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俱佳的京剧大师

2015-01-03 02:48
中外文摘 2015年10期
关键词:马连良梅兰芳楷书

□ 李 勇 闫 魏

诗书俱佳的京剧大师

□ 李 勇 闫 魏

梅兰芳的京剧扮相

梅兰芳与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人并称为“四大名旦”,享誉中外。他们的表演各有特色,为弘扬国粹艺术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们都在艺术上有极高的造诣,而且艺德高尚,在中国京剧艺术界地位显赫。

1913年,梅兰芳在上海演出《武家坡》《女起解》等轰动上海滩。尔后梅兰芳又演出了《孽海波澜》《霸王别姬》《黛玉葬花》等新剧,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流派——“梅派”,也奠定了他在京剧界“四大名旦”之首的地位。

1914年,梅兰芳率团赴日本演出,成为民国后第一位将京剧带出国门的艺术家,尔后他又两赴日本演出,成为中日两国的文化使者。此外,梅兰芳还曾赴香港、美国和苏联演出,并游历欧洲。尤其是1929年的赴美演出,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亲自迎接,洛杉矶市波摩拿学院、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还授予梅兰芳博士学位。《时代周刊》评价说:梅兰芳用自己的声音与优雅的艺术形象,首次将京剧推广到欧洲、美国,并使其成为一门重大的得到西方确认与迷恋的中国国粹。梅兰芳是20世纪成功地向世界推销中国的两位大使之一,另一位是宋美龄……

抗日战争爆发后,梅兰芳迁居上海、香港,蓄须明志,不为日伪演出,表现了宁可饿死也不失节操的凛然气节。其间,他闭门谢客,专心研诗、临帖、学画,甚至决定以卖字画为生,以下是1939年他在上海时所作的五首词札:

减字木兰花

共寄菴谈感而赋,此即以奉呈。

其一

中年易过,

检点从来真少可。

无尽无休,

来者堪追底用忧?

平生志业,

不负当前风与月。

莫问儿曹,

足与吾流未易遭。

其二

浊醪清醴,

风味平生应视此。

不惠不夷,

人物前头食蛤蜊。

明日晴来未要风。

翰林风月,

能者得之,

一笑相看尽我师。

其三

巴山夜雨,

做尽愁声仍解止。

叶底残红,

泸州白酒,

半盏一杯时在手。

【子棱生气地扯下胸前的大红绸,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心烦意乱地拿起茶几上的书,却看不下去,索性把脚翘在扶手上,身子后仰,将书盖在脸上。

争比茶香,

乡味杭州不可怠。

其四

盘行山径,

隔岭人家看却近。

一样江天,

不似江南好放船。

三年问俗,

堪笑平生思入蜀。

万里桥东,

难得情怀胜放翁。

其五

日射油窗雾乍开。

黛螺山色压阑来。

阑前万一见江梅。

揽镜年华思锦瑟。

巡檐欢意托金杯。

他乡体负好楼台。

己卯嘉平月 梅兰芳书于申江

梅兰芳的这五首词,前四首是《减字木兰花》,后一首是《浣溪沙》,以蝇头小楷写在特制的丝栏格宣纸上,字体工整、娴熟,诗文、书法皆精,可见一代国剧大师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

梅兰芳致马连良手书条幅

梅兰芳的书法以楷书见长,小楷尤精,其书韵源自《乐毅论》《黄庭经》《十三行》等“二王”碑帖,并有唐人书经笔意。梅兰芳的书法像他的京剧经典剧目一样,功底扎实,清丽娟秀,风格高古,加之他艺名远扬,因此,他的书法作品也是当时名人雅士争相珍藏的尚品。梅兰芳也常以书法作品赠与友人雅赏。左图就是梅兰芳赠给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1901—1966)的北宋词坛怪杰贺铸《阳羡歌·山秀美蓉》的楷书条幅:

马连良先生雅正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

解组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清静功名话。

畹华梅兰芳书

马连良与梅兰芳同出于喜连成科班,是著名的京剧老生,梅兰芳曾与马连良合演过《打渔杀家》《宝莲灯》等名剧,友谊深厚,这幅楷书写在精美的暗纹黄绢上,楷书功力深厚,笔致精到,堪称梅兰芳的书法杰作。

1950年后,梅兰芳以发表《舞台生活四十年》为标志开始著书立说,其后,又有《梅兰芳文集》《梅兰芳舞台艺术》出版,印证了被中国戏剧理论家黄佐临确立的“梅氏戏剧体系”的存在。这一体系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斯氏戏剧理论体系”、布莱希特的“布氏戏剧理论体系”并称为“三大戏剧理论体系”。

1961年8月8日,“国剧美神”梅兰芳在北京病逝,他不仅给后人留下了“梅派”京剧艺术,而且还留下了100多首精美的诗词和许多不朽的书画佳作。

(摘自《上海采风》2015年第2期)

猜你喜欢
马连良梅兰芳楷书
梅兰芳评传
马连良巧解矛盾
马连良的最后时光
楷书的笔势
楷书
梅兰芳家族:国重于家,德先于艺
马连良剃眉
硬笔楷书3500字
硬笔楷书3500字
马连良:如叶飘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