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其文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贵阳550025)
商品经济观念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研究
秦其文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贵阳550025)
一切导致家庭贫困和社会经济不发展的劳动力素质低下的原因都可以在劳动力思想观念素质低下那里找到,人的文化、技能、健康等素质最终要受其思想观念素质的制约。农户商品经济观念制约其农户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行为进而影响农户家庭贫富。为此,要通过宣传培训、政策引导、利益驱动、典型带动、招商引资等途径,培育农民的市场参与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市场风险意识、培育农民市场约束意识。
商品经济观念;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英格尔斯(1966)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也是一种国民落后思想心理状态。国民的思想、心理和精神被牢固地锁在传统思想意识之中,就构成了对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1]我们可以找出太多贫困原因和多种反贫困措施,但贫困者自身落后的思想观念素质及贫困之总根源,是思想观念反贫困及最有效的反贫困对策。2013年11月3日至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腹地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调研扶贫开发工作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脱贫致富。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2]这里的“志”即人的思想观念或精神。但由于人的思想观念不可视、难以度量,人们关注的只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贫困的资本、劳动、技术等物质原因,思想观念原因及思想观念反贫困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为什么长期的反贫困未能使某些贫困地区真正摆脱贫困?回顾、反思和检讨我国反贫困理论和实践的历程可以发现,无论是对贫困原因的思考,还是扶贫政策的制定,都背离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即人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和反贫困主要取决于人思想观念素质的提高,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无论生产力在今天的内涵多么丰富,外延多么广泛,它的主体始终是人。改革开放、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教育文化等措施,之所以能起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它提高了个人的才能和素质。在以往扶贫实践中,从政府来说,就是给钱、给物、立项目、搞开发;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来说,就是等资金、等项目或者要资金、争项目。这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致使国家通过“教育科学文化传播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手段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国家援助的科技人才、扶贫资金、扶贫物资及国家制定的扶贫政策难以取得理想的成效,甚至所有的扶贫手段难以发挥应有的效力。因此,反贫困理论和实践就显得惨白无力,其结果是:我国长期实行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反贫困行动,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助长了贫困地区及人口对国家和政府“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如“新邵贺贫”。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扶贫攻坚以后,人们发现离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社会发展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贫困程度不是降低,而是加重了;贫困人口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贫富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拉大了;脱贫成果难以巩固,返贫率高。截止2012年底,全国有14个连片特困地区,832个国贫县、片区县,12.9万个贫困村,按照新国家扶贫标准2300元,我国贫困人口增至1.28亿人。[3]这说明,人们还缺乏对贫困原因进行追根溯源的探析,缺少对扶贫方式最有效的探索。
人力资本理论以劳动力缺乏文化、技能、健康等人力资本素质解释贫困的原因,但未把人的思想观念素质纳入人力资本范畴,忽视了对劳动者思想观念素质与经济发展、贫富相关性的考察,忽视了贫困者自身思想观念素质的提高对于消除贫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伟大作用。其实,任何一种扶贫政策都应有助于激发贫困者通过其自身主观努力去摆脱贫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观念扶贫有助于增强贫困者自我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有助于建立贫困者自我脱贫的长效机制,这乃是检验一切扶贫政策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而不能让贫困者滋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和放弃自我主观努力。我们并不反对国家或政府物资、资金、教育、科技、文化等扶贫政策措施,但过多的单纯的物资或资金扶贫援助,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反而会产生某些副作用。如今,一些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仍然固守着传统的“输血”式扶贫方式,躺在贫穷的“温床”上,眼睛只盯在向国家要钱要物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奋劳作的精神丢了。1995年5月18日《经济参考报》刊载一篇文章,大意是说甘肃省渭源县杨庄乡有一个贫困户,乡里救济他一头牛,他想花钱,就把牛卖了,买了一只羊。不久,又把羊卖了,买了一只鸡,这样既有钱花,又有蛋吃。后来,蛋吃完了,鸡也宰了,家里贫困面貌依旧。他却不慌不忙,心安理得地说:“反正共产党不准饿死人”!文章指出,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贫困者思想和精神的崩溃。文章最后呼唤:贫困户,挺起你的脊梁!振作你的精神!因此,治
疗贫穷的良药绝不能完全靠外部援助。外部援助是有益的,但也可能是有害的,因为它会消磨人的意志、斗志,使人产生一种具有麻痹作用的依赖感、自卑感和低能感。克拉克指出了政府福利扶贫政策的某些弊端,他认为:“政府许多帮助穷人的做法实际上是使贫困和不平等永久化。与现代福利国家相联系的社会扶贫福利项目常常只起到了抚慰低收入者心理和防止社会失序的作用,政府福利扶贫项目是损害少数民族自主精神、造成代代相传的依赖感的罪魁祸首”。[4]220-223
究其原因,是由旧社会形态、文化传统传承下来的旧思想旧观念,在深深支配人的行为,抑制着人的智慧和潜能,决定人的其他一切方面素质及能力的发挥,并且是物资、资本、劳动、知识、技术等一切生产要素带动经济发展的前提。可见,贫困的根源已不是一般的“物”,而是人低下的思想观念素质。对此,经济学家有许多论述,梁小民指出:“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经济发展水平,而是人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的约束正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其实,西部许多地区在自然资源、国家政策等方面都比东部条件好,但却没有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这首先在于人思想观念的不同。思想观念的改变会带来实际上的发展,这也就是精神变物资。”[5]被称为“中国民营企业教父”的郎咸平教授2007年6月在长春为企业界精英讲解“企业战略与行业本质”时指出,东北发展的最大问题是思想僵化。他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就要知道这里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以往有专家认为东北最缺少资金,也有专家认为东北缺少有竞争力的产业,还有人觉得东北缺少技术和人才,我觉得这些都是老生常谈。我认为东北最大问题是思想非常不解放,甚至僵化。常常听到东北的一些企业家问:现在最有潜力的行业是什么?东北三省哪个城市最具竞争力?我认为,这个世界上常有夕阳思维,却少有夕阳产业。只要思想解放,思维创新,东北就能振兴”。[6]克拉克指出:“贫困和不平等根源在于人们具有不同的思想心理素质。一些人意志坚强胆子大,另一些人聪明而富有创新精神,还有一些人消极而迟钝。正是由于这些人性中普遍的固定品性,产生了任何社会都存在的等级制的社会关系和其程度相对稳定的贫困及不平等”。[4]273
一切导致家庭贫困和社会经济不发展的劳动力素质低下的原因都可以在劳动力思想观念素质低下那里找到终极原因,人的文化、技能、健康等素质最终要受其思想观念素质的制约。在现代人的诸多素质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区别于传统人的思想观念素质。我们可以找出太多的贫困原因,但人落后的思想观念素质是贫困之总根源。减少或消除贫困的方法很多,且各种方法的成本、效果也不一样,但思想观念扶贫是成本最低成效最显著的一种扶贫方法。因此,新时期反贫困实践,不仅要注重物资、资金、技术、教育等反贫困,而且要通过农民自身思想观念素质的现代化,注重唤起贫困者的脱贫意识,重视观念反贫困。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西部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既有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教育落后、投入不足等客观原因,更有西部地区农民思想观念落后的主观原因。要在西部地区发展市场经济,缩小东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使西部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小农经济思想和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意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树立崭新的市场经济意识,农民市场经济意识的培育是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
人的行为受其思想观念支配,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从而导致相应的贫富和经济发展结果。农民商品经济观念促进农户脱贫致富的机理是:思想观念上,农民“无商不富”、“经商做生意”、“投资办厂”、“赢利与盈利”、“竞争与风险”、“成本与收益”、“利率与利润”、“投资与创业”、“以钱生钱”等商品经济观念(或市场经济观念)。行为上:农户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影响及结果:主动参与社会分工,为交换、消费者、市场、社会而进行的生产以及专业化规模化(扩大化)生产,有利于降低社会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获得比较利益,形成规模经济,有利于社会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市场交换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一种节约与效益机制。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每个人都通过市场交换参与社会分工,各自专门生产自己最具优势的产品。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生产者之间应遵循“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社会分工原则,实行专业化生产,即各自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生产成本相对低的产品)。然后通过市场进行产品交换,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交易双方的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和收入,对交易双方都有利;而且,交易双方通过分工所创造的利益,通过市场交换,可使所有的市场交易参加者都受益。斯密以家庭之间的分工为例指出:“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内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为了自身的利益,应当把全部精力集中使用到比别人处于某种有利地位的方面,而以劳动生产物的一部分或同样的东西,即其一部分的价格,购买他们所需要的任何其他物品。”在市场开放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背景下,有利于农户获得就业、市场(销售,购买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收益等经济机会。
反之亦然,农民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观念导致农户家庭贫困的机理是:思想观念上,农民商品经济意识或市场经济观念缺乏,“重农轻商”、“自给自足”的农本主义小农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比如,“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种田为吃饭”、“种菜为吃菜”,“栽树为烧柴”,“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犁地”,“养鸡养鸭为改善生活”等观念正是这种田园式小农经济思想观念的真实写照。行为上,“重农轻商”、“自给自足”的农本主义小农思想束缚着农民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行为。一是农产品自给自足,即不为市场生产。二是农民固守在十分有限的效率低下的耕地上,进行着单一的狭小规模(“小而全”)的传统农业生产。三是采取“男耕女织”的家庭分工形式。影响或危害:一是农本主义小农经济的实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非交换的经济形态,它使得农户家庭小规模生产成本很高,根本不可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张培刚先生认为,“工业化是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形成为前提的,但在传统
思想中体现的农业文明却是“重农轻商”的农本主义思想。这种思想意识是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大原因”;“中国素称‘以农立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一直生活在农村,农业不但是一种产业,也是亿万农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与此相应,历史上长期形成了‘农本主义’思想和‘民以食为天’的信条。由于以农为本思想,因而崇本抑末、重农轻商;加上地理环境与外部世界严重隔离,所以商业活动很难开展,市场很难建立,致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份直到今天在农村中仍占很大比重,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动性及配置受很大限制,社会生产成本很高”。[7]二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男耕女织”家庭分工的实质就是对男子和妇女职业与工种的限制,不利于社会分工和大生产的发展。刘易斯指出了其对经济增长的危害,他指出:“在某些原始社会里,除了在家里或在自己的地里之外不允许妇女干活。这就提高了每个家庭的自给自足程度,从而减少了贸易与专业化的机会。经济增长与妇女的工作由家庭转到市场之间紧密相关的确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习惯要求妇女只能在家里干活,或者,她们在家庭之外工作时只能当家庭保姆和打字员,或挤在某些很有限的工作范围内,那么,经济增长就会受到限制。增加社会产品最快的方法之一往往就是开办可以提供妇女能胜任的轻松工作的工厂;许多缺乏男劳动力的社会发现这是进一步扩张的机会。这不仅可以直接增加产量,而且还可以间接增加产量。”三是在自然半自然经济条件下,家庭小规模低效率的农业生产使劳动者的成果附加值极低且仅够满足家庭生活消费需要,可用于市场出售的产品数量非常有限,不能为农户家庭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即不能形成“规模生产,规模效益”。四是自然半自然经济使农户家庭处于封闭的几乎与世隔绝的状态,与外界交往甚少,在遇到灾害时,农户家庭小规模低效率的生产很容易造成农户家庭的自给不足或贫困。[8]
一是培育农民的市场参与意识。西部农村由于受自然资源、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等因素制约,加之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模式,造成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不发达,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因此,必须破除小农经济意识,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实现农民与市场经济接轨。二是培育农民的市场竞争意识。西部农民缺乏对市场前景的预测,不以市场为导向来生产,加之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精加工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低,即使其产品进入市场,也往往因供求矛盾,而导致效益不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要高度重视农民市场竞争意识的培育,准确掌握商品供求变化和价格行情,把资金、技术和劳动力自觉投向效益好的部门或项目,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达到低投入高产出、低成本高效益的目标。三是培育农民市场风险意识。培育农民的市场风险意识,就是要农民自觉地在机会与风险之间权衡利弊并作出抉择,准确捕捉和利用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自觉地寻求市场机会,化解市场风险,减少投资的盲目性、随意性,合理配制资源,避免或减少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以保证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四是培育农民市场约束意识。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要发展西部农村经济,就必须培育农民的市场约束意识,使其自觉地规范自己的市场行为,接受市场法制的约束。
西部贫困地区农民商品经济观念培育的途径,转变西部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思维,树立市场意识,既是一个自发过程,也是一个自觉过程。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宣传培训。利用广播电视、墙报、板报、印发资料、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向农民宣传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使他们逐渐掌握市场经济基本规则,增强商品经济观念,树立市场意识。二是政策引导。要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对市场经济发展实行倾斜,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鼓励农民发展商品生产和经营,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三是利益驱动。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有效形式使农民真正获得实在利益,让其亲身感受到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使他们树立发展市场经济的信心,最终形成市场意识。四是典型带动。通过对当地脱贫致富带头人典型事例的树立、扶持,以激励贫困农民向他们学习致富实用技术和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促使其市场经济意识的尽快形成。五是招商引资。招商引资在引进国内外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发展西部农村经济的同时,又引进了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使西部农民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梳理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生产经营理念。再通过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三资”企业中的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西部广大农民逐步树立市场经济意识。
[1](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3-4.
[2]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创新驱动,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N].人民日报,2013-11-6(1).
[3]习近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55.
[4](美)克拉克.政治经济学——比较的视点:第2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220-223.
[5]梁小民.小民谈市场[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74-75.
[6]秦其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与农户家庭贫富[J].当代经济科学,2008(2):66-67.
[7]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88-132.
[8]李月娥.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39.
[责任编辑:王功巧]
F323.8
A
1005-913X(2015)12-0026-03
2015-10-10
2014年度贵州省科技厅软科学联合基金项目(黔科合LH字[2014]7268)
秦其文(1965-),男,湖南吉首人,教授,研究方向:连片贫困地区农村反贫困。