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明
(1.吉林大学 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2.吉林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5月12日发布的《2013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农民工数量持续增长,总量已达2.69亿,同比增长2.4%。其中,外出农民工占1.66亿,同比增长1.7%,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为2609元,同比增长13.9%。另据商务部公布信息统计,2013年,河南省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总规模达2660万人,同比增长3.5%,创造劳务收入3100亿元,同比增长10.3%。同时,河南省也打造出90多个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的区域劳务品牌,涉及30多个行业50多个工种,其中“林州建筑”、“长垣厨师”等35个劳务品牌被授予全国优秀劳务品牌称号。区域劳务品牌作为提高务工人员收入、实现转移就业、拉动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越来越多地受到学术界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河南、湖南以及四川等一些劳务输出大省的当地政府,鉴于区域劳务品牌的带动效应,纷纷将创建以及培育区域劳务品牌作为推动转移就业以及拉动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着力打造适宜区域劳务品牌发展的区域环境。2013年末,吉林省总人口为2751.2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260.09万人,占45.8%,全省全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0万人,占乡村人口的31%,农业富余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现实情况紧迫要求吉林省全面开展区域劳务品牌的创建与培育工作,将区域劳务品牌的实践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战略高度。
(一)区域劳务品牌的定义与命名
国内学者对于区域劳务品牌的定义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类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类侧重于从无形资产角度进行定义,认为区域劳务品牌是名称、术语、标记、符号等一系列要素的组合,是消费者对其知名度与美誉度的认可,强调社会认同性。[1,2]另一类侧重于从其形成过程角度进行定义,认为区域劳务品牌是区域内务工人员结合当地历史传承与风土人情长期积淀出的一种技能,强调劳务特色性。[3,4]中国就业促进会(2007)给出的区域劳务品牌的定义为:它是指一个地区外出务工人员从事的某一行业(职业、工种),人员集中形成相当规模,且专业技能突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信誉度的劳务名称,其命名构成为“劳务输出地+行业(职业、工种)”。如“晋江裁缝”、“川妹子家政”等。
(二)区域劳务品牌的内涵与特征
梳理国内学者对于区域劳务品牌内涵的研究,总体包含以下四个要素:第一,区域务工人员的专业素质。[4]包括专业技能素质、文化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第二,文化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也被称作群体敬业品质。[5]第三,消费者认同。[6]包括消费者对区域劳务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等方面的认同。[7]第四,务工人员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即区域劳务品牌内含大量的从业人员。[8]区域劳务品牌除具有品牌的一般特性之外,还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概括起来,学者们认为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区域性。它是一定区域内的务工人员共同创造出来的,区域大小不等,小到一个乡(镇),大到一个县(市),甚或一个省或国家。[6]第二,规模性。[9]它是大量务工人员在长期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劳务。第三,标准化性。[10]由于劳务不同于普通商品,它需要以务工人员为载体,这就要求在提供劳务的过程中采取相同的技艺标准,且整个从业群体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第四,不完全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11]即对于区域内部提供相同劳务的务工人员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而对于区域外部提供相同劳务的务工人员则具有明显的竞争性和排他性。
(三)区域劳务品牌的形成机理
杨建梅等(2005)基于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之间关系的维度,提出区域品牌的“五阶段生成路径模型”,认为任何区域品牌的成长都要经过区域产品、区域认知、区域美誉、区域文化和区域信仰5个阶段。[12]区域劳务品牌作为区域品牌的一个类别,同样遵循该规律。孙丽辉(2010)认为,区域品牌的形成主要受集群所具有的产业优势、良好的区域环境、龙头企业创牌和优势名牌群体的聚合效应、地方政府政策导向与效能四个维度的综合作用与影响。[13]向恒星(2012)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区域劳务品牌形成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形成与运作机理的理论模型,并详细论证了包括区域环境、劳务工、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利益相关群体在内的各因素的作用机理。[6]冀琳(2013)从组织模式角度提出区域劳务品牌的形成应遵从三种方式:政府组织、市场中介组织以及农民自组织。[14]还有学者重点从地方政府对区域劳务品牌形成作用机理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15]
(四)影响区域劳务品牌形成的区域环境
最早识别出影响区域品牌形成的区域环境因素的研究始于胡大立等(2005),作者首次提出了影响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性条件之一就是区域环境优良。同时它将区域环境划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指出硬环境是指能为商品交易提供便利的场所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软环境包括讲合作重信誉的商业文化氛围、竞争公平的市场秩序和政府、商会、行业协会、企业等组织创品牌的强烈愿望等。[16]朱玉林和康文星(2006)在研究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需求与供给时,认为区域环境不但包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还包括区域政府的办事效率与廉洁程度等。[17]孙丽辉(2010)较为系统和全面地梳理了影响区域品牌形成的区域环境,认为区域内的资源环境、基础设施、文化环境、投融资环境、制度环境以及社会关系环境对区域品牌的形成发挥了显著作用。[13]向恒星(2012)依据此观点,提出影响区域劳务品牌形成的区域环境主要包括历史文化环境、社会关系环境和制度环境。[6]刘雪曼和徐明(2013)提出文化环境、资源环境以及制度环境是影响区域劳务品牌形成的重要区域环境因素。[14]
(五)总体研究现状
总体而言,国内学者对区域劳务品牌的研究呈现出高质量和深入系统的研究成果不多,整体研究水平不高,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发展的现状。具体地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称谓尚未统一。“劳务品牌”与“区域劳务品牌”混淆使用。第二,缺少足够的理论基础及相关依据。目前的理论支撑主要来源于区域品牌。第三,缺少深入的内部机理的研究。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尚停留在如何培育区域劳务品牌、如何解决在培育区域劳务品牌过程中遇到的困境等方面,缺乏对其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机理的系统性研究。第四,学术界的重视不够。推动区域劳务品牌相关理论体系的建立、丰富以及发展,需要更多学者的加入,亟待学术界投入更多的研究力量。第五,缺少实证研究。目前尚停留在定性研究阶段,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数据作为有力支撑。
吉林省在全国范围内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区域劳务品牌有20余个,这些区域劳务品牌每年为吉林省带来上百亿元的劳务收入。2013年,吉林省劳务经济工作领导小组首次组织开展了吉林省劳务品牌评选活动。首次命名“吉林保安”、“吉林大姐”、“岭城技工”、“双阳梅花鹿产业经纪人”、“农安服装工”、“舒兰赴俄商人”、“扶余木业工”、“吉林小棉袄”8个劳务品牌为“吉林省驰名劳务品牌”;命名“鹤乡月嫂”、“通化小能人”、“丽洁东北嫂”、“榆树青岳草艺”、“吉俄农工”、“白山洪鑫家政”、“蛟河赴日研修生”、“前郭汽车座垫编织工”、“永吉插秧工”、“梨树棚菜工”10个劳务品牌为“吉林省优秀劳务品牌”。其中“吉林保安”、“吉林大姐”、“岭城技工”、“双阳梅花鹿产业经纪人”、“农安服装工”、“舒兰赴俄商人”、“扶余木业工”、“吉林小棉袄”等品牌曾荣获国家级“优秀劳务品牌”称号。吉林省依靠培育区域劳务品牌,促进全省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和输出规模,建立并创新了乡镇村劳务输出工作内容及网络,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以“转移吸纳行动、素质提升行动、创业付出行动、输出扩展行动”为主题的劳务输出经济的发展形势及战略。从吉林省目前区域劳务品牌的发展现状来看,其所处的区域环境既有传统的优势因素,也存在阻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培育吉林省区域劳务品牌的优势环境因素
1.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环境。从命名方式“劳务输出地+行业(职业、工种)”的角度进行判断,区域劳务品牌的价值具有二重性,即区域价值和行业价值。[10]大多数吉林省区域劳务品牌的区域价值远远大于其行业价值,一方面是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文化;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些行业技术含量较低,难以产生较高的行业价值。吉林省外出务工人员无论从事何种服务行业,都被贴上了诚实守信、普通话好、信誉度高等标签,使他们在劳务市场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地方特色文化传递给劳务雇佣方是积极的正能量,因此,吉林省区域劳务品牌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2.具有充足数量补给的人力资源环境。一个地区内从事具有相同职业技能人员的数量决定了该区域劳务品牌的形成与发展。吉林省乡村人口不断转移就业,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2009年末,吉林省总人口为2739.5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278.82万人,占46.68%;2013年末,吉林省总人口为2751.2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260.09万人,占45.8%。以上数据表明,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口数量逐年增加,也印证了吉林省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3年末,吉林省城镇需要就业劳动力资源总量约7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约为390万人。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成为培育区域劳务品牌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能够为区域劳务品牌提供务工人员数量与规模支撑。
3.具有多层次支撑的科技资源环境。科技资源主要是指一个区域内部能够通过科学技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改良的资源,通常包括区域内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基地等等。据吉林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3年,吉林省内拥有普通高校58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37所(包含7所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独立学院),普通专科(高职)院校21所,各级各类民办学校3194 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机构)336所,职工技术培训学校(机构)2 607所。另外还有400多家科学研究部门与技术开发机构。吉林省除了科研院校、职业教育院校众多外,还有很多全国知名的技术学校作为有效培育区域劳务品牌的依托。以上这些优质的科技资源环境,在软硬件条件方面为各类吉林省区域劳务品牌内部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以及建立统一规范的劳务标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有效推进了吉林省区域劳务品牌从体力型、数量型向技能型、质量型的转变,强化了区域劳务品牌的行业价值属性。
4.具有战略引导、战术扶持的制度环境。吉林省培育区域劳务品牌的制度环境体现了地方政府在战略与战术两方面的引导与扶持,对区域劳务品牌效能的发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吉林省政府在“十五”、“十一五”以及“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都明确指出要大力抓好劳务输出工作,从战略高度对区域劳务品牌的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为了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及影响,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和组织化程度,早在2004年,吉林省委、省政府就开展了劳务输出“双百工程”,评选出50家单位为吉林省劳务输出基地,50名个人为吉林省劳务输出带头人,并予以资金配套。此项工作在后续年度有序推进。为了进一步推动劳务经济向广度和深度发展,2013年,吉林省劳务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了省级优秀劳务品牌的评选工作。吉林省政府在财政资金方面也对劳务输出工作进行了大力投入,每年投入数千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目前培训基地有300 多个,涉及80 多个工种。通过“春风工程”、“阳光工程”等各种培训机构培训的农民过百万人,建立了培训定点机构动态管理机制。此外,吉林省政府相关部门还联合下发了一系列通知与规定,包括取消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减免农民进城务工有关税费、接续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加大对转移就业农民的培训力度及资金投入、促进非农身份转变和妥善安排农民工子女入学等。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并充分调配多方资源为吉林省区域劳务品牌的培育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培育吉林省区域劳务品牌的制约因素
1.人力资源质量与职业技能含量较低。地区内部人力资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区域劳务品牌的层次。吉林省是传统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农民接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机制还相对落后,职业技能培训档次还较低,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务工人员数量相对很少,远远达不到当前企业对职业技能型劳务人员的实际需要数量。这方面的劣势导致了吉林省大多数区域劳务品牌的行业价值小于区域价值。虽然文化环境带来了高区域价值,使得我省劳务外出就业时能够抢占先机,但是行业价值属性偏低,仍有待深入挖掘。
2.产业资源尚未充分发挥作用。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为代表的汽车产业是吉林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吉林省尤其是长春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极大的价值。汽车产业属于综合性的产业,其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相关和互补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比如“吉林汽修工”、“吉林加油工”等。因此,基于这种特色产业衍生的劳务从业人员收入也应普遍高于其他地区人员。然而2013年评选出的吉林省优秀劳务品牌中与汽车产业相关的劳务行业无一入选,说明吉林省产业资源环境的优势仍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亟待开发。
3.内外就业环境竞争日趋激烈。内外就业环境竞争日趋激烈体现在本地较差的就业吸纳能力以及外地区就业需求的日益增加。吉林省经济以重工业为主,随着国企改制落幕,城镇中存在一定数量下岗职工和待业人员,就业压力很大,因此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水平有限,限制了区域劳务品牌在省内的整体发展。另外,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日趋加快,企业技术结构不断升级,对于劳动力素质和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务工人员需要接受进一步的系统培训才能适应实际的就业需求,短期之内难以形成技术含量高并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劳务品牌。
4.行业协会监管以及输出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目前吉林省劳务输出工作保障机制尚有待完善,行业协会的职能作用还没有真正完全发挥。其工作重心应放在与政府各职能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对劳动力输出的有效组织及监管、在行业内部形成标准化的服务守则以及健全完善的管理服务办法等方面。从社会各参与主体来说,社会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机构发育不完善,运作不规范,机制不健全,坑、蒙、拐、骗农民工或其他务工人员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对劳动力输出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2007年成立的吉林省农民工法律援助站为农民工提供了优质的法律服务,在维权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其只面向在长春务工的农民工,将那些远赴他乡务工的从业人员排除在法律援助体系之外。劳务输出的维权等保障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制度环境方面
影响区域劳务品牌形成与培育的制度环境主要是指对提供劳务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地位及责权利的安排,是法律、经济体制、政治等诸多元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正式制度通常包括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的相应政策、法律法规等。非正式制度通常包括社会中一些行业协会(商会)、培训机构、服务部门所制定和提供的相关行规、培训、服务等。
1.明确政府的建设主体地位。由于区域劳务品牌的准公共物品性质,决定了其建设主体必须由政府承担,任何一个务工人员或劳务输出企业都没有能力和资源建设、培育并维护一个区域劳务品牌。因此,政府要明确其为区域劳务品牌建设主体的地位,充分调配多方资源为培育区域劳务品牌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省委、省政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农委以及省政府驻其他省(市)办事处等相关部门都需要通力配合、统一协作。明确主体地位不意味着凡事亲力亲为,而是要通过相应的制度和奖励机制激发所有利益共同体培育区域劳务品牌的动力,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完成职能的转变。各部门还需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联系并落实输入地的对接以及完善权益维护体系等等。
2.其他参与主体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参与区域劳务品牌培育的其他主体主要包括行业协会、培训机构、劳务输出公司以及法律维权机构等组织。由于劳务的载体是务工人员,在提供劳务的过程中,他们需要采用相同技艺以及程序来保证用工雇佣方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享受到相同质量水准的服务,因此建立行业服务标准是培育区域劳务品牌的关键因素,行业协会必须担当此重任,培训机构以及劳务输出企业需密切配合并发挥应有职能,各组织间形成合力。行业服务标准统一之后,岗前培训则是保证区域劳务品牌质量的关键,各组织均需在培训环节中发挥各自作用,提升劳务技能层级及务工人员素质。此外,法律维权机构也应扩大维权范围,让务工人员在异地工作安心、舒心、放心,着力稳定务工人员队伍。
(二)文化环境方面
迈克尔·波特从竞争优势形成的角度,认为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18]大多数吉林省区域劳务品牌区域价值的溢出是由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环境所带来的,二者之间高度相关。东北文化相对于中原文化、吴越文化、蜀楚文化等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这种浓厚的东北地域文化培育了东北人民朴实、勤快、善良及性格开朗等优良品格。因此,培育吉林省区域劳务品牌需着重加入并深化这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环境因素所占的比重。
(三)人力资源环境方面
提供区域劳务品牌的主体是人,因此,区域内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是影响区域劳务品牌形成与层级的关键因素。虽然吉林省的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充足富余,但在质量上却不占优势,因此,今后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方面。人力资源质量高,意味着其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与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其提供劳务品种的技术含量也相对较高,所创造的劳务价值也高。因此,一方面要着力提升务工人员的基本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务工人员的劳务技能水平。
(四)产业资源环境方面
一个地区具有产业资源优势,可以吸纳大量的从业人员,这些从业人员在日积月累的从业生涯中,不断摸索与熟练,逐渐培育和发展出根植于地区产业资源优势基础之上的区域劳务品牌,并具有其他地区无法跨越的技能和资源“壁垒”。 作为全国最大的梅花鹿养殖基地、鹿产品生产基地和产销集散地,长春市双阳区因鹿而扬名。其养鹿历史悠久、规模大,梅花鹿品种优良、科技含量高,获得了“中国梅花鹿之乡”的殊荣。与此同时,双阳拥有一批国家、省市级科研人员,从事鹿业诊疗服务人员430余人,鹿业养殖熟练工3.8万人,持证鹿业经纪人1200余人。“双阳梅花鹿产业经纪人”被评为省级和国家级优秀劳务品牌,是产业资源与高技术含量劳务输出完美结合的典范。相比之下,吉林省拥有全国领先的汽车产业,与其相配套的劳务输出行业却榜上无名。因此,吉林省汽车产业相关的劳务行业还需要进行深度挖掘,劳务输出的技术含量与层级也亟待提升,以应对日益提升的就业需求,并培育出全国知名的区域劳务品牌。
(五)科技资源环境方面
在培育区域劳务品牌的过程中,技术是核心资源。充分利用吉林省内优质的高校研发资源,对于促进区域劳务品牌的形成、提升区域劳务品牌层级具有战略意义。可以通过培训务工人员劳务技能,提升其劳务输出水平,或者直接吸纳大学生加入技术含量较高的务工队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科研人员也应积极投身于创建区域劳务品牌的研究,为其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六)区域营销环境方面
区域营销环境对区域劳务品牌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一系列营销手段的整合可以实现区域劳务品牌对内与对外的广泛传播。区域劳务品牌对内传播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行业内务工人员对区域劳务品牌的认同感,提升群体敬业素质。例如,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媒体,挖掘就业典型并广泛宣传,利用务工人员的“从众心理”, 一方面使正在从事相关劳务行业的务工人员有学习的榜样,有奋斗的目标,实现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潜在务工人员加入到该行列中来,扩大区域劳务品牌的从业规模。区域劳务品牌对外传播的主要目的是促使用工方对区域劳务品牌从形成到知名获得完整的认识,产生预期的品牌联想,巩固品牌偏好和忠诚,从而产生区域劳务品牌的正外部效应,不断积累和提升区域劳务品牌资产和价值。因此,区域劳务品牌的名称、形象、务工人员的标识性服装等方方面面都需要精心设计包装,契合文化环境与行业背景,实现整合营销。
[1]孙玮.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创建劳务品牌的有关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30):320-321.
[2]王义民,陈登胜.河南省劳务品牌培育的创新途径研究[J].特区经济,2008,(1):176-178.
[3]王文礼.论农村劳务“品牌”的重要作用及强化途径[J].商场现代化,2005,(11):70-71.
[4]吴菊安.区域劳务品牌的作用及其管理研究[J].商业时代,2008,(30):23-25.
[5]罗雪梅.欠发达地区打造劳务品牌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J].商场现代化,2006,(30):107-108.
[6]向恒星.区域劳务品牌形成与运作机理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
[7]周建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区域劳务品牌的构建[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1):44-47.
[8]朱强.基于劳动力转移视角的劳务品牌建设[J].商业研究,2009,(10):159-161.
[9]张婵.区域劳务品牌产业链延伸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3.
[10]张峻鸣.区域劳务品牌价值综合评估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
[11]薛桂芝.论我国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创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6):688-691.
[12]杨建梅,等.区域品牌的生成机理与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2):22-24.
[13]孙丽辉.区域品牌形成与效应机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4]冀琳.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资源与构建劳务品牌策略研究[J].企业导报,2013,(8):95-97.
[15]刘雪曼,徐明.地方政府对区域劳务品牌形成的作用机理研究[J].税务与经济,2013,(3):45-50.
[16]胡大立,等.区域品牌机理与构建分析[J].经济前沿,2005,(4):29-32.
[17]朱玉林,康文星.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需求与供给分析[J].求索,2006,(7):35-37.
[18]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