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红
(黄河科技学院社科部 河南 郑州 450006)
《弟子—规》在企业中的落实及其启示
——以北京汇通汇利公司为例
○潘志红
(黄河科技学院社科部 河南 郑州 450006)
对已经发展起来的企业,如何发展自己的企业文化及管理系统?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如何运用于企业?北京汇通汇利公司不失为一个很好的个案,以《弟子规》重构自己企业文化。
弟子规 传统文化 企业文化 爱心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它通过企业员工体现着企业的精神面貌、形象特色、价值取向、工作氛围、未来发展潜质等,不仅体现出一个企业发展的文明程度,而且对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人格发展、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深远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企业不仅仅是产品的生产场所,也是一个育人的学校。企业作为社会的一类特殊的细胞,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东西为自己所用,建立符合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来创造企业的辉煌,既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写下了自己的一笔,又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正如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落实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需要企业领导人的智慧与魄力。在人们日益重视传统文化的今天,许多企业家看中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东西,想把它们借鉴过来,作为自己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企业文化重建和落实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甚至在工作上使员工的价值选择出现了混乱,企业最高长官和属下关系紧张。但胡小林先生的北京汇通汇利公司以《弟子规》重构自己企业文化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1、企业领导人对所要实施的企业文化的深入领悟与运用自如
儒家的修学有一套自己的系统,《中庸》讲原则,《大学》讲方法与步骤,《论语》和《孟子》是孔子和孟子两位圣人的演示,《弟子规》是儒家针对社会大众学习和实践的系统实践手册。但胡小林先生把对《弟子规》的学习,并不只是放在儒家文化背景下学习,而是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去学习、践行。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形态则是儒、释、道三家,儒家侧重人与人的和谐,三家之中其思想是最浅的;释家侧重人与自己心灵的和谐,即身心的和谐,三家之中其思想性是最深的;道家侧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思想深度介于前二者之间。三种文化形态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汲取对方所长,为自己所用,三者也不是截然分开的。
胡小林先生从《弟子规》入手,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汲取了释家的精华,诸如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听从师父的建议,严守释家的清规戒律,按照五戒十善去生活。仔细研读《了凡四训》及净空师父所讲释家经典,深入领悟释家理论大厦建立的基石因果律,并把因果律应用到对《弟子规》的理解上。在修学的过程中,他每天坚持读《弟子规》两遍,读《了凡四训》一遍,以此减少自己的妄念,净化自己的心灵。在学习的前期,自己还做功过格记录,来严格反省自己所思所说所行。此外,他对道家的无为而治也有自己更深的体悟,并很好地运用到了自己的企业里。在学习和践行了中国传统文化之后,他认为这是非常有益的,应让更多的人受益,在净空师父的建议下,准备在自己的企业开始推广,并以自己企业文化的形态出现。
2、企业领导人在公司职员具体事项上落实《弟子规》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让自己出丑。”胡小林先生由于自己学习和落实《弟子规》,在企业中首先让员工得到切实的好处,以便让员工对《弟子规》有一种初步的认同感。胡小林先生对《弟子规》的落实,表现在工作上,首先,在对属下及员工的态度上,有原来的强硬变成温和,遇事和他们进行协商来解决,体现出儒家的仁爱;其次,不再对具体工作进行干预,放手让属下及员工自己去处理。
为了表明自己学习《弟子规》的决心和态度,也为了未来在公司中落实《弟子规》,让员工了解《弟子规》的好处,作为企业最高领导人,胡小林奉行无为而治的原则,把日常管理放手让属下去做。自己到公司的主要甚至唯一的工作就是到各个部门里,密切联系群众,与职员聊天谈心,了解员工的生活现状,了解了情况后,对职工及其家人亲戚有困难的给予一定的帮助,让员工得到实惠,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到领导的工作作风的改变,正因为领导学了《弟子规》,让他们得到了好处,也使员工对《弟子规》有了一个比较感性的正面认识。这是在企业落实《弟子规》之前的一种特殊方式的号召与造势。在此过程中,号召全公司工作人员学习《弟子规》,要把《弟子规》作为企业文化,落实到企业工作中去。
3、在企业个别部门全面落实《弟子规》
在不改变公司原有系统的前提下,在个别部门搞试点开始落实《弟子规》。汇通汇利公司首选的部门是与每一个部门都有密切联系的人事部。人事部在汇通汇利公司原来日常的一项主要的工作是管理和监督公司员工日常具体工作言行,其日常行政的主要表现:按照公司规定,依据员工的具体表现,给予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开过失单、开罚单等。胡小林首先从人事部开刀,不再支持人事部的这种刚性的惩罚性管理,他把人事部的名称换成了送爱心部,在其中设立了爱心互助基金,以帮助企业内部有困难的员工。胡小林亲任爱心互助基金管委会董事长,人事部的日常工作变成了送爱心行动,这一举措让企业员工进一步从公司体制上得到真正的实惠,感受到公司是一个有爱的地方,让员工对公司有一种归属感,有一种家的感觉。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
仁爱是儒家的核心。释家对天下则是一种无条件的大爱,在事物的对立中更强调双方的统一与互存。胡小林先生在传统文化中悟出了员工和公司的关联,关心员工的疾苦就是在照顾好公司;让公司成为一个充满真爱的地方,在这样一个愉悦的环境中更容易使员工把公司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作为领导者有个重要的职能,就是在公司为员工搭建一个爱的平台。在这种暖人心的爱的基础上,公司为进一步让员工感受到“以人为本”,对员工要报销的费用,原来必须有最高领导签字,变成员工自己签字,就可以到财务上去报销。公司从人事部着手,开始慢慢改变原有的运作和管理系统。在人事部改为送爱心部进行运作的过程中,企业领导人进一步造势,鼓励员工学习和践行《弟子规》,学习《弟子规》和传统文化在全公司开始全面展开。
4、《弟子规》的落实在企业的全面展开
企业员工全面学习《弟子规》和传统文化,公司原有的系统在被渐序地改变和替换。公司的管理和运作无论是对内对外,都成为一个充分表达爱的发射塔。对内,关心员工的疾苦,公司从各个层面照顾好员工;对外,公司对自己的竞争对手、对公司有怨言离开公司的职员、对有债务纠纷的及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有意见的客户,通过各种渠道和具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心与歉意,大大改善了公司的外在形象。总之,公司这一系列的改革,使员工有一种家的温馨感,对外也让公司的形象大为改进,改善了公司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胡小林先生为了使《弟子规》在公司得到充分落实,还制定了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断恶修善。用三年的时间,让员工的身口意全部能按照《弟子规》来做。对善和恶有一个正确深入系统的认识。胡小林从2009年起用三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一任务。在这一阶段最大的麻烦是员工缺乏信心,即用《弟子规》和传统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公司还能盈利吗?这一问题只有在按照《弟子规》运作公司的过程中,让事实来说话。第二个棘手的问题是员工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学得好的员工和学得一般的员工之间有矛盾,前者看不起后者,后者不服气前者。其实双方对《弟子规》和传统文化都没有真正理解到位,否则就不会有这样的对立了,这时需要领导的开导与引领,保持公司内部的和谐。第二阶段,破迷开悟。让员工对《弟子规》能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大背景下有一个更深入地认识,并能对《弟子规》所讲观点,在生活工作实践中有智慧地落实,运用自如,知道该做什么,还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并让《弟子规》和传统文化成为自己的一种信仰,让员工有智慧地生活。第三阶段,转凡成圣。让公司每一个员工都成长为一个具有圣人那样伟大人格的人。胡小林先生准备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完成这一愿望。
胡小林先生的视域不只是把传统文化和《弟子规》放在自己员工的身上,而且还通过自己的员工把它们传递给自己的客户那里,以扩大传统文化和《弟子规》的影响力。诸如在员工与客户交往的过程中,把宣传传统文化和《弟子规》的光碟和书籍免费赠送给客户,对企业来说这进一步培养和增强了员工的爱心、公心,去除其把客户作为实现自己利益工具的私心,这有助于增强员工的清净心,开启其智慧,提升人格。
第一,企业最高领导应对企业文化及其意义有一个系统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要对传统文化能有更深入的理解与体悟,在生活工作中对其能运用自如。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如果领导对企业文化及所要落实的传统文化没有一个深入的理解,而且也没能很好地身体力行,这种企业文化很有可能成为公司的华丽外衣,不能反映公司的真正精神。
第二,企业最高领导在不改变企业原有系统的情况下,从特殊事件、特殊部门入手来造势,使公司在正常的运作过程中渐序落实传统文化,不至于使员工的价值观出现混乱,甚至造成高层与员工认识的对立。
第三,在重建企业文化过程中,作为最高层除了要有适合重建本企业文化的计划与步骤之外,自己自始至终还要作为公司员工的表率与榜样,更是员工的精神导师,在日常的具体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在精神导师的点化中,让员工在实践中去体悟传统文化的好处与里面的智慧,从而让员工尤其是处在领导层的员工能更好地领悟本企业文化的内涵和传统文化的伟大之处,使公司不仅是一个生产利润的地方,也是一个理想的培养伟大人格的场所。
总之,企业在发展自己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企业文化发展的规律来实施。作为企业领导人,切不可一厢情愿地不顾企业和员工的实际情况,一蹴而就地去发展企业文化,否则会事与愿违,甚至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创伤。
[1]习近平: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谈到中国传统文化[N].河南商报,2014-09-25.
(责任编辑:柯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