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2015-01-03 19:01连建新毛文瑾河北工业大学天津3000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16期

■ 刘 沙 连建新 毛文瑾(河北工业大学 天津 300000)

创新范式的转换及其动因

(一)创新范式的三种转换形式

1.从线性创新到网络创新。熊彼特(1934)最先提出线性创新模式,其后曼斯菲尔德、厄特巴克等都认为创新按照研究→开发→制造→销售的单一路径进行,且各个环节之间保持一种直线关系。而莫里厄和罗森伯格(1979)则认为,技术与市场的配合才是技术创新成功的决定因素。Koput 和 Smith Doerr(1996)提出在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来源分布广泛的领域,组织间网络成为各个组织共享和交换资源、共同开发新创意和新能力的一种形式。Ldvall(1993)认为网络将知识、能力和专业化方面之间存在的互补性整合了起来。

2.从离散式创新到集成式创新。创新活动最初是离散的,一方面是指创新活动的独立性,每一项创新都是一个完整意义的探索;同时创新又是在单个组织内部完成的,各个主体之间没有过多的交流与合作。随着现代技术复杂程度的提高,强调创新要素的整体性和关联性显得非常重要。Lansiti(1997)首次提出“集成创新”,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创新集成,张华胜、薛澜(2002)发展了创新集成的内涵,认为是着眼于实现创新的主客体以及平台等要素的集成。在此基础上,楼高翔等(2008)进一步将创新集成范围扩大到企业对外部知识网络、价值链的适应。

3.从封闭式创新转向开放式创新。传统的技术创新被认为是封闭式的,即创新活动是基于内部资源的利用和整合,同时产品开发、市场化运作都是这种封闭式环境下的产物。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逐渐被开放式创新所取代。Chesbrough(2003)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的概念,在开放式创新体系下,技术创新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的过程,而是一个具有复杂性的反馈机制,并且是科学、技术、学习、生产、需求等诸要素之间形成互动的过程。

(二)创新范式转换的动因

新世纪的创新环境以及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新变化,运行良好、持续进化的创新生态系统,成为一个国家持续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是创新生态系统产生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因,在科技进步的动力结构上,交叉融合成为主导因素,以技术进化的群落演替和系统涨落为主要特征;在科技推动产业变革上,体现出制造技术的智能化、生产组织的网络化、价值创造的服务化。

在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快速发展和广泛传播的背景下,知识和创新成果分布于全社会各个节点,知识垄断被打破,创新源的配置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技术创新、知识扩散、成果转化的新格局使单个主体对信息、技术和资源的掌握越来越匮乏,只有积极寻求和动员外部资源来补充能量库,寻求产学研政紧密联系的新途径才能应对复杂难测的国际挑战。

(三)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兴起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是企业和国家层面创新生态系统的集合,但是这种集合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加总关系,而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的有序组合。随着全球价值链的纵向深入以及知识的广泛传播,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能够实现创新要素跨区域和全球流动,促进创新资源的空间集聚。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认识到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创新生态系统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特征

(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指空间范围内创新活动的集聚,创新主体之间以及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形成竞合并存、协同演进以及复杂开放的网络系统。创新主体主要由企业、各级政府、中介组织、金融机构、大学及科研院等组织构成,而创新环境则主要由经济、技术、文化以及特定的政策体系构成。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打破了地域限制,使处于不同地域范围内的创新要素实现空间上的集聚、整合、交流和共享,从而形成生态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基础支撑层、平台层、外围层、核心层、群内网络和群外网络层五种层次结构。

基础支撑层:主要涉及科技环境、经济(尤其是产业)基础、文化环境等,能够为创新提供最适宜的土壤,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成长、发育的最基本保障。

平台层:创新组织切入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媒介,平台完全是开放的,为信息、资本与技术的交流提供渠道。

外围层:主要是指政府机构、金融机构、非政府组织、中介服务等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核心层提供成长所必须的各项服务的机构或组织。

核心层:新技术的产生以及产品和服务交付的过程。大学及科研机构、研究型企业在基础研究和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同时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创新源。

群内网络与群外网络层:群内网络是一种“稠密网络”(Coleman,1990),群内外网络之间的连接直接通过具备“结构洞”特征(Burt,1992)的组织。群内创新组织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直接关系,主体的行为是可观察的,从而使得信息能够得到迅速有效传播。具有“结构洞”特征的组织在网络中处于非冗余的关系,能够通过与外界联系而获得异质信息,并且能够充当群内主体与外界连接的关系桥,从而降低网络之间连接的成本。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五种层次结构联系可以归结为研究、开发、应用三种群落(朱迪·埃斯特琳,2009)。大学及科研机构、研究型企业构成了研究群落,它们负责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交付;平台层以及外围层的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构成了开发群落,负责为研究群落的成长提供适宜的制度环境、便捷的信息交流以及充足的资金支持,以保证创新种子的茁壮成长;而基础层充当应用群落的角色,繁荣的应用群落促使产品的产业化并散布世界。

(二)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

创新生态位半分离。创新生态位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创新组织对各类创新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适应性的总和。创新资源对创新组织的不可替代性越强,竞争越难以避免,生态位重叠程度就越高。伴随着竞争的激烈进行,出现创新组织生态位的分离,创新组织重新寻找自己的生态位,成功的创新组织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创新生态位,但是它不会一直处于某个特定状态,因为竞争会随之而来,因此整个生态系统的创新生态位处于分离以及趋向重叠的循环状态,称之为创新生态位的半分离。

系统的内部自生性。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动力并不依靠系统外部亦或是系统顶层,而是依赖于生态系统内部创新要素之间协同演进,通过自我约束、系统内部同一层次内部以及不同层次之间的协同作用,推动整个系统由无序向有序,由低级到高级演进。

耗散性。耗散性是指整个系统存在着与系统外部能量输入、输出关系的不稳定性,从而系统远离平衡状态。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系统内外各创新要素的相互交流促进整个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协同演进。同时,由于创新要素之间的交流与相互作用不完全是因果关系或是线性依赖关系,要素的投入与创新产出之间是一种复杂的反馈机制,从而使得整个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多样性与稳定性。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创新主体与创新活动的多种类,能量、信息、物质之间的沟通与传递过程以及创新投入与产出之间的作用渠道是复杂多变的和难以预测的。稳定性就是生态系统对外界影响因子的抵御能力以及自我修复能力。稳定性强表示生态系统抵御能力强,并且能够迅速进行自我修复;稳定性弱则表示生态系统维持自身结构的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且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适应我国国情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策略

(一)搭建产业知识共享平台以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通过搭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知识共享平台,实现资源整合、信息交流、知识共享,促进生态系统的快速成长。由行业协会通过参政议政、咨询服务、技术培训、开办展览等形式搭建企业、高等院校以及研究机构之间合作交流与知识共享的平台。大学及科研机构负责基础知识的研究与传播,同时培养创新所需要的技术人才以及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企业通过对整个系统资源的整合,使产品迅速实现产业化。企业、高等院校以及研究机构各司其责,提升系统核心竞争力,共同促进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演进。

(二)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体系

创造适宜的制度环境。政府完善宏观调控布局,发挥其战略导向作用,形成富有成效的创新政策管理体系。同时,制定科技发展长远战略,出台创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合作竞争等方面的政策,增加网络连接的密度,保证不同政策之间的关联、协调作用,确保各个层次水平上的政策连贯性和一致性。并且通过实施税收优惠和经费支持,引导、鼓励和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建立健全的创新金融体系。进一步强化金融对创新的“催化剂”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发挥战略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的财政杠杆作用,着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初创型科技企业、中小型创新企业,促进科技型企业迅速成长;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探索开展多种贷款形式,逐步支持企业通过担保融资、信用贷款、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融资,降低企业的信贷风险。

完善创新中介服务体系。通过完善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构建有助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的信息沟通渠道以及人才技术培养。首先,构建网络化的新型孵化器,连接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从而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高校、科研院所的大量成果进行产业化。其次,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信息咨询、成果共享等服务,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和要素市场之间紧密联系。

(三)强化科技渗透并培育创新文化环境

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当今社会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成为区别以往时代的鲜明特征。创新文化是以一个群体所拥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意识形态,它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对创新变革亦有重大作用。因此,要加强科技创新渗透,全面推进科技与创新文化的融合,营造一种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共享的创新环境,为产业的发展不断注入创新因子。加大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力度,提升创新文化对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的传播力及感染力,进一步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创意设计平台建设,提升产业的科技与文化内涵,创造新型业态。

1.约瑟夫·阿洛依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

2.张华胜,薛澜.技术创新管理新范式:集成创新[J].中国软科学,2002(12)

3.楼高翔,曾赛星,郑忠良.集成创新的范式演变:从个体创新到供应链技术创新协同[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3)

4.李万,常静等.创新3.0与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4,32(12)

5.曾国屏,苟尤钊,刘磊.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3,31(1)

6.[美]朱迪·埃斯特琳.美国创新在衰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7.傅羿芳,朱斌.高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生态体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4(S1)

8.汪洁.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创新生态系统模型构建[J].商业时代,2014(12)

9.陈畴镛,胡枭峰,周青.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小世界特征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