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狄,李 颖
(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春 130000)
浅谈制度理论在创业研究中的应用
张 狄,李 颖
(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春 130000)
本文首先介绍了制度的内涵和制度理论的基础,进而总结了制度理论在创业研究中的应用,最后提出转型经济下的中国创业的现状,以期对中国创业的发展提供启示。
制度;理论;创业
历史上,资源基础观是创业研究的关键理论之一,因为资源获取是新企业成功的核心。虽然资源是至关重要的,但应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一些问题如文化、法律环境,一个行业的历史与传统以及经济激励,都能够影响一个行业,反过来,也影响创业成功。制度理论为识别和检查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透镜。
制度即“游戏的规则”。North认为,制度是人为设计的决定人们相互关系的约束,包括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制度关系到一个组织的生存及合法性,社会学、组织理论、政治科学和经济学等多个领域都识别出影响组织的制度力量。Scott总结了制度框架的3个支柱,分别是管制支柱、规范支柱和认知支柱。
管制支柱是通过法律法规等强制性的条款,对组织施加影响;规范支柱来源于社会价值观和道德,通常包括价值(什么是首选或适当的)和规范(事情如何去做,如何符合这些价值),进一步建立人们自觉遵循的基本规则;认知支柱描绘了更多个体层面上的文化和语言,以及人们理所当然和潜意识的行为。
(1)经济学视角。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环境决定组织的经济效率。制度经济学经历了由老制度经济学到新制度经济学的演变,不同于老制度经济学派的一味描述,新制度经济学派接受新古典经济学的技术方法,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目标,从微观角度研究制度和制度变迁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North认为,影响企业的制度环境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构成了其4个基本理论。
(2)组织社会学视角。组织社会学中的制度理论关注“合法性机制”,所谓合法性机制,是指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要采取符合所处社会环境的法律法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组织结构和制度体系。不同于经济学所遵循的效用最大化,“合法性”强调企业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期望,制度环境制约着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战略选择。组织社会学新制度学派以Scott为代表,提出了包括管制支柱、规范支柱和认知支柱的制度框架,组织是制度环境的产物,其要求组织具有“合法性”,组织所采取的行为和活动应该与制度环境一致。
(3)战略管理视角。新兴经济的发展壮大,吸引了全世界的注目,新兴经济与发达经济的根本区别是制度环境的显著差异。2002年,Mike W.Peng提出了制度基础观,成为继产业基础观、资源基础观之后的,基于新兴经济背景的第三大战略观。制度基础观认为,制度不再是背景条件,而是直接决定一个企业在其发展中进行制订和实施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的安排。将制度看作自变量或者解释变量,战略的制度基础观关注于制度与组织的动态互动,并且将战略选择视为这种互动的结果。尤其是,战略选择不仅由产业条件和企业能力驱动,而且还是管理者们面临的,正式与非正式制度构成的特殊制度框架的反映。
制度环境定义和限制创业机会,从而影响新企业创建的比率和大小。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市场激励和可用性的资本,不完善的制度也会使新企业的发展陷入复杂,而一个带有过分严格监管的制度环境会阻碍公司的创始。
Baumol认为,一个社会的创业水平,直接关系到决定管理报酬配置的社会法规和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去除进入壁垒和不必要的令人窒息的监管条件,来确保市场有效地运行。一旦受到无效的执行合同和产权法律的挫伤,私人企业家为寻求安全转而依赖于非正式制度,通过建立与政府官员和其他管理者的关系而获得资源,而这些非生产性活动最终会阻碍新企业的发展。
如果没有正式的制度结构,企业家创办新企业就易受阻。但是,如果被迫遵守太多的规则和程序要求,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满足文件要求,企业家也可能气馁。例如,在俄罗斯开始一个新的业务需要97天的成本,在美国只需要4天,而在香港商业登记通常花费更少的时间。因此,制度环境可以推动或阻碍一个国家(地区)的创业。
企业家不仅要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也必须为他们的新公司寻求合法性。合法性指的是生存的权利和以一个特定的方式执行一个活动。创业组织在所处的社会系统中需要采取理想的或适当的方式,否则将面临偏离而接受规范的制裁。所以,合法性限制了创业组织战略选择的范围和创办新企业的程度。
如果想要获取资源及得到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支持,一个企业必须通过从事合法活动证明它的价值。社会评判一个组织的行为是否适当,部分是凭借它过去的表现。已成立的组织通常使用它们的绩效记录来获得合法性及获取资源,然而新企业由于其有限的或不存在的绩效记录,所以需要设计合法性建设途径。
制度环境帮助企业获得认知和道德合法性,每个制度支柱都影响公司的合法性。管制支柱包括规范个体和组织行为的法律、规则和执法,组织的活动必须要符合法律法规;规范支柱是不同的行业、职业和组织领域的标准行为和商业惯例,关心组织的活动是否是适当的,也关心有影响力的团体与社会规范是否相一致;认知支柱包括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下,影响个体的脚本、模式及视为理所当然的元素,关心组织与它的文化环境之间的一致性。这些制度因素对创业组织克服新进入缺陷,以及增加它们的生存前景至关重要。
企业家经常在一个有较低组织水平的领域,创建一个产品或服务,在这种环境下,企业间的协调行动相对较少,存在很少的行业标准。企业家经常面临发展中的制度,他们可能通过合作来构造有助于促进他们的组织或领域的新制度,尤其在新兴经济体中,法律制度软弱,行业和商业规范只是刚刚被建立,几乎没有非政府组织的角色,且公民社会并没有很好地发展。因此,企业家可能不得不扮演制度企业家的角色,来改善环境和创建制度,以帮助他们在业务上的识别和提升。
因此,制度企业家代表这种活动的行动者,有兴趣鼓励特定制度的安排,并利用资源创造新的制度或改变现有的制度。制度企业家的概念,将注意力集中于制度企业家塑造他们的制度环境的劳动和方式。例如,由专业协会说服成员规范新的程序、公司游说政府修订或建立新的法规、制造商或服务提供商赞助新技术或服务标准等。制度企业家通过努力识别政治机会、框架问题及困难,动员选民、带头集体,试图对社会结构注入新的信念、规范和价值观。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转型经济体。改革开放为创业提供了宝贵机会,随着蓬勃发展的私人和小型企业,创业开始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不断完善的市场制度为创业的合法性提供了保障。例如,政府为分散治理的角色和增加创业活动,在特定的产业和地区启动“引发计划”和建设“高科技园区”,以及更新关于私营企业的法律法规等。
尽管经济转型为创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但是市场制度并不完善,有些方面仍限制中国创业的发展和增长。在改革初期,非国有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只是一个辅助作用,这种状况导致小型创业公司在获得资源投入等方面受到歧视,为了能够茁壮成长,创业公司经常被迫勾结地方政府。此外,中国经济转型的普遍特点是弱的资本市场结构、有限的法律保护产权和高制度不确定性,因此相比于发达经济,中国的创业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模式。
因此,制度环境与创业机会之间的关系,并不像它们看起来那样简单。就中国而言,经济转型虽然提供了真正的机会,但同时也严重限制了创业发展。
经过30多年的持续市场转型,国内创业组织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驱动力。不同与西方发达经济,我们需要考察我国创业情境的独特因素,而制度理论有潜力为创业和更广泛的管理理论提供伟大的见解。
[1]尤号.基于制度的战略观研究述评[J].华东经济管理,2010(9).
[2]汪秀琼,吴小节,蓝海林,等.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新进展——基于制度经济学和组织社会学制度理论的视角[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4).
[3]张玉利,杨俊,戴燕丽.中国情境下的创业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研究建议[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1).
10.3969/j.issn.1673-0194.2015.15.095
F121
A
1673-0194(2015)13-0169-03
201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