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彦霞(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 北京 102200)
高等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都有密切关系,尤其是社会的经济水平,既决定着当时当地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量化指标即毛入学率,又决定着当时当地高等教育的环境建设、软硬件投入力度及人才培养的质量。当然,教育的水平与质量也会反过来影响到社会经济,二者是在相互调适、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的。这个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至今仍在进行中。很多研究者对邓小平1992年春天的“南巡讲话”给予了很多关注,实际上自1979年改革开放到1992年,他前后共进行了七次“南巡”,最著名的是1992年春天这一次,此时,经济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但同时也是改革的航船驶入深水之中并遇到迷惘、止步观望之际,邓小平每到一地,均从思想观念上劝人们放开手脚,避免畏缩不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就是与中国经济发展相互调适的一个过程,经济改革为教育改革提供了背景和前提,教育改革则为经济改革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
与经济改革、对外开放相伴随的,一是劳动力市场、大学就业市场的形成及“定向生”、“委培生”、“自费生”等概念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初期先后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调动社会力量联合办学;1994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使职业教育开始了多渠道融资,在职业教育蓬勃开展的同时,高等教育改革也势在必行了。二是《中外合资法》(1979年7月)、《公司法》(1994年7月)、《对外贸易法》(1994年7月)、《证券法》(1999年7月)、《个人独资企业法》(2000年1月)等有关法规的实行,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又为人力资源的市场流动提供了政策保障。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发展要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首要的是必须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否则,就可能会出现严重问题。我国于1999年确立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高等教育规模要有较大发展,到2010年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吹响了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进军的号角”。此后几年内,全国范围内出现程度不等的各种问题,突出表现在就业上,一些学校的一次就业率不到50%,上海地区截至2002年4月初高校毕业生平均签约率甚至不到25%,对学生个人、对家庭及对整个社会的稳定都产生了很大影响。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显露出的就业问题涉及很多方面,最主要的是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发展及其与国家经济建设的逐步调适,逐渐涌现出许多专门对高校专业建设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如何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有利于学生毕业就业等实践教学方面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精英教育阶段,大学生毕业靠国家分配,考上大学就意味着“铁饭碗”和后半生的稳定生活。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形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已经逐渐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当时国家财力有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完全由国家财政包办的教育体制越来越难以为继,教育体制改革迫在眉睫。随着商品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及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到来,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高等学校不得不迎接客观现实提出的挑战,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从国外引进了诸多实践教学类型,上述实践教学类型中,有的强调大学与产业合作,称为“二重螺旋”理论;有的则注重大学、政府和企业之间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称为“三重螺旋”理论。其中“三重螺旋”理论更为符合我国实践教学的需要。
“三重螺旋”理论由美国学者亨利·埃兹科维茨(Henry·Etzkowitz)、荷兰学者罗伊特·雷德斯多夫(Leydesdorff) 联合借助于生物学有关原理提出,旨在“消除知识商品化过程中的各种障碍性因素”,不但召开了国际会议,而且编写了《大学和全球知识经济: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的三重螺旋论文集》并于1995年由阿姆斯特丹大学出版社出版。“三重螺旋”概念一经传入我国,就受到了高等教育界及理论研究界的追捧,纷纷译介并运用这一学说探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产学研合作问题,先后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和论文,产生了重大影响,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与产业、政府之间的知识流向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大学是知识生产与知识创新的阵地,产业需要知识的推动并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工作机会,而政府作为政策导向、经费支持、管理咨询的核心机构,也因客观需要而不得不加入到了这个知识流之中。相关研究成果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国内教改工作的开展,但对于如何针对应用型大学表演专业的特点,在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动手的同时推动学校与政治、产业协同发展并实现“三重螺旋”式上升,尚未有人涉及。
一般认为,“应用型大学”概念及由此产生的“应用性教育”、“应用性人才”等概念,是随着2001年4月教育部在长春召开“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而逐渐兴起的。此时距我国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并进行大学扩招已有两年时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果尚未真正显现,但有关的问题已经开始逐渐浮出水面:一方面是全民经济热潮及飞速变化的经济形态不断对高校提出用人需求,另一方面是传统的高校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在面对经济提出的挑战时显得越来越捉襟见肘。在以往的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之外提出“应用型大学”,就是为了应对当时的客观需求。教育理论与研究界很多专家喜欢把应用型大学与职业教育进行对比研究,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无论从历时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共时比较的角度,二者的渊源关系是不可否认的。
虽然至今关于什么叫“应用型大学”及其理论定位、学术范畴等还都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但从实际情况看,此类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已经成为商品经济社会背景下人才输出的重要前提。自觉提出“建设应用型大学”目标的主要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和民办本科院校,这类院校有一个共性的、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相对来说它们“举办本科教育时间短,办学条件局限较大”。“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高等教育必须完成的任务。优良而宽松的环境、多样化的通识课程、以图书馆为载体的广博的知识储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必备条件。新办本科院校和民办本科学校在这一方面的条件原本就不足,在师资、图书、课程种类上与历史较长的本科院校差距也较大”。
经济政治体制对表演专业的影响。我国高校中的表演专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时代开始设置的,并随着国家经济、政治体制特点而确立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当时国内国际复杂的局势使新兴的政府在当政之后不得不采取“一边倒”政策,从经济、政治、文化到生活等各个方面实行了“全盘苏化”,包括电影表演专业的理论体系和教学大纲,也来自于前苏联,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为教学理论依据,参照前苏联鲁纳察尔斯基戏剧学院的教学大纲,通过摸索和尝试建立起了我国最初的电影表演教育教学体系。实际上,斯氏理论主要是建立在舞台演剧基础上的,与影视表演面对摄像机镜头、观众不在场的表演是有区别的,这也进一步说明对经济、政治等的适应,直到如今,斯氏体系对我国影视表演专业的影响仍然存在。就这样,表演专业诞生后若干年前,曾以“精英式教育”模式为电影制片厂、剧团等输送了很多专门人才。
影视产业发展对表演专业的影响。高校表演专业培养人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是为电影制片厂、剧团等国营单位服务,而到了商品经济时代,影视业的市场化、产业化成为大势所趋,不得不逐渐改变了招生、培养及分配的方式。一是招生,计划经济体制下“千军万马独木桥”的招生压力,在商品经济背景下的大众化教育时代得到了缓解,学生入学难度比以前相对容易,高校招生人数比以前相对增多。二是培养,过去是单纯的“培养演员”,如今则不仅要培养演员,还要“促进电影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其间的转变是明显的,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也明显提高了。三是分配,过去是国家负责对高校培养的毕业生进行分配,如今则实行“双向选择”,即市场选择人才,人才也选择市场,对于能够适应市场的学生来说,可能尚未毕业就有不止一家用人单位向其伸出橄榄枝;而对于另一部分学生来说,则可能意味着“毕业就是失业”。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也是主体和客体双向对象化的过程,并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和经验,这是人类认识的基础与发端。实践教学正是根据认识的本质和规律及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开展的实践活动,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客体是教学内容和对象,包括自然对象、社会对象和精神对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有科学实验、模拟、观摩、考察、访问、讨沦、演讲、作业、练习等等。
实践教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实践教学是教学中的特定环节,围绕某一专题、利用一定手段组织的一次实践活动。广义的实践教学则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由教学主体主动参与,为传承知识、发展能力、探索创新而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即按照实践活动特性规律组织教学。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校越来越认识到,必须让学生融入社会并参与机关企事业单位活动,否则就可能造成人才“滞销”。在大学与企业、政府构建“三重螺旋关系”的过程中,通过三者自身观念的改变引起对对方态度的转变,从而实现三者的“互为角色”,即大学借由孵化器成为创业的基地之一,企业通过与大学合作培训成为教育者之一,政府通过密切与大学、企业的关系及“小商业创新研究(SBIR)”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投资商。
总之,“三重螺旋关系”作为实践教学的理论指南,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大学、企业和政府三者的“螺旋式上升”。对于大学来说,按照“三重螺旋关系”的需要调整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实施细则、考核办法等,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利用有限的时间既掌握理论知识,又掌握实践技能,以便走出校门即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对于企业来说,“三重螺旋关系”使其不仅更便于获得大学培养的人才,而且在获得人才的方式、途径、手续等方面都更快捷方便。对于政府来说,“三重螺旋关系”带来的体制改革、管理放宽、人才流动等对于政府职能的实现及社会的进步来说无疑都是有百利无一弊的。
1.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光明日报,1999-2-15
2.林学军.基于三重螺旋创新理论模型的创新体系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3.王成军.官产学三重螺旋研究—知识与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王成军.三重螺旋“官产学”伙伴关系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5.马永斌,王孙禺.大学政府和企业三重螺旋模型探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
6.徐珏,于丽英.产业集群成长中的官产学三重螺旋关系演变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0(11)
7.范柏乃,余钧.三重螺旋模型的理论构建、实证检验及修正路径.科学学研究,2014(10)
8.徐辉,王正青.大学-产业-政府的三重螺旋:内涵、层次与大学的变革.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9.孙广勇.追问“应用型大学”.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7(2)
10.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