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司库管理:历史与现实的梳理——司库系列文章之四

2015-01-02 07:39张庆龙董兴荣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5年7期
关键词:现金管理职能资金

张庆龙 董兴荣

一、西方国家司库管理的历史与现实梳理

从现有的资料来分析,西方国家的司库管理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型于20世纪70年代,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如今,司库管理已经成为通用、壳牌、英国石油公司、西门子、三菱、eBAY 等跨国集团公司专门设置的一个与会计部门平行的企业高级管理职能部门。企业司库通过建立全球资金池,进行垂直化统一管理,借助银行高效的直连系统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和使用风险。西方司库管理发展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1947年,美国无线电报公司(简称RCA)为了加速企业现金的回收,更加有效地取得释放现金带来的收益,采用由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银行家信托公司和美洲银行联合为其提供“锁箱”服务的方式。通过这种方法,企业可以在各主要城市租用专门的邮政信箱,并开立分行存款户,授权当地银行每日开启信箱,在取得客户支票后立即予以结算,并通过电汇将货款拨给企业所在地银行。该服务大大提高了企业现金回收的速度,缩短了支票邮程和企业处理支票的时间,使企业更快地完成收入的处理、存储与结算工作。锁箱服务可以说是企业司库管理的萌芽。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西方国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金融市场空前繁荣,企业的投资环境更加复杂,投资风险加大,投资管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这些使得对于现金管理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司库管理得以发展。

1973年,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彻底瓦解 ,美国陷入经济停滞与衰退,同时蔓延到西方其他发达国家,从而引发了大面积的经济危机。此次经济危机的特征以美国为代表,出现了经济发展缓慢、停滞甚至衰退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同时,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彻底瓦解。这时,美国的经济进入衰退期,金融市场的监管开始松动,出现了一些新型短期货币工具。企业集团现金管理部门从最初简单的现金核算、现金归集拓展到管理现金收支、获取资金、保持账户头寸水平、头寸集中以及银行关系维护等职能,其专业化程度有所提升,但从组织的隶属关系来看,仍属于会计部门。

20世纪80年代,企业集团内部的现金管理职能扩展到了更广泛的领域,由公司基本现金管理领域迈向综合管理领域。尤其是随着金融市场自由化、货币市场的快速发展,司库的功能变得日益重要,逐渐成为公司一体化管理的重要部分。这时,企业司库的功能早已超越现金流及头寸管理的需求,开始承担公司的资金前瞻性管理和运作的重要功能,包括:利率汇率的风险管理、现金流预测与财务成本管理、现金水平优化、盈余现金回报、融资渠道拓展,及降低成本、交易、投资及应收应付款管理、金融避险工具的使用与管理,等等。这时,企业司库不再隶属于会计部门,成为独立的专业化管理机构。从公司管理结构上看,司库部门负责人(treasurer)成为CFO 最重要的帮手,利用新市场、新工具、新模式管理现金和流动性,提高公司价值,成为司库管理人员必备的素质。在这一时期,司库管理发展标志性的事件是1979年英国ACT(Association of Corporate Treasurers )协会的成立。同年,美国成立了NCCMA 协会( National Corporate Cash Man agement Association),标志着欧美发达国家司库管理行业体系的正式形成,由此迈入了司库管理的全球快速发展阶段。

司库管理最初的重点都是围绕现金管理开始的,此后的两个10年时间里,司库管理范畴分别扩大至整个资金管理和更大的公司金融领域。例如,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开始对原有的资金管理模式进行重新设计,特别是在1993年兴起的以业务流程重组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变革后,西方大多数大型企业集团进行了公司业务流程重组,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由分散管理模式向集中管理模式发展,资金管理理念从现金管理向司库管理转变,即由资金收支管理、流动性管理发展为对企业金融资源的配置与决策。至此,在一些企业集团中,现金管理部门逐步独立出来,成为与财务部平行的司库管理部门。

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许多跨国企业集团逐步建立起了企业司库管理体系。以GE 公司为例,其承担着资金业务服务、资金池管理、债务融资、风险管理、银行关系管理、外汇管理等六项主要职能,分别为全球各地的成员单位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这时,GE 制定了严格的“司库管理铁律”。例如,坚定不移地推行集中司库结构;将所有资产用利率和货币匹配;集中管理外汇风险;现金只属于GE 公司;根据货币来管理现金而非根据业务经营单元(产品线)来管理现金;司库不是GE 的利润中心等六大铁律。Shell 集团司库作为石油能源公司的司库,也承担着全面的职能。一方面为Shell 的所有经营单元提供集中化的资金业务支持,承担着“基础现金管理”的职能;另一方面,Shell 司库也是集团面向金融市场的唯一渠道,承担着投融资、年金管理、风险管理和保险管理、金融机构关系管理等“高级司库管理”职能。1997年,西门子将集团金融政策制定职能之外的全部资金财务以及资金业务职能从集团的财务部门分离出来,成立了西门子金融服务公司。拥有成熟司库体系的西门子司库主要负责以下三项工作:集团的融资、现金的管理和支付以及风险管理。西门子主要是以内部银行的模式来进行司库服务的。司库在西门子内部是一个利润中心,绩效和成本都要做到透明和可控。

司库管理职能转变在这一时期的标志性的事件是NCCMA 的两度更名:分别是1991年更名为TMA协会(Treasury Management Association)和1999年更名为如今 的AFP(The Association for Financial Professionals)协会。在企业司库职能需求完善的同时,银行业开始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司库管理服务,帮助企业加速资金的流转,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其实,早在1960年,美国花旗银行德国分行就专门成立了针对企业的司库管理部门。正是在企业、银行的共同努力下,司库管理的概念在行业内逐步普及和发展起来。

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电子商务以及国家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使得司库管理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司库部门开始与企业其他部门加强紧密联系,司库管理专业的独立性凸显,跨国公司开始通过设立全球司库中心履行战略导向的资金集中职能,全球司库管理市场初具规模。在跨国公司建立全球司库管理体系过程中,往往是根据其业务特色分步进行,或采用全球司库管理中心的模式,或采用区域司库管理中心的模式,抑或采用当地业务单元的模式。当然,企业在境外资金管理初期,往往会考虑设立区域司库管理中心。一般跨国公司设立的区域司库管理中心具有结算中心、融资中心、资金管理中心等职能。良好的地域条件是跨国企业资金运营的关键,对于区域司库管理中心的地点选择需着重考虑以下因素:与客户和目标市场的距离及操作便利性、良好的法律和监管环境、稳定且有利的政治环境、良好的商业环境、良好的税收环境等。

如今,伴随着企业司库职能的不断升级,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企业集团的司库职能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当初80%的部门和人力资源用在经营操作方面、15%的资源用在分析方面、5%的资源用在战略方面,逐步转变为只有20%的资源用在经营操作方面、30%的资源用在分析方面,而用在战略方面的资源则高达50%。司库真正成为了企业重要的、具有战略地位的核心部门和“神经中枢”。

二、中国司库管理的历史与现实回顾

与英美等西方国家相比,企业司库管理在中国的发展是缓慢和落后的。现实中,集团企业资金管理水平不一,大多数企业仍面临多头开户、资金使用分散、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信息质量不高或信息不对称、缺乏资金监管机制、资金得不到有效配置、整体财务风险加大等许多现实问题。从国内来说,企业集团的司库管理实践起步较晚,资金管理经历了一个由资金归集到集团财务公司、再到财务公司司库化发展的过程。目前,国内对于司库体系搭建尚处于摸索阶段,各种做法也不尽一致,主要是以集团的资金部门或财务部门作为牵头部门组成工作组开展司库搭建工作。总体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是萌芽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重要的里程碑事件是1998年工商银行推出的网络结算服务、1999年花旗银行将现代意义上的现金管理理念引入中国、2003年建设银行承建国内第一个大型司库服务项目——通用电器现金管理服务项目、2004年东风汽车公司实施国内第一个大型企业司库管理建设项目——资金集中管控。

这一时期,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例如,中石油、中海油、中化等大型跨国国有企业自2000年已经开始了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当然,由于中国尚未全面开放金融体系和长期以来以会计为主的财务管理思维定式,集团公司司库管理的理念还没有被中国的政府监管方和大多数的企业集团所接受。只是因为银行积极推进现金管理的各种产品和系统更多地关注现金管理部分,而并没有把整个司库的管理职能配合公司管理战略的提升相互结合。目前,中国仍然是一个货币管制和跨境现金流动限制的国家,金融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往往大多数还是由财会人员兼任,集中化程度较低,信息化水平不高,集团资源浪费严重,资金部门信息滞后,管理权限靠后,工作被动,无法做出准确现金预测,资金配比失当。与此同时,国内银行相关的配备服务没有完全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集团司库专业职能的发挥。

第二个阶段是我国企业司库管理的探索期(2005 至今)。主要的里程碑事件有:2005年,国家外管局颁布国内促进企业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的首个条例——《浦九条》。这时,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委托贷款每天将外币资金合流。随着人民币跨境交易的逐步升温,资本项下严格的管制政策可能会被逐渐突破,将允许国内资金池与国际资金池无缝对接。2006年12月底,外资银行全面启动人民币业务,银行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集团企业司库的发展。这一时期,对于中国企业司库发展的重要影响事件是由2008年美国的次债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影响深远,危机之后,国际化企业集团对全球资金控制和运营,以及风险防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其所面临的不确定性环境更加难以准确把握。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不确定,欧洲债务危机持续恶化,外汇、股票市场动荡不已。刺激性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的全球流动性过剩,新兴经济体因抑制物价上涨而利率提高。而国内由于货币、信贷的高速增长,虽然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但也带来了通货膨胀预期上升、资产市场泡沫膨胀;外汇市场波动加大,跨境人民币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外汇管理改革稳步推进;央行多次上调准备金率及加息,在连续密集的货币政策收缩后,央行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回归“稳健”,加息周期全面启动。实际上,与缺钱相对的是,很多公司有资金的沉淀,存在使用效率低下、资金闲置浪费现象严重,这时企业资金的管理需求强烈。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和国际信息标准化过程的飞速发展,为企业集团司库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支持。在此背景下,司库管理成为企业集团战略实施的重要管理内容。2009年,人民银行推出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为我国企业司库管理系统的搭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中国企业真正构建司库管理体系的标志性事件是中国石油大司库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施。2004年,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曾作为国家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企业,开始推行境外资金集中管理。境外资金集中管理的目标是:监管到位,集中适度,安全高效运转,充分发挥石油集团整体优势,确保境外资金安全、及时、规范和高效。而以财务公司为平台实施外汇资金集中管理,成员企业可直接在财务公司开立在岸/离岸账户,无须到外汇局报批或报备。中国石油从2004年底开始设计境外资金账户信息归集,2007年11月开始对境外资金进行物理归集和管理,2008年开始对集团公司境内外汇资金进行统一集中管理,2009年开始尝试大司库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目前,中国石油已经成功构建了包括营运资金、结算、理财、风险管理和决策支持5 个子系统的大司库管理体系。其功能涵盖流动性、债务融资、金融市场投资、司库风险管理等50 个功能模块、1299 个功能点。借助司库管理系统,中国石油实现了集团对金融资源的管理,包括现金流管理、融资管理、投资管理、风险控制和管理、衍生品交易管理、利率汇率管理、流动性管理、司库流程和电子系统管理、银行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合同管理等管理职能。

如今,伴随着企业司库职能的不断升级,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企业集团的司库职能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当初80% 的部门和人力资源用在经营操作方面、15% 的资源用在分析方面、5% 的资源用在战略方面,逐步转变为只有20%的资源用在经营操作方面、30%的资源用在分析方面,而用在战略方面的资源则高达50%。司库真正成为了企业重要的、具有战略地位的核心部门和“神经中枢”。

这一时期,国内银行业也开始尝试从依赖存贷差业务,发展为以现金管理业务为核心的中间业务与传统的存贷基本业务相结合的业务模式。银行纷纷推出各种创新中间业务产品,如电子银行、银企互联、账户监管、企业理财、现金管理、跨行系统、供应链金融等,均属于司库管理业务范畴。银行司库业务能力的高低将日益成为评价银行对公业务能力高低和自身持续发展力强弱的核心指标之一。例如,2007年2月,国内最早以司库命名的中国银行司库正式成立。其依托遍布全球的服务网络、高效的业务流程和雄厚的科技力量,发挥国际结算传统优势,创新推广出口收入存款境外跨境资金归集模式,利用全球现金管理平台实现企业境外资金及时回笼,为客户提供高效、快捷的跨境现金管理服务。

从2010年开始,中国企业的司库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2010年初银监会推出的加强流动性监管1号令、6月份人民银行颁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到10月份人民银行推出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等,表明了政府监管部门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也表明了中国企业司库管理的日渐形成,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

三、司库管理历史发展的驱动因素

区别于传统的现金管理方法,企业司库管理是站在企业集团公司对于资金集中管控的需求视角,从战略的高度将资金视为企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应对变化的金融环境下企业对于金融资产风险的有效管控。当然,从传统的资金管理向司库管理进行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梳理国内外企业司库的历史,不难发现,这个过程的转变往往需要驱动因素的存在,正是这些因素促使企业司库管理从传统的财务管理职能中单独分离出来,司库管理岗位也逐渐成为企业和银行不可或缺的管理岗位。这些驱动因素主要有:

1.司库管理主体的发展

政府、企业与银行是司库管理的三个不同主体,除了其本身具有司库管理的需求外,三者还在企业司库管理中共同推动企业资金管理向前发展。以中国为例,由于政府提出和大力推动“走出去”以及中国特色的“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使得大型企业对于海外新兴市场充满了向往和憧憬。这些大型企业在发展国际业务的同时,产生了加强境内外资金集中管控,确保资金安全运营的需求。而银行已经形成的海外先进成熟的现金管理平台、支付清算网银平台等中间业务服务内容的拓展,有利于企业司库职能的建立,来达到一个多币种、多账户、操作便捷、易于掌控的全球资金管理水平。此外,政府出于宏观调控的需求,会利用利率杠杆进行调节,利率的波动会带来企业货币利差的增加,企业会期待通过加强司库管理来加快资金收付及加强投资风险管理的职能,这些反过来又会促进企业司库管理职能的完善和发展。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正是这三个主体的互动推动了企业司库的建立和发展。

2.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

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对企业司库管理的推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载体和工具作用。TCP/IP 协议的普及、万维网的开发、网上银行的诞生等,所有这些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及发展为资金的集中管理走向司库职能,实现全球司库运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手段,为统一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也有利于企业集团及其分子公司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上达成一致共识。对于企业本身,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资金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SWIFT 等文件传输体系的发展使得这种需求成为可能,由此也推动了司库管理的发展。

未来的企业司库管理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其必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包括第三方支付、网络银行、P2P、众筹、网络微贷、网络理财、人工智能服务等手段不断的完善、创新,面临更大危机。但反过来,又会推动企业司库体系的不断完善。

3.经济全球化发展事实

经济全球化不仅着眼于最有效的生产要素配置,而且在国际资本流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商品再生产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运动过程的全球化。当企业全球化经营的扩张成为一种必然,一个国家的大型企业或者企业集团必然会产生全球或者一定国家范围内统一调配资金资源的需求。这时的跨国公司业务经营遍及全球,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各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而对资金的全球管理成为跨国公司实施全球战略的重要策略。通过建立全球司库管理体系,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突破了“一个国家、一个市场”的局限,可以进行全球统一的资源调配,最有效地运用人力、财力和技术,以达到全球经营一体化和财务一体化。

4.经济危机和利率的市场变化

从历史发展来看,企业司库管理每一个阶段的前进动力还来自于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变革。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经济危机确定了司库管理的地位,使得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从简单的现金核算、归集发展到企业司库管理的形成。2008年的美国次债危机所引发的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企业司库管理的关注重点由盈利性转向资金流动性和金融风险管理,同时更加注重资金管理的效率。由于这些变化,企业司库己不再仅仅行使资金管理职能,而己经成为一个战略性部门,确保企业集团的资金流动性并需要对企业全球风险的真正了解。

更为重要的是,在每一次经济危机的背后都面临着利率的波动,这导致企业货币利差的存在,进而改变资金的时间成本。企业希望通过司库管理资金收付及投资风险管理的职能。这时司库管理的职能和重要性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政府也会对经济危机采用不同的杠杆利率进行调节,这些反过来也进一步推动了司库管理的发展。

1.王增业.跨国公司司库管理经验及启示.国际石油经济.2015(3)

2.王增业.司库管理:资金管理升级版.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

3.张瑞君,邹立,封雪.资金集中管理成功因素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6(11)

猜你喜欢
现金管理职能资金
督办职能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讨
哪家银行现金管理型产品更好
新形势下基层财政职能创新探索
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PK
企业现金管理之我见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