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娟梅,李小荣,李复红(渭南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渭南 714000;通讯作者,E-mail:xxrr0813@163.com)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1]。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2,3]。支气管哮喘目前尚无特定、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服用药物才能起到缓解的效果,掌握哮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是控制哮喘发作的有效途径[4]。本研究就渭南地区2014年度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发病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将2014年本地区常住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户籍登记情况计算年龄构成比,采取分层整群不等比随机抽样法进行调查,共调查5 894人,其中男性3 242人,女性2 652人。
对参加调研的医务人员统一培训《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疗效判断标准及教育和管理方案)》并制定统一的调查方案、步骤及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等)、职业、过往病史、支气管哮喘相关症状、家族史、易感因素、对哮喘的认知程度等79项开放式问题。调查过程中由调查人员诊断调查对象是否患有支气管哮喘。首先,向抽样人群发放调查问卷表,并由调查人员对其进行逐一登记,初步筛选出疑似哮喘病患者,之后由呼吸科主治医师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并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明确诊断。由研究负责人组织、监督本次调查的全过程以及质量把控,在实际调查率和问卷合格率均不低于99%时,签字验收,结束现场调查。对调查表进行统计汇总,分析哮喘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危险因素。
2.1.1 发病率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 973份,均全部收回,有效问卷5 894份,共发现支气管哮喘患者400例,总发病率6.79%。
2.1.2 性别差异 4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男性189例,患病率5.83%(189/3 242);女性211例,患病率7.96%(211/2 652);男女患病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0.43,P <0.05)。
2.1.3 各年龄段哮喘发病情况 支气管哮喘发病高峰年龄段为<15岁,发病率为13.05%,55-64岁年龄段次之,发病率为10.56%,25-34岁年龄段支气管哮喘发病率最低,为3.79%。同一年龄段不同性别的支气管哮喘发病率相比较,55-64岁、>64岁两个年龄段男性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女性(χ2分别为0.015,0.010,均 P <0.05),其他各年龄段男女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各年龄支气管段哮喘发病率分布情况Table 1 Incidence of bronchial asthma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2.1.4 不同职业哮喘发病率情况 不同职业哮喘发病率结果显示,畜牧养殖业哮喘发病率最高,化工业次之,学生的哮喘发病率最低(见表2)。
2.1.5 哮喘发病月份分布 400例哮喘确诊发病月份统计见表3,可见哮喘发病高峰为每年的6月(15.00%)和 9 月(13.25%),均为季节交替、气温变化比较大的月份。
2.2.1 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过敏史、家族史、吸烟、居住环境、感染、药物过敏、患其他过敏性疾病、接触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天气变化致咳以及情绪波动均与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密切相关(P<0.05,见表 4)。
表2 不同职业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分布情况Table 2 Incidence of bronchial asthma in different occupations
表3 哮喘患者400例发病月份分布Table 3 Month distribution of 400 bronchial asthma patients
表4 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单因素分析Table 4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bronchial asthma attack
2.2.2 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支气管哮喘发作与否作为因变量,对单因素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各项指标量化赋值,然后采取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哮喘家族史(OR=6.13,P <0.05)和患其他过敏性疾病(OR=8.06,P <0.05)是支气管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性喘息、气促、胸闷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临床仍以药物控制为主[5]。因此,掌握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发病危险因素,对于临床防治哮喘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本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本地区支气管哮喘的总发病率为6.79%,男性发病率5.83%,女性发病率7.96%,其中发病高峰年龄段为0-15岁和55-64岁,所以这两个年龄段人群应是哮喘防治的重点对象,同时55-64岁、>64岁两个年龄段男性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女性,其他各年龄段男女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差异不显著(P>0.05)。本次研究还发现,支气管哮喘多在6月与9月发病,原因可能在于这两个月份空气干燥粉尘密度大,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哮喘是一种由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疾病[6,7]。目前,已证实哮喘的发作与多基因遗传高度相关。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所有哮喘患者中存在家族史的占34%,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家族史是哮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钱娟娟等[8]的研究显示,家族史对哮喘的发生影响最大;Danansuriya等[9]的研究表明,家族史是哮喘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同时发现,哮喘患者中有过敏史或患有其他过敏性疾病的比例均较高,说明过敏体质与哮喘发作关系密切。另外,对于从事长期接触粉尘、刺激性气体工作或环境以及长期吸烟的人群是支气管哮喘的易发人群[10],原因可能在于,这些因素均可刺激气道产生喘息、咳嗽等症状,诱发哮喘。低温可直接诱发哮喘症状的急性发作,所以天气变化时哮喘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本研究还发现,哮喘患者中住楼房的比例(52.75%)显著高于非哮喘人群(39.9%),可能与本地区农民居多,拆迁后搬入新装修的房屋有关,也可能与房屋的通风、室内过敏原类型不同有关。
目前,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加之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环境污染,使得哮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控制哮喘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冯晓凯,林江涛,苏楠,等.我国14岁以上人群支气管哮喘患病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16):1209-1214.
[2]Asher MI.Recent perspectives on global epidemiology of asthma in childhood[J].Allergol Immunopathol(Madr),2010,38(2):83-87.
[3]杨峰,敖素华.14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季节及节气调查分析[J].四川中医,2013,31(12):74-75.
[4]苏楠,林江涛,刘国梁,等.我国8省市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8):601-606.
[5]刘立虎,刘东辉,徐宜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现状与进展[J].临床荟萃,2010,25(7):632-634.
[6]O’Byrne PM.Global guidelines for asthma management:summary of the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challenges[J].Pol Arch Med Wewn,2010,120(12):511-517.
[7]Shahid M,Sabar MF,Bano I,et al.Sequence variants on 17q21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susceptibility of asthma in the population of Lahore,Pakistan[J].J Asthma,2015,52(8):777-784.
[8]钱娟娟,马佳韵,周敏,等.上海市宝山区支气管哮喘患病率和危险因素调查[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1,6(2):121-124.
[9]Danansuriya MN,Rajapaksa LC,Weerasinghe A.Genetic,familial and environmental correlates of asthma among early adolescents in Sri Lanka:a case control study[J].World Allergy Organ J,2015,16,8(1):19-25.
[10]安晓琴,蒋轶文,孔灵菲,等.异氰酸酯作业工人职业性支气管哮喘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8):65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