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娟
(黄河科技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63)
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张志娟
(黄河科技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63)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针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存在的金融支持弱化现象,结合河南省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金融支持提供可以参考的政策建议。
河南省 金融支持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金融支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通过金融活动干预产业选择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依靠金融总量的适度扩张和金融产业的结构优化来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金融总量的适度扩张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并提供产业结构优化所需要的融资和风险管理工具,通过相关货币政策,增加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增量。金融活动通过影响资金分配,进而影响其他生产要素的分配,间接作用于产业结构。通过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金融和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直接金融来支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针对低效益、“三高”产业减少信贷支持,加快企业从层次低、缺乏竞争的产业向层次高、具有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转变;通过商业银行实施信贷支持、实施优惠利率等措施,对新兴优质产业提供资本支持,逐步使得产业比例结构调整到合理程度。在直接金融市场上,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和风险定价功能,引导社会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对原有产业结构注入新的生产要素,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通过扶持瓶颈产业,促进结构合理化。
2、金融支持企业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技术创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从事技术创新具有风险性,对于创新项目的分散投资决策,将降低风险并提高在创新活动上的投资,所以有利于风险分散的金融系统可以加快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银行可以通过产业多样化的投资分散风险;保险公司可以对高风险、高收益的新兴产业提供保险,以降低其创业者的风险;证券公司可以风险社会化转移风险,而以风险投资基金为代表的风险投资机构,以能更好适应技术进步投融资的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推进产业技术结构的升级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金融业还通过提供失业扣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业务,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中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闲置可能产生的社会不安定问题,以保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产业结构优化的稳步推进。
3、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新能源开发利用、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的生产作为重要的经济战略。金融部门就要成为生态文明、低碳金融的践行者、推动者和创新者。通过信贷资金、资本市场融资以及国际资本支持国家新能源体系的形成和完善,给予相关产业融资和服务支持。加大金融在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循环经济、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资源配置,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有利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方向上来。通过金融发展支持自然资源的均衡发展,利用金融要素建立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通过建立有效的支持节能减排的金融体系,为碳排放交易提供金融服务,引进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源支持落实支持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资本建设,特别是加强对碳排量的金融交换市场的建设。创新金融产品,加强国内与国际治理污染市场的有机结合,促使节能减排市场化和国际化。
4、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推进
通过农业政策性银行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以金融支持农村,保障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和推进。积极发展县域金融,加大信贷支农力度,支持现代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探索多渠道多方式筹资,增强多元化筹资功能,壮大信贷资金实力,解决农业发展资金供求矛盾。调整农业信贷投向结构,根据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需求,进一步优化配置,把区域产业信贷政策、财税与金融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对国家和省级财税优惠配套支农重点项目实行信贷倾斜,对投资农业农村发展的企业实施信贷倾斜,增加有财政补贴的政策性信贷品种及自主经营的商业性信贷品种。通过研发适合支持开发性农业、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探索多种信贷服务模式,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担保形式,确保支农贷款有效安全运行。
1、金融发展相对落后于经济发展
金融规模与发展速度不理想,不能紧跟经济增长的步伐,处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河南经济的稳定增长及发展方式的转变。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占同期全国总量的比重、存贷款余额之和与GDP的之比、上市公司数量占全国上市公司总数之比都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此外,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更是远低于全国水平。可见,河南省金融业的规模依然偏小,与河南经济总量在全国所占的地位和比例极不相称。
2、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在促进河南省经济增长、科技进步、出口和就业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其融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河南省现有的金融机构以银行业为主,行信贷在企业融资总额中占90%左右,非银行金融机构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不大;银行组织体系结构中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四大国有银行运作效率低下。银行贷款主要流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很少贷给中小企业。河南省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问题而发展受到限制,部分经营状况和实力较好的企业也受到银行机构只“只收不贷”的困扰。为了生存,不少中小企业只能通过利息较高的民间借贷来维持生产,尤其是在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时面临的融资问题更加严重。
3、农村金融发展不健全
与基本完善的城市金融市场相比,河南省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发展不完善,存在着“市场区隔”、“市场信息不对称”、“金融体系与实际经济体系之间的结构性失调”和“监管失效”等缺陷,致使农村金融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或者说是被实际扭曲,市场效率难以快速提升。由于农村金融的弱质性,不但城市资金未能有效地流向农村,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反而农业资金却大量流入城市地区,这成为制约和影响河南省当前农村金融政策效应递减的决定性因素。
4、金融生态环境欠佳
金融生态环境好坏影响着区域内资本的流入与聚集,进而影响到金融对经济发展及其方式转变的支持作用。与其他发达地区和国家相比,河南省金融生态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信用环境差,这也是导致河南省金融生态环境欠佳的主要因素。社会信用意识淡薄,部分企业、个人诚信缺失,导致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较高。资本天生带有逐利、避险的特征,由于河南省金融生态环境较差,导致投资风险偏高,所以导致资金大量外流,尤其是流向了发达的东部地区,进一步抑制了河南省银行业对经济发展及其方式转变的支持作用。
1、实施差异化的金融政策
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应当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推进制造业、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为重点,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瓶颈制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充分发挥中原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产业、高成长性关联产业,着力优化产业结构。金融业要逐步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提供金融支持和进行资源倾斜,保证重点项目贷款需要,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着力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
金融业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坚持把服务于中小企业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有效开发和利用省内中小企业丰富的资源优势,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对中小企业实施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各家商业银行应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积极打造适合本土中小企业需要的特色产品;为适应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时间短、需求急、金额小”的特点,商业银行应构建起高效快速的授信审批机制,以满足中小企业经营活动的需要;制定差别化的信贷风险控制措施。河南省通过担保机制鼓励和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鼓励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安全的前提下,建立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保证贷款质量的同时,提高对被担保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
3、加大对农业发展的金融投入
“三农”是中国的首要问题之一,更是农业和农民大省的河南省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金融机构要提供持续的支农信贷支持,不断深化支农金融服务。“三农”服务需要配套的信用体系和金融体系建设。要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服务配套体系建设,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完善涉农贷款担保体系,为不断改善支农金融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继续完善为“三农”提供担保体系服务的体制和机制,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完善农村支付环境,延伸农村地区支付系统覆盖范围。
4、提升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建立中央、地方金融主管、监管部门之间的金融监管和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构筑信息交换平台。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促进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和健康发展。加快建立金融机构风险救助和市场退出机制,完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有效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依托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及其网络,进一步整合有关部门的信息资源,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大力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个人联合征信系统。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征信系统为金融监管部门、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征信服务。
[1]林宪章:河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金融支持研究[J].中州学刊,2010(6).
(责任编辑:柯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