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思雨
对大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反思
宁思雨
在现有的高等教育模式下,国内高校所开展的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大学生的主动参与全员参与的程度和效果,远未能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因此,高校需要对我国高校现有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参与教育的现状进行反思与改进,需要高等院校在结合大学生的发展诉求和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实现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建立与专业、社会价值联系的同时获得切身体验,从而建构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实现他们的生涯发展。
大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切身体验;认识与实践
在我国,大学生的生涯发展是通过对某一专业性、学术性领域的学习和实践而成。因此,高等教育所提供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涯发展走向。而对于大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并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以获得切身的体验,将会对他们的生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当多的学生及老师在行为上存在着“理论重于实践”的偏差,并没有达成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辅相成。在专业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普遍存在着一些被动参与和切身体验度不高等问题,表现在对学校举办的各类教学活动上的不积极参与及消极处之上。
(一)对课程教学过程的问题分析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教师、学科和课堂为中心,对学生进行理论性的教学,其过多地关注了书本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只专注于专业中学科知识的培养。
笔者作为一名大学生,发现很多学生对于上大学的意义及方向,没有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思考,在学习状态上表现的迷茫,没有追求和目标,这使得学校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开展得尤为困难,往往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有些学生参与理论教学的过程,只是简单寻求自然知识的增加、成绩的高低,有限的认识实习等专业实践活动仅限于到场参与,认为是没有意思。平日里对于一些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书籍或是材料,基本是不予理睬,以为是浪费了时间。还有学生抱怨是老师的教学环节出了问题,教授课程的水平不高等。各种行为具体表现为:逃课旷课,上课睡觉,对于要学过的知识或学过的知识不及时预习、复习,考前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导致考试作弊、成绩不及格的现象频发。因而。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掌握是碎片化的,对人文、社科类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掌握是浅显的。
针对这类现象,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我们调查了解到,在一些高考发挥失常、求知欲不强烈的学生中,有些人甚至认为,高考结束后自己的人生目标便已达成,使得他们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入彻底。与此同时,在新文化环境的冲击影响下,他们缺乏自我的管理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的学习能力等,使得他们受到了困扰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业生涯发展。
(二)对实践活动过程的问题分析
调查发现,社会实践层面的学生有效参与的现状也是不容乐观的。有些学生只是简单地、盲目地参与专业和社会实践活动,没有结合自身的价值取向、自身需求,相当多的学生认为这只是换取学分的一个途径形式,没有认识到实践活动有助于自己建立专业与社会之间的价值联系,因而对参与的活动缺乏应有的主动和热情而难以获得切身的体验。
特别是社会性实践活动,由于极大部分是高校各级的社团活动,真正做到具有专业性指导、面向全员参与的实践活动相对较少,学生参与不仅人少面窄,而且获得的切身体验少之又少。即使有开展,但由于学校层面很少能够准确地了解到学生自身真正的发展诉求,大部分活动“重形式,轻内容”,进而脱离了主体应有的发展方向。同时,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缺乏创新,比如,活动的开展仅仅局限于听讲座、暑期实践等等,这种片面的、缺乏创新性的活动,使得大学生全员主动参与而获得的切身体验的可能进一步降低。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更加突出了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如何将课程理论与专业性、社会性的实践进行最大程度的结合,不仅是高校在提供教育资源时需要思索的问题,更是学生基于自身生涯发展所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因为高等教育的开展,不单单只是要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同时也应是站在学生主体的诉求上,使得教育过程的教学活动开展能够行之有效地真正地发挥学科知识、专业素养的价值所在。就学生方面而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未来的人生道路的发展有着显著地影响。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首次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行关系,也就是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其思想包括二层意思:“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和“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目前,国内很多高校所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无不力寻其中的关系和思想内涵,从而能够最大可能地实现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大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内涵
高等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是以专业为基础。专业是指根据社会职业分工需要,确定人才培养规格,通过整合学科资源和社会可利用资源,分类分层进行高深知识、专门工作经验和技术、技巧,以及行业道德规范等教、学、研、训等活动的基本单位。即:专业反映科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并是对该领域的专业人才进行系统的知识体系探索开拓的一个平台,使其能够在进入社会时可以依托专业、专业素养及需求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
专业也是高等学校教育融入社会、引领社会以及参与和服务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转变“强理论探究、弱实践应用”的学科专业建设的思路和做法,把“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并改变专业学科建设的模式。一方面体现在专业性课程和实践活动设置上,是以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构建“通识教育基础+学科平台基础+专业课”(必修、选修)课程设置框架,加大实践教学以及校内外实习实训,形成教学、实践、培训一体化的大学生培养模式,使得人才可以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强化学生知识应用、知识转化和技能操作等实践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职业方向意识。
另一方面也体现在诸多课程的开展中,根据专业计划进行细致合理的分类划分。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教学,是在传统意义上教授学生进行更加广阔的认识视野的扩展,同时为未来学生走向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使得他们在思想上逐渐成熟,眼界更加开阔,在经历了诸多具体的专业和社会实践之后,要能够完全树立起自己的目标追求。当然,这个目标追求要切合自身实际,也要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它不同于以往小时候的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要在树立目标后,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去严格规范要求自身的行为方式,找出什么是对自己真正重要的,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要在结合学校提供的专业教育平台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完善,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设定目标的标准来衡量要求自己。
在此背景下,便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生涯发展指的是个体在终生发展历程中,根据心智成熟变化、社会角色义务的转换及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既是一个个体自然生命的成长过程,也是个体进行自我设计创造的过程”的内在意义。
(二)大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价值
大学对学生影响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个体的努力程度以及参与程度所决定的。大学里所有政策、管理、资源配置等都应该鼓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这些需要学校、学生、政府这三个有机体的共同协作,从而帮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社会,能够更加清楚地结合自身需求及社会需求,能够更好地担当应有的责任,则需要不断地武装和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将“所学、所知、所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才可以很好地实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这几个字所包含的大学生生涯发展价值。
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在开展专业教育计划的过程中,要强调实践对主体的信息反馈与身心影响,使其能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或指导于)结合到具体的认识与生活的实践中去,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的认识与实践活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学校平台要将“知行合一”的理念深入贯彻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对于大学生而言,认识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对于他们的价值体系有着良好的影响力;对于走向社会、服务社会,乃至自身的发展,都将功在当前,利在未来。因为在主动参与和切身体验实践的过程中,将课程论放置到实践中去检验,可以获得一定的社会认可及价值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只有形成合理的、科学的系统知识体系,将之有效的应用到实践中去,并结合自身的价值取向及需求,就能够更好地做一个社会人,更大程度上的实现其自身价值。
对于认识与实践的结合关系,以笔者自身为例,从暑期进行的一些社会活动中获知,在校期间的理论知识真正应用在生产中的并没有多少,主要在于能否有总结生产工作中的经验,掌握好实际操作应用中的关键技巧及处事态度,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最大程度的综合运用,并发挥知识体系的作用。同时,在实际的实践中,社会人的工作及处事态度决定了他们在生产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及所获得社会价值的认可度的高低,因而可以看出,在大学期间培养出来的治学态度将会影响甚至决定一个人在未来获得的社会认可程度的高低。
大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源于对客观世界深入理解的渴望。他们的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建立,需要通过主动参与教育活动获得切身体验来完成。离开了大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切身体验,则所获得的知识只是表面的、浅层次的。因此,高校中的教育主体双方都应努力共同实践“知行合一”理念,不断满足以大学生发展诉求为基础的,以他们生涯发展为前提的教育模式。对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表现,我们认为:
(一)认识主体性的学习态度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任何一件大事件的完成,或是用成功、成效来表述,终究离不开每一步的积累。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们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存在着急于求成、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的情况,有的也只是关心关注于专业性的课程或是自然学科知识,往往忽略了在人的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人文社科类知识。这些都是需要平日里不断的进行积累。在这里就可以看出学习态度对扎实的、稳固的、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治学过程中,没有所谓的一蹴而就,只有踏实的潜心研究,以严谨细致的态度,结合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及时巩固复习,以及自己的扩展研究性学习,形成“多看、多想、多问、多思考”的良好习惯,学习成果的评价便也就可以水到渠成。
明确主体性的学习目标。理解学科专业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知识的,以及该领域已经产生了哪些知识。同时,必须理解课程或活动中具有的理论性或实践性.理解不同理论之间的差异以及带来的启示;理解实践性的课程或活动,学会做某些事情。以我校为例,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是要依托于“通识教育基础+学科平台基础+专业课”(必修、选修)课程设置框架,加强实践教学以及校内外实习实训,形成教学、实践、培训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来达成。其中课程目标和我们的学习目标应能够体现出“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特征。并不是说单一的哪一方面的发力,要能够像光束一般,由无数光源体的共同发光才能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以期在提升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同时,形成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
(二)认识主体性的学习规律
发现和总结学习规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善于发现学习中存在的规律,总结每节课、每门课以及各个课程之间的相关性,在基于自身的价值观的基础上,找出其中的知识的关联性以形成适合自身的认知结构,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学习中去,将其作为自我行为方式的指导。只有通过在认知过程中的转变所获得的价值意义的吸收及进步,才是真正发挥主体性的作用,才能够带动自我学业及至今后的生涯发展。
反思学习过程。反思,无疑是一种理性的思考过程。是对过去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思考,自我分析、自我批评、自我完善自己的认知策略,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反思性学习是基于过去学习对于未来学习活动的指导借鉴,并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完善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带有鲜明的批判性,是强化形成应用性、专业性人才的一个手段策略。反思性学习的过程,是从思考的过程中获取更加有效、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来实践检验所获得的理论知识。
此外,要达到满意的学习成果,首先必须要制定可实施的策略来提升学习能力以及各方面的能力。以我校13级工业工程专业为例,通过大一学年中产生的成绩优异者,选拔其作为学习小组组长,以期“以一组织,团结合作”的方式来形成一种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及氛围。在这里,学生可以基于自身的兴趣与价值观,自由地讨论某一思想观点,互相帮助解决学习上的问题,选择共同的文化体育活动来提升自身的各种发展需求。与上一学年相比,班级学习氛围、积极性、学习效果有了显著地提高。从此例可以看出,基于实践制定的可实施的策略,还要加上学生的共同参与、积极性的思考反思,才会有效的发挥制定的学习方案策略的最大效益。
(三)认识主体性的双边互动
高等教育不仅仅只是依靠单方面主体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还要能够利用多方面主体平台之间的协同、合作、交流来提升学生生涯发展过程的价值意义。因而,必须充分认识并确立师生或学生间和谐共赢、各以对方为本的相互理解的思维方式。因为教育的过程也是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主体性的互动过程,他们在各自的教学活动中担当不同的角色,各自发挥作用的双边的互动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确立,是以他们彼此间的信任为特征,以他们的双边沟通为基础,依托专业培养方案所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来驱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的建立。
在这样双边沟通中,师生或学生各自对各类课程、各方的需求、培养目标做出他们自己的理解,同时,能够接纳、分析别人的理解。当然,教师或经验方应负起对对方的引导、激励和挑战等责任。这种理解体现在师生之间能够相互沟通、不断地进行各自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理念的探讨,使教师能够了解并掌握学生的主体诉求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学生通过和教师的沟通交流,帮助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获取包括未来职业生涯中所需要的一些经验。而对处于同样主体地位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则显得更加的贴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也更加容易去帮助、引导彼此之间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客观上来说,每个教师和学生的理解都是一种自己的主观意愿甚至于偏见,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把这个世界的一切完整地纳入自己的视野,我们每个人只能够从自己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成长经验中获得一点自己的理解。设若教师或学生个体之间能够相互信任,并在彼此之间传递、交融自己的理解,则这个世界便存在着双方之间的相互引导、激励和挑战等责任。事实上,如果把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使得学生主体诉求得以很好的诠释和实现,另一方面也更加强化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每种学习都和其他各种学习互相联系,任何一种学习都会同时强化获得其他种类学习的可能性。而这也正是大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价值所在。
[1]祝伟.知行合一 [J/OL].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3-10.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73277/5067148.htm
[2]柴福洪.论职业、专业与高职专业设置[J].职业技术教育,2008,(22).
[3]胡亚娥.关于大学生生涯发展和生涯辅导问题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1).
[4]陈琼琼.大学生参与度评价:高教质量评估的新视角—美国“全国学生参与度调查”的解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01).
[5]张巧念.基于学业发展的大学生学职业柔性对接的实现[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01).
[6]L.迪.芬克.胡美馨,刘颖译.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综合性大学课程设计原则[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5.
宁思雨,女,江苏徐州人,现就读于江苏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专业。
G641
A
1008-4428(2015)04-71-03
江苏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生创新计划立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