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力钢 教授 孟 伟 博士生(辽宁大学商学院 沈阳 110036)
在消费者需求和竞争者行动难以预测、市场与技术快速变化的动态环境下,如何通过创新以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产品创新中,能够运用新技术、创造新市场的突破式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保持长期发展的重要源泉(Chandy和Tellis,1998)。然而,这种创新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稳定的财务回报以及较长的开发周期(Atuahene-Gima,2005;Wind和Mahajan,1997),企业想要进行突破式创新必须调动额外资源(Gabriele等,2014)。资源基础理论认为,资源是企业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构成,但资源并不会总是顺畅地流向创新,特别是在企业的主导力量支持正常业务活动的地方更是如此(Henderson和Clark,1990)。由于创新过程要消耗资源,企业的冗余资源就显得非常必要(Cheng和Kesner,1997)。
虽然已有研究探讨了组织冗余对创新的直接影响,但却忽略了组织冗余影响突破式创新的作用机理。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企业倾向于从外部搜寻知识以避免封闭式创新模式可能导致的“能力陷阱”与“核心刚性”。研究表明,组织冗余通过影响企业搜寻行为而对创新产生影响。因此,本文重点探讨组织冗余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以及跨界搜寻在该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期更全面了解组织冗余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作用机理。
Cyert和March(1963)在著作《企业行为理论》中首次明确地将组织冗余定义为总资源与必要的总支付的差额,并指出组织冗余提供的缓冲功能使企业在遇到困难时能生存下来。Bourgeois(1981)认为组织冗余是一种过量的、能随意使用的现实的或潜在的资源,以缓冲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Nohria和Gulati(1996)将组织冗余定义为组织在生产一种给定水平的产出时,超出最低必须的投入所产生的资源存量,包括多余的人员、未利用的产能和不必要的资本费用等超额的投入,同时也包括未开发的、能增加产出的各种机会。因为没有承诺到具体组织活动或情境中,本文认为组织冗余实际上是未吸收的和可供其它用途使用的资源,是管理者自由支配的超过企业实际需要的资源。
组织冗余普遍存在于组织活动中,是企业的一种资源缓冲器和潜在资源池。不仅能缓解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还能解决企业内部资源稀缺的问题,避免企业内部发生争夺资源的冲突。在资源约束的环境中,能够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现实的资源供给途径(方润生,2004),具有缓冲企业资源短缺和激发企业创新潜力的作用。
跨界搜寻最早由Rosenkopf和Nerkar(2001)引入战略管理领域,他们将跨界搜寻定义为在复杂的动态环境中,企业跨越现有组织和知识边界进行搜寻,获取异质性知识的过程。Benner和Tushman(2002)基于技术搜寻活动定义跨界搜寻,认为本地搜寻是利用,跨界搜寻是探索。Katila和Ahuja(2002)认为跨界搜寻是企业为了发现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以及寻求新市场机会,对不同知识源进行搜寻,获取新知识并整合进入企业内部的活动。跨界搜寻成为继组织内部研发和外部并购之后第三条提高组织竞争优势的途径。本文认为跨界搜寻是在现有知识领域外,对要处理的新问题以及多样化信息的搜寻行为过程,强调从组织外部搜寻知识弥补现有知识结构的不足,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但是跨界搜寻需要企业付出一定的成本,并且存在一定的偶然性风险(Rosenkopf和Nerkar,2001)。
Laursen和Salter(2006)根据既有知识及特征将跨界搜寻划分为搜寻广度和搜寻深度两个维度,并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广度反映企业利用外部知识源与渠道的数量,是企业寻求异质性知识资源的重要手段;深度反映企业利用外部知识源的程度,是企业对目标知识重复、深入的搜寻过程。
突破式创新是一种技术推动的创新,是对现有技术轨迹的破坏。Chandy 和Tellis(1998)认为突破式创新是企业抓住技术和顾客需求的变化所提供的机会,不断注入新技术到现有产品中,使其比现有产品更好的满足顾客需求。Kaplan和Murray(2003)指出突破式创新是企业通过采用新技术向顾客提供全新价值的创新。突破式创新需要企业投入全新的知识,使现有产品或服务过时。主要表现为新产品的开发、技术的根本性变革以及吸引新消费者进入新市场。
进行突破式创新的企业致力于开发新技术、满足顾客新需求,改变顾客的消费和使用模式,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资源。但是,由于突破式创新通常涉及新产品的创造并可能遭遇竞争对手意想不到的战略反应,突破式创新项目失败的可能性比较大,回报也难以预测。因此,突破式创新具有高需求、高风险和高不确定性的特点。
与其它创新方式相比,突破式创新往往需要更多的创新资源。由于突破式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某些创新项目很难得到其他来源的资源支持。组织冗余有助于企业适应由突破式创新所产生的变革和不连续性(Gabriele等,2014)。首先,组织冗余有利于企业内部创造性行为的产生。创造性行为是突破式创新的必要条件(Sethi等,2001)。冗余资源的存在提高了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降低了企业对创新和冒险的控制,允许管理者和员工跳出传统思维的束缚,促进探索性创新活动的展开。其次,组织冗余有助于企业应对突破式创新产生的不确定性。突破式创新通常源于对新创意的开发和执行,创造未被消费者意识到的需求,因此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作为可以转化或重新配置的可利用性资源,组织冗余降低了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冲击,使企业遇到困难时仍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最后,组织冗余减少组织内讧和冲突(Cheng和Kesner,1997)。资源约束条件下,各组织部门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谈判以获取有限的资源,这将转移管理者的创新注意力和组织承诺,降低创新过程的有效性。组织冗余缓解了资源稀缺问题,减少企业内部关于资源的争夺行为和政治斗争,使管理者和员工将其注意力和精力贡献到创新活动中。因此,本文认为丰富的组织冗余有利于企业突破式创新活动的发展。
从开放式创新理论出发,跨界搜寻能够克服路径依赖、能力陷阱等束缚,在外部资源选择方面更具开放性,丰富了突破式创新活动的知识来源。Katila和Ahuja(2002)认为,创新本身就是不断进行知识搜寻的过程。首先,跨界搜寻丰富了企业现有知识结构,拓展了突破式创新所需的异质性知识基础。企业将跨界搜寻获得的多样化知识融入到现有知识体系,有助于企业发现新想法和新观点。其次,在应对突破式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复杂性问题时,跨界搜寻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问题解决方案。跨界搜寻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组织学习方式(Huber,1991),有助于提升企业转化现有知识和探索新技术的能力,帮助企业实现资源和能力与环境的匹配,更有效地将创造性想法转化为创新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创新提供多层次、多途径的问题解决方法。因此,跨界搜寻打破了企业知识边界的限制,提高知识整合的有效性,提升企业突破式创新的效率。
从资源基础理论出发,组织冗余为企业的跨界搜寻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支持。Levinthal 和March(1981)指出冗余资源鼓励企业的跨界搜寻行为,Sorensen 和Stuart(2001)研究发现,组织冗余允许企业拓展知识搜寻活动的范围,帮助其提高获取有价值知识的可能性。首先,跨界搜寻是有成本的,为了获取外部异质性知识,企业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人力和财力资源与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建立关系。其次,搜寻和创新都面临失败的风险,冗余资源可以帮助企业抵御失败的风险,放松对战略活动的控制,促进冗余搜寻。跨界搜寻往往没有具体明确的搜寻目标,短期内无法为企业带来预期回报,只有在业绩良好、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批准和认可(Levinthal和March,1981)。正如Danneels(2008)所言,拥有超过现有运营需要资源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探索式搜寻,而资源限制的企业更可能进行利用式搜寻。显然,组织冗余为企业跨界搜寻行为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
以上分析论证了组织冗余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跨界搜寻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以及组织冗余与跨界搜寻的关系。组织冗余是企业突破式创新的推动者,并且企业有动机和意义在突破式创新过程中利用冗余资源进行跨界搜寻活动。组织冗余为跨界搜寻提供资源支撑,有利于企业拓展搜寻范围并降低搜寻风险。跨界搜寻进一步丰富了企业的知识基础,有效地降低企业突破式创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提高创新成功的可能性。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跨界搜寻在组织冗余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本文将跨界搜寻作为中介变量引入组织冗余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研究中,提出了相关研究命题。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冗余通过两条路径影响企业的突破式创新行为。第一条路径是组织冗余对突破式创新的直接影响。丰富的冗余资源能够确保突破式创新过程中的持续投入,有利于创新思想的培养和创新问题的解决,为新产品开发中出现的意外成本提供支持。第二条路径是组织冗余通过跨界搜寻对突破式创新产生的间接影响。组织冗余为跨界搜寻行为提供资源支持,有利于企业更加自由地进行异质性知识搜寻,进而有助于新产品或服务的开发。而资源约束将会限制企业的搜寻行为,减少多样性知识的关键来源,进而阻碍了以新知识为基础的突破式创新的发展。因此,企业在突破式创新实践中,应该合理的利用冗余资源,将其合理的分配到创新活动中和知识搜寻行为中。
本文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探讨了组织冗余、跨界搜寻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但仅存在于理论分析阶段,未来应该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
1.Bourgeois,L.J..On the Measur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lack[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1,6(1)
2.Chandy,R.K.,and G.J.Tellis.Organizing for radical product innovation:The overlooked role of willingness to cannibalize[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98,35(4)
3.Katila,R,Ahuja,G.Something old,something new: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earch behavior and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2,45(6)
4.Nohria,N.,Gulati,R.Is Slack Good or Bad for Innov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39(5)
5.Rosenkopf,L.,Nerkar,A.Beyond Local Search:Boundary-spanning,Exploration,and Impact in the Optical Disk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4)
6.熊伟,奉小斌,陈丽琼.国外跨界搜寻研究回顾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6)
7.赵亚普,张文红,陈斯蕾.动态环境下组织冗余对企业探索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