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过硬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辽中县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综述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近年来,辽中县始终把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促进村党组织书记发挥作用作为农村党建工作重点来抓,通过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提升整体素质,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创新激励机制,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敢于担当、战斗力强、带动力强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激发了村级组织活力,为辽中县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辽中县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县、镇党委直接抓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鲜明导向,多措并举,“给力”村党组织书记。
组织给力——辽中县建立县委定期研究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多次召开常委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县委组织部不断完善村党组织书记考核、评议办法,指导镇(街道)党(工)委开展工作,推动任务落实。
政策给力——辽中县不断完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具体意见,先后制定了《辽中县村党组织书记目标管理考核实施意见》《辽中县各镇党委抓村党组织建设责任实施细则》《关于在全县村党组织书记中开展“一定双述双评”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对促进村党组织书记履职尽责、发挥作用进行规范指导。
领导给力——辽中县委书记陈世海在“书记抓基层党建项目化管理”工作中,专门将“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确立为基层党建项目,亲自研究部署相关工作。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切实履行抓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落实各项政策,支持村党组织书记开展好各项工作。
辽中县在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过程中,总结形成了“选”“用”“储”三方面成功经验。
选——以“一好双强”标准拓宽视野。按照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标准,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采取从优秀村干部中“挑”、从致富带头人和企业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中“育”、从复员退伍军人中“选”、从机关干部中“派”、从大中专毕业生中“考”等形式,拓宽来源渠道,不拘一格选人才。
目前,全县村党组织书记中,有116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和企业经营管理者、22名复员退伍军人、11名上级机关选派干部。
用——以“群众公认”原则民主择优。在深化完善“两推一选”选举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公推直选”“公开选拔”方式,实行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多方式的选聘,真正做到好中选优。2009年,辽中县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了20名村党组织书记。
2013年,以村党组织换届为契机,开展了“公推直选”试点,养士堡镇养前村崔汝宁就是被“海选”为村党组织书记的。此外,采取以强带弱、以富带贫的办法,选派4名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如沈阳市劳动模范、卡北村党支部书记刘伟跨村兼任大帮牛村党支部书记,仅两年时间就使该村由全县有名的后进村转变成先进村,受到党员群众的普遍认可。
储——以“备用结合”方式加强培育。坚持开源储备,通过党员群众“推”、各类组织“荐”、面向社会“招”等途径,采取“两推双考”方式,开展村级后备人才公开选拔工作,全县建立起1165人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人才库,通过安排他们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以及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等方式进行培养锻炼,促其尽快成长。
辽中县多措并举,多领域多层次地不断加大对村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支持力度,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进步。
智力支持——采取县、镇两级“集中培训”,党校、农村经济局等部门进行“系统培训”,组团参观考察“取经培训”,利用电教等现代手段进行“远程培训”,党员教育基地进行“实地培训”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保证村党组织书记每年参加一次县集中培训、3次镇(街道)集中培训,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全县2000多名党员群众获得了一技之长,其中50多人已成长为各镇各村的致富带头人,实现带领本村致富、辐射周边村屯致富的目标。
辽中县鼓励支持发展特色养殖业,拓宽百姓致富路
资金支持——为促进村党组织书记更好地开展工作,2014年,辽中县投入村级组织运转经费3500多万元、党建经费440余万元,使186个村运转经费、党建工作经费全部达到省定标准,使村党组织书记不再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发愁。2014年,投入525万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1个、活动广场17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平均面积达300平方米,为村党组织书记搭建“施展身手”的舞台。同时,充分利用党内帮扶资金、县直各业务部门项目资金,对勇于干事创业的村党组织书记提供资金及项目帮助。比如,2014年,为社甲村党支部书记李春江争取50万元农业项目奖补资金,帮助其发展壮大棚菜产业。目前,辽中县“一村一品”致富产业项目达到160个,呈现出“一处怒放、多点开花”的景象。
人员支持——近两年,辽中县先后选派17名党(工)委副书记、27名优秀县直机关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辅佐”村党组织书记选优训强班子、建强队伍,帮助寻找致富出路,解决突出问题。今年建设的5个基层党建工作指导站深入村屯,帮助健全制度,开展载体活动,现场指导村党组织书记推进基层工作,提高其为民办事的水平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2014年,辽中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3年增长10.1%。
辽中县全面推行“三化”式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管理模式,以此更好地督促村党组织书记发挥作用。
信息化管理——辽中县委组织部建立村党组织书记档案,将全县村党组织书记的自然情况、工作情况以及奖惩情况进行归档,并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及时、准确掌握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情况。
目标化考核——实行村党组织书记“一定双述双评”工作机制。“一定”就是定权责、立规范,制定村党组织书记年度工作目标;“双述”就是村党组织书记在镇党委会上进行述职,在全村的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上进行述职;“双评”就是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评议和镇党委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评议。通过“一定双述双评”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了村党组织书记的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干事创业、尽职担当已经成为全县村党组织书记的自觉行动和岗位追求。
民主化决策——在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上,全面推行“四议一审两公开”工作方法,提高村级事务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辽中县六间房镇六间房村党支部书记陈长发感慨地说:“村上修路、建村部、盖学校、安装自来水,全部实行‘四议一审两公开’,堵住可能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回扣分成的歪门邪道,这下给了老百姓一个明白,还了我一个清白。”“‘三化’管理硬杠杠,让支部书记戴上了‘金箍’,让群众多了‘指挥棒’。”这是辽中县村党组织书记的普遍共识。
大棚里菜多花香,大棚外瓜甜果大,辽中县农民又迎来一个丰收年
辽中县实施“三条良策”,有效调动起村党组织书记的工作激情。
建立工资报酬机制,让村党组辽中县进一步核定了村干部职数和报酬标准,在保证基本报酬的基础上,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千分目标管理考核,对实现年度责任目标、实绩突出、贡献较大、新农村建设工作出色的党组织书记给予奖励。现在,全县村党组织书记年均报酬达到2.66万元。
建立政治激励机制,让村党组织书记“生活有保障”。辽中县注重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选拔到乡镇领导岗位或选聘为事业干部,让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遵纪守法的“有为”村党组织书记“有位”。全县有9名村党组织书记被选聘为乡镇事业干部,有2名村党组织书记考录为公务员。同时,在推荐国家、省、市表彰的先进荣誉上,也是重点推荐村党组织书记,对政治过硬、业务精通、实绩突出、参政议政能力较强的村党组织书记,还积极推荐他们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人选,为他们参政议政、发挥作用提供舞台。目前,全县共有52名村党组织书记被推选为市、县党代表。
建立离任生活补助机制,让村织书记“发展有空间”。制定了《关于建立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制度的实施意见》,为全县600余名离任村干部按每人每月120元发放离任补助,实现了干好有待遇、退岗有保障,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村党组织书记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工作能力。基层群众普遍反映,“现在的村支书不但想干事,而且会干事,能够干成事,真正成了群众发家致富的带头人,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富裕,村里变化一天一个样!”党组织书记“退后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