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模式影响研究

2015-01-02 04:48尚前浪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23期
关键词:生计傣族城镇化

尚前浪

(云南财经大学 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昆明 650221)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即:要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同时,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也是旅游发展尤其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旅游强大的动力价值及区域综合发展协调能力,决定了其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尤其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说,旅游对于民族文化浓郁、自然风光独特的西部民族地区而言,是城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了当地城镇化的进程,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的生产生活面貌,具体表现为经济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生计模式、大众传播等的改变。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背景出发,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案例,探讨了傣族园社区个案的城镇化趋势和特点,以及城镇化与乡村旅游的关系等。

2 新型城镇化研究述评

对城镇化最早的研究要追溯到中国的小城镇研究的开拓者费孝通先生,他指出:“我国农村当前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本质上是一个工业化的过程。把工厂办到农村里去的另一方面就是乡村的城市化,也可以说城市扩散到乡村去”(费孝通,1991)。周大鸣(1996)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都市化并非简单地指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城市和城镇,而应该是指社会中城市与非城市地区之间的来往和相互关系日益增多这种过程。”

由于历史的原因,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办法走传统城镇化的道路,因此提出新型城镇化的理念。新型城镇化的研究是学者们近几年才展开的,在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方面,张占仓(2010)指出,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的,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同时也有学者关注到新型城镇化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张占仓(2014)在系统梳理新型城镇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研究的理论困惑,包括:方向之困、速度之困、质量之困、户籍之困、用地之困,同时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实现途径。

在旅游城镇化研究方面,最早从城镇化视角进行研究的是孙九霞和保继刚(2006),他们从旅游人类学的角度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傣族园的都市化(城镇化)进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尚前浪(2011)在深入分析傣族园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状态的基础上,认为当地居民通过经营傣家乐、进入傣族园公司上班和旅游商品经营等方式一方面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

综观所有文献,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最大的不同在于,避免以往过于追求经济增长而产生的破坏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以及乡土特色和民族文化流失。这些与旅游发展强调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理念不谋而合。但遗憾的是,目前学者们地研究领域并未关注到一点,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必将为旅游发展尤其是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崭新的发展理念和巨大的发展动力。本文的研究目标是从农户生计模式的角度入手,以旅游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傣族园为案例地,讨论新型城镇化发展与旅游发展、当地居民生计模式之间的关系。

3 傣族园农户生计模式案例分析

3.1 傣族园概况

西双版纳傣族园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勐罕镇 (俗称橄榄坝),距州府景洪市28公里,南傍澜沧江,北依龙得湖。傣族园景区内含曼将、曼春满、曼乍、曼嘎、曼听五个保存完好的傣族村寨,总体规划面积336公顷。作为傣民族传统文化和风俗民情的展示地,傣族园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在保留原有杆栏式建筑风格和自然风光的基础上,通过服务设施的完善和民族活动的开展,向游客展示的傣民族传统文化。

3.2 傣族园景区经营模式

根据景区和社区一体化的特点,傣族园实行的是“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村民提供村寨资源,以其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庭院风光、淳朴的民风民俗、庞大的干栏式建筑群落、神秘的佛寺活动、以及长期生活劳作形成的民族文化作为景区的主背景。公司则以资金形式投入对景区基础设施、接待环境进行改造,将五个村寨及社区纳入景区整体规划,实行统一产品策划和包装,统一形象宣传,负责总体经营及管理。 “公司+农户”的社区参与模式,一方面加强了景区的统一管理和规划,另一方面又能够充分调动农户村寨的积极性,有效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3.3 傣族园农户生计模式: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

傣族园在旅游开发之前是个单纯的农业社区,当地傣族居民绝大多数从事农业劳动,包括种植水稻和橡胶等。社区农户总体受教育水平较低,思想观念较为保守,村民们基本上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毫无疑问的是,旅游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傣族园城镇化的水平,使得傣族园在人口结构、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等多方面产生了极大地改变(孙九霞,2006)。村民们的生计模式开始从依靠单纯的农业生产向传统农业生产和旅游经营兼营的模式转变,劳动力开始逐渐向旅游经营转移,村民们的思想也更加开放,文化素质也得到整体提高。

目前傣族园社区参与经济利益分配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己参与旅游经营的方式,如经营傣楼、傣家乐、卖水果、卖民族服饰首饰等;另一种是公司按照规定将部分收益分配给村民的方式,如员工工资、干栏式建筑补贴、土地租金、教育补贴、节日活动经费、佛寺补贴等。下面就经营傣家乐、土地租金和员工工资、干栏式建筑补贴这几种最有代表性的加以讨论。

3.3.1 经营傣家乐

傣族园开始营业以后,部分有眼光的村民看到了经营民宿的经济利益,便在空闲时候或旅游旺季时做起了农家饭,在自己的家里腾出房间用作客房,开始兴办傣家乐。到了2002年,村民经营傣家乐的热情逐渐高涨起来,到2003年,曼乍有2/3的家庭参与了傣家乐。

3.3.2 土地租金和员工工资

由于傣族园景区的开发用地需要占用村民的部分生产用地,1999年,曼听村委会代表村民与公司签订土地出租合同,规定公司每年为占用的土地每亩支付500元租金,租期50年,10年期间租金不变,之后增加至750元。按照合同,公司如果占用了某一家的土地,就安排这家的某个人就业。进入公司工作的村民大多数都被安排在演艺部、环境部、保安部等部门,工资收入在所有部门中工资最低,每月450~2000元不等。员工在各个村寨的分布也不尽相同,公司占用曼春满的地最多,被招入公司的人在五个村寨中也最多。这会产生不同村寨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为以后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3.3.3 干栏式建筑补贴

为了保护傣族传统文化,傣族园公司制定了《傣族园五寨村民保护民族建筑及传统文化补偿方案》。按照此方案,从2004年开始,公司每年给景区村民建盖和翻新传统居民干栏式建筑给予每户4000元的补偿措施,2009年将补偿金额提高至15000元。并规定凡具有景区五寨户籍,且在景区日常生活和居住的传统干栏式建筑户主,原则上公司每年从税收的门票收入中拿出10%的资金进行总体经济补偿。

5 结论与讨论

旅游产业是服务业的龙头,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产业关联性,可以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因此,对于拥有优质旅游资源的边疆民族地区来说,新型城镇化可以以乡村旅游发展为引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时城镇化的全面发展又可以进一步加速旅游发展,二者相互促进,从而实现旅游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而协调发展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体现在农户的生计模式的变迁上。本文通过对傣族园的实证研究发现,旅游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傣族园城镇化的水平,村民们的生计模式开始从依靠单纯的农业生产向传统农业生产和旅游经营兼营的模式转变,劳动力开始逐渐向旅游经营转移,村民们的思想也更加开放,文化素质也得到整体提高。农户生计模式主要靠参与旅游发展来实现,目前傣族园社区参与经济利益分配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己参与旅游经营的方式,如经营傣楼、傣家乐、卖水果、卖民族服饰首饰等;另一种是公司按照规定将部分收益分配给村民的方式,如员工工资、干栏式建筑补贴、土地租金、教育补贴、节日活动经费、佛寺补贴等。

需要指出的是,傣族园的旅游发展所取得的成功是十几年积累形成的结果,城镇化与旅游发展以及农户经济利益的增长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国内不多见的成功案例。即使这样,我们也注意到了它当中存在的问题,突出的如“增权”问题和利益相关者权益保障问题等。而对于其他民族地区来讲,旅游发展还不完全成熟,城镇化水平更有待完善,摆在它们面前的问题就更加复杂,比如:是否能找到一种适合民族地区城镇化和旅游互动发展的模式?如何保证城镇化进程中农户的切身利益?如何评估城镇化和旅游发展的结果?如何确保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如何解决城镇化中的土地问题?农户的生计问题是否能够因为城镇化得到极大扭转?等等。这些都是要进一步深化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1]费孝通.城乡协调发展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322.

[2]周大鸣.现代都市人类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3.

[3]孙九霞,保继刚.旅游发展与傣族园社区的乡村都市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40-44.

[4]尚前浪.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增权路径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1.

[5]杨懿,李柏文,班璇,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10(2):105-108.

[6]张占仓.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0(9):1462-1467.

[7]杨晓东.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探讨——以陕西省榆林市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例[J].中国市场,2010(42):21-37.

[8]李欣华,吴建国.旅游城镇化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传承——贵州郎德模式的成功实践[J].广西民族研究,2010(4):193-199.

[9]张占仓.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困惑与创新方向[J].管理学刊,2014(1):27-33.

[10]姚士谋,张平宇,余成,等.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地理科学,2014(6):641-647.

[11]岳文海.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12]孙莉.旅游城镇化理论内涵及其发展研究综述[J].中国市场,2013(4):73-75.

[13]秦红增,毛淑章.改革开放30年少数民族生计模式变迁——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那门壮族村的田野报告[J].思想战线,2009(1):32-36.

猜你喜欢
生计傣族城镇化
BY THE SEA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以石为业四十年:一个端砚工匠村的生计之路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
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选择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