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怀秀
山东省高密市夏庄中心卫生院,山东潍坊 261505
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高怀秀
山东省高密市夏庄中心卫生院,山东潍坊 261505
目的 观察评价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疗效。方法 筛选194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并发DPN患者,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97例,分给予甲钴胺、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治疗前后进行下肢神经系统检查,获得腓总神经、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与感觉传导速度(SNCV),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筛查表(MISI)评价DPN病情,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36.08%高于对照组19.59%,无效率39.18%低于对照组1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腓总神经、尺神经MNCV、SNCV高于治疗前、MISI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腓总神经、尺神经MNCV、SNCV高于对照组、MIS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均较好,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6个月后,治疗组随访84例,显效者复发与加重11例(13.10%),对照组则为12.35%(10/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较于单纯采用甲钴胺疗效更显著,有助于减轻DPN症状,且不会影响血糖控制,对于提升患者生活能力、生命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治疗无法有效抑制疾病复发。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治疗仪;甲钴胺;疗效观察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发病率达11.6%,潜在患者约为1.2亿人,糖尿病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糖尿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病理表现,可致多系统、器官损害,存在多种并发症,防治并发症是糖尿病管理重要目标[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其症状表现取决于神经受损程度,患者常表现为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四肢麻木、胀痛,以及自主神经损伤引起的恶心、呕吐、腹泻、尿潴留、乏力[1]。DPN是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发病重要基础,后者发生率约为15%,是致糖尿病患者住院、截肢、死亡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每年约有6.5%糖尿病足患者需截肢挽救生命。普遍认为DPN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高血糖、组织缺氧缺血、微血管病变、遗传、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治疗以内科对症治疗为主。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活性辅酶B12制剂,被证实可改善肢体麻木、感觉减退等DPN症状,糖尿病治疗仪是一种多功能治疗设备,通过理疗达到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作用。为 观察评价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疗效。既往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以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分泌科收治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②未合并其它类型血管性、神经性病变,如脑卒中、下肢静脉血栓;③认知、精神均正常;④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颈腰椎病变、脑梗死、痴呆等其它可影响感觉神经疾病;②酗酒史,化疗治疗史;③近1个月采用专业治疗者。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WHO制定标准,FPG≥7.0 mmol/L,或糖耐量实验中服糖后2 hPBG≥11.1 mmol/L,或随机血糖≥11.0 mmo/L,具有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等症状体征[1]。共纳入患者194例,其中男125例、女69例,年龄55~80岁、平均(64.2±6.0)岁,糖尿病病程2~16年、平均(7.5±2.8)年,DPN病程1~7年、平均(3.1±1.9)年。合并高血压18例。超声检测下肢动脉血管动脉硬化81例、斑块形成29例、动脉狭窄15例、动脉闭塞8例,将患者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9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BMI水平、合并症情况、血糖水平、神经肌点传导速度后周围神经病变评分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 在药物与饮食控制血糖、综合干预基础上给予强化治疗。对照组:甲钴胺500 μ g+0.9%氯化钠250 mL,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治疗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糖尿病治疗仪治疗(美国Anodyne Therapy LLc公司产),1次/d,30 m in/次,14 d为1个疗程。
1.2.2 研究 下肢神经系统检查:①检查方法Semes-Weinstein尼龙丝检查,振动感觉阈值(VPT)检测,神经传导速度测定;②检查时,应保持室内安静、温度适应的环境,被检查者皮肤温度应在32~34 ℃。
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筛查表(MISI):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评估疾病进展情况,症状严重程度。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腓总神经、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与感觉传导速度(SNCV)。不良反应发生例,包括新发下肢胀痛、高血糖等,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与加重例。
1.4 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DPN症状表现消失,腱反射好转或恢复正常,SCV增加≥5 m/s;有效:DPN症状、腱反射好转,SCV传导速度增加1~5 m/s;无效:DPN症状表现、腱反射无明显好转,SCV无增加甚至减退。
1.5 统计方法
以SPSS 18.0软件包处理所获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神经传导速度与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评分
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腓总神经、尺神经MNCV、SNCV高于治疗前、MISI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腓总神经、尺神经MNCV、SNCV高于对照组、MIS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与随访结果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均较好,患者基本无药物不良反应。6个月后,治疗组随访84例,显效者复发与加重11例,对照组随访81例,复发与加重1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并发症种类多、危害大是糖尿病重要特征,有时并发症危害甚至较糖尿病本身更甚,以糖尿病足、DPN住院者远远超出因糖尿病住院者,这与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较低有关。DPN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学术界普遍认为其与慢性高血糖有关,血糖波动可能加剧这一病理进程[2]。DPN发生率高达60%~70%,且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患者病情隐匿、进展缓慢,后期致畸率高、治疗难度大,及早开展DPN防治非常必要,临床上尚无逆转NPD有效手段,治疗以抑制疾病进展、缓解症状为主要目的。
该次研究显示,单纯采用药物治疗也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治疗后腓总神经、尺神经MNCV、SNCV高于治疗前、MISI水平低于治疗前,总有效率为85.57%。采用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可增进疗效,治疗后治疗组腓总神经、尺神经MNCV、SNCV高于对照组、MISI水平低于对照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甲钴胺以减轻血管与神经损伤为主要目的,DPN发病与血管损伤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远离心脏,又因重力作用,易受损害,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微循环障碍日趋严重、血管扩张能力降低,神经组织血供减少,继而致神经内镜缺血、缺氧,引发DPN一系列症状表现[3]。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活性辅酶B12制剂,可促血管扩张,改善神经内膜缺氧缺血状态,治疗DPN[4]。糖尿病治疗仪具有多种功能,主治神经血管病变,通过发光二极管释放单一波长近红外线,物理照射病变血管,促血管扩张、刺激血管新生、改善局部微循环。归根结底,两种疗法起效机制并不相同,两种联用,可有协同增效。
治疗期间,两组血糖控制效果较好,患者基本无药物不良反应,提示治疗安全可靠。需注意的是,6个月后,治疗组复发与加率重13.10%,对照组则为12.35%,提示治疗仅可起到一时之效果,无法有效祛除病机。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DPN方法,以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虽疗效值得肯定,但并非万能灵药,患者自身应做好糖尿病综合管理,从改善微循环出发,尝试采用足浴等简便可行的方法巩固疗效[5]。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腓总神经、尺神经MNCV、SNCV与MISI水平变化对比()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腓总神经、尺神经MNCV、SNCV与MISI水平变化对比()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治疗组相比,△P<0.05。
指标治疗组(n=97)对照组(n=97)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MNCV(m/s)腓总神经36.2±1.3(48.5±1.1)*37.3±1.5(44.5±1.3)*△尺神经46.1±2.0(58.1±1.2)*45.8±1.1(51.9±1.3)*△SNCV(m/s)腓总神经37.8±2.0(45.9±2.1)*38.2±1.4(41.8±1.9)*△尺神经40.2±2.1(53.4±1.5)*40.2±2.3(46.3±2.0)*△MISI9.9±1.7(6.2±1.7)*10.0±1.5(9.4±1.2)*△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1,3(6):54-109.
[2] 庞国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证治研究述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8):1053-1054.
[3] 王慧,娄晋宁.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0,31(8):44-46.
[4] 王荟苹,王燕,王申.国内外糖尿病护理门诊的研究进展及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2):107-108.
[5] 王星娜.药足浴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15):73-75.
R587
A
1672-4062(2015)06(b)-0064-02
2015-03-25)
高怀秀(1978.10-),女,山东高密人,本科,内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糖尿病诊断与治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