机和车辆均来自于非官方的租车登记机构,他属于一家与Uber合作的汽车租赁公司。也就是说,Uber不直接经营汽车租赁,其打造的是一个汽车租赁的信息平台。用户、公司和司机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注册、寻找用户。
这样全新的商业模式,让Uber备受投资界追捧。去年8月23日,Uber得到美国私募巨头TPG和Google Ventures等机构的C轮融资,总计2.5亿美元。这使得其估值高达35亿美元—要知道,一年前这个数字还不超过10亿美元。
当然,风头正劲的Uber,野心绝不会止步于汽车租赁市场。Uber CEO Travis Kalanick曾表示,“Uber的未来是利用交通的信息数据一站式解决人们的出行问题。”
汽车租赁只是第一步,公司接下来会为用户提供多种基于交通信息的出行服务。事实上,信息与数据才是他最喜欢谈及的话题。
目前,Uber的公司业务已扩展到18个国家42个城市和地区,年收入超过1亿美元。现在,它又即将进入交通问题同样严峻的中国。
然而,Uber进入中国的时机却正值中国本土孵化的嘀嘀打车、快的打车等打车APP激战正酣之时。Uber 主打的私家车叫车服务业务,虽然表面上不会与这些叫车软件同市场竞争,但这场战争已让用户尝到了用低价体验不错服务的甜头,势必也会影响到Uber这样的高端叫车服务的市场接受度。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对租车公司的牌照有严格限制,且保护主义严重。在接受《财富》采访时,Kalanick曾表示,他们最初要解决打车难这样一个“小”问题,但后来却发现,其实这背后却牵扯了众多复杂的深层次问题。
Uber背后的人
Uber的一切,都离不开他的创造者Travis Kalanick。
Kalanick诞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六年级的时候,他就开始第一次“创业”—挨家挨户推销菜刀。18岁那年,他取得了SAT(美国高考)1580的高分(满分是1600),和邻家大叔一同开了一家SAT培训班,命名为“1500分+”,赚了不少外快。
虽然凭借优异成绩进入了有工程师摇篮之称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但和很多知名的硅谷创业者一样,1999年,他也选择了退学。
P2P 档案交换搜索引擎Scour是Kalanick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业项目,早期员工只有他和5位同学。该引擎因开创了文档的免费分享模式而流量迅速攀升,但他同时触犯了出版公司的利益。2000年,Scour被全球29大媒体发行商联合控告,追偿 2500亿美金。两年后,Scour败诉,并宣布破产。、
尽管这次经历让Kalanick在金钱上遭受了“巨大损失”,但“我从Scour的失败上获得的最多的是勇气。”Kalanick说。“我看到的是一位精明的商人,而不是一个只有20岁的年轻人。”
2007年,Kalanick的第二个创业项目Red Swoosh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全球最大的CDN服务商Akamai,赚取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得到丰硕资金的Kalanick在旧金山地区买了一套豪宅,不时邀请一些创业者来做客,并向他们提供一些天使投资。
赚取千万美金并成为天使投资人—Kalanick30岁时就获得了财务自由。不过,他依然向往创业带给他的快感。
但Kalanick并不急于继续创业,因为他还在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以及可以“钻空子”的领域—Uber的出现,让我们看到,这个领域就是由大公司甚至是政府机构把控的租车市场。
破坏者
作为硅谷精英及反权威主义者,Kalanick主张打破常规。这种做法可想而知会给他带来重重困难,但他发现,朋友总比敌人多。
Uber的成立得益于Kalanick有一位与他观念非常相似的朋友Garrett Camp,后者是一家名为StumbleUpon社交页面推荐引擎的创始人。2007年,Ebay收购了这家公司。之后,Garrett被迫进入了一种大公司职员的生活状态,这与他的个人性格非常不吻合。“他过得糟透了,我得去和他找点新的事情做。”Kalanick说。
2008年冬的一天,两人相聚在巴黎一家酒吧。“我们做点事吧,解决该死的旧金山出租车问题。”第二天酒醒后,Garrett对Kalanick嘟囔着,“ 我们自己找司机和车供人们租用。”
在Kalanick眼中,Garrett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小而美”追求者,他喜欢舒适、便捷的生活方式,这与他追求的商业创新思维非常吻合。同时,旧金山的打车难问题非常突出,需要有一家公司能打破出租车公司的垄断,给用户提供更多的方便。
Kalanick听到这个想法后欣喜若狂。当天,两位酒醒的中年男人确定了出资金额和方向—买一辆奔驰S级轿车和一个地下停车位,再请一个司机,二人共同负担司机的工资。
2009年,Garrett顺利履行完出售StumbleUpon公司时绑定的合同,着手准备豪华车分时租赁的叫车软件。公司花费一年的时间招人、确定架构、制作软件。2010年,Kalanick、Garrett以及工程师Oscar Salazar,在纽约的大街上第一次通过叫车软件体验了Uber的叫车服务—雇佣的司机开着公司仅有的那辆奔驰S如约到达。
2011年下半年,Uber进行了一轮3700万美元的融资,彼时,公司在两人的领导下已经将业务拓展到世界35个城市。Uber的在线用户突破了千万的注册,其高端车租赁项目成为了用户追捧的出行选择。
但这些好消息并未掩盖其所遭遇的众多问题。
首先是来自对手的竞争。同样起步于旧金山的叫车软件Lyft也在当时将业务拓展到6个城市,并得到了新一轮的融资。后者虽然没有Uber的发展速度快,但其稳扎稳打的风格抢走了Uber不少的客户,其成为Uber在美国本土的第一竞争对手。
而最棘手的问题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汽车租赁服务限制问题。在2011年到2013年的时间中,Uber与出租车公司、行业协会以及各地政府进行了一场持续三年的非官方战争。
Kalanick身兼“创业家”和“坏小子”之名。
美国华盛顿地区出租车协会曾以Uber不具备汽车租赁牌照为由,起诉Uber非法运营,“好战”的Kalanick召集用户向该协会代表的邮箱发了5万封邮件和37000条Twitter信息。
英国剑桥政府也曾试图关闭Uber在当地的办公室,Kalanick当天就发布了一条Twitter称,“剑桥市政府陈旧迂腐的法律条文和哈佛、MIT一样出名。”
Kalanick没有统计过他究竟收到过多少份要求Uber停止在当地运营的信件,但他没有退缩。“你只需要告诉Kalanick战争开始了,他就会带给你胜利。”曾经投资过Kalanick第一家公司的好莱坞第一经纪人Michael Ovitz说。
但是,Uber不能仅仅只有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宣称将要进入中国上海和深圳,且会和当地租车公司合作的Uber,最近就遭到了两地交通部门的质疑。“深圳微博发布厅”的新浪微博认证帐号就曾发布消息称,Uber与租车公司之间不仅提供车辆还提供司机服务的合作,属于没有牌照情况下提供的出租车服务,是扰乱出租车营运秩序的非法运营。
可想而知,Kalanick在复杂的中国市场又会面临一场硬仗!
目前,Uber已在旧金山成立政策研究部门,专门研究世界各地汽车租赁市场的政策、法规。Uber新一轮融资也将主要用于抗击保护主义、反竞争。
未来:数据
Uber目前的境况并不乐观。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法规以及出租车协会都在不停地打压Uber,因为他们认为,Uber在不停蚕食其赖以生存了数十年的“铁饭碗”。
Kalanick显然不会成为坐以待毙的困兽。虽然身处舆论漩涡之中,但他经常抽身去给华尔街的投资者们“布道”。兼具技术和商业头脑的Kalanick已经想好了Uber未来的蓝图—基于交通信息做更便捷的出行解决方案。
Kalanick的构想并非不切实际。技术出身的他热衷于数据整合,一直致力于高端汽车租赁业务的Uber,今年1月中旬,进一步下调了其廉价汽车租赁服务“UberX”在美国多个城市的价格,其最终目标是使其服务成为市面上最便宜的出租车服务。而此前,Uber也宣布在上海的租车服务定价下调30%。无疑,门槛降低后的Uber会拥有更为广泛的汽车租赁和行驶信息。
在Kalanick看来,Uber不是简单的出行助手这样简单的代步车租赁公司,而是在迅速扩张的同时,加大自有平台上的信息数据量,最终希望能做到个性化的数据归类,做一站式交通工具解决方案。
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Kalanick表示,Uber未来的业务是“用户需要的时候,Uber马上满足他们的愿望”,而且采取的方式是多样化的。他举例说,“未来如果你想快递包裹给住在另一区的朋友,同样可以呼叫空闲的Uber司机。”
2013年,Uber已经做过用冰激凌车给预定的人送冰激凌,在情人节递送玫瑰花,提供租赁直升飞机服务,或是在德克萨斯提供烧烤等服务了。不过,这些目前依然是试验性,其主要任务依然是扩张。
但不可否认的是,Uber正在通过自己的信息交换平台,召集包括像冰淇淋车、直升飞机、冷冻车这样的各类商用交通工具提供商,意图为人们提供包括快递、出行信息甚至策划等服务。
简单来说,未来Uber打算用“租”的理念改变人们对于各类商业交通工具的运用理念,它提供了一整套的租赁解决方案,提高人们出行的效率。
或许未来会出现这样一种景象:一位用户要在同一时间去商场购物、送公司文件或者接送亲友。而他解决“分身”问题的办法只需用手机打开Uber的APP,然后接受账单就可以了。
Kalanick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到,Uber未来的竞争对手绝不会是出租车公司,而是互联网公司,尤其是以数据分析为主的公司。
那么,中国的相关互联网公司,你准备好Uber的入侵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