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尚在路上

2015-01-02 06:01丁志杰编辑张美思
中国外汇 2015年12期
关键词:原罪金融危机国际化

文/丁志杰 编辑/张美思

人民币国际化尚在路上

文/丁志杰 编辑/张美思

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崛起和世界经济格局的悄然嬗变,人民币正在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国际货币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过去十年,正如伯格斯坦所言,“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全球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全球最为关注的很可能依然是中国的问题,不过不再是有关人民币汇率的问题,而是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关注货币国际化起因于本国货币不是国际货币这一“原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不断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原罪论”给出的解释是:因为这些国家的货币不是国际货币,对外经济交往只能使用他国货币,这样在国际融资时容易产生货币错配;由于这些国家信用不佳,只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到短期资金,如果用于长期项目又会产生期限错配;而一旦其货币贬值,作为债务人的这些国家的资产负债表会严重恶化,进而爆发货币危机、债务危机等各种形式的国际金融危机。提出“原罪论”的西方学者认为,“原罪”客观存在并且难以消除,发展中国家货币不可能成为国际货币;因此要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只能用美元取代本国货币实行美元化,即接受美元货币殖民。然而,除了极少数国家如厄瓜多尔接受了完全美元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宁愿继续背负“原罪”。

中国也遭遇着“原罪”所带来的影响,但表现形式和状况不同。尽管中国没有发生金融危机,但“原罪”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潜在风险一直存在。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为顺差,是储蓄输出国,也是资本输入国,特点是,在以很低的收益输出储蓄的同时,又以很高的代价输入国际货币和国际资本。这样的结果是对外开放的效益低下。自2004年开始公布国际投资头寸表至今,中国对外净资产从2千多亿美元增加到将近2万亿美元,但国际投资收益在大多数年份却为负值。这表明,中国一直在以“倒贴”的方式输出净储蓄。这与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一样不可容忍。面对这样的局面,中国并没有束手就擒,更不可能接受美元化,而是力图通过本币的国际化来消除“原罪”带来的负面效应。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和学界开始加强对国际货币金融合作和货币国际化的研究。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一个契机。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国际流动性和支付手段出现枯竭,甚至连贸易融资都基本中断。而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中国,则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使人民币正式登上国际舞台。货币国际化是中国新世纪遇到的新课题,只能通过向书本和理论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并结合中国自身的国情,闯出一条独特的道路。在过去数年的实践中,人民币跨境使用遵循了货币国际化的一般路径:从跨境贸易使用到跨境投资使用,再到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为消除目前尚存的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所带来的约束,中国决策者还创造性地运用了离岸市场,以充分发挥其在推动货币国际化过程中的作用。

《人民币跨境使用与离岸市场建设》一书对人民币国际化理论和实践做了系统性和权威性的解读。在过去十年里,该书编著者——国家外汇管理局课题组,在不同阶段承担了多项有关人民币国际化的课题研究;而本书既是多年理论研究的结晶,也是对人民币国际化实践的总结。其内容不仅涉及人民币国际化的自身问题,也涉及诸多相关配套改革。

人民币国际化尚在路上。诚如该书的题目,这只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阶段性总结。无论内涵还是外延,人民币国际化将会继续深化延展。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崛起和世界经济格局的悄然嬗变,人民币正在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国际货币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会出现很多新现象、新问题,也会面临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这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人民币国际化,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力量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助理

猜你喜欢
原罪金融危机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思考
罪与罚
《年轻的布朗先生》:对信仰的批判与坚持
华为在美国人眼里大概有“原罪”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