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良
(中共石嘴山市委党校,宁夏石嘴山753000)
新常态下的转型与改造
——石嘴山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现状、机遇和对策
王文良
(中共石嘴山市委党校,宁夏石嘴山753000)
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是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的发展难题,作为资源型城市的石嘴山转型难度和实施成本都很大。通过对石嘴山市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大产业转型,加大民生转型,加大生态转型,加大城市功能完善等对策。关键词:新常态;产业转型;结构调整
石嘴山是宁夏工业经济的“摇篮”,是国家“一五”时期布局的十大煤炭基地之一,宁夏的第一吨煤、第一度电、第一吨钢都出产于石嘴山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煤机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有色金属新材料为主的重工业体系。然而,这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基地,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浪潮和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中,也沦为了因煤而衰、亟需转型升级的老工业城市。
(一)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取得的成绩
石嘴山市通过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民生、生态转型发展,在产业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规模总量壮大。2014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467亿元,年均增长11.2%。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304亿元,占GDP比重为65.1%,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二是结构调整见效。第三产业比重由2007年的25.2%上升到2014年的29.5%,非煤产业占工业比重由2007年的53.3%提高到56.7%。三是发展质量提升。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56家,24家进入宁夏百强企业;产值过10亿元的16家,比2007年增加9家。“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淘汰落后产能539.5万吨。共引进实施申银特钢、大地循环、维尔铸造、国际建材城、中粮米业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26个,累计完成投资1 016亿元,特别是实施了金晶玻璃、科捷锂电池、盈谷黄金冶炼、恒达纺织产业园等一批轻工类产业项目,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产业转型周期长、任务重、困难多,仍然处在“阵痛期”,国内经济运行存在的许多问题在石嘴山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主要存在七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2014年三类产业比例为5.4:65.1:29.5,二产比重过高,三产比重偏低。二是工业发展层次较低。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而散,全市1 400多家工业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仅占18%左右,以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为主的传统产业占全市工业的75%。三是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石嘴山历史上煤炭资源的粗放开发留下了对环境治理、城市基础设施、城市职工生活的欠账。保护和恢复被破坏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解决社会遗留问题等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尚未建立,资源型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尚未健全。四是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缓慢。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尚处于培育阶段。五是农业特色优势不明显。特色优势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偏低,农产品精深加工率不足20%。六是生态修复和节能减排压力大。全市尚有24.7千方公里采煤沉陷区未有效治理,安全隐患突出;万元GDP能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41倍。七是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一直慢于GDP的增速,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发展滞后。
(一)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
中国经济社会已不可逆转地进入新常态。过去的三十多年里,GDP平均增长9.8%,新常态下的2014年,GDP为7.4%。经济放缓是新常态的一种表象,伴随的还有经济结构的优化、增长动力的切换、制度环境的改变等等。这种现象国家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时候早已预计,将国家的经济工作重点从重速度、重规模、开发重大项目,转到了重结构、重质量、重效益、重民生,着力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在转型期发展虽然痛苦,但只有在变化中才有发展,这就像“弯道超车”,比在平路上的胜算更大。石嘴山也将在这趟弯道超车中获利: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机遇。“十二五”期间,七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占整个经济比重只有5%,计划到“十三五”期间要提高到10%。这就意味着从“十二五”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新兴产业增速要在20%~22%。二是服务业的跨越性发展和机会。2013年我国服务业的增加值首次超过了工业的增加值,服务业成了中国第一大就业主体,吸纳的人数远远超过了制造业。2014年,服务业对GDP的贡献远远超过了资本的贡献;农村人均收入的增幅也因服务业已超过城镇人均收入增幅。三是互联时代和电子商务带来的新机遇。当今中国,移动互联和大数据不仅给生产经营带来巨大变化,给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带来巨大变化。加上现在的云计算、搜索引擎、移动终端、传感器的普及,大数据的时代已扑面而来。基于此,石嘴山经济可以依托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技术得以蓬勃发展。目前,石嘴山的凉皮、燕子墩枸杞、清真牛羊肉、水产、酿酒葡萄等特色产品都已借助电子商务打开了网络市场,也将有更多特色产业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走出宁夏、走出国门。
(二)顺应国家统筹,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变的潮流
中国共有老工业城市120个,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这些老工业城市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在科学总结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成果的基础上,国家将振兴工作由前期以东北地区为主向巩固深化东北、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变,把工作重点放在老工业城市调整改造上。今后十年是巩固和扩大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成果的重要时期,是统筹实施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攻坚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石嘴山这个老工业城市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国家对老工业城市的宏观部署中,研究自身问题,汲取东北和其他地区调整改造的经验,牢牢抓住机遇努力振兴。
(三)“城市经营成本指数”带来的福利
2014年,16~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上年末减少371万人,这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连续第三年绝对数量下降。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但是西部城市有一个优势,就是《福布斯》算过的“城市经营成本指数”,即在不同的城市办企业,经营成本是不一样的。如果把北京的成本指数定义为1,那深圳、宁波就是0.87,西部只有0.67。也就是在西部办企业,成本比北京节省了百分之三十。
近几年,我们西部的经济增长速度远超沿海。西部和东部刚刚改革开放时的基础完全不同了,我们有好的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四通八达,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今西部的崛起,完全不必像东部沿海那么长时间。石嘴山在“城市经营成本指数”上也占有极大的优势:石嘴山是宁夏工业的摇篮,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探明储量25亿吨,其中被国际上誉为“煤中之王”的无烟煤——太西煤储量5.6亿吨,硅石探明储量42亿吨。电力资源丰富,总装机容量达319万千瓦,人均发电量居全国地市第一。交通便捷,距银川河东机场100公里,包兰铁路、京藏高速、石银高速、109、110国道等贯穿全境,被列为全国17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之一。已形成以机械装备制造、电石化工、特色冶金、碳基材料、新型煤化工、煤炭开采及洗选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汽车制造及零部件、太阳能及节能环保、有色金属新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工业体系,是世界重要的钽铌铍、碳基材料制品生产研发基地、国内重要的镁硅及深加工产品基地和宁夏光伏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
(四)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优势
“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构想,让包括石嘴山市在内的宁夏从“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跃升为内陆地区“向西开放”的重要交汇点。石嘴山市自古以来就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旱码头,商贾云集、以商兴市;同时,石嘴山市是移民开放城市,按照国家“三线建设”时期战备需要布局了煤矿、电力、钢铁、有色金属材料等产业,来自天津、江苏、山东、安徽、东北等省市和地区的国企和建设者聚集此地,真正地成为“五湖四海、自强不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石嘴山与国内中东部地区、东亚、欧美等地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
近年来,惠农陆港口岸发挥了石嘴山陆港经济区基础条件和区位优势;依托宁夏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中阿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石嘴山也要发挥老工业城市的职业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为了加快产业、民生和生态三大转型步伐,实现石嘴山市经济社会的“浴火重生”,要做好以下几项措施。
(一)加大产业转型
按照“扶大、关小、限高、上新、延长”的调整思路,做好优化存量、培育增量和落实减量“三篇文章”。一是抓存量优化。加快推进电石、铁合金等高载能企业搬迁和技改升级,培育壮大新材料、装备制造、电石化工和冶金四大产业集群。二是抓增量培育。加快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新型煤化工三大特色产业,扩张提升陆港经济带动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沙湖带动、环星海湖综合开发支撑的文化旅游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做精做深农产品加工业。三是抓减量落实。充分利用市场和节能减排两个倒逼机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公示公告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对一批能耗高、污染重、工艺和设备落后,不符合国家产业准入标准的设备和生产线坚决予以淘汰,为低能耗产业发展腾退空间。
(二)加大民生转型
一是加快创业载体、创业融资、创业培训“三个平台”建设,强化创业支撑。二是继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将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困难企业人员等各类困难群众全部纳入社会保险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三是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以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为切入点,加快旧城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彻底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难问题。
(三)加大生态转型
开展造林绿化、覆土绿化、自然恢复等形式的综合治理,推进矿山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继续推进石炭井矿区、惠农采煤沉陷区、大武口区白芨沟、平罗县汝箕沟矿区、贺兰山东麓砂石粘土矿区等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工业废弃地环境监管,开展企业搬迁遗留场地污染调查和环境评估。大力实施贺兰山东麓绿化、黄河两岸生态建设等工程,整理优化星海湖、瀚泉海等水系水景,构建城市水系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四)加大城市功能完善
全面落实“一核三点”、“三轴四区”空间格局,优化城镇空间结构。加快对接大武口——惠农——平罗同城化进程,增强中心城市服务辐射能力。重点打造沙湖旅游名镇、红果子产业重镇和陶乐养老休闲古镇。突出建设国道110、国道109、省道301三条发展轴。强化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经济开发区和宁夏精细化工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全面推进惠农区西河桥等10个城区老工业区企业搬迁改造,引导老城区和偏远工矿企业向园区集中,腾退土地用于发展商务金融、电子商务、生产性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加强陆路口岸、道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1]王开盛.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3.
[2]刘英基,杜传忠,刘忠京.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5(1).
[责任编辑:庞林]
F830
A
1005-913X(2015)12-0075-02
2015-10-15
王文良(1984-),女,山东招远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